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本试题卷共8页,26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两个不同时段(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我国的人口增长格局。据此完成1~2题。
1. 我国人口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的地区主要位于( )
A. 东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长三角地区
2. 黑龙江人口增长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就业机会减少 B. 平均寿命延长
C. 耕地资源不足 D. 生态环境恶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造成过度城镇化现象,反之会造成滞后城镇化现象。下图为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 图中国家过度城镇化最显著的是( )
A. 印度尼西亚 B. 泰国
C. 新加坡 D. 菲律宾
4. 过度城镇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
A.农村人地矛盾加剧 B. 城市环境恶化
C. 贫民窟现象严重 D. 城市失业率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中学生进行“立杆测影”实践后画的图形,O为立杆点。据此完成5~6题。
5. 正确表示正东方向的字母是( )
A. A B. B C. C D. D
6. 夏至日日出时刻的杆影最可能的朝向是( )
A. OE B. OF C. OG D. OH
位于南极大陆架之上的水团称为南极陆架水,盐度小于34.6咖时称为低盐陆架水,高于34.6咖时称为高盐陆架水,主要受海水结冰或融冰影响而形成。冰架是陆地冰川入海后浮在海上的部分,冰架下面常发育有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充满海水的洞穴。下图为某季节南极高盐陆架水做垂向下沉流入下部洞穴深处模式图。据此完成7~9题。
7. 南极高盐陆架水垂向运动最强时该地的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引起图中洞穴范围扩大的原因主要是( )
A. 温度升高冰架融化 B. 水流的侵蚀作用增强
C. 生物侵蚀作用增强 D. 海冰的摩擦侵蚀增强
9. 随着南极附近大气圈的温室效应增强,图中( )
A. 高盐陆架水下沉运动增强 B. 海冰附近的海水密度增大
C. 冰架接地线后退速度减缓 D. 海冰数量和规模迅速减少
泰西诺河位于欧洲南部,受冰期向间冰期转换(冰期和间冰期交替能够打破河流的侵蚀和沉积平衡)的影响,其上游地区发育有三级阶地,但分布较破碎。下图示意泰西诺河上游地区阶地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 与图中甲乙一线地形剖面图相符合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期间 ,促进泰西诺河阶地发育的动力是( )
A. 冰川堆积 B. 流水堆积
C. 冰川侵蚀 D. 流水侵蚀
12. 泰西诺河北岸河流阶地分布破碎的原因是( )
A. 山地坡度陡 B. 冰川融化快
C. 支流数量多 D. 风化作用强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①、②两种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13~14题。
13.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A B. E C. G D. H
14.造成①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 )
A. A B. B C. E D. G
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与周围大型天气系统的气流方向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hpa)。据此完成15~17题。
15. 此时影响图中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 东南信风 B. 极地东风
C. 副热带高压 D. 北赤道暖流
16. 图中热带风暴未来的前进方向最可能是(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17. M点附近风向与风力最可能是( )
A. 东北风 4 级 B. 西南风 6 级
C. 西北风 8 级 D. 东南风 12 级
自然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 图示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即( )
A.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C. 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 D.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19. 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垫状植被 ,说明山顶的生境条件为( )
①海拔较高 ,风力强劲
②冬季漫长 ,无霜期短
③降水少 ,积雪冰川多
④气候寒冷 ,土壤贫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高寒草甸是在湿润、半湿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近年来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长范围变化明显。早期因过度放牧,三江源高寒草甸退化严重。后来,随着封育及控制放牧等措施的实施,草甸植被显著恢复,且长期禁牧封育区草甸生产能力低于适度放牧区。据此完成20~22题。
20.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上限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风力
21.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的影响 ,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未来变化趋势可能是( )
A. 面积缩小 B. 上限降低 ,下限升高
C. 面积扩大 D. 上限降低 ,下限降低
22. 相对周边适度放牧区 ,长期禁牧区草甸生产能力弱 ,是因为长期禁牧区( )
A. 地温较低 B. 气温较低
C. 气候较干 D. 光照较弱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共 56 分。
23.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1)指出图中 A、B、C农业带的名称。(3 分)
(2)指出图中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简述这样布局的主要好处。(7 分)
(3)结合图文材料 ,分析 D处农业类型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 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注入达布逊盐湖。格尔木河流域的地貌自上游到下游可依次划分为山地、洪积扇、洪积平原、湖积平原。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
(1)推测乙、丙两地的自然植被生长状况 ,并说明原因。(6 分)
(2)说明甲地和丁地土壤的主要特征。(4 分)
25.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材料一:苔藓矮林又称为“雾林”,是由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尖峰岭海拔1200m以上分布有苔藓矮林。
材料二:研究发现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其中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低。左图为尖峰岭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尖峰岭主峰西坡植被类型变化示意图。
(1)简述海南岛所属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8 分)
(2)简析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低的原因。(4 分)
(3)推测苔藓矮林的生存环境特征。(4 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古代西欧商人装运马匹到美洲,船队进入30°N附近时,海面无风且闷热,时间长了,马匹因缺水和食物病倒或死亡。海员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古怪的名字“马纬度”,又称“马的死亡线”。下图分别为航线示意图、海地岛示意图及圣地亚哥气候统计图。
(1)简析北纬30°海面无风闷热的原因。(4 分)
(2)古代商人发现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行线路 ,②线路比①线路快 ,简要说明原因。(4 分)
(3)分析圣地亚哥多雨的原因。(4 分)
(4)分析甲附近海域渔业生产的不利气象气候条件。(4 分)
高二期中 月考卷地理(鲁教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黑、吉、辽由人口正增长转为人口负增长,A错误;西南地区的渝、川、贵由人口负增长转为人口正增长,B正确:华北地区的京、津、冀等省(市)一直是人口正增长.C错误: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人口正增长,D错误。故选B。
2.A【解析】黑龙江由人口正增长转为人口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大量迁出,A正确;平均寿命延长会减缓人口负增长趋势,B错误;黑龙江耕地资源充足,C错误;生态环境恶化对人口负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故选A。
3.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城镇化水平不到40%,人口城镇化水平不到60%,两项数据相差约20%;菲律宾的社会经济城镇化水平约为30%,人口城镇化水平60%,两项数据相差约30%,二者都属于人口城镇化超前发展,出现了过度城镇化,两个国家相比,过度城镇化最显著的是菲律宾,D正确,A错误:泰国社会经济城镇化为50%左右,人口城镇化约为40%,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为滞后城镇化,B错误;新加坡的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均最高,均为100%,不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C错误。故选D。
4.A【解析】过度城镇化国家大量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农村人口减少,可以缓解农村人地矛盾,A项不是过度城镇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符合题意;人口大量进人城市,城市人口数量大.而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不足,城市不能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社会失业率增高,而失业人群的增加将会扩大贫富差距,造成城市中贫民窟现象严重,人口数量大,经济规模不足以支撑人口的发展,加之失业率高等情况,导致城市环境恶化,B、C、D三项均为过度城镇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解析】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日影朝向相同,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OD表示正北方向,所以0A为正东方向。故选A。
6.B【解析】夏至日日出东北方向,杆影朝向西南,由上题分析可知,OD表示正北方向,OA为正东方向,OF代表西南方向。故选B。
7.D【解析】南极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从而加大未结冰海域海水的盐度,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海水出现下沉现象,南极海域表层海水剧烈降温,海水冻结规模最大的季节为冬季。故选D。
8.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洞穴位于冰架下一定深度,受南极高盐陆架水垂向下沉流影响而形成,故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流侵蚀增强,B正确:冬季水温降低,A错误;受南极高盐陆架水垂向下沉流影响,盐度会增加,浮游生物的活力会减弱,C错误;图中海冰位于洋面上,与洞穴处于不同深度,故并不会影响洞穴范围的扩大或缩小,D错误。故选B。
9.C【解析】南极附近大气圈的温室效应增强会导致气候变暖,图中的海冰数量和规模变大,海冰融化导致海冰附近的海水密度降低,高盐陆架水出现频率降低,高盐陆架水下沉运动减弱,冰架接地线后退速度减缓。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A【解析】由图可知,在图中甲为支流上游,乙为下游,对比四个选项中的地形剖面图,发现只有①图体现出乙的地势低,甲的地势高:②图中甲的地势低,乙的地势高;由图可知,甲到乙地势在降低,③④错误。故选A。
11.D【解析】冰期时期的河流水量小,侵蚀作用减弱,堆积作用较强,使河床升高;而在间冰期,冰川融化,河流侵蚀作用强;在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期间,流水向下侵蚀加强,使得河床中部加深,两侧逐渐露出水面,形成阶地,D正确;流水堆积能使河床提高,为阶地形成提供物质条件,但不能直接形成阶地,B错!
误:河流阶地是流水作用的结果,与冰川侵蚀和堆积
关系不大,A、C错误。故选D。
12.C【解析】读图可知,泰西诺河上游地区支流众多,并且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山区,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众多支流对已经形成的阶地进行切割,使原本相对平坦开阔的阶地变得破碎,C正确;山地坡度陡不容易发育多级阶地,A错误;冰川融化快慢不能直接影响阶地演化,冰川融水汇集形成的河流会侵蚀阶地,使阶地破碎,B错误: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破碎,而阶地分布破碎与风化作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3.C【解析】据图可知,②地气候表现为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该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盛行西风,对应图中的G,C正确;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A错误;E为东北信风带,B错误;H为极地东风带,D错误。故选C。
14.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具有雨热不同期的特点,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是由于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一般位于30°N附近地区,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造成①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B,B正确;A为赤道低气压带,A错误;E为东北信风带,C错误;G为盛行西风带,D错误。故选B。
15.C【解析】图中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与周围大型天气系统的气流方向密切相关,而此时图中的大型天气系统应该是海上的高压系统,结合时间(7月份)和地理位置(太平洋)可知此大型天气系统为副热带高压,C正确;亚洲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不受东南信风影响,A错误;极地东风分布在60°N以北的高纬度地区,该地纬度较低.B错误:与北赤道暖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6.C【解析】根据图中热带气旋附近副热带高压南侧主要为东南风,可推测热带风暴未来的前进方向最可能是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C【解析】根据等压线走向可判读M点此刻为西北风,热带风暴外围的等压线更稀疏的地区风力已经达到了6级,故M点风力应该在6级以上;12级以上称为台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A【解析】图中自然保护区最南部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海拔高的地带和北部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由此判断其为秦岭山脉的一部分,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A正确: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植被一般为草原或荒漠草原,不会出现阔叶林,B错误;若是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其基带应有一侧为草原,C错误;若是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其中一侧靠近青藏高原,基带应有高原高山植被,不会出现阔叶林,D错误。故选A。
19.B【解析】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耐旱、耐贫瘠且较为低矮的垫状植物,说明这里气候寒冷、风力较大、无霜期短,①②正确;虽然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但图中未显示有积雪冰川的存在,③错误;因山顶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利于高大植物的生长,④正确。故选B。
20.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寒草甸适宜生长在湿润和半湿润环境条件下,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区环境湿润,由于海拔高,热量相对不足,限制了高寒草甸的分布上限,故热量条件是限制因素,也是主导因素,A正确;水分、光照和风力等影响因素在此成为次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21.C【解析】热量条件是影响三江源高寒草甸生长的主导因素。受气候变暖影响,三江源地区热量条件改善,高寒草甸区的生长上限提高,而下限变化不大(三江源区低海拔处水热条件较好,原本就是草甸区),B、D错误;在全球变暖影响下,高山草甸上限升高,高寒草甸区生长的整体范围增大,面积扩大,C正确,A错误。故选C。
22.A【解析】相比于适度放牧区,长期禁牧区的枯草积累较多,对地面遮荫效果明显,地温较低,草甸生长速度较慢,生产能力较弱,A正确;在小尺度范围内,长期禁牧区和适度放牧区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条件差异较小,B、C、D错误。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3.(1)A:乳畜带;(1分)B:小麦带;(1分)C:玉米带。(1分)
(2)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规模化、机械化。(1分)
主要好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资源利用效率高,生产效率高,商品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家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或纬度低,光热充足/热量充足);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形平坦;冲积土,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第(1)题,根据美国农作物分布可知,图中农业带B主要种植的是小麦,其中纬度相对偏高的地区为春小麦,纬度相对偏低的地区为冬小麦;C介于冬小麦和春小麦之间,为玉米带,主要农作物是玉米;A分布于五大湖周边,为乳畜带。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美国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两种农作物)、规模化和机械化。通过专门化种植生产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生产,满足国家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最终有利于提高粮食的商品率;规模化经营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对农业化肥的精细化控制,降低环境污染。第(3)题,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水源、地形、土壤等角度进行分析。图中D处为美国南部的棉花带。纬度相对偏低,光热条件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该区域位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生产;同时,土壤肥沃,利于棉花生产。
24.(1)自然植被生长状况丙地好于乙地。(2分)
原因:丙位于洪积扇的边缘,土壤颗粒较细,保水保肥能力强;(2分)地下水埋藏深度浅,水资源丰富,自然植被生长状况丙地好于乙地。(2分)
(2)丁地土壤颗粒较粗,透水、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2分)甲地土壤盐碱性强。(2分)
【解析】第(1)题,丙地于洪积扇的边缘,土壤颗粒较细,保水保肥能力强:地下水埋藏深度浅,水资源丰富,自然植被生长状况丙地好于乙地。第(2)题,丁地位于洪积扇扇顶.土壤颗粒较粗,透水、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甲地位于湖岸,由于湖泊为咸水湖,湖岸土壤盐碱性强。
25.(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2分)
形成原因:地处热带,全年气温高:(2分)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东北季风:(2分)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盛行西南季风。(2分)
(2)常绿季雨林,植被凋落物少:气温高,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快;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有机质流失多。(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3)海拔高,气温低;云雾多,湿度大;风力大;土壤贫瘠。(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海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主要位于18°N~20°N之间,纬度低、地处热带,全年高温;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受其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形成旱季;夏季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雨季。第(2)题,土壤有机质含量取决于有机质的收入与支出。与落叶季雨林相比,常绿季雨林的落叶量更少,土壤有机质的收入更少;常绿林分布地区的气温更高,土壤中微生物活跃,有机质的分解快、积累更少;由右图可知,常绿季雨林海拔较高,西南季风抬升更显著降水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有机质流失多,积累少。第(3)题,由材料“尖峰岭海拔1200m以上分布有苔藓矮林”可知,藓矮林分布在12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较低;由“苔藓矮林又称为‘雾林””可知,苔藓矮林分布地区气流抬升易形成云雾,空气湿度大;海拔高,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有机质流失多,土壤贫瘠。
26.(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2分)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难以凝结。(2分)
(2)②线路顺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4分)
(3)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沛;(2分)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分)
(4)气温低,港口易封冻;(1分)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1分)多浮冰:(1分)多海雾。(1分)
【解析】第(1)题,30°N近地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气流下沉增温,温度较高,水汽难以凝结,因此北纬30°海面无风闷热。第(2)题,从欧洲到美洲,②线路顺东北信风和北赤道暖流航行,顺风顺水,航行速度快。第(3)题,图中圣地亚哥受东北信风控制,附近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大量水汽,受山地拾升作用,地形雨丰沛.因此多雨。第(4)题,甲为纽芬兰渔场。该海域纬度较高,气温低,同时北部有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港口易封冻;地处西风带,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纬度高,北部有寒流从极地带来冰山,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地带,温度差异明显,多海雾。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图中的天体 M可能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能正确表述图中各圈层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正文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正文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