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

    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第1页
    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第2页
    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十年(2013-2022)中考语文专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课外类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结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则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则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为,知③者不妄动。择是④而为之,计⑤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没而名足称也。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诈伪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⑦,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
    (节选自《臣轨·诚信章》)
    【注释】①《傅子》:西晋傅玄所著政论著作。②结:牢记。③知:同“智”。④是:正确。⑤计;考虑,谋划。⑥恃:依赖。⑦殒:死。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请用“/”标出下面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君子之信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守以不移( )②则君臣之道益睦( )③太丘舍去( )④元方入门不顾(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盖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请根据【甲】文内容理解其论述层次,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5.【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此/君子之信也。2.改变 更加 离开 回头看3.①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
    ②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4.①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②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5.乙文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在中午,但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说明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
    【解析】1.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本句句意为: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此”是主语,“君子之信”是宾语,中间应断开。故停顿为:此/君子之信也。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做事专一不改变。移:改变。
    ②句意: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益:更加。
    ③句意: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去:离开。
    ④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①盖,句首发语词;以……为,把……当作;者,……的人;谓,称作。
    ②日中,正午时分;至,到;则是,就是;无信,不讲信用。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言出于口,结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第一空应填:言行一致并坚定不移。
    由“夫仁者不妄为,知者不妄动。择是而为之,计义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没而名足称也”可知,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义了再去行动。第二空应填:不胡作非为,选择正确的道义之事。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乙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可知,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但朋友没到,这就是不讲诚信,可以证明甲文中“以诚信为本”的观点,论证了诚信是人为之本,守信用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尊重的观点。
    【点睛】参考译文:
    【甲】《傅子》说:“言语从嘴里说出而发自内心,坚持这样做下去,使自己立足于社会,这就是君子的信义了。”所以作为臣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君王;作为儿子没有信义是不值得去侍奉父亲。所以臣子凭借信义效忠他的君王,那么君臣之间的相处就更加和睦;儿子凭借信义孝顺他的父亲,那么父子之间的情义就更加浓厚了。有德行的人不胡作非为,有智慧的人不胡乱行动。选择正确的去做,考虑到道义了再去行动。所以事业有成就而功劳就有依靠了,身死后名声也值得称道了。即使仁爱而多智,也一定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的人,才称之为君子;而以弄虚作假,伪装假冒为本的人,就是小人。君子即使死了,但他好的名声不会减损;小人即使身份显赫,但他坏的名声不能消除。
    【乙】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二、(2019·云南文山·学业考试)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俄而雪骤(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8.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最后写“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答案】
    6.(1)不久,一会儿 (2)相比
    7.(1)与侄儿侄女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2)不如(说是)柳絮乘风而飞舞。
    8.文中的谢太傅关心家庭中的晚辈,抽空与他们讲论文义;随和有趣,结合生活情境,临场给孩子们出题;充分肯定晚辈的回答。
    9.最后一句补充点明了“兄女”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侄女儿才气的赞赏。
    【解析】
    6.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2)大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7.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儿女,子侄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未若,倒不如;因,趁、乘。
    8.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太傅关心家庭中的晚辈,抽空与他们讲论文义;从“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可以看出谢太傅随和有趣,结合生活情境,临场给孩子们出题;从“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太傅充分肯定晚辈的回答。
    9.这道题考查对文段结尾的理解。“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补充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她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在谢朗和谢道韫都做了回答之后,作者有意在文末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意味着谢道韫的回答要好一些,从而突出了谢道韫的才气。
    译文: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201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课外类文阅读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
    (2)耻己之不如也_________
    (3)思所以败之_________
    (4)乃袖茅栗以往__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答案】
    10.回头看。 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用袖子装
    11.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12.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3.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解析】
    10.顾:回头看。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所以:是用来……方法(手段等)。袖是名词作动词,用袖子装。
    11.蠢:骚动,然:……的样子,蚁,名词作状语,像蚂蚁一样。集:聚集。趋:趋向,奔向。翻译时要落实这些关键字词。
    12.从“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指出友人的问题一针见血,巴童“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可谓抓住了猴子的弱点,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抓住了对方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3.甲文“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强调了诚信和礼仪的重要性。乙文的主张可以从“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看出主要强调治军要讲纪律,不要趋名逐利。
    考点:对文言实词的翻译解释。文言文语句翻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2010·山东济宁·)文言文阅读考查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③。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④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⑤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归休:休假回家。 ②镒:二十两。③馆:这里指“家”。④造:往,到。⑤《诗》:指《诗经》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 (2)王贤其母,说其义(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言贤母使子贤也。


    16.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4.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15.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贤良的母亲能够使儿子成为贤良的人
    16.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注意本题中 “期”属于古今异义词语。这里解释为“约定”。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
    1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惭:惭愧;引:拉;顾:回头看。句子翻译为: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言:说;贤:贤良;使:让。句子翻译为:这句话是说贤良的母亲能够使儿子成为贤良的人。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主题,进行对比阅读的能力。作答此类题,要先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进行分析和对比阅读。甲文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乙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田子受到母亲的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家教思想。甲文中的“友人”和乙文中的“田子”都能够接受批评和教育,而且能及时改正。学生可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答案。
    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田子担任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很多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的俸禄.”母亲说:“当宰相三年,难道不吃饭?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到朝堂上退还金子,然后请求君王让自己接受处分.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因田子母亲的深明大义而高兴,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重新当上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

    相关试卷

    诫子书-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练习-中考语文专题:

    这是一份诫子书-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练习-中考语文专题,文件包含诫子书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pdf、诫子书教师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咏雪同步训练题,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