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24讲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目标导航,考情分析,知识导图思维引航,思维导航,考点探究考法突破,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知识点1原理与操作,知识点4误差分析,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真题练习命题洞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拓展实验——含弹簧的机械能守恒
知识点2.数据处理方法
方法1 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 代入mghn和mvn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ghn和mvn2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2 任取两点计算(1)任取两点A、B,测出hAB,算出mghAB。(2)算出 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 ,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3 图像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2,然后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2-h图像。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像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知识点3 注意实验细节
1.应尽可能控制实验条件,即应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这就要求尽量减小各种阻力的影响,采取的措施有:(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限位孔的中线严格竖直,以减小摩擦阻力。(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2.实验中,提纸带的手要保持不动,且保证纸带竖直,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3.测量下落高度时,为了减小测量值h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远一些,纸带也不宜过长,有效长度可在60~80 cm之间。4.速度不能用 或 计算,否则犯了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的错误。
考向1 质量是否需要测量
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装置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直径为d的小球固定于释放装置上,在小球正下方固定四个光电门,调节各光电门的中心,使其与小球的球心均在同一竖直线上。由静止释放小球,记录小球通过每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光电门的中心与释放点的竖直距离为h,小球通过此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Δt,则小球从释放点下落至此光电门中心时的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__,重力势能减小量ΔEp=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ΔEkΔEp的图像,如图(b)所示。若图中虚线的斜率k≈________,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小球经过第三个光电门时,ΔEk总是大于ΔEp,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________。A.第三个光电门的中心与释放点的竖直距离测量值偏大B.第三个光电门的中心偏离小球下落时球心所在的竖直线C.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ΔEk=ΔEp,则若作出ΔEkΔEp的图像中虚线的斜率k≈1,则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第三个光电门的中心与释放点的竖直距离测量值偏大,则ΔEp的测量值偏大,使得ΔEk小于ΔEp,故A错误;第三个光电门的中心偏离小球下落时球心所在的竖直线,使得挡光宽度小于小球的直径,则速度测量值偏大,ΔEk的测量值偏大,使得ΔEk大于ΔEp,故B正确;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减少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则ΔEk小于ΔEp,故C错误。
2.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P、Q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P底端固定一宽度为d的轻质遮光条,托住P,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用刻度尺测出遮光条所在位置A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B之间的高度差h,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P、Q的质量分别用mP和mQ表示。(1)现将物块P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2)下列实验步骤必要的是________。A.准确测量出两物块的质量mP和mQB.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物块进行实验C.两物块的质量应该相等D.需要测量出遮光条从A到达B所用的时间
2.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P、Q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P底端固定一宽度为d的轻质遮光条,托住P,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用刻度尺测出遮光条所在位置A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B之间的高度差h,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P、Q的质量分别用mP和mQ表示。
(3)改变高度,重复实验,描绘出v2-h图像,该图像的斜率为k,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k=__________(用前面给出的字母表示),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题后总结】1.探究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时,物体的质量没有必要测量。2.探究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内各物体的质量必须测出具体值,才可计算系统动能的变化量和势能的变化量。
考向2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分析
1.如图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现有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物、天平。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A.刻度尺 B.0~8 V直流电源C.秒表 D.0~8 V交流电源
(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通过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应该与交流电源连接,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故选A、D。(2)由题图乙可知CE间的距离为s=19.41 cm-12.40 cm=7.01 cm=0.070 1 m,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得D点的速度
(4)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速度,作出v2-h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宽度为d=10 mm+13×0.05 mm=10.65 mm=1.065 cm
2.如图甲,是利用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和拉力传感器来做“研究沿斜面下滑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装置图,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带有刻度尺的倾斜气垫导轨,导轨上的A点处有一带遮光条的长方形滑块,用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m。定滑轮与拉力传感器之间的细绳是竖直的,定滑轮与滑块之间的细绳平行于气垫导轨。实验步骤如下:
A.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宽度为d=________cm;
B.安装好实验器材,给气垫导轨接上气源,然后,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同时,从气垫导轨刻度尺上读出遮光条中心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 ,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v2=2aL,释放滑块之前有F=mgsin θ释放后,若不计阻力,则有mgsin θ=ma解得L= 可知,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为了验证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线的斜率为k= 。
C.烧断拉力传感器与滑块之间的细绳,让滑块滑向光电门并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D.多次改变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每次实验测量相应的L与t值,填入相应的表格中。(1)某同学根据测得的L与t的值,用描点法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L-t2(1)图像,不考虑空气阻力,若该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_,即可验证“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际上由于存在空气阻力,根据实际数据绘出L- 图像的斜率比不计空气阻力描绘出的图像斜率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若考虑空气阻力,则有mgsin θ-f=ma解得 ,图线的斜率为由于k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44讲 重点实验:用多用电表(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知识导图,考点探究考法突破,真题练习命题洞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2讲 实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目标导航,考情分析,知识导图思维引航,思维导航,考点探究考法突破,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知识点1原理与操作,实验细节,知识点4误差分析,真题练习命题洞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9讲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contents,考情分析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思维引航,考点探究考法突破,教材原型实验,考点1,实验拓展与创新,考点2,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考向洞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