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36021/0-17325183842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36021/0-17325183842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436021/0-17325183842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
这是一份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20页。
\l "_Tc2153"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PAGEREF _Tc2153 \h 2
\l "_Tc2125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PAGEREF _Tc21252 \h 3
\l "_Tc23979" 考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PAGEREF _Tc23979 \h 3
\l "_Tc28069" 知识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PAGEREF _Tc28069 \h 3
\l "_Tc32330" 知识点二、分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用的规律 PAGEREF _Tc32330 \h 4
\l "_Tc1106" 考向1.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PAGEREF _Tc1106 \h 4
\l "_Tc7490" 考向2.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 PAGEREF _Tc7490 \h 5
\l "_Tc6283" 考点二.玻尔理论与能级跃迁 氢原子光谱 PAGEREF _Tc6283 \h 5
\l "_Tc16088" 知识点1.两类能级跃迁 PAGEREF _Tc16088 \h 5
\l "_Tc1064" 知识点2.电离 PAGEREF _Tc1064 \h 6
\l "_Tc18819" 知识点3.原子辐射光谱线数量的确定方法 PAGEREF _Tc18819 \h 6
\l "_Tc16319" 考向1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 PAGEREF _Tc16319 \h 6
\l "_Tc14227" 考向2 谱线条数的确定 PAGEREF _Tc14227 \h 7
\l "_Tc30762" 考向3 受激跃迁与电离 PAGEREF _Tc30762 \h 7
\l "_Tc22305" 考向4 能级跃迁与光电效应的综合 PAGEREF _Tc22305 \h 7
\l "_Tc19770" 考点三.原子核的衰变与半衰期 PAGEREF _Tc19770 \h 8
\l "_Tc4709" 知识点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PAGEREF _Tc4709 \h 8
\l "_Tc27437" 知识点2.三种射线的比较 PAGEREF _Tc27437 \h 9
\l "_Tc19435" 知识点3.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PAGEREF _Tc19435 \h 9
\l "_Tc31899" 知识点4.半衰期的理解 PAGEREF _Tc31899 \h 9
\l "_Tc30014" 知识点5.原子核在磁场中衰变后运动分析 PAGEREF _Tc30014 \h 9
\l "_Tc8434" 考点四.原子核的衰变与半衰期 PAGEREF _Tc8434 \h 10
\l "_Tc31733" 知识点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PAGEREF _Tc31733 \h 10
\l "_Tc13246" 知识点2.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PAGEREF _Tc13246 \h 10
\l "_Tc18520" 知识点3.核能的计算方法 PAGEREF _Tc18520 \h 10
\l "_Tc21333" 知识点4.对质能方程的理解 PAGEREF _Tc21333 \h 11
\l "_Tc8690" 考向1 核反应生成物的分析 PAGEREF _Tc8690 \h 11
\l "_Tc18832" 考向2 核反应类型分析 PAGEREF _Tc18832 \h 11
\l "_Tc12736" 考向3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 PAGEREF _Tc12736 \h 11
\l "_Tc20422" 考向4 质能方程的应用 PAGEREF _Tc20422 \h 12
\l "_Tc22245" 考向2 质能方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PAGEREF _Tc22245 \h 12
\l "_Tc12066" 考向3 根据比结合能曲线分析核能 PAGEREF _Tc12066 \h 13
\l "_Tc27154"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PAGEREF _Tc27154 \h 13
考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知识点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α粒子散射实验
(1)装置: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现象: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如图所示)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知识点二、分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用的规律
(1)库仑定律:F=keq \f(q1q2,r2),可以用来确定电子和原子核、α粒子和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力。
(2)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可以用来分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
(3)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由于库仑力做功引起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时动能、电势能之间的转化问题。
考向1.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1.(多选)α粒子散射实验是近代物理学中经典的实验之一,卢瑟福通过该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荧光屏在C位置的亮斑比在A、B位置的亮斑少
B.该实验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C.荧光屏在B位置的亮斑比在A位置的亮斑多
D.该实验说明原子质量均匀地分布在原子内
【答案】AB
【解析】: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后方向不变,少数α粒子方向发生改变,极少数偏转超过90°,甚至有的被反向弹回,可知荧光屏在B位置的亮斑比在A位置少,荧光屏在C位置的亮斑比在A、B位置少,选项A正确,C错误;该实验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而不是原子质量均匀地分布在原子内,选项B正确,D错误。
考向2.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
2.1909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金箔,研究α粒子被散射的情况,实验用高速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级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线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较大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有些α粒子偏转角接近180°,其散射情境如图所示。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的目的是想证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
B.实验中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电子对它的库仑力作用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原子内部两侧的正电荷对α粒子的斥力不相等造成的
D.由实验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原子核的直径数量级
【答案】D
【解析】: 实验的目的是想验证汤姆孙的“枣糕”模型,但却成了否定它的证据,并以此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实验中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原子核(带正电)对它的库仑力作用,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仑斥力越大,故B错误;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现象,是由于α粒子靠近原子核发生大角度散射,因为金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和电荷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α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小,故C错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金原子核的直径数量级,故D正确。
考点二.玻尔理论与能级跃迁 氢原子光谱
知识点1.两类能级跃迁
(1)自发跃迁:高能级(n)eq \(――→,\s\up7(跃迁))低能级(m)→放出能量,发射光子,hν=En-Em。
(2)受激跃迁:低能级(m)eq \(――→,\s\up7(跃迁))高能级(n)→吸收能量。
①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好等于能级差,hν=En-Em。
②碰撞、加热等: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外≥En-Em。
③大于电离能的光子被吸收,原子将电离。
知识点2.电离
电离态:n=∞,E=0
基态→电离态:E吸=0-(-13.6 eV)=13.6 eV。
激发态→电离态:E吸>0-En=|En|。
若吸收能量足够大,克服电离能后,获得自由的电子还携带动能。
知识点3.原子辐射光谱线数量的确定方法
(1)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条。
(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N=Ceq \\al(2,n)=eq \f(n(n-1),2)。
考向1 氢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
1.2022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6 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 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
A.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B.n=3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
C.n=3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D.n=4和n=2能级之间的跃迁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n=2和n=1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为ΔE=E2-E1=-3.4 eV-(-13.6 eV)=10.2 eV,与探测卫星探测到的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相等,故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n=2和n=1能级之间的跃迁,故选A。
考向2 谱线条数的确定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轨道是连续的
B.用能量为11 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之发生跃迁
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向外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向外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答案】D
【解析】:玻尔的原子理论指出核外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所以电子绕原子核旋转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A错误;光子的能量为11 eV,超过了氢原子第1能级和第2能级的能量差,但小于第1能级和第3能级的能量差,故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无法吸收11 eV的光子的能量而发生跃迁,故B错误;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向外辐射Ceq \\al(2,3)=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错误;由于只有一个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只能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
考向3 受激跃迁与电离
3.“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该钟数百万年到一千万年才有1 s 误差。氢原子的部分能级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动能为14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其跃迁到激发态
B.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C.某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2.09 eV的光子,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只能吸收13.6 eV的能量实现电离
【答案】B
【解析】: 电子属于实物粒子,其能量可被原子吸收一部分,用动能为14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其跃迁到激发态,选项A错误;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电场力做负功,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某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2.09 eV 的光子,跃迁到3能级,最多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选项C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大于或等于13.6 eV的能量可以实现电离,选项D错误。
考向4 能级跃迁与光电效应的综合
4.已知金属锌的逸出功为3.34 eV,氢原子能级分布如图所示,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产生a光,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产生b光。a光和b光的波长分别为λa和λb。现用a、b光分别照射到金属锌表面均可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分别为Ua和U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λ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练习)(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7页。
这是一份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练习)(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0页。
这是一份第68讲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