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统编版)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学校编辑部拟创编一期以“认识与传承”为主题的校刊,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榜样风采】下面是第一版《纪念》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对鲁迅的赞誊。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面前,我们应从他身上汲取力量,发扬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而那些在上级面前娇揉造作、曲意逢迎的人终会自惭形秽。
1.请确认片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1)汲取(A.jí B.xī)(2)自惭形秽(A.huì B.suì)
2.校对片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2分)
(1)赞誊___________(2)娇揉造作___________
【人文气韵】下面是第二版《文思》的部分片段,请补充完成。
3.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诗以言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用互文手法来表现自己淡然平静的心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是李白借用典故来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政治抱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用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来表达自己的豁达襟怀;(4)“__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以云遮雾锁、大雪拥塞的景象道出英雄失路的悲慨;(5)“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是余光中以形象的比喻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11分)
【文物缘起】下面是第三版《底蕴》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算筹是人们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筹算”工具,比算盘的出现要早2000多年。②算筹在萌芽伊始,便具有占卜、计数的功能。③算筹作为我国最初的计算工具,直到明代中晚期才被算盘完全取代。④不过,由此发展起来的筹算数学并没有消失,而是顺应着人们对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不断增加,催生了高速计算器,造就了中国数学计算技术的发展繁荣。
4.原稿第①句中有三个语句排序混乱,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A.计数B.进行运算C.列式
5.讨论文稿时,有人想删掉第③句中的限定性词语“完全”。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他说说这个定语不能删除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原稿第④句画线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探究】下面是第四版《交流》的封面构思,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7.同学们打算从下列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交流板块的封面,请说说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
图一图二图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9分)
【材料一】湖南宁远县水市镇大元自然村,地处湘南九嶷山北麓。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周燕和丈夫刘休在这里成立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大元社在当地民政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整合古琴工坊、露天剧场、森林图书馆等多处空间供孩子们学习。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的短板已不是条件短板,而是功能短板。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等重点群体的关爱保护,有赖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下沉。美育具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重要作用,是补足乡村教育短板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从乡村美育“空中飞课”行动,到走进乡村的“流动美术馆”,各地推出一系列切实举措,有效提升了乡村孩子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摘编自《以美育甘泉沁润童心》,《人民日报》)
【材料二】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美育与其他四育相互渗透、协同育人。美育与德育相融合,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向善;美育与智育相融合,可以提升人在智力创新中对美的追求;美育与体育相融合,能够激发人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可以愉悦生活。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广泛共识。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美育具有以下几大基本功能:其一,美育具有浸润的育人作用。通过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学生的人格。其二,加强美育有利于厚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学校美育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美育的全过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其三,美育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之外,期盼获得更好的教育、更优美的环境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中,美育的作用不可或缺。其四,美育具有普遍性。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直击人们的心灵,其作为世界语言可以成为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间相互理解、交流交融的纽带。
(摘编自《坚持以美育人 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光明日报》)
【材料三】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学校艺术课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艺术爱好,提升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当前,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如何开足上好艺术课程,需要持续探索、不断改进。
美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和胸襟。因此,高校艺术课应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针对学生需求,提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让艺术课程打动人心,让孩子们受到艺术的滋养。
上好艺术课,必须在教学方法、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因人而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在课堂上鼓励分享与探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使学习过程更加主动、深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多渠道、多形态呈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助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高校艺术课要用好本土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运用中华文化丰富宝藏,将其巧妙融入美育过程,既能丰富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还能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凝聚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用好艺术课堂,扎实做好美育工作,以美有人、以文化人,促进青年一代身心促康成长,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以美育人,上好高校艺术课》、《人民日报》)
【材料四】7月3日下午,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游戏责任论坛”在北京举行。“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也于当日论坛现场正式启动。
据了解,“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旨在以数字技术赋能新时代中小学校美育,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索运用云展览、数字文博、虚拟演出、全息技术等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注重艺术熏陶,通过赏析古典音乐、鉴赏美术作品、观摩戏剧演出等方式,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下一步,“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将与文博单位、艺术机构共同挖掘优秀IP资源,把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带进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和艺术氛围;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艺术指导和培训;与全国各级院校共同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综合运用VR、AR、MR、AI、全息投影等先进的技术设备,打造新时代的“数字美育课堂”。
(摘编自《“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在京正式启动》,2024.7.4“灵境·人民艺术馆”)
8.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一的美育,有几大基本功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培养青少年艺术爱好,提升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高校该如何开足上好艺术课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的短板已不是条件短板,而是功能短板。而美育是补足乡村教育短板的重要方面。
B.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C.学校艺术课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因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艺术爱好,提升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所以开足上好艺术课程是关键。
D.“数字美育进校园”项目旨在开发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活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艺术体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
心 愿
杨永忠
①父亲突然间就病了,并且很严重,住在重症监护室前前后后将近半年时间。医生发过五次病危通知书,但父亲还是挺过来了。
②父亲是教师,再有一年就退休了。他的哮喘病很重。进过几次医院,医生建议他要多休息。但是,他嘴里答应,到了学校,就把医生的嘱咐扔了,心里眼里只有他的学生。
③这次,他因并发症住院,看着父亲罩着呼吸机,我十分难受。
④一天,医生给我打来电话。医生很急切地说我父亲不配合治疗,说他自己嚷着睡在医院里是浪费钱,又说我不听话,忤逆他。父亲有几次趁人不备拔了输液管,陪护的母亲也很着急,打电话给我说这事。我不得不赶紧放下手上的工作,急急忙忙打车赶去了医院。
⑤“杨伯伯,你儿子看你来了。”一位护士把嘴巴凑近父亲的耳边轻轻地喊了一声。父亲一下睁开双眼盯着我,像不认识我似的,嘴巴嚅动着。
⑥我俯下身,问:“爸,你哪儿不舒服吗?”
⑦他摇了摇头,干脆闭上眼睛。
⑧“爸,你不能这样,要配合医生治疗才会早日康复出院。”我忍着眼泪,拉住他干瘦如柴的手轻轻说。他这才睁开眼睛,盯着我看。父亲虽然无法说话,但我看出他在生气。父亲使劲儿地从我的手里抽出他的手,做出要打我的样子。他的手缓缓举起,很快无力地放下,浑浊的泪水滚了出来。我明白他的意思是不想住在医院里。
⑨“爸,你怎么啦?”我还是忍不住地问。
⑩他的表情很激动,又想拔管的样子。这时,主治医生来了。他叫护士找来纸笔。只见父亲用颤抖的手慢慢地在纸上歪歪斜斜写下一行字:感谢医生护士的照顾,我要出院。
⑪那天下午,我只好向单位请假,在医院陪护他。父亲见我不去上班,似乎冷静下来,像个听话的孩子。一位护士说:“杨局长,你陪在这儿杨伯伯就听话些。”护士温柔的话让我的眼泪一下奔涌出来。我知道父亲的意思,他用顺从来告诉我,他想出院,他这病医治不好。
⑫晚上,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走进病房看望父亲。他拉着父亲的手显得格外亲热:“杨老师,我来看望您了,您还记得我是谁吗?您病了这么久,都不告诉我。”
⑬父亲使劲儿点头,又摇头,目光柔和,分外幸福,竟然说出几个字:“你是——董——恩。”
⑭董恩,我认识,是一位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早在二十多年前,董恩读五年级,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庭极度贫困。他辍学了。父亲急了,多次家访说服了董恩的爷爷奶奶,让他继续上学。父亲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董恩完成高中学业。董恩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顺利考入师范大学。父亲又资助他完成大学学业。董恩毕业后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光荣教师。
⑮董思每周日都要来看望父亲,陪他聊天。后来,董思去了边远的山村小学支教,没有时间来看望父亲。
⑯董恩高兴地告诉父亲,说他与他的一些大学同学组织成立了“红烛义工队”,专门帮助山村贫困失学孩子。
⑰自从董恩来陪过父亲几次,父亲的病情奇迹般地有所好转。一天,我见父亲的心情不错,便问他那天为什么生我那么大的气。父亲咳嗽一声说:“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是不想花那么多冤枉钱治病,我的病,我自己清楚。你这每天花几百块钱,太可惜了。儿子,我这个病是治不好的,不如把这些钱捐给农村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吧。”
⑱父亲强烈地要求出院。医生也对我说了实话。父亲最后郑重地说:“儿子,你是孝顺的,不想让爸走得不开心吧?”
⑲我顿时泪如雨下。
⑳父亲开开心心地活了两个月,终究是走了。我和母亲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工资卡里剩下的5000元,全部捐赠给董恩的“红烛义工队”。我对董恩承诺,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因为,这也是我父亲的临终嘱托。
(选自《辽河》,2024年第5期)
11.小说中三次写到“我”的眼泪,请结合全文分析原因。(3分)
12.请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父亲看着“我”“像不认识”,看着董恩却“目光柔和,分外幸福”,是否违和?请分析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同学认为小说第⑭段与全文内容关系不大,建议删去,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往往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它们不仅代表了人物的身份,还可能反映出性格、背景或是作者的某种意图。请分析小说中“董恩”这一人名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同学认为应将小说的标题换为“遗愿”,更能突出文章中心,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①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②,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③,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一客盘礴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④,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栖霞》)
【注释】①苍头:老仆人。②黥劓:古代残毁人身体的酷刑。③日晡:天将暮时。④补陀:即普陀山。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拥毳衣炉火(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3)复走庵后( )(4)出示伯玉(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与“与余谈”中的“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与蒙论议(《孙权劝学》)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C.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D.年与时驰(《诫子书》)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作者之“痴”。你认为两个文段中的“痴”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4分)
水调歌头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词中的“欲”和“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中秋佳节,很多奔波在外的人不能和远方的亲人团圆,你会选择下面哪一句来宽慰他们?请说明理由。(2分)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我们如果一味迎合同红审美,就会丢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光明日报)
不管你丢掉了什么,只要你拥有勇气和信心,你就可以把它找回来。——爱因斯坦
生活里我们常常丢东西。上面两句话都与“丢”有关,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可写实,可议论,可想象。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试卷类型:A
富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统编版)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1.(2分)(1)A (2)A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1分。共2分。
2.(2分)(1)誉 (2)矫
评分标准:错别字改写正确,得1分。共2分。
3.(11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评分标准:(1)~(3)题,每空1.5分;(4)(5)题,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11分。
4.(2分)A C B
评分标准:序号填写正确,得2分。共2分。
5.(2分)“完全”是全部、全然的意思,在语段中突出强调了我国算筹在明代中晚期全然被算盘取代,如果删去,则缺少了对取代程度的限定,表述不够严谨。
评分标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6.(2分)将“增加”改为“提高”。
评分标准:修改意见正确,得2分。共2分。
7.(3分)示例一:我选图一。理由:图片体现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的主要内容,能突出表现诗人对大堰河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示例二:我选图二。理由:画面中的旷野、枯树体现了《北方》的主要内容,能够突出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示例三:我选图三。理由:图片中的火把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艾青的代表作《火把》体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共3分。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9分)
8.(4分)其一,美育具有浸润的育人作用;其二,加强美育有利于厚植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其三,美育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其四,美育具有普遍性,可以成为促进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间相互理解、交流交融的纽带。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
9.(3分)①高校艺术课应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针对学生需求,提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②上好艺术课,必须在教学方法、呈现方式上有所创新;③高校艺术课要用好本土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助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
10.(2分)C【解析】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可知,“因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艺术爱好,提升艺术修养,促进全面发展,所以开足上好艺术课程是关键”强加因果。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二)(21分)
11.(3分)①知道父亲几次自己拔输液管、不配合医生治疗而感到难过 ②父亲想用顺从来表示他想出院,“我”为父亲这病医治不好以及他的表现而感到心酸 ③“我”不愿让父亲走得不开心,面对父亲的病而无能为力
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3分。
12.(6分)(1)(3分)不违和。父亲看着“我”“像不认识”,是因为父亲想要出院而“我”不同意,父亲觉得“我”不理解他,因而不愿见到“我”,装作不认识;父亲看着董恩“目光柔和,分外幸福”,是因为董恩一直在坚持做父亲希望做的事,因此见到董恩格外亲切幸福。
评分标准:明确观点得1分;理由2分。共3分。
(2)(3分)运用了细节(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在“我”坚持要他住院配合医生治疗时的生气与倔强,反映了父亲觉得浪费钱,却得不到儿子的理解时生气与难过的心理。
评分标准:描写方法1分;赏析2分。共3分。
13.(4分)不同意。第⑭段作为插叙段,交代了董恩的背景,同时也解释说明了父亲与董恩之间的关系,丰富了文章内容;为下文董恩“红烛义工队”的出现作铺垫;丰富了父亲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人物形象。所以不能删。
评分标准:明确观点得1分;理由每点1分。共4分。
14.(3分)“董恩”与“懂恩”同音,即懂得知恩图报。小说中“董恩”这一人物在受到父亲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后,成为一名教师,后来去边远的山村小学支教,并与同学组织成立了“红烛义工队”,专门帮助山村贫困失学孩子,将父亲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发扬,正体现了他知恩图报的人物形象。
评分标准:意近即可。共3分。
15.(5分)不能换。①“心愿”指父亲不愿浪费钱,想要帮助山村贫困失学孩子复学的心愿,“遗愿”只指父亲希望“我”将他的工资捐赠给董恩的“红烛义工队”;②“心愿”使文章主旨得以升华,帮助山村贫困失学孩子是父亲一直在坚持做的事,也是他的毕生心愿,他将自己的心愿嘱托给儿子,传递给他人,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遗愿”只是临终对儿子的叮嘱。所以不能换。
评分标准:明确观点得1分;理由每点2分。共5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16.(4分)(1)裹、围 (2)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3)再,又 (4)给……看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
17.(2分)A【解析】“与余谈”中的“与”是介词,可译为“和、同”。A项,介词,可译为“和、同”;B项,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C项,动词,同“举”,推举;D项,可译为“跟、随”。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18.(4分)(1)(2分)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评分标准:关键词“焉得”“更”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2)(2分)我因为那一年正好从海上朝拜回来,谈到它感到非常熟悉。
评分标准:关键词“适”“朝”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2分。
19.(2分)甲文中作者的“痴”表现为雪后独自前往西湖,欣赏西湖雪景,与金陵客饮酒等;乙文中作者的“痴”表现为冬天带着一个老仆人游栖霞山,看晚霞,还跟一个疯和尚相谈甚欢。两文都表现出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个性。
评分标准:意近即可。共2分。
(四)(4分)
20.(2分)“欲”字写出词人对月宫仙境的向往之情;“恐”字则表现出词人对月宫寒冷的担忧,以及对人间生活的留恋。这两个字反映了词人既想超脱尘世又留恋现实的矛盾心理。
评分标准:意近即可。共2分。
21.(2分)示例一:我选句①。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道出了自然规律和生活哲理,人生的悲欢离合如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般,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哲理能够给人旷达、乐观的感受,给人以安慰。示例二:我选句②。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一种祝愿,即使亲人分隔异地,只要能共赏这同一轮明月,内心也会感到安慰。
评分标准: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三、作文(50分)
22.(50分)略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序号
“我”的眼泪
原因
①
我忍着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我的眼泪一下奔涌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我顿时泪如雨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作文,八空每空1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文件包含陕西省延安市富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pdf、九语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