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为了更好的学习化学反应,人们依据不同的需要将其分类,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复分解反应需要同时具备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和生成水才能发生
B. 电解质只能是在水溶液里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C. 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能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化学反应中有一类反应为可逆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A错误;
B.电解质是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电子对偏移,C错误;
D.可逆反应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的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类,D正确;
答案选D。
2.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 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氧化剂得电子数越多,氧化性越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在反应中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反应 H2S+SO2=3S↓+2H2O中,S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单质参与的反应,如果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反应前后化合价都为0,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置换反应中,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这一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因此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氧化性是指得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D错误;
故选C。
3. 下列物质的相应信息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俗称小苏打,是白色晶体,是电解质,苏打是碳酸钠的俗名,A错误;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白色晶体,非金属氧化物是非电解质,B正确;
C.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不是硫酸铜,C错误;
D.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一束光照射有色玻璃时,能在光束垂直方向看到因散射而形成的光亮“通路”
B. 胶体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C. 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煮沸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D. 氢氧化铁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之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光照射有色玻璃时,能在光束垂直方向看到因散射而形成的光亮“通路”,故A正确;
B.胶粒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胶体可以用渗析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不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故B正确;
C.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时,煮沸时间过长会使氢氧化铁胶体受热产生聚沉,实验效果降低,故C错误;
D.氢氧化铁胶体是胶粒直径介于之间的分散系,故D正确;
故选C。
5.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科学,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i-Fe合金是一种储氢合金,储氢合金是利用金属吸附氢气,不涉及到化学反应
B. 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C. 我国明代著作《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D. 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主要含铁、铬和镍,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Ti-Fe合金的储氢原理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气态氢分子被分解成单个氢原子,这些氢原子进入合金的缝隙中并与合金形成金属氢化物,当需要释放氢气时,通过加热使金属氢化物分解,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释放出来,该过程中存在化合价的断裂和生成,涉及化学反应,A错误;
B.结晶牛胰岛素是牛的胰岛素结晶,是中国科学院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B正确;
C.《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古籍是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极具价值的科技著作,其中蕴涵丰富的化学史料,涉及大量化学物质及其相关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C正确;
D.不锈钢的主要成分包括铁、铬和镍,铬和镍的添加形成了一层钝化的氧化层,这层氧化层能够防止金属表面与氧气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生锈,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D正确;
故选A。
6. 下图描述了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
结合以上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B.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电离
C. 上述过程中,水的作用是使和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水合离子
D. 从图上可知,最终溶液中的离子存在形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化钠固体中存在阴阳离子,但是这些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氯化钠固体不导电,A错误;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并不是因为电流作用发生电离,B错误;
C.上述过程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相应的水合离子,C正确;
D.水分子中H呈正电性,O呈负电性,因此应该是O原子对着钠离子,H原子对着氯离子,图示离子存在形式错误,D错误;
故答案选C。
7. 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盛有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氯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逐渐减弱
B. 由图乙可知:在75s时,氯离子浓度约600mml/L
C. 若将丙图的纵坐标换成“氧气在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图像变化趋势不同
D. 数字化实验直观、定量、精准,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图甲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氯水的pH逐渐减小,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在75s时,氯离子的浓度约为600mg/L,并不等于600mml/L,B错误;
C.用强光照射氯水,氯水中的HClO分解生成HCl和O2,氧气增多,则氧气在气体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图像变化趋势相同,C错误;
D.数字化实验更加直观、定量、精准,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D正确;
故答案选D。
8. 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时,不需要标识的图标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烧杯内的沸水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从而制得氧化铁胶体。
【详解】A.因为液体需要加热至沸腾,为防液体喷出伤人,实验者应配戴护目镜,A不符合题意;
B.图片是实验后需要洗手,B不符合题意;
C.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电器设备,C符合题意;
D.给试管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底不能接触灯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澄清溶液:、、、
B. 碱性溶液中:、、、
C. 含有大量ClO-的溶液:、、、
D. 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澄清溶液中,选项中的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碱性溶液中,亚铁离子和铝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这两种离子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
C.含有大量ClO-的溶液中,H+、ClO-和Cl-或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且氢离子能与次氯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C错误;
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答案选A。
10. 下列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用醋酸除去水垢:
B. 溶液和过量溶液混合:
C. 氢氧化钠溶液与氧化铝反应:
D. NaOH在熔融状态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是沉淀、醋酸是弱电解质、用醋酸除去水垢: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A正确;
B.过量澄清石灰水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B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氧化铝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离子方程式:,C正确;
D.NaOH在熔融状态时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电离方程式为:,D错误;
答案选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 “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是世界上生产两种主要方法,其流程示意如下:
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氨碱法循环Ⅱ的物质X是主要是,排出液W中主要溶质是和NaCl
B. 联合制碱法中的“联合”体现了合成氨与制纯碱的“联合”
C. 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沉淀池中均是先通入饱和再通入
D. 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氨碱法中NH3、CO2和食盐水反应生成NaHCO3沉淀,煅烧NaHCO3生成Na2CO3和X为CO2,母液中含有NH4Cl、NaCl,加入CaO反应后溶质为CaCl2、NH3·H2O和NaCl,NH3·H2O可循环使用,排出液W中主要溶质是和NaCl,A正确;
B.联合制碱法利用合成氨厂生产的氨和二氧化碳作为副产品供给碱厂作为原料,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废物的排放,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体现了合成氨与制纯碱的“联合”,B正确;
C.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沉淀池中均是先通入,营造碱性还原,增大的溶解度,然后再通入,C错误;
D.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得到的母液中通入NH3得到NH4Cl和NaCl,NH4Cl可以结晶分离,母液中的NaCl可以循环使用,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C。
12. 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很普通但是很重要,下面实验中用到玻璃棒,其中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可使pH试纸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A错误;
B.玻璃棒中有硅酸钠,干扰实验,可以用铁丝或铂丝,B错误;
C.转移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损失,C正确;
D.过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会导致滤纸破裂,D错误;
答案选C。
13. 向某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性发生的变化,电流(I/A)随新物质加入量(m/g)的变化曲线如下:
关于以上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图像①可以表示向醋酸溶液滴入氨水
B. 图像②可以表示向溶液滴入稀硫酸
C. 图像③可以表示向盐酸中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D. 图像④可以表示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像①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导电性增强,但过量后,将溶液稀释,导电性减弱,A正确;
B.图像②导电能力先减弱,接近0,然后增强,Ba(OH)2+H2SO4=BaSO4↓+2H2O,滴入H2SO4时,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H2SO4过量,导电性又增强,B正确;
C.图像③导电能力一直没有变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离子浓度比盐酸高,导电能力增强,C错误;
D.图像④导电能力减弱,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浓度逐渐减小,导电能力减弱,D正确;
答案选C。
14.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是联系难称量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的桥梁,下面关于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m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表示
B. 58.5克NaCl晶体中的离子数约为,36.5克HCl气体中的离子数约为
C. 在298K,101kPa时,体积相等的和所含原子数之比为5:3,体积相等的和氦气所含原子数之比约为3:1
D. 在300K,101kPa时,若的密度为,则的密度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上约为6.02×1023,其单位为ml-1,即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23ml-1,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HCl气体中不含离子,B错误;
C.298K时约为25℃,此时水为液态,体积相等的水和氦气,水的物质的量远大于氦气,两者所含原子数之比远大于3:1,C错误;
D.根据pV=nRT可得p=,R为常数,p、T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气体的值应该也相同,O2摩尔质量为32,密度为ρ,SO2摩尔质量为64,则密度应该为2ρ,D正确;
故答案选D。
15. 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应盛放的溶液不可能是
A. 饱和溶液B. 饱和氯化钠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浓硫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说明D装置吸收了氯气或者是干燥了氯气。
【详解】A.饱和Na2CO3溶液与氯气反应,氯气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实验现象符合;
B.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氯气干燥,实验现象不符合;
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气被吸收了,C处有色布条不褪色,实验现象符合;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而干燥氯气,干燥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现象符合;
对应现象的不可能是饱和氯化钠溶液,答案选B。
16. 现有51克镁铝合金,分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分别进行如下反应:
Ⅰ.将合金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8L
Ⅱ.将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6.8L
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 24.40%B. 26.47%C. 52.94%D. 82.27%
【答案】C
【解析】
【详解】将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标况下氢气体积为16.8L,物质的量为0.75ml,根据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生成0.75ml氢气消耗Al0.5ml,质量为13.5g,则Mg质量为12g,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为13.5g÷25.5g=52.94%,故答案选C。
17. 价类二维图在元素化合物学习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结合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的单质某种存在状态可以与b的颜色相同
B. c在空气中能转化为f,转化过程中能看见灰绿色
C. b和e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若溶液中同时含有d和g,只加入KSCN溶液不能检验出g的存在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a为Fe、b为FeO、c为Fe(OH)2、d为亚铁盐、e为Fe2O3、f为Fe(OH)3、g为铁盐。
【详解】A.FeO为黑色固体,Fe单质在铁粉状态下为黑色固体,两者颜色可以相同,A正确;
B.氢氧化亚铁为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转化过程为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B正确;
C.FeO和Fe2O3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均属于碱性氧化物,C正确;
D.若溶液中同时存在亚铁盐和铁盐,只加入KSCN溶液,只要溶液变血红色,就说明溶液中存在铁盐,能检验出铁盐的存在,D错误;
故答案选D。
18. 将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7.76克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L,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克
C. 对收集到的气体验纯,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纯净
D. 理论上向溶液中通入0.065ml,可以将完全转化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氧化性Fe3+>H+,所以当产生氢气时,氧化铁溶于盐酸生成的Fe3+已经全部被Fe还原为Fe2+,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可知,消耗Fe为0.1ml,混合物的总质量为7.76g,剩下总质量为7.76-0.1×56=2.16g,根据反应,根据反应中n(Fe)=n(Fe2O3)、m(Fe)+m(Fe2O3)=2.16g可知消耗Fe和Fe2O3的物质的量均为0.01ml,Fe总的物质的量为0.11ml,消耗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1ml。
【详解】A.由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0.11ml∶0.01ml=11∶1,A错误;
B.Fe为0.11ml,质量为0.11ml×56g/ml=6.16g,B错误;
C.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净,C错误;
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物质的量为0.11+0.01×2=0.13ml,通入0.065ml,可以将完全转化为,D正确;
答案选D。
19. 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依次进行研磨、溶解、过滤、检验四个实验步骤,下列图示装置或原理不合理的是
A. 图甲为研磨剪碎的菠菜B. 图乙是加水溶解
C. 图丙过滤得到含铁元素的滤液D. 图丁能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磨需要在研钵中进行,图示装置不是研钵且不能用玻璃棒研磨,不能用其来研磨剪碎菠菜,A错误;
B.图乙中将研磨后的菠菜放热烧杯中,加水溶解,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正确;
C.图丙为过滤装置,过滤得到含有铁元素的滤液,图示操作正确,C正确;
D.图丁中,先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若滤液中存在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也可能是溶液中本就存在铁离子,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说明菠菜中存在铁元素,D正确;
故答案选A。
20. 已知氯气和NaOH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和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个数比为1:1,则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11B. 11:3C. 1:3D. 3:1
【答案】C
【解析】
【详解】Cl2生成ClO-和ClO是被氧化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身高为+1价和+5价,Cl2生成Cl-是被还原的过程,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
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有ClO-的个数为x,的个数也为x,ClO-和为氧化产物,共2x个;ClO-和共失去电子的个数为x+x×5=6x,Cl2转化为Cl-,得到1个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l-是还原产物,有6x个,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6x=1:3,答案选C。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1. 俗称双氧水,在生活和生产中均有广泛用途,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双氧水也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使锰元素转化为,溶液颜色褪去,完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68L,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
(4)研究表明,过量双氧水与酸性溶液反应时,“实际生成的量”多于“依据计算得出的理论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答案】(1)-1 (2)
(3) ①. ②.
(4)不稳定,自身发生分解,生成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分子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答案为:+1;
【小问2详解】
实验室中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为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过氧化氢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中生成5ml氧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l,则标准状况下生成1.68L氧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NAml—1=0.15NA,故答案为:;0.15NA;
【小问4详解】
过量双氧水与酸性溶液反应时,“实际生成的量”多于“依据计算得出的理论量是因为不稳定,自身发生分解,生成氧气,故答案为:不稳定,自身发生分解,生成氧气。
22. 溶液的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质量分数,物质的量-体积浓度(常用单位ml/L),质量-体积浓度(常用单位g/L)……
Ⅰ.甲同学用如图标签的浓硫酸配制250mL 1.84ml/L的稀硫酸。
(1)用量筒量取______mL浓硫酸,在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还需要使用的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有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若需进一步提高实验准确度,可将量筒换成______。
(2)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1.84ml/L,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能引起该误差的有______(填序号)。
A.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刻度线
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D.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壁有残留,用蒸馏水洗涤,洗涤液并入烧杯中
Ⅱ.乙同学用NaCl固体配制250克10%的NaCl溶液。
(3)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天平 ②250mL容量瓶 ③烧杯 ④玻璃棒
(4)若此溶液的密度为1.15g/mL,则质量-体积浓度为______g/L。
【答案】(1) ①. 25.0 ②. 烧杯、250mL容量瓶 ③. 25mL移液管 (2)AD
(3)①③④ (4)115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浓硫酸的浓度c==18.4ml/L,要配制250mL1.84ml/L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25L×1.84ml/L÷18.4ml/L=0.025L,因此用量筒量取25.0mL浓硫酸。在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量筒,还需要使用的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烧杯。若需进一步提高实验准确度,可将量筒换成25mL移液管。
【小问2详解】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筒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偏大,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大于1.84ml/L,A正确;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溶液没有影响,B错误;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大,稀硫酸浓度应低于1.84ml/L,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量筒内壁有残留,这是正常现象,不能用蒸馏水洗涤,否则会导致浓硫酸的量偏多,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大于1.84ml/L,D正确;
故答案选AD。
【小问3详解】
用NaCl固体配制250g10%的NaCl溶液,则需要称取NaCl固体25g,需要用到天平,250g10%的NaCl溶液体积不是250mL,不需要使用250mL容量瓶,NaCl溶解等操作需要使用烧杯、玻璃棒等仪器,故需要用到的有①③④。
【小问4详解】
此溶液的密度为1.15g/mL,则质量-体积浓度为1.15g×10%÷(0.001L)=115g/L。
23.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制备少量漂白液。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前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为______。
(3)制备漂白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中发现,漂白液中有效成分的产率低于用盐酸量计算出的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两条)______。
【答案】(1)
(2)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手捂或者微热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倒吸成一段水柱(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
(4)盐酸变稀后反应停止,HCl挥发损失,装置中氯气有残留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分析】浓盐酸和MnO2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生成的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小问1详解】
圆底烧瓶中浓盐酸和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MnCl2、Cl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为关闭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手捂或者微热圆底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倒吸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小问3详解】
氯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实验发现,漂白粉有效成分的产率低于用盐酸量计算出的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随着反应进行,盐酸逐渐变稀,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同时盐酸具有挥发性,有HCl挥发损失,还有可能是装置中氯气有残留未完全反应。
24.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饮料添加剂。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下实验由废铁屑(主要是铁,同时有氧化铁等杂质)制备晶体:
①将5%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弃去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维持温度在50℃以上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______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已知:
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
注:(仅在56.7℃、64℃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3)实验步骤④中“______”最合理的选择应为______(填序号)。
A. 0℃冰水B. 40℃温水C. 70℃热水D. 100℃沸水
(4)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______。
【答案】(1)
(2)铁屑不足,空气中氧气会将氧化 (3)A
(4)60左右或(56.7℃,64℃)(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废铁屑中由铁和氧化铁,加入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发生置换反应,氧化铁溶解生成三价铁离子,铁和硫酸铁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步骤②中铁屑消耗完,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Fe3+;
【小问3详解】
要生成温度低于50℃,且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小,析出的晶体越多,故最好是0℃的冰水,答案选A。
【小问4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若需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应控制的结晶温度(t)的范围为56.7℃<t<64℃;
25. 干燥管A中为块状石灰石,B中为淡黄色粉末,C中为白色固体,并将A、B、C按如图所示连接,当打开弹簧夹(Ⅰ)(Ⅱ)时,D中蜡烛火焰明亮;打开弹簧夹(Ⅰ)(Ⅲ)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关闭弹簧夹(Ⅰ)时,A中反应自行停止。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固体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代替,原因:______。
(2)装置B中的淡黄色粉末可以是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反应可用于______(填一种用途)。
(3)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可以为______(填序号)。
A.NaOH B. C.
【答案】(1) ①. 不能 ②. 碳酸钠溶于水或碳酸钠不是块状固体
(2) ①. ②. ③. 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
(3)BC
【解析】
【分析】关闭活塞(I),A中反应自行停止,说明A中反应生成气体,且固体不溶于水;B中为淡黄色粉末,考虑为Na2O2;当打开活塞(I)(II)时,D中蜡烛火焰明亮,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与Na2O2反应生成O2;打开活塞(I)(III)时,D中蜡烛火焰熄灭,则C中固体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装置A是简易型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溶液的反应,碳酸钠是粉末,不能代替碳酸钙;
【小问2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装置B中的淡黄色粉末是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可以用于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等;
【小问3详解】
干燥管C中的白色固体是与二氧化碳不能反应的干燥剂,可以是CaCl2或P2O5,答案选BC。选项
俗名
物质
分类
性状
A
苏打
电解质
白色细小晶体
B
干冰
非电解质
白色晶体
C
胆矾
纯净物
蓝色晶体
D
漂白粉
纯净物
白色粉末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少量84消毒液点在pH试纸上
B
证明溶液中含有Na元素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
C
配制1.00ml/L NaCl溶液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
过滤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
温度/℃
0
10
30
50
56.7
60
64
70
80
9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35.2
35.3
35.6
33.0
30.5
27.0
析出晶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相应信息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西溪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高一下学军西溪高中化学期中考Word版含解析docx、2024高一下学军西溪高中化学期中考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