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学与练(原卷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与练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学与练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检测(原卷版+解析),共34页。
第2章 物态变化 单元综合检测一、单选题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①热水瓶口冒“白气”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就干了③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④冬天玻璃窗上产生冰花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先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烤一烤”的主要目的是( )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汽化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凝固 D.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6.在图所示的现象中,用水壶烧水,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手拿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发现勺子上有水滴滴下,下列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水壶内的水沸腾时,才会有水蒸气从壶嘴喷出B.壶嘴放置的勺子温度越高,勺子上越容易有水滴产生C.经过一段时间后勺子温度会升高,说明液化会放出热量D.若是在海拔较高的高原进行该实验,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7.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烧瓶内的水量减少是因为水升华成为了水蒸气B.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C.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可以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中加入一些冰8.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吸收热量,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在10~25 min不吸热D.第2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10.如图表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气态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11.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12.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来熔化铁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B.铜在1038℃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当金、铜混合液体的温度逐渐降低时,首先变为固态的是铜D.南极内陆的冬季气温一般为-40℃到-70℃,测量这样的气温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二、填空题1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是某人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其分度值是 ℃,则他的体温是 ℃。 14.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图,某物质由图C所示的状态变为图A所示的状态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15.前段时间某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到地面。(本题前两空选填物态变化名称)16.你见过常温下流动的金属吗?科学家发现除了汞,确实还存在一种金属,它的名字叫做镓,熔点只有29.8℃。如图所示,托在手心它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它要 热量.综上所述,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端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水蒸气 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 。 18.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某物质的凝固图像,可知其凝固过程经历了 min,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 。 19.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途径中的 (填数字)施加影响;(2)舟山是饮用水较为缺乏的地区,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随手关闭水龙头三、作图题20.用温度计测得甲液体的温度是8℃,乙液体的温度是6℃,请你在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上分别画出水银柱应达到的位置,并将水银柱用铅笔涂黑。21.如图所示,是一只温度计的局部示意图。当温度为﹣6℃时,请用笔将细管内的水银部分涂黑。22.如图所示,这是水沸腾时一个气泡在A位置时的情形请在图中画出该气泡上升到B位置时的大致情形。四、实验题23.某小组同学在做“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一是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二是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热水,再通过热水利用“水浴法”给装有固态碘颗粒的“碘锤”加热。(酒精灯的加热温度约400~500℃,碘的熔点约113℃,水的沸点是100℃) (1)为了探究固态碘是否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在给碘锤加热的过程中,碘锤内是否有 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中,图 (填“甲”或“乙”)更好;(2)实验后,将乙图中的碘锤从热水中拿出,过一段时间会发现碘锤中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这是 现象,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24.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4)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 ;(5)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 态。(填序号)A.固 B.液 C.固液共存25.图甲是小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1)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一个测量器材是 。(2)图乙是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请在图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5)7min时,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 ,再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6)另外一名同学采用了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26.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图进行了4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2)这4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实验D可验证猜想 是否正确;(均填序号)(3)在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4)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5)小明戴好隔热手套取下盛有热水的烧杯。又找来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小红找来4张卫生纸,把它们都喷湿,把其中的一张湿纸对折后撕去一半,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图乙所示)。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 号纸片;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3号纸片,理由是 ;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能/不能)。一、单选题1.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小明持续加热该物质,认真规范的完成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48℃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该物质在42℃时,处于固液共存态2.如图,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B.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C.固态酒精是非晶体D.南通冬季气温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3.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如图所示。若在该实验的过程中,用风扇对酒精棉吹风,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时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图像是( )A. B.C. D.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凝固点低于45℃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在t=2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5.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