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4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5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5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58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62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6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68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2/0-173257460072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富贵不能淫,大丈夫,背景补充,何为大丈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导入:“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从古至今,关于大丈夫,有很多不同的言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呢?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2.通过朗读,默读、品味等多种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主张实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吗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位高权重功名显赫叱咤风云威震一时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功名显赫、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张仪、公孙衍、苏秦、司马错、乐毅、邹忌、毛遂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策士无国,皆为己谋事也 纵横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付自己的祖国,可以朝秦暮楚。这些人的品行历来为士大夫们所怀疑和诟病,他们言而无信,没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孟子打心底里鄙视公孙衍和张仪这些人。纵横家的行为与孟子一向推崇的德行、仁义理念所违背。 正是由于他们无视传统道德束缚,推翻了以往“士为知己者死”的士人精神,才为各流派、尤其是儒家所不齿。
张仪,魏国安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出逃魏国,担任相国。公元前309年,张仪去世。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最初出仕魏国,后为秦惠文王所用为秦将,因替秦国收复河西,而受封大良造。后离秦,再仕魏国,首倡联合山东诸国共同抗秦。曾佩五国相印,名盛一时。后因合纵失败,加之不断卷入列国政争,而被魏国、韩国弃用。
什 么 是 纵 横 家 ?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第八》中曾有这样一段精彩评述:“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什么的。……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他们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 正者,妾妇之道也。
指夫家,“女”同“汝”,你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
最宽广的住宅,喻指“仁”
最正确的位置,喻指“礼”
最正确的道路,喻指“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 谓大丈夫。”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他是如何反驳的?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类比论证的运用,表达了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否定态度,进而为后文亮出自己的观点作铺垫。
2.孟子为什么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是反驳景春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所以称不上大丈夫。一是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个人修养二是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责任担当三是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处事原则
3.孟子提出这三个条件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调换顺序:“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放在最后。
4.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2.简要说说全文的论证思路。
先破后立: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再反驳景春的观点,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结论。
1.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富贵不能淫》开篇先用景春的话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先破后立,论证大丈夫的本质与内涵,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2.运用排比,气势磅礴。
《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排比,指出了大丈夫的两条标准。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作者通过问答的形式,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到“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从 仁、礼、义及立身处世的角度阐述,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大丈夫的标准,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坚持仁、义、礼坚守自己的道义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树靶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批谬论:以顺为正、妾妇之道(类比)
通假字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同“汝”,你)
丈夫之冠也( )往送之门( )妾妇之道也( )与民由之(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 )
妾妇之道也( )不得志,独行其道(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
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安居而天下熄( )与民由之( )岂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
古义:安静,平静;今义:定居。古义:太平;今义:熄灭
古义:遵循;今义:介词,从
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判断句:妾妇之道也( ) 此之谓大丈夫( )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怒而诸侯惧 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居而天下熄 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道 真正,确实 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 的男子害怕停息 行冠礼 教导、训诲 去,到
(7)无违夫子 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以顺为正者 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居天下之广居 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独行其道 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丈夫顺从 常法 住进(居住) 住宅,这里“广居”喻指“仁” 遵从 独自 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初识“大丈夫”,景春曰,孟子曰,品读“大丈夫”,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追本探义,补充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知多少,仁义礼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富贵不能淫,类比说理,个人修养,责任担当,处事原则,提出观点,分析论述,得出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