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6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7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7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80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83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86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90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438594/0-173257469593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亚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成语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有“亚圣”之称。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后世常把孔子与孟子合称“孔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集。《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南宋朱熹把《孟子》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
景春曰:“公孙衍(yă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 张仪 岂不 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 惧, 安居而天下熄。”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 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冠 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 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无违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居 天下之广 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 之 谓 大丈夫。”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女”同“汝”,你)
安居而天下熄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④父命之⑤以顺为正者
(古义:停息 今义:熄灭)
(古义:你 今义:儿子)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
(古义:常法 今义:跟“歪”“偏”相对)
(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①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者,……也”表判断)
[省略主语“大丈夫”,即“(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
指人意志坚强,任何胁迫都不能动摇。
不因贫穷或地位低而改变志向。
指金钱和权势不能使之迷惑。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谁?为什么景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赞同景春的观点吗?他是如何看待这类人的?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讽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只是迎合君主的喜好。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按照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你认为哪些人算得上是大丈夫?(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皆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孟子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初识“大丈夫”,景春曰,孟子曰,品读“大丈夫”,体会下面句子的语气,追本探义,补充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知多少,仁义礼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学课件ppt,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