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课时教案
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情境体验,收集与交流,拓展学习,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情背景:
本课程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节关于纸张的课程。学生的年龄在7-8岁之间,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但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的问题。针对这些特点,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情境体验和互动交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程教材选取自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第11课《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该课程主要介绍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珍惜纸张的意义,通过情境体验、素材收集、小组讨论、绘本学习和微课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纸张的相关知识,体验纸张的文化历史和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和环保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纸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纸张的基本属性和特点,明确珍惜纸张的重要性。
2、通过情境体验和情感交流,理解纸张的来源,初步树立对纸张资源的珍惜意识。
3、通过阅读故事和了解造纸工艺,了解我国古代造纸工艺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纸张的广泛应用和基本属性,明确珍惜纸张的重要性。
2、通过情境体验和情感交流,理解纸张的来源,初步树立对纸张资源的珍惜意识。
3、通过阅读故事和了解造纸工艺,了解我国古代造纸工艺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通过情境体验和情感交流,理解纸张的来源,初步树立对纸张资源的珍惜意识。
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感受纸来之不易。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绘本学习法:通过绘本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
4、微课拓展法:通过微课拓展,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课件和PPT制作: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制作课件和PPT。
2、绘本和微课:准备一本与课程相关的绘本和相关的微课视频。(如《造纸术的发明》、《妈妈的一张纸》等绘本)
3、班级调查表:准备一份班级调查表,了解学生对纸张的了解程度和纸张的使用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使用纸张的情况,询问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哪些纸张,如:卫生纸、书、日历、包装盒等。
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是一张纸”,引导学生思考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用途。
3、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纸在生活中的运用,展示并分享每组的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有关纸张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纸张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情境体验(10分钟)
1、老师将准备好的一张白纸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观察纸的颜色、形状和质感,感受一下纸张的质地。
2、让学生想象一下,这张纸来自哪里?是怎样制成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轻轻折叠这张纸,并请一名学生展示,询问学生折叠前和折叠后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纸的韧性和可塑性。
【设计意图】通过触摸、闻味、听声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纸的特点和来自大自然的纸浆原料,增强学生对纸的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珍惜纸张的意识。
三、收集与交流(15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收集与纸相关的图片、物品或视频,并让学生描述这些素材与纸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纸张的信息和素材,让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纸张的了解和认识。
2、让学生交流纸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以及纸对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并从中感受到对纸的珍惜和保护的意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收集的纸张相关信息和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拓展学习(10分钟)
1、老师播放造纸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古代造纸工艺和现代造纸流程,以及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互动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引导学生观看绘本故事感受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伟大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的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五、总结(5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再次强调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用途。
2、鼓励学生珍惜使用纸张,保护环境,发扬勤劳和智慧的精神。
六、作业(5分钟)
1、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纸张的使用情况,如何减少浪费,如何保护环境等。
延伸拓展:
1、让学生在小组中创意设计一张纸的作品,如折纸、剪纸、绘画等。
2、邀请一个专业人士来学校讲解纸的相关知识,如纸张的种类、用途、环保等。
3、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或纸张生产厂家进行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纸的生产过程和历史渊源。
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
主题:我是一张纸
1.纸的来源
2.纸的应用
3.珍惜纸张,从我做起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纸的相关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对纸张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和资源。
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回答和参与程度来评价本节课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指标:
1.能否回答出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2.能否感受到纸来之不易,初步树立珍惜纸张的意识;
3.能否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根据学生在以上指标上的表现,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或者小测验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跟踪。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11 我是一张纸第二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体验环节,探究环节,实践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张纸第2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的苦与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11 我是一张纸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你找到我了吗?,我从哪里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