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并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思考和回答,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鼓励学生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学情背景:
本节课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次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但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了解较少。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高,喜欢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
(1)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及其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2)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2、教学难点:
(1)如何客观评价文化习俗;
(2)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教学方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
(2)问题交流法:通过提问和回答,让学生思考如何客观评价文化习俗,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
(3)自由思考法:通过自由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准备:
1、教师:PPT课件、视频素材、教学设计;
2、学生:笔、纸、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关于我们当地的风俗,你们都知道什么是风俗吗?
学生:(回答自己对风俗的理解)
教师:很好,风俗是指某一地区或群体长期遵循的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那么请你们谈谈自己家乡的风俗,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学生:(依次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家乡文化习俗,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探究(20分钟)
教师:现在我要向大家展示一些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并描述一下这些图片中有什么内容。
学生:(依次观察图片并描述其中的内容)
3、教师:很好,这些图片分别是年画、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都代表了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自己对这些图片的理解)
教师:非常好,这些图片都是我们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们代表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那么请你们思考一下,这些文化习俗中蕴含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自由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问题交流法,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习俗的来历和意义,并探究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10分钟)
教师:现在请你们自由发表对家乡文化习俗的感受和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非常好,我们都听到了大家对家乡文化习俗的感受和看法。但是,我们在评价文化习俗时,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非常好,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从中发现美,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请你们思考一下,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和传承家乡文化习俗?
学生:(自由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发言法,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乡文化习俗的感受和看法;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如何客观评价文化习俗;通过自由思考和回答,让学生能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和传承家乡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四、拓展(15分钟)
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它介绍了另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请你们观看后,回答一下问题:这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我们当地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看视频后自由回答问题)
教师:非常好,我们通过观看这段视频,了解到了另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们和我们当地的文化习俗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理解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非常好,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差异,通过交流和学习,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发展和进步。最后,请你们思考一下,对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弘扬和传承?
学生:(自由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问题交流法,让学生思考如何对待和理解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通过自由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五、总结(5分钟)
教师:今天的课程我们了解了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探究了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学习了如何客观评价文化习俗,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差异,思考了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弘扬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非常好,今天的课程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环节,让学生回顾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板书设计:
主题:传统文化习俗
内容:
本地区传统文化习俗
中华传统美德
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
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法、问题交流法、自由思考法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注意到了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对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进行了重点培养。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能显得过于简单,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考深度;板书设计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课程内容和重点。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我也会进一步完善板书设计和课件制作,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政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三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三课时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互动探究,总结归纳,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知讲解,巩固与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完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