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共8页。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学一年级下册,一般为7-8岁的学生,注意讲解语言简洁明了,不要过于抽象。
学生背景:学生对家庭和亲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是可能不太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学生特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互动和参与,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引导和控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主要内容包括家人的定义、家人的爱是无私的、家人的关心和帮助以及回报家人的爱等。
教材特点:教材以生活为背景,注重启发学生的感悟和思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教材难易度:教材难度适中,但需要注意用语简单明了,不要过于抽象或具体。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探讨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人的爱,学生能够说出家人爱的方式和表现形式。
2、增强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能够表达感恩之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家人爱的方式和表现形式。
2、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庭观念。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教学PPT和视频。
3、一些图片和物品,如家庭照片和其他代表家庭的物品。
4、一些家庭故事。
教学方式:
导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庭照片和其他代表家庭的物品。
学习:通过讲解、讨论和互动等方式。
感悟:通过反思和表达等方式。
总结: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爱的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为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家庭的看法。
教师问:家庭是什么?家人对你们来说重要吗?
学生回答: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人很重要。
2、教师分享一些家庭照片或其他代表家庭的物品,引导学生谈论家庭。
教师展示家庭照片或其他代表家庭的物品,例如家庭合照、家庭树、家庭规划图等。
教师问:看到这些照片和物品,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想到了我和我的家人,我们一起生活在一起。
讲解(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家人的定义和家人的爱,让学生了解到家人对于自己来说的重要性,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1、教师介绍家人的爱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家人的爱。家人的爱是什么?家人的爱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回答:家人的爱是爸爸妈妈、姐姐、哥哥、爷爷、奶奶等人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表现形式有:给我们做饭、陪我们玩、帮我们做作业、给我们买东西等。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的体现。
教师问:你们在家中感受到了哪些家人的爱?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我感受到了爸爸的爱,因为他每天都会陪我一起做作业;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因为她每天都会给我做好吃的。
互动(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家人的爱,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提供家庭情景,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教师问:如果你得了一场大病,你认为家人会怎么样照顾你呢?如果家人为你付出了很多,你会怎么表达感恩之情呢?
学生回答:家人会给我吃药,带我去看医生。我会说谢谢,还会好好学习,长大后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2、教师提供不同情境,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爱。教师说:那么,如果你的弟弟或妹妹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的爷爷奶奶走路不方便,你会怎么帮助他们呢?
学生回答:我会去照顾我的弟弟或妹妹,给他们带上药,给他们买喜欢的水果;我会帮助我的爷爷奶奶走路,买菜,做家务等。
小结(1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深化对家人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我们的家人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你们有哪些感受?
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家人的爱,我们的家人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2、教师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问:家人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又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呢?你们认为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家人?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好好学习,让家人更加放心;我们可以多多关心家人,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我们可以尽可能多地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作业布置(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回报家人的爱,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爱心。
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教师说:请大家回家后,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家人的爱的理解,以及你打算怎样回报家人的爱。
2、教师宣布下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教师说: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预习相关知识,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5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反思,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教学过程和效果,提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
教师问:本节课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回答:老师讲得很生动,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互动环节让我们更加活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有些同学回答问题还不够积极,希望下次能更加投入。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师说:本节课教学效果不错,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课堂更加活跃和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1、家人的定义
2、家人的爱是无私的
3、家人的关心和帮助
4、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延伸:
1、建议学生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学到的关于家庭的知识,让家庭成为一个更加温馨的地方。
2、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家规,让家庭更加和谐。
3、教师可以分享一些优秀的家庭故事,让学生从中学习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的爱。
教学资源:
1、《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家庭照片和其他代表家庭的物品
3、家庭故事
4、PPT和视频资源
5、绘本:《我爱妈妈》、《我爱爸爸》等
6、视频资源:《家人的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爱,增强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情,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通过讲解、学生讨论和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人爱的方式和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同时,通过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懂得要珍惜家庭、关爱家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家庭故事和图片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人爱。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分享所学,让家庭成为一个更加温馨的地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教案设计,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