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48分)。
图为湖南省某市2022年10月部分时段天气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0月3~9日,控制该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
A. 气旋B. 暖锋C. 冷锋D. 反气旋
2. 此次天气过程当地降水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期间风力较小B. 降温幅度较大
C. 空中凝结核少D. 前期高温干旱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10月3~9日该市风向由西南风转为南风再转为北风,风力先增后减再增,3~6日气温下降明显,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大;7~8日出现降水,推测冷气团主移动形成冷锋给该市带来降水天气,C正确;气旋过境不会出现明显的降温过程,A错误;暖锋过境时气温升高,B错误;反气旋过境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可知,10月3日该市最高气温可达40 ℃,说明冷锋过境前期高温干旱,暖气团水汽含量少,导致冷锋过境时暖气团抬升形成的降水较少,D正确;风力较小与降水关系不大,A错误;降温幅度大有利于形成降水,与设问相矛盾,B错误;空气干燥情况下凝结核多,C错误。故选D。
【点睛】冷锋是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时产生锋面,冷锋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冷空气前锋,它是南下冷空气的先头部队,是影响中国的最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尤甚。
高山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总面积2853km³,林线海拔约4100m,天山山脉东段的博格达山总面积1900km³,林线海拔约2700m。两地最高海拔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有森林带主要是因为其所在地( )
A. 气温高B. 降水多
C. 土层厚D. 沙质土壤
4. 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林线低主要是因为其( )
A. 纬度较高B. 深居内陆
C. 山体面积小D. 东西走向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的森林带所在地海拔高,气温低,A错;博格达山上的森林带所在地为山坡,利于水土迁移,所以与周边盆地相比,土层薄,C错;周边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有森林带主要是因为其所在地位于天山北坡,天山以北山口较多,北坡是迎风坡,能受到西风带来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土壤含水量高,因此适合森林的生长,B对;周边盆地为温带荒漠带,土壤为沙质土壤,与周边盆地相比,博格达山上有森林带,森林带下的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自然肥力和丰富的有机质含量,D错。故选B。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区,纬度低,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纬度高,热量相对不足,林线明显低于白马雪山,A对;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热条件,所以山体面积、山脉走向不是林线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CD错;深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使博格达山山麓地带形成温带荒漠带(与周边盆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即水分条件主要影响水平自然带分异,海陆位置不是两地林线高度不同影响因素,B错。故选A。
【点睛】横断山脉,亦称横断山系、横断交通,是世界年轻山系之一,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是中国地形第一和第二阶地的过渡带。
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小组根据深圳某校园内8月22日(晴天)实测数据,绘制出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种下垫面和近地面气温日变化(部分)曲线图(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6. 白天,对下垫面温度影响存在负相关的因子最可能是( )
A 大气温度B. 太阳辐射
C. 空气湿度D. 风力风速
7. 曲线丙在11:00~12:00时温度出现短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分蒸散发吸热B. 出现短时间阴天
C. 水汽冷凝后放热D. 地面反射率较高
【答案】5. D 6. C 7. A
【解析】
【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丁的气温日较差最小,应为大气的温度;甲的气温最高,日温差最大,比热容最小,应为沥青路面;乙的气温日较差仅次于甲,应为水泥路面;丙日温差较小,应为草地的温度,D正确。草地的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速度慢,应为丙。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白天,大气温度越高,下垫面的气温越高,为正相关因子,A错误;太阳辐射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下垫面的温度越高,为正相关因子,B错误;空气湿度越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强,下垫面温度越低,为负相关因子,C正确;风力风速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气压差越大,升温速度越快,为正相关因子,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出现短时间阴天,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其温度降低,但是热量传递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会即时体现,B错误;11:00-12:00升温速度加快,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散发吸热,A正确;水汽冷凝后放热,应该提升温度,C错误;地面反射率在一天之内无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紫外光和红外光被削弱多,可见光被削弱少。
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有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冰间湖对海-气热量交换、海水盐度及海洋生态系统等均有重要影响。图为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的形成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形成的原因是( )
A. 陆岸区域温度高于水域B. 极地东风的吹拂
C. 水域盐度低于四周海域D. 盛行西风的吹拂
9. 与冰雪表面相比,冰间湖能使极地区域近地面大气( )
A. 热量和水分增加B. 热量增加,水分减少
C. 热量和水分减少D. 热量减少,水分增加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陆地降温快,陆岸区域温度低于水域,A错误;北极地区纬度高,处于极地东风带控制区,受极地东风吹拂影响,使得海冰向外移动,导致部分区域成为无冰或仅覆盖薄冰的冰间湖,B正确,D错误;水域盐度低于四周海域有利于结冰,不利于冰间湖形成,C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与冰雪表面相比,冰间湖为开阔水域,海面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海面反射率较低,有利于更好的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从而增加海面辐射,使大气热量增加,同时有利于蒸发,近地面大气水分也会增加,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北极地区的冰间湖主要集中分布于沿岸地带,主要原因在于沿岸地带受沿岸流影响,海水运动较快,冰层薄,受强劲的极地东风影响,沿岸地带海冰向低纬度移动,形成无冰区。
热融滑塌是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地下冰融化使土体沿冻融面滑动的现象。研究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整体降水量略有增加,位于腹地的可可西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扰动,热融滑塌广泛发育在海拔4700~4800m、坡度2°~10°、地下冰含量丰富的山地和丘陵坡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研究发现可可西里热融滑塌在陡坡处发育较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太阳辐射强B. 人类活动影响小
C. 坡面温度低D. 地下水不易聚集
11. 可可西里地区热融滑塌发育指示青藏高原气候趋向( )
A. 冷干化B. 暖湿化C. 冷湿化D. 暖干化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热融滑塌是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地下冰融化使土体沿冻融面滑动的现象。位于腹地的可可西里受气候变化等因素扰动,热融滑塌广泛发育在海拔4700~4800m、坡度2°~10°、地下冰含量丰富的山地和丘陵坡面。陡坡由于坡度大,水流流速快,地下水不易聚集,D正确;陡坡太阳辐射不一定会更强,A错误;热融滑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扰动形成,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错误;坡度大小对坡面温度影响小,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热融滑塌是指在厚层地下冰分布的斜坡上,地下冰融化使土体沿冻融面滑动的现象。热融滑塌发育说明气候趋向温暖,地下冰更易融化,且降水增多,导致地下水增多,因此指示青藏高原气候趋向暖湿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热融滑塌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与冻土条件、地下冰融化及其它诱发因素密切相关。根据调查,按照成因分类,目前发育于青藏高原中部多年冻土区的热融滑塌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降雨入渗型热融滑塌、河流(湖泊)冲刷型热融滑塌、开挖扰动型热融滑塌。此外地震也能够诱发冻土活动层滑脱,进而发展为热融滑塌。
北川新县城道路网规划布局以优先满足可达性为基本前提,采用“窄路密网”设计,以增加低碳出行。图为两种不同城市路网过街距离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窄路密网”相比,“宽路疏网”设计容易出现( )
①机动车出行率增加②公共交通覆盖率高
③路口的等候时间长④实际通行流量减小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3. “窄路密网”符合低碳出行,主要是因为( )
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②路口通行效率较高
③路口信号灯的数量减少④步行出行机率增加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宽路疏网”设计路面较宽,利于机动车行驶,机动车出行率增加,但道路更少,导致道路车流量增大,路口的等候时间长,实际通行流量减小,①③④正确;路网疏,道路通行到达的地方更少,公共交通覆盖率更低,②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窄路密网”并不是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①错误;“窄路密网”使道路交叉路口数量增多,路口信号灯的数量增多,③错误;路网密度增加,可以灵活选择较近路线,或不拥堵的路线,路口通行效率较高,②正确;“窄路密网”道路狭窄,不利于机动车的快速行驶,机动车出行率降低,步行出行机率增加,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路网密度变大,使得通达性增强,出行距离变短,也减少了绕行时间;居民出行会更多选择步行、乘自行车或公交车等出行方式,有助于实现低碳绿色交通。
蓝碳指由海洋生态系统(主要是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三大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碳。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年捕获碳总量却占全球一半以上,特别是海岸带生态系统表现最为显著。人类的开发导致海岸带破碎化。图示意海岸带景观的破碎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陆地植被相比,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更强,主要是因为海岸带生态系统( )
A. 生物种类多B. 营养盐丰富
C. 光合作用强D. 残体降解慢
15. 海岸带景观破碎化会导致( )
①空气中CO₂浓度增加②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③海岸带富营养化增强④湿地自我修复力增强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16. 下列人类开发活动中,最有利于“固碳”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鱼虾养殖B. 贝类养殖
C. 填海造陆D. 作物种植
【答案】14. D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固碳能力是指通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固定在某种介质中的能力。海岸带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更强,主要是因为海岸带生态系统,长期处于少氧的水环境,残体降解慢,固碳能力强,D正确;生物种类多、营养盐丰富、光合作用强与陆地植被相比,差异不大,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海岸带景观破碎化会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湿地自我修复力减弱,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②④错误。海岸带景观破碎化会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对大气中CO2的吸收减少,空气中 CO2浓度增加,①正确。海岸带景观破碎化会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海岸带富营养化增强,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鱼虾养殖,贝类养殖需要投放饲料,不利于海洋生态系统均衡发展,对“固碳”影响较小,不是最利于“固碳”的土地利用方式,故AB错误;填海造陆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不利于“固碳”,故C错误;作物种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固碳”,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海洋是固定碳、储存碳的一座大宝库。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的低山丘陵区农垦时间相对较晚,现垦殖率达30%~55%,集中在山丘的中下段,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山顶为人工林。科研小组选择长白山某低山丘陵区展开研究,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5.2℃,年降水量600~700mm。对比研究发现该地垦殖后:①侵蚀沟发育较快,沟蚀强度已达强烈程度,应引起足够重视;②侵蚀沟主要分布在6°~9°的坡耕地上(见图a);③东南坡较西北坡侵蚀沟发育多(见图b)。
(1)说出当地形成侵蚀沟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分析坡度较大的山顶比6°~9°的坡耕地侵蚀沟分布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阳坡较阴坡侵蚀沟发育多的自然原因。
(4)为推进侵蚀沟治理、保护东北黑土,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流水侵蚀;冻融风化(侵蚀);雨水溅蚀;风力侵蚀。
(2)山顶坡度较大,汇水面积小,不易形成侵蚀沟;坡顶的人工林对径流有较好的截留作用。
(3)阳坡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土壤昼夜温差大,土壤冻融风化强;阳坡加速积雪融化,致使表土质地疏松,土壤抗蚀性降低;夏季盛行偏南风迎风坡雨滴(动能大)对坡面的冲击力较大,对坡面的溅蚀作用强。
(4)小流域综合立体防治,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方式,加强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北的低山丘陵区为背景,设置4小题,涉及侵蚀沟的成因、分布差异及侵蚀沟的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联系已学,东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600~700mm”,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及暴雨造成的雨水溅蚀作用显著;靠近冬季风的源地,冬春季节多大风,风力侵蚀作用明显;冬季气温低于0℃,还有冻融风化造成的侵蚀。
【小问2详解】
联系生活常识可知,山区越往山顶表面积越小,坡度较大的山顶,汇水面积小,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有限,侵蚀力较弱;由材料可“山顶为人工林”可知,坡顶的人工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径流有较好的截留作用,地表径流流速减缓,侵蚀力减弱,不易形成侵蚀沟。
【小问3详解】
由第一题分析可知,侵蚀沟主要受冻融风化侵蚀、流水侵蚀和雨水溅蚀、风力侵蚀的影响。与阴坡相比,阳坡白天接受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日照时间长,土壤昼夜温差大,土壤冻融风化强使表土质地疏松;阳坡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加速积雪融化,融水部分下渗土壤致使表土质地疏松,土壤抗蚀性降低;该地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南风,降水丰富且多暴雨,阳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暴雨雨滴大、动能大,对坡面的冲击力较大,因此对坡面的溅蚀作用强。
【小问4详解】
由材料可知,低山丘陵区的中下段垦殖后侵蚀沟发育较快。侵蚀沟就是东北黑土的流失地,因此要对侵蚀沟进行小流域综合立体防治,采用工程措施护坡、固沟,生物措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现象,适度垦殖,恢复植被,加强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通,湄公河季节性涨落使湖泊面积变化明显,洞里萨河也成为了著名的“双向”河流。2024年8月5日,全长180公里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正式启动,运河配套船闸挡水坝(见图),预计2028年完工。
(1)说明柬埔寨选址修建德崇扶南运河的原因和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运河建成后对洞里萨河“双向”流动的影响。
(3)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柬埔寨修建运河的意义。
【答案】(1)柬埔寨经湄公河出海需经越南,西部临海,但多山地(地形崎岖),港口条件差,规模小;运河贯穿平原地区,并利用原有河道,工程量小。
(2)洞里萨河旱季(11~4月)南流入湄公河,雨季(5~10 月)北流入洞里萨湖;运河建成后,旱季可减少经洞里萨河的南流水量;雨季运河的泄洪,可减少洞里萨河入湖流量。
(3)可避免或减轻水患及水患造成的环境污染;出海通道对外依存度降低,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运河沿线水源补充,利于生态保护。
【解析】
【分析】本题以德崇扶南运河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运河修建的原因、运河建成后对洞里萨河流向的影响及运河修建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国联系已学可知,柬埔寨西部临海,但西部多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港口腹地狭小,发展条件差,故运河开通前,柬埔寨经湄公河出海需要经过越南,运输成本高。读图可知,运河经过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起伏较小,开凿工程量小;运河连接了湄公河、巴萨河及泰国湾,可利用巴萨河的部分自然河道,减少开挖工程量。
【小问2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洞里萨河“双向”流动主要受水位影响,柬埔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11~4月),洞里萨湖水位高,经洞里萨河向南流入湄公河,雨季时(5~10 月)湄公河水位高,经洞里萨河向北流入洞里萨湖。读图联系材料“运河配套船闸挡水坝”可以对洞里萨湖水量进行调节,运河建成后,枯水期关闭档水坝,使得流出洞里萨湖的水量减少;雨季时打开挡水坝,加大洪水的下泄量,可减少洞里萨河入湖流量。
【小问3详解】
国家安全包括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联系已学可知,该区域地形平坦、河湖水位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洪涝灾害,而运河配备船闸挡水坝建设,调节了河湖水位,减少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减少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运河开通后,柬埔寨不需要借道越南出海,可降低出海通道对外依存度,节省运输时间及运输成本,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运河沿线旱季得到了水源补充,利于生态保护。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是大型浅水性湖泊,赣、抚等五河来水,经鄱阳湖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形态的演变与人类活动、洪水冲刷和泥沙淤积、气象变化等有关,2003年6月长江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图为1998~2020年鄱阳湖各区域平均淤积或下切程度统计。
(1)据图描述1998年至2020年鄱阳湖的冲淤变化情况。
(2)说出鄱阳湖利于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区域并说明理由。
(3)推测2020年以后入江水道冲淤的变化情况并阐述理由。
【答案】(1)鄱阳湖总体处于冲刷状态,呈“北冲南淤”态势;具体表现为入江水道的冲刷速率减小,湖盆中部呈下切态势,湖盆东北部和南部由冲刷转为淤积。
(2)湖盆南部。理由是鄱阳湖为浅水性湖泊,湖底地形较平坦;湖盆南部由冲刷转变为淤积,有利于入湖泥沙的堆积。
(3)冲刷速率将会进一步减小,直至稳定。理由是三峡工程必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造成影响;图示两个时段入江水道以冲刷为主,速率在下降,可推断2020年后该河段冲刷速率会逐渐降低,直至建立新的冲淤平衡。
【解析】
【分析】本题以“1998~2020年鄱阳湖各区域平均淤积或下切程度统计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鄱阳湖的冲淤变化、鄱阳湖利于三角洲地貌发育的区域及2020年以后入江水道冲淤的变化情况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生素养。
【小问1详解】
图形中的数值为“正”表示淤积,数值为“负”表示冲刷。读图,由图例可知图中数值分别表示了1998~2010年和2010~2020年的冲淤情况,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分别是:入江水道-0.09/-0.06、赣-修河汇合区-0.02/-0.02、湖盆东北部区-0.005/+0.003、湖盆中部区+0.01/-0.005,湖盆南部地区-0.02/+0.035,由此可知:鄱阳湖总体处于冲刷状态,呈“北冲南淤”态势;由“入江水道为-0.09/-0.06”可知,入江水道的冲刷速率减小;“湖盆中部区+0.01/-0.005”说明中部呈下切态势;“湖盆东北部区-0.005/+0.003,湖盆南部地区-0.02/+0.03”,说明东北部和南部由冲刷转变为淤积。
【小问2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充足的泥沙及平缓的地形有利于三角洲地貌的发育。承接上一题可知,湖盆南部由冲刷转变为淤积,说明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南部地区由冲刷转变为淤积;再加上“鄱阳湖为浅水性湖泊”,说明湖底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入湖泥沙的堆积。
【小问3详解】
读材料“鄱阳湖形态的演变与人类活动、洪水冲刷和泥沙淤积、气象变化等有关,2003年6月长江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可知,三峡工程截流后,下游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丰水期水位下降,枯水期的水位上升,必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造成影响;读图可知,图示两个时段入江水道以冲刷为主,速率由-0.09下降至-0.06,说明入江水道的下切侵蚀作用减弱,由此可推断2020年后该河段冲刷速率会逐渐降低,直至建立新的冲淤平衡。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地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1,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1,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四个分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