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两校协作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两校协作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A4,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其中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
A. —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B. 细胞学说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C. 人体每个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魏尔肖提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细胞学说的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详解】A、细胞学说的内容之一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不包含病毒、真菌、原核细胞等,A错误;
B、细胞学说并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错误;
C、人是多细胞生物,其生命活动的完成需要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即人体每个细胞不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D、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先前存在的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形成群落,不同群落的集合就是生态系统
B. 大熊猫细胞中的化合物参与生命活动,这些化合物既是系统,也是生命系统
C. 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完全相同,它们最小的层次为细胞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其生活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有而植物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不属于前面所列的结构层次的,则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详解】A、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集合,叫做生物群落,故大熊猫和它的生存环境一起不构成群落,在一定空间中,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故不同群落的集合不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化合物是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B错误;
C、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植物没有系统,动物有系统,它们最小的层次均为细胞,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营完全寄生生活,所以其生活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D正确。
故选D。
3.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所用的部分器材和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①和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
B. 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观察时应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提升镜筒
C. 用藓类叶或黑藻幼叶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直接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D. 图2所示细胞核实际在液泡的左侧,胞质实际上进行逆时针流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①找:在 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 ②移:移动载玻片,把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 ③转:转动 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④调:清晰度调细准焦螺旋,亮度调光圈和反光镜。
【详解】A、图1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②和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A错误;
B、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观察时应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不需提升镜筒,B错误;
C、藓类叶或黑藻幼叶通常只有单层细胞,可以直接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放大倒立的虚像,图2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实际在液泡的左侧,且该细胞的细胞质顺时针流动,D错误。
故选C。
4.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蛤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B. 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
C. 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
D. 这种海蛤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是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可见该动物能光合作用,但没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等结构。
【详解】AD、据题干信息可知,海蛤蝓是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且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海蛤蝓为自养型生物,但不能判断是否具有叶绿体,A正确,D错误;
B、据题干信息可知,海蛤蝓是一种动物,而绿藻是植物,故海蛤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B正确;
C、据题干信息“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可知,构成海蛤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C正确。
故选D。
5.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 氨基酸、核苷酸、半乳糖
C. 淀粉、脂肪、纤维素
D. 性激素、血红蛋白、胰岛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体中直接能源物质是ATP,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淀粉是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脂肪和糖类元素组成均为C、H、O,蛋白质主要元素组成为C、H、O、N。
【详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
B、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半乳糖的元素组成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B错误;
C、淀粉、脂肪、纤维素元素组成都是C、H、O,C正确;
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元素组成是C、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
故选C。
6. 关于①~⑥的物质或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素 ②染色体 ③细胞核 ④核膜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 衣藻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①⑤B. ①~⑤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C. 颤蓝细菌体内存在①⑤⑥D. 黑藻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衣藻是真核生物,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都有⑤细胞壁这个结构,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①叶绿素,因此共有的是①⑤,A正确;
B、衣藻是真核生物,具备真核生物的特点,其细胞中含有①~⑤的结构,⑥拟核是原核生物含有的结构,B正确;
C、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细胞核和核膜,但含有①叶绿素、⑤细胞壁和⑥拟核,C正确;
D、黑藻是真核生物,不含拟核,D错误。
故选D。
7. 下列有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如果人体内钙离子浓度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②植物缺 Mg,会影响光合作用
③人体内钠离子过高,会引发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
④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内酸碱平衡的作用
⑤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多补充淡盐水
A. 2 项B. 3 项C. 4 项D. 5 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作用: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详解】① 人体内钙离子浓度过高通常会导致肌肉无力、心律不齐等症状,而不是抽搐。抽搐一般是由于钙离子浓度过低引起的,①错误;
② 镁(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镁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②正确;
③人体内钠离子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③错误;
④无机盐如磷酸盐、碳酸氢盐在体内可以缓冲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④正确;
⑤ 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出汗后,机体丢失水分和无机盐,故应多喝淡盐水,⑤正确。
故选B。
8. 以下对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B. 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是大体相同的
C. 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D. 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是完全一样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不同生物体间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较大。
【详解】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如C、H、O、N、P、S、K、Ca、Mg等,A正确;
B、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是大体相同的,B正确;
C、在同种生物体细胞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C正确;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差异较大,D错误。
故选D。
9.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50~65℃水浴加热2min后观察现象
③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再镜检
④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①蛋白质鉴定时,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①错误;
②还原糖鉴定时,加入斐林试剂后需要进行50-65℃水浴加热2min后观察现象,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②正确;
③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然后再镜检,可以避免颜色的干扰,③正确;
④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因此不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④错误。
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 图中a、c代表细胞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的共有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B. 若b表示RNA,则a、c肯定是细胞核和线粒体
C. 若b表示色素,则a、c肯定不是液泡和叶绿体
D. 若b表示磷脂,则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具膜双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细胞核也具有双层膜结构,但不是细胞器;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液泡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中心体和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
【详解】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核膜,A错误;
B、若b表示RNA,则a、c可能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B错误;
C、若b表示色素,则a、c是液泡和叶绿体,C错误;
D、若b表示磷脂,则a、c为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
11. 组成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干重,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他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总计小于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种类相同
B. 玉米细胞中的C、N含量明显低于人体细胞中的
C. 细胞中有些元素含量很少说明它们不重要
D. 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的元素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 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 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包括Fe、Mn、Zn、 Cu、B、 M等。
【详解】A、在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均为 C、H、O、N,种类相同,A正确;
B、由图可知,玉米细胞中的 C、N 含量明显低于人体细胞中的,B正确;
C、细胞中有些元素含量很少,但同样对细胞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如微量元素,C错误;
D、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的元素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D正确。
故选C。
12. 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图中①为某种高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可能是氨基酸
B. 若②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则②是脂肪
C. 若③为高分子物质,且能储存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DNA
D. 若④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3)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4)糖类是由C、H、O组成。
题图分析,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和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磷脂或核酸。
【详解】A、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所以①最可能是组成蛋白质这种高分子的氨基酸,A正确;
B、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并且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可能是脂肪,B正确;
C、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且能储存遗传信息,所以③可能是DNA也有可能是RNA,C错误;
D、④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在动物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可能是糖原,D正确。
故选C。
13. 今年入冬以来,我校很多师生感染肺炎,引起咳嗽、发烧等症状。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细菌、新冠病毒或支原体等引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和支原体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 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无效
C. 细菌、支原体具有两种核酸,新冠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D. 细菌、新冠病毒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产物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无细胞核的是原核生物。
【详解】A、新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支原体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是含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A错误;
B、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新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B错误;
C、细菌和支原体都是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新冠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C正确;
D、细菌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彻底水解后能得到A、T、C、G四种碱基;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彻底水解后能得到A、U、C、G四种碱基,所以细菌、新冠病毒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数相同,碱基种类不同,且DNA水解会形成脱氧核糖,RNA水解会形成核糖,D错误。
故选C。
14. 某实验小组将花生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的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在AB段糖类含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花生种子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 由题推测,AB段糖类含量增加的原因是脂肪转变为糖类
C. AB段,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H
D. BC段,干重降低可能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体内,脂肪是一种重要的储能物质,因为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比糖类多,所以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变化是复杂的。
【详解】 A、在花生种子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正确;
B、由题推测,AB段糖类含量增加的原因是脂肪转变为糖类,因为在适宜条件下,种子中的脂肪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转化为糖类,B正确;
C、AB 段,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H,而是O。因为脂肪转变为糖类时,糖类中氧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C错误;
D、BC 段,干重降低可能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会消耗有机物,从而导致干重降低,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关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在活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
B. 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D. 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有:C、H、O、N、P、S,其中氧元素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元素。生物体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蛋白质和核酸,其中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A、活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A错误;
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B正确;
C、生物大分子(主要是多糖、蛋白质和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
D、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组成,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D正确。
故选A。
16. 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相符的是( )
A. 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 C、H、O、N 四种
B.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磷脂
C. 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少,产生的能量多
D. 固醇类物质对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脂质主要是由C、H、O 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三种,A错误;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中膜结构的及基本支架,因此,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有磷脂,B错误;
C、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含有的碳、氢比例高,因此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产生的能量多,C错误;
D、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对生命活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成熟,D正确。
故选D。
17. 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把每个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所有细胞都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得到表1、表2所示数据。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表1
表2
A. 出现表1所示实验数据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B. 对比表1、表2所示实验数据,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C. 表1中无核部分没有立即死亡是因为其中含有部分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
D. 表1和表2中的实验数据说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离不开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表1中细胞无核部分的死亡个数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直至全部死亡;表2中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
【详解】A、出现表1实验数据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A正确;
B、对比表1、表2实验数据,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B正确;
C、表1中无核部分没有立即死亡是因为其中含有部分代谢所需的物质、酶等,C正确;
D、表1和表2中的实验数据只能说明细胞的存活离不开细胞核,不能证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离不开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18. 郑州羊肉烩面是一道河南名吃,有增进食欲、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功效,菜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同时钙、磷、铜、氮等元素的含量也很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郑州羊肉烩面中含有的C、H、O、N、Ca、Cu、P元素,均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
B. 钙、磷、铁、氮等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 菜中的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
D. 郑州羊肉烩面中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答案】C
【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详解】A、Cu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
B、钙、铁等属于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错误;
C、菜中的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C正确;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分子都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氨基酸
的R基上可能也含有氨基和羧基,D错误。
故选C。
19. 干扰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其性质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失去活性。科学家将干扰素分子上第17位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后,新合成的干扰素在-70℃条件下则可以保存半年,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失去活性的原因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新合成的干扰素与之前相比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依然具有药效
C. 题干信息表明蛋白质的功能完全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
D. 干扰素不可口服的原因是其会在人体肠道中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例如,鸡蛋、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化。又如,经过加热、加酸、加酒精等引起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详解】A、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所以蛋白质失去活性的原因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将干扰素分子上第17位的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后形成新合成的干扰素,但新和成的干扰素还是具有药效,即新合成的干扰素与之前相比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依然具有药效,B正确;
C、题干信息表明蛋白质的功能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但并不能说明完全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因为蛋白质的结构与氨基酸的数目以及排列顺序也有关,C错误;
D、干扰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不可口服的原因是其会在人体肠道中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D正确。
故选C。
20.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可合成并储存多种水解酶
B.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C. 溶酶体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自身不被酶水解
D.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可能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答案】A
【解析】
【分析】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水解酶的小体;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水解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溶酶体内无核糖体,不能合成水解酶,A错误;
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
C、溶酶体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如糖基化等),从而使自身不被酶水解,C正确;
D、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可能会水解细胞内的物质,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正确。
故选A。
21. 下面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细胞器
B. 若d是叶绿体,则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
C. 图中p一定是线粒体的内膜
D. 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膜包括核膜、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细胞膜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和分泌中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可知,a是核膜,b是细胞器膜,c是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故d和e分别为两者之一。性激素在内质网中合成,据此可判断f是内质网,h是高尔基体,g是具膜小泡(囊泡)。
【详解】A、图中a、c分别是指核膜、细胞膜,A错误;
B、若d是叶绿体,则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肉细胞等,不是所有细胞都有,B错误;
C、图中e可能是叶绿体或者线粒体,若e为线粒体,p可能是线粒体的内膜或外膜,C错误;
D、由图可知,图中的f和h分别是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D。
【点睛】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单据图无法具体判定d和e是本题的易错点。
22. 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科学方法的运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酵母菌细胞中的细胞器
B.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C.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实验中,采取荧光染料标记氨基酸的方法
D.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细胞,细胞中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A错误;
B、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错误;
C、蛋白质在细胞中分泌途径的研究方法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追踪它经过的细胞结构,C错误;
D、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过程,科学家们都是先提出假说,再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假说,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D正确。
故选D。
23.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科学家考里科和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一发现推动了抗新冠肺炎病毒的mRNA疫苗的开发。下图表示生产mRNA疫苗需要的原材料之一核糖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a代表磷酸基团,b代表核糖
B. 组成RNA和DNA的单体的区别在于c
C. mRNA彻底水解能得到6种产物
D. 生物体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核酸是生物大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基本组成单位分别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A、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及一分子含氮碱基构成核糖核苷酸,图中a代表磷酸基团,b代表核糖,A正确;
B、题图中的c代表含氮碱基,组成RNA和DNA的单体五碳糖不同,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B错误;
C、mRNA彻底水解能得到6种产物,分别为磷酸、核糖和A、U、C、G四种碱基,C正确;
D、生物体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少量DNA,D正确。
故选B。
24. 下图中野生型是分泌正常的酵母菌,甲、乙型突变体是部分细胞器膜结构异常、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酵母菌,另有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图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最初在核糖体上合成
B. 甲型突变体在内质网中积累大量具有完整功能的蛋白质
C. 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膜面积增大
D. 丙型突变体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均会减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内质网但不能形成囊泡,所以是内质网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乙型突变体蛋白质进入了高尔基体,说明内质网是正常的,所以是高尔基体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
【详解】A、野生型酵母菌的分泌蛋白先由核糖体合成,再转移到内质网中进行加工,A正确;
B、根据题干中“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熟”可知,在内质网中积累的大量蛋白质不具有完整功能,B错误;
C、乙型突变体的高尔基体因功能障碍导致从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与之结合后不再形成新的囊泡,膜面积异常增大,C正确;
D、丙型突变体是线粒体缺陷型酵母菌,提供的ATP减少,导致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均会减弱,D正确。
故选B。
25. 有关下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植物细胞,切西瓜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质
B. 乙是酵母菌,②是其细胞核,其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C. 丙是细菌,不同于甲、乙的结构主要是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丁是病毒,它结构不同于甲、乙、丙,无细胞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图:①叶绿体,②细胞核,③DNA。
【详解】A.切西瓜流出的汁液是细胞液,主要来自于液泡,A错误;
B.酵母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B正确;
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植物细胞和酵母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正确;
D.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植物细胞、酵母菌、细菌都有细胞结构,D正确。
故选A。
26.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有⑤,没有③
B. ③由4层磷脂分子层构成,④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C. 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
D. ⑥是DNA、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⑤是核仁,③是核膜,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故没有③⑤的结构,A错误;
B、③是核膜时双层膜结构,由4层磷脂分子构成,④是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正确;
C、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生命活动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主要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
D、DNA无法出核孔,D错误。
故选B。
2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
B.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有关
C. 不同类型细胞中所含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同
D. 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膜在细胞和环境之间有物质运输、能量交换的功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细胞器分工合作高效完成细胞中的代谢;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详解】A、植物细胞壁为全透性,没有生物活性,细胞膜才是细胞的边界,A错误;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功能,参与细胞信息交流,B正确;
C、不同类型细胞中所含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同,因而不同类型的细胞担负的功能也不同,C正确;
D、细胞只有保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D正确。
故选A。
28.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高尔基体,其上有核糖体附着
B. ②表示中心体,由两个垂直的中心粒构成
C. ③表示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 ④表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是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②是中心体,有两组垂直的中心粒构成,③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④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A、①是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A错误;
B、②是中心体,有两组垂直的中心粒构成,B正确;
C、③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④表示叶绿体,双层膜,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和酶,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
故选A。
29. 如图为由A、B、C三段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段才能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段的切除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B. 胰岛素分子具有8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80 分子水
C.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以“胰岛素原剪切为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的理解和相关的计算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详解】将胰岛素原的C段切除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的过程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的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A错误;胰岛素原分子含有81个氨基酸,由1条肽链组成,具有8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80分子水,B错误;胰岛素原由1条肽链组成,其中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除C段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所以,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D正确。
【点睛】理解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及其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基础。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由一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原被切除C段后成为由A、B两条肽链组成的胰岛素,以此为切入点,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30. 下列是有关细胞膜探究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
B.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亮一暗一亮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是静态结构
C.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将小鼠和入细胞膜标记进行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提取人红细胞的脂质铺占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1959年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暗一亮一暗”的三层结构,提出了三层结构模型,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是静态的统一结构;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详解】A、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实验,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但是没有指出是哪种脂质,A错误;
B、罗伯特森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B错误;
C、科学家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该实验说明两种细胞的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
D、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D正确。
故选D。
31. 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 )
A. ②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胆固醇、磷脂、性激素
B. ①表示含DNA的细胞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C. 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D. ②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2、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A、C、G、U)组成。
3、糖类按照是否能水解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详解】A、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因此若①表示固醇,②~④可分别表示胆固醇、磷脂、性激素,A符合题意;
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均含有DNA,因此若①表示含DNA的细胞结构,②~④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若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可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不符合题意;
D、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因此若②表示糖类,②~④可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 将鼠的肝细胞磨碎,进行差速离心(即将细胞匀浆放在离心管中,先进行低速离心,使较大颗粒形成沉淀P1;再用高速离心沉淀上清液中的小颗粒物质,从而将细胞不同的结构逐级分开),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P1B. S2中含有合成蛋白质的结构
C. P4中粒状小体为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D. 含有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的结构的组分只有P2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中所含有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由图可知,S1包括S2和P2;S2包括S3和P3;S3包括S4和P4。P1为细胞核、细胞骨架;P2含有棒状颗粒线粒体;P4含有粒状小体核糖体。
【详解】A、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即P1中,A正确;
B、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核糖体分布于S1、S2、S3、P4中,故S2中含有合成蛋白质的结构,B正确;
C、P4中有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是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C正确;
D、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呈棒状结构,故含有线粒体的组分是P2和S1,D错误。
故选D。
33.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 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所以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C错误;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34. 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单体能构成许多不同的多聚体,模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一定是葡萄糖
B. 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糖有4种
C. 若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可以表示脂肪
D. 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则形成长链时不是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其中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A、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不一定是葡萄糖,比如几丁质单体不是葡萄糖,而是乙酰葡萄糖胺,A错误;
B、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参与其构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脱氧核糖只有一种,B错误;
C、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若图中S1、S2、S3、S4……是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不可以表示脂肪,C错误;
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并非形成此长链时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R基中的一般不参与,D正确。
故选D。
35. 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的膜泡结构,外泌体主要来源于细胞内的多泡体(多膜泡体),其释放过程如下图所示。外泌体分布广泛,在血液、脑脊液、乳汁等体液中都存在。释放到细胞外的外泌体可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将其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等物质释放到靶细胞内,其中有些物质可以作为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泌体结构类似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B. 外泌体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抑制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外泌体的释放会受影响
D. 母体产生的抗体包裹在乳汁中的外泌体内,有利于婴儿的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等来调节靶细胞的活性,说明外泌体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A、外泌体是囊泡,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核糖体无膜,A 错误;
B、外泌体可通过其携带的物质等来调节靶细胞的活性,说明外泌体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抑制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能量供应受影响,外泌体的释放会受影响,C 正确;
D、母体产生的抗体是生物大分子,包裹在乳汁中的外泌体内,依靠外泌体膜与婴儿肠道细胞膜的融合,将抗体送入肠道细胞内,D 正确。
故选A。
第II卷(填空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36. 细胞中存在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答案】 ①. 几丁质 ②. 甘油和脂肪酸 ③. 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 ④. 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⑤. 缓冲和减压 ⑥. 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解析】
【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详解】①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有效结合,因此可用于废水处理;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人造皮肤等。
②脂肪又名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
③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④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其中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皮下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⑥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遗传信息是指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37. 下图1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和高等植物相比,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它与细胞的__________有关。众多的细胞器分布在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结构[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所不具有的。
(3)上图1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对细胞器起锚定、支撑作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
(4)图1中④的______结构与③的合成有关。④的功能:________。
(5)图2中核酸乙的分布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填编号),核酸乙中不同于核酸甲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①中心体 ②. 有丝分裂 ③. 细胞质基质
(2) ①. ⑩叶绿体 ②. ⑨液泡
(3) ①. ⑤②⑦⑨ ②. 细胞骨架
(4) ①. 核仁 ②.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5) ①. ③④⑥⑩ ②. 核糖和尿嘧啶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①是中心体,②是内质网,③是核糖体,④是细胞核,⑤是细胞膜,⑥是线粒体,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壁,⑨是液泡,⑩叶绿体。图2是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其中甲含有T,为DNA;乙含有U,为RNA。
【小问1详解】
中心体存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内,因此和高等植物相比,高等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众多的细胞器分布在胶状的细胞质基质中。
【小问2详解】
B细胞含有⑩叶绿体和⑨大液泡,而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和大液泡,据此可判断图B细胞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细胞。
【小问3详解】
图1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结构有⑤细胞膜、②内质网、⑦高尔基体、⑨液泡;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形态维持和锚定并支撑多种细胞器有关。
【小问4详解】
④是细胞核,④中的核仁结构与③核糖体的合成和有关RNA和合成有关。④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小问5详解】
图2中甲含有T,为DNA;乙含有U,为RNA。核酸乙的分布场所是图1中的③核糖体、④细胞核、⑥线粒体、⑩叶绿体。DNA和RNA中的五碳糖不同,DNA中含有脱氧核糖,RNA中含有核糖,DNA中含有A、T、G、C四种碱基,RNA中含有A、U、G、C四种碱基,故核酸乙中不同于核酸甲的物质名称是尿嘧啶和核糖。
38. 如图甲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乙是X、Y、Z三种参与细胞膜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元素构成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A侧和B侧,__________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甲图中的a相当于乙图的__________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b相当于乙图的__________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c相当于乙图的__________物质,其元素组成与组成染色体的__________完全相同。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丙图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_____处(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A侧有糖蛋白
(2) ①. X ②. 葡萄糖 ③. Y ④. 氨基酸 ⑤. Z ⑥. DNA
(3) ①. (一定的)流动性 ②.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4) ①. B ②. 该处是磷脂分子尾部具有疏水性
【解析】
【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链状肽链数。
【小问1详解】
A侧有糖蛋白,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故A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小问2详解】
a为糖链,组成糖的元素为C、H、O,故a相当于乙图的X物质,糖链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葡萄糖;b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相当于乙中的Y物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c为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相当于图乙中的Z物质,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磷脂的组成元素与DNA完全相同。
【小问3详解】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问4详解】
由于磷脂双分子层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所以若该药物为脂溶性药物,则应包裹在图丙所示的结构B所在的位置中。
39. 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其结构如图。
(1)幽门螺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图1中的[ ]_________________中。
(2)如图表示在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骨溃疡时,血液中白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隙到达感染部位的一种方式,据图可知细胞膜具有_________功能。
(3)某学校兴趣小组查找文献后提出了“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如尿素酶)导致胃壁细胞死亡溃烂”,毒素分泌过程依次需要经过哪些细胞器_____(文字和箭头表示)。为了验证该想法的正确性,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补充完整图甲、乙两组实验,其中A、B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①无菌水②幽门螺杆菌③滤液I④滤液Ⅱ
(4)如果该兴趣小组同学所查到的文献资料正确的话,该实验结果应该是:
甲组培养液中培养的胃壁细胞数量如何?_____。
乙组培养液中培养的胃壁细胞数量如何变化?___________。
【答案】(1)4拟核 (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 ①. 核糖体 ②. ①④
(4) ①. 数量明显减少 ②. 数量减少不明显
【解析】
【分析】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小问1详解】
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左图中的4拟核中。
【小问2详解】
右图表示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时,血液中白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隙到达感染部位的一种方式,由于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因此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小问3详解】
毒素属于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分泌蛋白,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毒素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本实验是探究“幽门螺杆菌在胃中大量繁殖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在生活过程中会分泌毒素导致胃壁细胞死亡溃烂”,因此有无幽门螺杆菌分泌的毒素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故A应为无菌水,B应为过滤得到的滤液Ⅱ,即A、B分别是①无菌水、④滤液Ⅱ。
【小问4详解】
时间/d
1
2
3
4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化合物
①____
脂肪(甘油三酯)
血红蛋白
DNA
基本单位或组成
乙酰葡萄糖胺
②____
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③____
脱氧核苷酸
分布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皮下、内脏器官周围
分布在红细胞中
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中,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④____
功能或应用
废水处理;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人造皮肤等
皮下脂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⑤____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运输氧气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遗传信息是指:⑥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福9联盟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两校协作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四地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协作卷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