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33g白色沉淀,同时放热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共16小题,满分100分,共10页,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墨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5题每题3分,6-12题每题4分,共43分。
1.用如图装置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中球型干燥管起防倒吸作用B.加热I中试管,Ⅱ中饱和溶液下方产生油状液体
C.加热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及蒸出乙酸乙酯D.反应后,振荡Ⅱ中试管,产生气泡
2.异戊二烯是合成橡胶重要原料,关于异戊二烯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的聚合物中没有双键B.与液溴1:1加成的产物有2种
C.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D.难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3.实验室合成肉桂酸乙酯后,其提纯过程如下。
已知相关物质沸点、密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①为蒸馏
B.试剂a为碳酸钠,至气泡不再产生时停止加入
C.操作②为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有机层从上口倒出
D.操作③优先蒸出的是肉桂酸乙酯
4.把有和的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含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B.
C.D.
5.室温下,某实验小组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①与③两溶液中均达到饱和状态
B.加入几滴浓盐酸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C.①溶液中的③溶液中的
D.③溶液中存在:
6.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NaB.SC.CD.Fe
7.取少量的溶液滴加到过量的稀溶液中,产生2.33g白色沉淀,同时放热0.59kJ,若已知: ,则
A.B.C.D.
8.某兴趣小组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和)为主要原料制备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和金属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滤渣a中含有难溶的铝硅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溶”时,所用NaOH溶液可更换为氨水
B.若滤液a浓度较大,“沉淀”时通入过量有利于减少生成沉淀中的杂质
C.通过控制沉淀ⅰ、ⅱ的比例可改变聚合氯化铝的组成
D.“操作X”可以是盐酸溶解、结晶、脱水、电解
9.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气体密度不变,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浓度并减少浓度
D.时与的浓度相等,则一定表明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0.为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Mg2+、SO等离子,以制得精食盐水。某同学设计如图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主要目的是除去Mg2+
B.②加入的是Na2CO3溶液,③加入的是BaCl2溶液,④加入的是盐酸
C.C中只有BaSO4,E中只有CaCO3
D.F中只有OH-、Cl-、Na+这三种离子
二、多选题
11.纯碱在食品加工、制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实验室以碳酸氢铵(温度高于35℃分解)和食盐水为原料制取纯碱,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B>AB.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A、B
C.搅拌过程中宜采用30℃水浴加热D.生活中常用热的A溶液除油污
12.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lO-+CO2+H2O=HClO+
B.甘油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
C.向少量沉淀中加入的浓氨水,白色沉淀溶解:
D.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金属元素M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的数值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MCl3
B.硫酸酸性强于亚硫酸的原因是硫酸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多
C.CCl4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稳定结构
D.和CH4含有的共价键都是
14.25℃时,醋酸的,磷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0.1ml⋅L溶液:
B.0.1ml⋅L溶液:
C.浓度均为0.1ml⋅L和混合溶液:
D.浓度均为0.1ml⋅L醋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三、解答题
16.SO2是有毒气体,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若加以利用,可以变废为宝。下图为SO2的无害化处理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X可能为 (填化学式),电子式为 ,该反应说明SO2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获得固体的操作是 。
(4)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可以选用哪组试剂进行验证: 。
A.稀硝酸,BaCl2 B.稀盐酸,BaCl2 C.稀盐酸,硝酸钡
17.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器中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在作用下会形成,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形成: 。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所得用溶液恰好完全吸收,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NSR(储存还原)工作原理: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下图所示。
①通过和的相互转化实现的储存和还原。储存的物质是 。
②用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与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元素有 种。
(2)已知电离能:,,I2(Ti)≤I2(K),其原因为 。
(3)橙红色晶体羰基钴的熔点为52℃,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该晶体中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配体中键与键数目之比是 。
(4)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 ,1个分子中含有 个键。
(5)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举一个例子)
(6)蓝色的无水在吸水后会变成粉红色的水合物,该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所以无水常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现有无水,吸水后变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合物中x= 。
②若该水合物为配合物,其中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得出该配合物内界和外界含有的个数之比为,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19.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M=491g/ml)是一种感光剂和高效的污水处理剂。
I.某研究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K3[Fe(C2O4)3]·3H2O加热后会分解产生CO和CO2,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
(1)C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 ;D中澄清石灰水作用为 。
(2)证明有CO产生的现象为 。
(3)该装置还存在的缺陷是 。
II.制备K3[Fe(C2O4)3]·3H2O的途径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a.K3[Fe(C2O4)3]·3H2O对光敏感,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b.很多草酸盐(例如CaC2O4、BaC2O4)难溶于水,但能溶解于稀硝酸。
(4)步骤③中,控制水浴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为 。
(5)研究小组的同学对K3[Fe(C2O4)3]组成有两种看法,分别为:
甲同学:K3[Fe(C2O4)3]由K+、Fe3+、构成;
乙同学:K3[Fe(C2O4)3]由K+、[Fe(C2O4)3]3-构成。
请设计实验,验证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6)K3[Fe(C2O4)3]联合H2O2体系可用于降解染料,一定浓度的该混合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降解刚果红的效率如图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选择pH= 。
(7)关于制备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①为复分解反应,步骤③为氧化还原反应
B.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以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C.步骤④,加入乙醇目的在于降低K3[Fe(C2O4)3]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
D.步骤④⑤可以在日光下进行
(8)制得的K3[Fe(C2O4)3]·3H2O含少量FeC2O4·2H2O,为测定其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称取5.000g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1.000L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步骤II:取20.00mL溶液,与0.1000mlL-酸性KMnO4溶液反应,消耗2.46mL。
步骤III:另取20.00mL溶液,加入过量铜粉,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
步骤IV:将合并液与0.1000ml/L酸性KMnO4溶液反应,消耗2.86mL。
已知与的反应为(未配平):++H+→CO2↑+Mn2++H2O
①写出Fe2+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研究小组制得的K3[Fe(C2O4)3]·3H2O纯度为 。
20.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 ,其名称为 。
(2)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 。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键
物质
肉桂酸
肉桂酸乙酯
乙醇
环己烷
乙醚
沸点/℃
300
271.5
78.3
80.8
34.5
密度
1.248
1.049
0.789
0.79
0.71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消去反应
b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参考答案:
1.B
【详解】A.Ⅱ中导管口伸入液面以下,则球形干燥管起到防倒吸作用,故A正确;
B.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溶液的油状液体,且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则加热试管A,溶液上方产生油状液体,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及时蒸出乙酸乙酯,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故C正确;
D.乙酸能挥发,反应后,振荡Ⅱ中试管,发生反应,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A.异戊二烯形成的聚合物结构简式为:,聚合物中含有碳碳双键,A错误;
B.异戊二烯与液溴1:1加成时可发生1,2-加成和1,4-加成,产物有、、3种,B错误;
C.异戊二烯与1,3-丁二烯均含有2个碳碳双键,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两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
D.异戊二烯易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D错误;
故选C。
3.D
【分析】肉桂酸、肉桂酸乙酯、乙醇、环己烷混合物经过蒸馏,得到混合物1、2,混合物1先加入饱和碳酸钠,然后加入乙醚,萃取分液,有机层加入硫酸镁吸水,然后干燥、过滤,再蒸馏得到肉桂酸乙酯,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操作①为蒸馏,A正确;
B.试剂a为碳酸钠,至气泡不再产生时停止加入,可以除去肉桂酸,B正确;
C.操作②为分液,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有机层密度小于水,从上口倒出,C正确;
D.乙醚熔沸点低于肉桂酸乙酯,操作③优先蒸出的是乙醚,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混合溶液分成2等份,每份溶液浓度相同.一份加入含a ml 硫酸钠的溶液,发生反应,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可知该份中n(Ba2+)=n(Na2SO4)=aml;另一份加入含bml 硝酸银的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n(Cl-)=n(Ag+)=bm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每份中满足:2n(Ba2+)+n(K+)=n(Cl-),每份溶液中:n(K+)=bml-2aml=(b-2a)ml,故钾离子浓度为。
故选D。
5.C
【详解】A.①与③两溶液中均有氢氧化镁沉淀,即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故A正确;
B.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加入几滴浓盐酸后,消耗OH-,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①溶液中加入几滴浓盐酸后,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③溶液中的,故C错误;
D.③中溶液显碱性,即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等式可知,,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6.D
【详解】A.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或者过氧化钠,氧化钠或者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A正确;
B.S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B正确;
C.C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C正确;
D.氧化铁和水不反应,D错误;
故选D。
7.D
【详解】由题干知产生2.33g白色沉淀,知生成和,同时放热0.59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结合题干所给信息知酸碱中和对应生成放出57.3kJ热量,由此可得知;
故答案选D
8.C
【分析】铝土矿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不溶,过滤,滤液含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灼烧氢氧化铝使之分解生成氧化铝,加冰晶石使氧化铝熔融、电解之,就可以得到铝。
【详解】A.具有两性,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不能溶于弱碱,“碱溶”时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所用NaOH溶液不能更换为氨水,故A错误;
B.步骤Ⅱ,滤液浓度较大时通入过量CO2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因此会有碳酸氢钠固体从溶液中析出,因此并不有利于减少氢氧化铝固体中的杂质,故B错误;
C.[Al2(OH)aClb]m中a、b可通过控制Al(OH)3和AlCl3的投料比来控制产品盐基度,故C正确;
D.氢氧化铝加盐酸溶解生成氯化铝,但熔融氯化铝不能导电,电解无法得到铝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上述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为恒量,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A错误;
B.气体质量、容积体积、气体密度均始终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已平衡,B错误;
C.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小于原平衡时的反应速率,时改变的条件使得正反应速率增大、则该条件同时使逆反应速率减小,则该条件可能为增大浓度并减少浓度,C正确;
D.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时与的浓度就相等,但不能确定此时各成分的浓度是否不再变化、故不一定表明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选C。
10.A
【分析】粗食盐水中加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除Mg2+,过滤出氢氧化镁,滤液中加过量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除SO,过滤出硫酸钡,滤液中加过量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钡沉淀除Ca2+、Ba2+,过滤出碳酸钙、碳酸钡,滤液中加适量盐酸除OH-、CO,得精食盐水。
【详解】A.粗食盐水中加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①的主要目的是除去Mg2+,故A正确;
B.碳酸钠除Ca2+,BaCl2除SO,为除去过量氯化钡,应该在加入氯化钡之后加碳酸钠,所以②加入的是BaCl2溶液,③加入的是Na2CO3溶液,④加入的是盐酸,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C中只有BaSO4,E中有CaCO3、BaCO3,故C错误;
D.F中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含有OH-、Cl-、CO、Na+,故D错误;
选A。
11.BD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碳酸氢铵粉末,在搅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晶体A:碳酸氢钠沉淀,过滤得到滤液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经洗涤、抽滤得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在300℃加热分解得到粉末B:碳酸钠。
【详解】A.根据分析,A为NaHCO3,B为Na2CO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为防止温度高于35℃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搅拌、加热”操作中,应采用水浴加热,采用30℃水浴加热,故C正确;
D.A为NaHCO3,B为Na2CO3,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生活中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除油污,故D错误;
故选BD。
12.BC
【详解】A.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可知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氢根离子:ClO-+CO2+H2O=HClO+,A正确;
B.醇和羧酸的反应为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B错误;
C.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只能溶于强碱中,C错误;
D.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阴极上水电离出的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Mg2+和水电离产生的OH-反应生成沉淀,故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答案选BC。
13.BC
【详解】A.该元素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应该生成MCl2,故A错误;
B.非羟基氧越多,中心原子的正电荷越多,那么对氧原子的极化作用也越强,使得O-H键更加容易断裂,所以酸性越强,所以硫酸酸性强于亚硫酸的原因是硫酸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多,故B正确;
C.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满足8,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就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CCl4分子中C、Cl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
D.为正四面体结构,P原子位于顶点,则中有6ml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C。
14.BC
【详解】A.0.1ml⋅L溶液中,以为主,醋酸根离子水解生成醋酸和氢氧根,则溶液显碱性,则,A正确;
B.0.1ml⋅L溶液中,,,,,由此可见以水解为主,所以,B错误;
C.浓度均为0.1ml⋅L和混合溶液,根据和 可知,醋酸根水解程度大,则,C错误;
D.浓度均为0.1ml⋅L醋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质子守恒可得:,D正确;
故选BC。
15.AC
【详解】A.化学变化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同时发生,故A正确;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变化外还有化学能变化等,故B错误;
C.放热反应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故C正确;
D.放热反应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故D错误;
故选AC。
16.(1)
(2) H2S 氧化性
(3)过滤
(4)B
【分析】
含SO2的尾气通入盛有CaCO3的设备中,同时通入空气,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aSO4和CO2气体;将CaSO4中加入过量焦炭,提供高温条件,发生反应生成碳化钙和CO。含SO2的尾气通入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便可获得晶体。
【详解】(1)“反应I”中,SO2、CaCO3、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aSO4和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X能将SO2气体还原为S,则X是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可能为H2S,电子式为,该反应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3)由分析可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获得固体的操作是过滤。
(4)暴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检验是否变质时,需检验是否存在,同时防止将氧化为,所以不能使用硝酸,可以选用稀盐酸、BaCl2进行验证,故选B。
【点睛】石灰石脱硫得到的硫酸钙,也可用于生产石膏。
17.(1)
(2) 8∶1
【详解】(1)①水溶液热分解为和,结合原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作用下与、反应形成,此反应中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吸收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可知,尿素的物质的量为,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①由图示可知和作用生成,再还原为,则储存的物质是;
②由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为与作用生成,每摩尔作用生成共转移16m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则消耗的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
③在有氧条件下与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可知与的比例为1∶1,根据化合价的变化以及与的比例可知,还需要做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化学方程式:。
18.(1)3
(2)K+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p6电子,所需能量较高,Ti+失去的是4s1电子,相对较易失去
(3) O>C>C 1∶2
(4) N≡C−C≡N 4
(5)SO2或O3
(6) 6 [CCl(H2O)5]Cl⋅H2O
【详解】(1)在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但是Be核外电子2s2轨道全满相对稳定,而B原子2s22p1,故第一电能小于Be,O原子的价层电子2s22p4,N原子的价层电子2s22p3,N的2p轨道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大于O,B和N之间的有3种元素;
(2)K失去一个电子后,原子轨道处于全满状态, Ti价层电子为3d24s2,失去电子后价电子为3d24s1,K+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p6电子,所需能量较高,Ti+失去的是4s1电子,相对较易失去, 故I2(Ti)≤I2(K);
(3)钴是金属元素,与碳和氧相比电负性较小,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电负性越大,故氧的电负性大于碳的电负性,O>C>C;CO中有1个σ键与2个π键,数目之比是为1∶2;
(4)(CN)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则分子为直线型,并有对称性,分子两侧都有C和N原子,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结构为N≡C−C≡N;每个三键都有2个π键,则1个分子中有4个π键;
(5)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3原子数,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则等电子体有SO2或O3;
(6)CCl2的摩尔质量为130g/ml,65g无水CCl2的物质的量为0.5ml,吸收水的质量为119g-65g=54g,则水的物质的量为3ml,n(CCl2):n(H2O)=1:6,则x=6;其中C2+的配位数为6,经测定得出该配合物内界和外界含有Cl−的个数之比为1∶1,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Cl(H2O)5]Cl⋅H2O。
19.(1) 吸收产生的CO2,防止对CO的检验产生干扰 检验CO2是否除尽
(2)F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有毒,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4)防止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5)取少量K3[Fe(C2O4)3]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甲同学正确,反之则乙同学正确;或取少量K3[Fe(C2O4)3]溶液,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甲同学正确,反之则乙同学正确;
(6)3
(7)AC
(8) 98.2%
【分析】I.从左侧通入氮气将样品K3[Fe(C2O4)3]·3H2O加热后会分解产生气体往后续装置中赶,进入B装置中,若有二氧化碳则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通入C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完二氧化碳,再用D装置检验是否除尽二氧化碳。浓硫酸干燥气体后通入硬质玻璃管中,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Ⅱ.硫酸亚铁与草酸钾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草酸亚铁,草酸亚铁再与双氧水和草酸反应控温40℃反应生成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乙醇中冷却结晶过滤获得产品。
【详解】(1)据分析,C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CO2,防止对CO的检验产生干扰,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CO2是否除尽。
(2)若有有CO产生,F中CuO会被还原为Cu,CO氧化生成的CO2会使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一氧化碳有毒,该装置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4)步骤③中,过氧化氢的作用将+2价的铁氧化为+3价,水浴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温度不能过高,过氧化氢易分解。
(5)甲同学认为K3[Fe(C2O4)3]可以电离出铁离子、草酸根离子,而乙同学认为不会,故可以检验K3[Fe(C2O4)3]溶液中是否含有铁离子、或草酸根离子来验证:取少量K3[Fe(C2O4)3]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变红色,则甲同学正确,反之则乙同学正确;或取少量K3[Fe(C2O4)3]溶液,滴加C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甲同学正确,反之则乙同学正确。
(6)pH=3时,刚果红浓度在90min降低到的浓度最低,效率最高,故应选择pH=3。
(7)A.步骤①亚铁与草酸根的沉淀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步骤③中双氧水作氧化剂将亚铁氧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
B.已知很多草酸盐(例如CaC2O4、BaC2O4)难溶于水,故步骤②判断是硫酸根离子否洗涤干净中,草酸根是干扰,B错误;
C. 步骤④,加入乙醇目的在于降低K3[Fe(C2O4)3]的溶解度,使其结晶析出,C正确;
D. 已知对光敏感故步骤④⑤不可以在日光下进行,D错误;
故选AC;
(8)①亚铁离子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铁离子、锰离子、水:。
②铜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亚铁,两份溶液相比,第二份溶液中多消耗的(2.86-2.46)mL高锰酸钾用于与铜转化生成的亚铁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比例可知n(K3[Fe(C2O4)3]·3H2O)=n(Fe3+)=,故纯度为=98.2%。
20.(1) 2,2-二甲基丙醛
(2)或氧气
(3) 浓硫酸,加热 、,加热(或酸性溶液) (或)
(4)CD
【分析】
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与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开环生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详解】(1)
化合物i为,分子式为;的不饱和度为1,其同分异构体x可形成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或一个环,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说明分子中有对称结构,不对称的部分放在对称轴上,x的结构含酮羰基时为、含有醛基时为,其名称为2,2-二甲基丙醛;
(2)
化合物ⅲ为乙烯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为环氧乙烷(分子式为),原子利用率为100%,则y为氧气或;
(3)
化合物V为,其官能团为羟基,属于醇,根据其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的邻碳上有氢,可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羟基相连的碳上有氢,可在铜或银催化作用下氧化生成或在酸性溶液中氧化生成;即完成表格填空为
(4)
反应⑤为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A.从产物中不存在键和键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A正确;
B.反应物中不存在双键,碳碘键中碘原子断离去与羟基中氢原子断离去,余下的部分与CO结合形成酯基,所以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B正确;
C.反应物i为中,氧原子采取杂化,但与羟基相连的碳有对称轴,其它碳上均有2个氢,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C错误;
D.CO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肩并肩”形成的π键,“头碰头”不能形成π键,D错误;
故答案为:CD;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C
D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D
BC
BC
BC
AC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浓硫酸、加热
消去反应
b
、,加热(或酸性溶液)
(或)
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PDF版附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 48,4L,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 PDF版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