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贵州专用,人教版2024第1~7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辽宁专用,人教版2024第1~7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长沙专用,人教版2024第1~7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陕西专用,人教版2024第1~7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九年级第1~4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4单元占50%,第5、6单元占50%(鲁教版2024)。
5.难度系数:0.6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I-127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总分40分)
1.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
C.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D.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答案】A
【详解】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A选项正确;
B、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选项错误;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拉瓦锡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C选项错误;
D、拉瓦锡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D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法国巴黎开幕,本次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取得优异成绩。下列有关开幕式的片段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五环彩灯B.运动员入场
C.升五环旗D.点燃圣火
【答案】D
【详解】A、五环彩灯展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运动员入场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升五环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燃圣火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取块状固体
【答案】B
【详解】A、熄灭酒精灯需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否则易导致灯芯被吹出引发火灾,A选项错误;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置于试管口正上方悬空滴加,不可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口或触碰试管内壁,B选项正确;
C、加热液体时,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呈45°角倾斜,试管口不可对着人,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约1/3的位置,图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试管夹位置偏上,C选项错误;
D、取用块状固体要先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滑落试管底部,不可直接将块状固体加入竖直放置的试管中,否则易导致试管破裂,D选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B.空气、氧化镁、金刚石
C.液态氧、二氧化硫、海水D.稀有气体、氧气、高锰酸钾
【答案】C
【详解】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金刚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液态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硫酸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D错误;
故选:C。
5.下列成语用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绝薪止火”——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
B.“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煽风点火”——可燃物接触助燃物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D.“杯水车薪”——用水使少量可燃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答案】D
【详解】A、绝薪止火对应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目的,选项正确;
B、钻木取火能够摩擦生热,使木材的温度升高达到的着火点发生燃烧,选项正确;
C、煽风点火,燃烧过程中不断鼓入空气,可燃物接触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选项正确;
D、杯水车薪指的是水太少,吸收热量后不足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从而不能灭火,选项错误。
故选D。
6.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硼元素和氮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B
【详解】A、硼是“石字旁”的汉字,因此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选项错误;
B、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图示,硼的原子序数为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因此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B选项正确;
C、元素信息示意图正下方的数字代表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图示,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而不是“g”,C选项错误;
D、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D选项错误。
故选:B。
7.小明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47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答案】A
【详解】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则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该选项做法正确;
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但称量氯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上,应垫上称量纸,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则应选取50mL量筒,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D、配制溶液时,烧杯要干燥,不能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A。
8.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固定,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嫦娥七号发动机燃料
C.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答案】D
【详解】A 、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但会随环境变化而有一定改变,比如在工业区和森林地区,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错误;
B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氧气不可用作燃料,因为燃料需要具有可燃性,错误;
C、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正确。
故选D。
9.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答案】C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2年10月14日中国首款“出海”抗癌新药泽布普尼(化学式为)再发新数据,比原研药伊布普尼疗效更优,下列关于泽布替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泽布普尼由64个原子构成 B.泽布普尼相对分子质量为471g
C.泽布替尼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29 D.泽布替尼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详解】A、泽布替尼由泽布替尼分子构成,一个泽布替尼分子由 64 个原子构成,而不是泽布替尼由 64 个原子构成,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不是 “g”,错误;
C、根据化学式可知,泽布替尼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7∶29,不是质量比,错误;
D、根据化学式可知,泽布替尼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正确。
故选D。
11.化学实验常常会伴随着一些化学现象,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符合的是
A.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
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会产生气泡,并放出热量
C.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紫红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因此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选项A正确;
B、镁条呈银白色,它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反应中银白色固体表面会产生气泡。镁和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反应中会放出热量,选项B正确;
C、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会产生铜,铜呈紫红色,因此实验中有紫红色固体生成,选项C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12.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B.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 D.室内起火逃生时,用湿抹布捂住口鼻
【答案】B
【详解】A、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故A不符合题意;
B、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氧气变多,造成更大的火势,故B符合题意;
C、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需要可燃物,二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三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因此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室内起火逃生时,一定要用湿抹布捂住口鼻,否则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浓烟会被人吸入,使人中毒或窒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B.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集气瓶中水面上升大于
【答案】C
【详解】A、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几乎不变,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A不正确;
B、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实验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不正确;
C、由于气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不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所以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C正确;
D、红磷的量不足不能耗尽氧气,会导致集气瓶中水面上升小于。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4.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十二氧化碳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氢气+氧气水
【答案】C
【分析】分解反应指的是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A、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说明甲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2g-8g=4g;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说明乙为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8g=12g;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说明丁为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8g=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则8g+20g+6g+8g=12g+8g+x+16g,x=6g,则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说明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x=6g,选项正确;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乙,生成物是甲和丁,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
D、生成的甲和丁的质量为:4 g:8 g=1:2,由于不知道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选项错误;
故选D。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不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属于带电的微粒,但不是离子。故A正确;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故B不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不是单质,是混合物。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但原子不发生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原子也不发生改变。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17.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工业上制造三氧化铬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
A.H2SB.H2SO4C.H2SO3D.SO2
【答案】B
【详解】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可知:反应前钠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铬原子的个数是2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氧原子的个数是7个,反应后是11个,则其中4个包含在X中;
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是0个,反应后是2个;
反应前硫原子的个数是0个,反应后1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4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故化学式H2SO4。
故选:B。
18.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一项是
【答案】A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则鉴别氧气和氮气,可以伸入燃着的木条,若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熄灭,则为氮气,该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
B、除去水中的色素,需要加入活性炭吸附再过滤,该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该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则除去MnO2中的KCl,应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该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B.反应后各种原子的个数都减少了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D.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N2O4,A错误;
B、该反应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C正确;
D、该反应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
故选C。
2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B.图2: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C.图3: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图4: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B
【详解】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只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能增大氧气的产量,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相等,故A错误;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热量散失,氧气被消耗,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容器内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B正确;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至完全反应,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总质量减少,但不会减少为零,故D错误。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共32分)
21.(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 。
(2)2个镁离子 。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4)氢氧化钙 。
(5)画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
(6)氦气 。
【答案】(1)3P (2)2Mg2+ (3)2O3 (4)Ca(OH)2
(5)
(6)He
【详解】(1)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3个磷原子表示为3P;
(2)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如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加相应数字。2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3)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如数字为1不能省略。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表示为2O3。
(4)氢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氢氧根为-1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
(5)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氯是17号元素,则氯原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排布为2、8、7,结构示意图为。
(6)氦气是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He。
22.(5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氯化钠溶液。
(1)小南在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食盐B.减少适量食盐C.增加砝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2)小开按图1所示称取氯化钠,称取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3)若要量取44mL的水,在图2的基础上,用 (填仪器名称)继续向量筒中加入水。若仰视读数时,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 (填“<”、“=”或“>”)44mL。
(4)为加快食盐的溶解可加热烧杯中的水(如图3所示),还需添加的实验仪器为 。
【答案】(1)B (2)7.6 (3) 胶头滴管 > (4)陶土网
【详解】(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属于定量称量,实验前需要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右盘放好砝码、调好游码,再往左盘添加食盐。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说明左盘上药品质量偏大,这时应适当减少食盐直至天平平衡,不能增减砝码,也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选:B。
(2)天平平衡时,左盘物质质量=右盘物质质量+游码读数,根据图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砝码质量为10g,游码读数为2.4g,则,因此氯化钠的质量为:。
(3)根据图2,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2mL,若要量取44mL的水,在图2的基础上,需要用胶头滴管继续向量筒中加入水;
若仰视读数时,会导致读数偏小,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44mL。
(4)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陶土网,为加快食盐的溶解可加热烧杯中的水,根据图3,还需添加的实验仪器为陶土网。
23.(4分)图甲,图乙是有关硫元素的相关信息,图丙是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一部分,请填空。
(1)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若图乙所示为,则x的值为 。
(3)丙图A、B、C、D、E代表五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核外电子数:
②原子序数:
③A和C在同一周期
④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元素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
A.B.C.D.
【答案】(1)32.06 (2)8 (3)②③ (4)B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故填:32.06;
(2)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若图乙所示为S2-,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即x=8,故填:8;
(3)①A和D位于同一主族,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故①错误;
②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以原子序数:D>C,故②正确;
③同一横行为同一周期,A和C在同一周期,故③正确;
④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而硫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硫元素与C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④错误。
故填:②③;
(4)A、图中含有1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含有3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图中含有1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含有1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6分)分析硫、木炭、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实验现象为 ;实验中,将木炭由上至下 (选填“迅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以充分利用氧气。
(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 。
(4)以上三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
【答案】(1)S+O2 点燃 SO2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缓慢
(3)3Fe+2O2 点燃 Fe3O4 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4)氧气浓度不同
【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S+O2 点燃 SO2;
(2)B中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为了防止氧气受热膨胀而逸出,充分利用氧气,实验一中木炭应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Fe+2O2 点燃 Fe3O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C中集气瓶底放入少许水的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4)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则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为氧气浓度不同。
25.(7分)水是生命之源,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多的认识。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图中A池是 池,可以去除水中的 (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2)长期饮用硬水有一定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鉴别软水和硬水,生活中一般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再进行饮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请分享你的节水窍门有: 等(写一条即可)。
(3)通过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水的净化方法,还知道了水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如图水的电解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答案】(1) 过滤 不溶性
(2) 肥皂水 煮沸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详解】(1)自来水的净化流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故填:过滤;不溶性。
(2)软水中滴加肥皂水,现象是泡沫多、浮渣少;硬水中滴加肥皂水,现象是泡沫少、浮渣多,因此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盐的水,这些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盐在高温条件下可转化为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节水窍门有:淘米水浇花;洗完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3)水的电解实验中,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中只含氢元素,氧气中只含氧元素,因此水一定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6.(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示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A图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B图中水的作用是 ,硫在集气瓶内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3)C图中蜡烛的作用是 。
【答案】(1)引流
(2)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引燃粉尘
【详解】(1)A 图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2)B 图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硫在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硫在集气瓶内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在模拟粉尘爆炸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空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的着火点,引燃粉尘,发生爆炸。
三、实验题(共16分)
27.(8分)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氯酸钾、二氧化锰等必要的实验用品及相关的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因为氧气 ,则可用E图所示的方法来收集氧气,收集过程中当看到集气瓶口有 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A中仪器a的名称是 。
(4)若需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则F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进行G图所示实验时观察到了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现象,则可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 的性质。
【答案】(1)
(2) 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大气泡冒出
(3) AC 锥形瓶
(4) 澄清石灰水
(5)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根据所给药品,应选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可用E图所示的方法,即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的明显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故填:AC;
由图可知,A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需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则F中应盛放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进行G图所示实验时观察到了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现象,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8.(8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智慧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 。通过称量发现:在陶土网上收集到的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你认为出现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 。
小灿按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白色固体中含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实验探究】
(3)
【反思与交流】
(4)若用镁代替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将7.2g镁放在足量空气中燃烧(假设镁只与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充分反应后,得到生成物的质量范围为: 。
【答案】(1) 去除表面氧化物
(2)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 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会造成反应后称量的固体质量减小
(3)蒸馏水 A中液体变红色
(4)大于
(5)10 g
(2)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在陶土网上收集到的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会造成反应后称量的固体质量减小。故填: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镁条燃烧产生的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造成反应后称量的固体质量减小。
(3)根据实验结论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由资料可知,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可观察到A中液体变红,说明燃烧产物中含有氮化镁。故填:蒸馏水;A中液体变红色。
(4)镁与氧气、氮气都能反应生成固体,消耗的气体大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大于。
(5)设7.2g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解得:x=12g
设7.2g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的质量为y。
解得:y=10g
则充分反应后,得到生成物的质量范围为:10 g
29.(6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碘酸钾中K、I和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并计算出结果,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500g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范围是多少?
【答案】(1)214
(2)39:127:48
(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答: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9.3%。
(4)500g食盐中碘元素的最低含量为18mg/kg×0.5kg=9mg,最高含量为33mg/kg×0.5kg=16.5mg
答:500g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范围是9mg~16.5mg。
【详解】(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127+16×3=214。
(2)碘酸钾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27:(16×3)=39:127:48。
(3)见答案。
(4)见答案。
30.(6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组同学将12.5g石灰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12.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温馨提示:CaCO3+2HCl=CaCl2+H2O+CO2↑)
【答案】(1)4.4
(2)解:12.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x=10g
答:12.5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详解】(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 g。故填:4.4。
(2)见答案。选项
事实
解释
A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微粒在不断运动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后,分子的体积变大
D
氧气(O2)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氧气和氮气
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除去水中的色素
过滤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MnO2中的KCl
加水溶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 ,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
食品名称:大然海盐
配料:特削盐、碘酸钾
氯化钠:≥98.5g/100g
碘酸钾(以I计):18~33mg/kg
食用方法:烹饪时加入,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g
贮存条件:密封、避光、常温、防潮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深圳专用,人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深圳专用,人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测试范围16单元人教版2024考试版A4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测试范围16单元人教版2024考试版A3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济南专用,鲁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济南专用,鲁教版2024第1~8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测试范围1-8单元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8单元鲁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8单元鲁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广州专用,人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广州专用,人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6单元人教版2024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6单元人教版2024A3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