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五四制2024,第1~4单元第1节):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
    • 原卷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4版.docx
    • 原卷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3版.docx
    • 原卷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
    • 原卷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
    • 原卷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第1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第2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第3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4版第1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4版第2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4版第3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3版第1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3版第2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第1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第1页
    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第1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2024,第1~4单元第1节):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五四制2024,第1~4单元第1节):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4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制2024A3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部分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部分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4单元第1节(鲁教版五四学版2024)。
    5.难度系数:0.70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料燃烧B.冰雪融化
    C.葡萄酿酒D.钢铁生锈
    【答案】B
    【解析】A、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C、葡萄酿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钢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加入锌粒
    C.倾倒液体D.振荡试管
    【答案】A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B、取用颗粒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准手心,错误;
    D、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错误。
    3.下列有关净水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操作Ⅰ:为了防止过滤失败,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
    B.操作Ⅱ:需处理的水应从a端口进入,增强吸附效果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
    D.操作Ⅰ原理是混合物中颗粒大小不同、操作Ⅲ原理混合物中是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答案】B
    【解析】A、操作I,滤液边缘应低于滤纸边缘,防止部分液体不经过滤,沿漏斗与滤纸空隙流入过滤器,正确;
    B、操作Ⅱ中,需处理的水应从b端进入,这样可使水与活性炭充分接触,增强吸附效果,错误;
    C、操作Ⅲ:冷凝水应从d端口进入,使冷凝更充分,正确;
    D、操作Ⅰ原理是混合物中颗粒大小不同,颗粒小的透过滤纸、操作Ⅲ原理混合物中是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正确。
    4.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水的组成,做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利用氢气的可燃性
    B.实验2反应可表示为水氢气+氧气
    C.实验1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
    D.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水中含有氧元素
    【答案】C
    【解析】A、实验1中氢气燃烧生成水,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正确;
    B、实验2中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正确;
    C、实验1中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只含氢元素、氧气只含氧元素,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实验2中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只含氢元素、氧气只含氧元素,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因此两个实验都能验证水的组成,错误;
    D、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氧气只含氧元素,证明水中含有氧元素,正确。
    5.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汞+氧气氧化汞B.氧化汞汞+氧气
    C.氢气+氯气氯化氢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答案】D
    【解析】A、汞+氧气氧化汞,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C、氢气+氯气氯化氢,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6.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A.百事可乐 水 矿泉水B.铁丝 石灰水 加碘食盐
    C.液氧 干冰 生理食盐水D.金刚石 氢气 空气
    【答案】C
    【解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A、百事可乐属于混合物,水属于化合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错误;
    B、铁丝属于单质, 石灰水属于混合物, 加碘食盐属于混合物,错误;
    C、液氧属于单质,干冰属于化合物,生理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正确;
    D、金刚石属于单质,氢气属于单质,空气都属于混合物,错误。
    7.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核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
    B、钠是11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正确;
    C、氯是17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错误;
    D、Cl变为Cl-过程中,电子数改变,但质子数不变,错误。
    8.比黄金还要贵重的金属铷,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特种玻璃 、医学等领域。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Rb属于非金属元素B.铷离子的离子符号为Rb+
    C.Rb原子核里有37个中子D.铷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A、铷的偏旁部首是“钅”,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铷原子序数为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37,则铷原子质子数m=3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2+8+18+8+n,n=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铷原子易失去1个电子,离子符号为Rb+,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铷原子序数为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37,不是中子数为37,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铷原子序数为37,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37,则铷原子质子数m=3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m=2+8+18+8+n,n=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错误。
    9.下列描述或书写:①O2:“2”表示两个氧原子;②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③Mg2+: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④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⑤一个甲烷分子:CH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2”表示一个氧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错误;
    ②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错误;
    ③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 “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正确;
    ④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正确;
    ⑤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一个甲烷分子:CH4,正确;
    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B.维生素C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
    C.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错误;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则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D、维生素C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如图是装有浓氨水和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的装置(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若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则①比③更快变红
    C.若用浸泡过冰水的毛巾捂住装有浓氨水部分装置,棉花不会变红
    D.此装置为密闭装置,不会污染空气,较为环保
    【答案】ABD
    【解析】A、浓氨水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分子,氨分子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若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氨气运动到②处后将向上运动,则①处棉花团比③处棉花团更早接触到氨气,①比③更快变红,正确;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若用浸泡过冰水的毛巾捂住装有浓氨水部分装置,则浓氨水挥发速度变慢,但仍会挥发,棉花仍会变红,错误;
    D、氨气会污染空气,此装置为密闭装置,氨气无法运动到装置外,不会污染空气,较为环保,正确。
    12.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答案】AD
    【解析】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比如一个铁原子的质量就大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正确;
    B、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比如金属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
    C、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这是化学反应的实质,正确。
    13.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c点打开了止水夹。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整个反应过程放出热量
    B.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C.若将红磷改为硫磺,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若在c点前打开止水夹,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
    【答案】BCD
    【解析】A、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整个反应过程放出热量,正确;
    B、ab段压强增大是由于红磷燃烧放热导致压强增大的趋势大于氧气消耗导致压强减小的趋势,b点压强最大,不能确定红磷燃烧结束,温度最高才能说明红磷燃烧结束,错误;
    C、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无法测定氧气含量,错误;
    D、由图示可知,若在c点之前即冷却前打开止水夹,因气体受热膨胀,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错误。
    14.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化合反应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有3种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答案】AC
    【解析】A、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有三种分子,但其中的一个分子是反应剩余的,故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也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反应过程中分子改变,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正确;
    C、反应后有三种不同分子,但其中的一个分子是反应剩余的,所以生成物共有2种,错误;
    D、反应过程中分子改变,原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正确;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BD
    【解析】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属于混合物,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电灯发光,错误;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1分)(1)(1)现有二氧化硫、氮气、氧气、食盐等物质,请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常用的食品保护气 ;
    ②支持燃烧的气体 ;
    ③导致酸雨的气体 ;
    ④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
    (2)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①“吸附池”中常用 (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如图是某市环保部门对天然水的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劣”分为I~V类。由如图可知,近年来该市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 (填“上升”或“下降”)势。由此推断,该市主要水域的水质在 (填“变好”或“变差”)。
    ③经过上述流程处理的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
    ④图1、图2分别是水分子变化的微观模拟图,从宏观上讲图2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解释图1和图2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图2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①N2 ②O2 ③SO2 ④NaCl
    (2)①活性炭 ②上升 变好 ③蒸馏 ④化学 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分解反应
    【解析】(1)①常用的食品保护气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②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
    ③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④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
    (2)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故“吸附池”中可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②由图可知,近年来该市Ⅱ一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上升趋势,而Ⅳ、Ⅴ类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市主要水域的水质在变好;
    ③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蒸馏,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
    ④从宏观上讲,图2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从微观角度看,图1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不变,图2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图1和图2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改变;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17.(12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用100mL的量筒等仪器组装成的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从图中可以看出,a连接电源的____ 极,_____(填“甲”或“乙”)量筒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乙量筒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mL,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 组成的。
    (2)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
    A.汽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3)净水时,为了使水中悬浮的小颗粒沉降,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 (填物质名称)。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问题,生活中可采用____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图2是小刚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膨松棉、活性炭、细沙、小卵石等)制作的一个简易净水器。图2中的②处是 (填上述物质名称)。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等作用是 。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6)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进行投药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 _。
    (7)图3是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 。
    【答案】(1)负 乙 20 氢、氧元素 (2)C (3)明矾 (4)煮沸 (5)细沙 过滤 吸附 (6)ClO2 (7)引流
    【解析】(1)甲中生成的气体是乙中生成的气体的2倍,故甲中的气体是氢气,乙中的气体是氧气,氧气端与电源负极相连。故a与负极相连。乙中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乙中气体的体积是甲中气体的一半,是20mL。电解水的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A、汽水是碳酸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的化合物,是混合物,错误;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正确;
    D、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中含有其他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3)净化水时,明矾溶于水形成絮状沉淀,加速固体颗粒的沉降;
    (4)煮沸可以使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5)图2中的②处应该放的是沙子,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等作用是起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6)根据化学式的写法,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
    (7)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8.(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
    ①写出磷酸亚铁锂(LiFePO4)中的亚铁离子 (填离子符号)。
    ②磷酸铁FePO4中Р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 ,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能表示单质的是 。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1中甲是 。
    ②图2中A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则该微粒是 。(填离子符号)。
    ③图2中A、C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4)铼被誉为“超级金属”,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
    铼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铼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②请画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与铼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答案】(1)Fe2+ +5 (2)B AB C AD (3)原子 O2-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4)六 相似
    【解析】(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亚铁离子表示为Fe2+;
    ②磷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设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x+(-2)×4=0,x=+5;
    (2)A、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表示单质;
    B、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表示化合物;
    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表示混合物;
    D、该物质由同种原子构成,表示单质;
    表示化合物的是B;
    A、B可以表示3个分子;C中含两种分子;D可表示3个原子,故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AB;
    由以上分析可知,能表示混合物的是C;能表示单质的是AD;
    (3)①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图1中甲是原子;
    ②图2中A表示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原子序数,8号元素是氧元素,则该微粒是氧离子,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从而带上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O2-;
    ③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图2中A、C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4)①铼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层,铼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②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2,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与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2,该元素与铼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9.(12分)竹子(图1)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中空”的竹子里主要含有三种气体: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平均密度大于空气。
    如下是小川同学探究竹子里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
    实验一: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总体积为250mL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方法如图2。问:
    (1)如上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说明收集满的现象是 ,收集好气体的集气瓶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实验二:粗略测定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利用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按照图3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关闭止水夹,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一段时间,发现白磷燃烧,同时螺旋状铜丝的颜色由亮红色变成黑色。
    ③白磷燃烧停止后撤离酒精灯,等到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有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倒吸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25mL。
    实验说明:
    I、白磷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约40℃),性质与红磷相似。
    II、实验一和二中,忽略竹子里的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III、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所占体积成正比。问:
    (2)步骤②中,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能引燃瓶内的白磷是利用了铜丝的 性。
    (3)写出步骤②中两个反应的相应表达式。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铜丝加热变黑的文字表达式: 。
    (4)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氧气在竹子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
    A.白磷过量 B.橡皮塞未塞紧 C.集气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6)实验中选择白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
    (7)小川针对实验二,进行了如下实验改进:
    图4所示装置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数据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是“从点燃酒精灯到熄灭酒精灯”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问:
    ①集气瓶内压强先上升的原因是 。
    ②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结论,可知P0与P的关系式是 (用含和的等式表示)。
    【答案】(1)气泡由瓶口向外冒出 正放 (2)导热 (3)P+O2P2O5 铜+氧气氧化铜
    (4)10% (5)BC (6)白磷燃烧产物不是气体,瓶内的气压明显减小,打开止水夹,水能倒流到集气瓶中,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白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瞬间膨胀压强变大 >
    【解析】(1)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满的现象是气泡由瓶口向外冒出;根据题意可知,收集好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正放;
    (2)步骤②中,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能引燃瓶内的白磷是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3)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4)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氧气在竹子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5mL/250mL×100%=10%;
    (5)A、白磷过量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错误;
    B、橡皮塞未塞紧,冷却至室温时会导致空气进入集气瓶中,从而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进一步导致氧气含量测定偏小,正确;
    C、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进一步导致氧气含量测定偏小,正确。
    (6)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装置内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而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氧气的同时,没有生成新的气体,装置内压强明显减小,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①实验开始时压强突然增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瞬间膨胀压强变大;
    ②白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气体减少了,压强也减小了,所以P0>P。
    20.(13分)维生素C(C6H8O6)(即Vc)又叫抗坏血酸。维生素C最初是在柠檬汁中发现的,现已人工合成。V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据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研究,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和抗癌有一定作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属于维生素C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组成Vc的元素共有 种;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最简比)。
    (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写出计算过程,最简比)
    (5)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6)计算35.2克维生素C中含有多少克氧元素?(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化学 (2)3 20 3:4:3 (3)176 (4)9:1 (5)40.9% (6)19.2g
    【解析】(1)维生素 C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遇热碱和重金属离子容易分解,是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维生素 C 的化学性质;
    (2)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根据维生素 C 的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组成维生素 C 的元素共有 3 种,分别是碳(C)、氢(H)、氧(O);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6 +8 + 6 = 20个原子,其中 C:H:O的原子个数比为6:8:6 = 3:4:3;
    (3)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 =72+8+96 =80+96 =176;
    (4)维生素 C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72:8=9:1;
    (5)(12×6)/(12×6+1×8+16×6)×100%≈40.9%;
    (6)35.2g×(16×6)/(12×6+1×8+16×6)×100%=19.2g。

    相关试卷

    (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5单元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A4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5单元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A3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八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九年级第1~4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全一册+九年级第1~4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八年级全部+九年级1-4单元鲁教版五四学制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八年级全部+九年级1-4单元鲁教版五四学制A3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教版2024,第1~6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全解全析docx、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版A4docx、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版A3docx、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