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的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2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 C 12 ; O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 下列物质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B. 氦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 氢气用来做燃料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氦气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质量分数占的是氧气
B. 空气中含有的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C.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D.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B、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常温下不是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金不和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等,而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描述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描述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描述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没有白雾,故选项描述错误。
故选:A。
4. 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演示了蜡烛在空间站燃烧球形火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空间站的蜡烛和地球上的蜡烛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B. 空间站的蜡烛和地球上的蜡烛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 该实验说明空间站中的氧气和地球的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D.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间站的蜡烛和地球上的蜡烛燃烧都是蜡烛和氧气的反应,均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空间站的蜡烛和地球上的蜡烛燃烧都是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空间站中的氧气和地球的氧气均是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过程中包括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蜡烛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空气中氧气可供水中的鱼儿呼吸,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向鱼缸中通入空气,以补充水中的氧气,A选项正确;
B、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是因为厨余垃圾中某些物质与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B选项正确;
C、分子很小,人眼无法看到,灰尘不是分子,C选项错误;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且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D选项正确。
故选:C。
6.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 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
B. 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C. 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装置不漏气则气体膨胀会出现气泡,选项正确;
B、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有利于集中加热,选项正确;
C、先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防止装置漏气,更换仪器浪费试剂,选项错误;
D、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冷水倒吸炸裂试管,选项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水质净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进行过滤操作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
B. 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其疏松多孔结构
C. 活性炭除去色素、异味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 实验室蒸馏过程可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以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故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说法正确;
C、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D、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因此实验室蒸馏过程可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
故选C。
9.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水的组成,做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1点燃氢气前要先验纯,验纯时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B. 实验2反应可表示为水氢气+氧气
C. 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水中含有氧元素
D. 实验1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点燃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故说法正确;
B、实验2中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说法正确;
C、实验2乙中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氧气只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证明水中含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D、实验1中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只含氢元素、氧气只含氧元素,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实验2中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只含氢元素、氧气只含氧元素,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因此两个实验都能验证水的组成,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0.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C.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 水蒸发时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升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之间间隔增大,降低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之间间隔减小,所以气体的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的过程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即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右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C. 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D. Ti2+的的核外电子数为20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钛的质子数为2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7.87-22≈26,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钛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带两个单位正电荷钛离子,其核外电子数为22-2=2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如图是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C6H6)、六氯苯(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苯和六氯苯均由 12 个原子构成
B. 六氯苯分子由碳、氯元素组成
C.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 六氯苯中碳和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个苯分子和一个六氯苯分子均由 12 个原子构成,A选项错误;
B、物质由元素组成,六氯苯由碳、氯元素组成,B选项错误;
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选项正确;
D、六氯苯中碳和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D选项错误。
故选:C。
13.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探究“分子运动现象”,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图标表示要及时洗手,与本实验有关;
B、该图标表示要通风,氨水具有挥发性,需要通风,与本实验有关;
C、该图标表示加热,该实验过程不需要加热,与本实验无关;
D、该图标表示佩戴护目镜,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本实验有关;
故选C。
14.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监控氧气气流速度B.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细铁丝燃烧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通过水时会冒出气泡,通过冒泡的快慢,能起到监控氧气气流速度目的,故正确;
B、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控制变量即一个试管内加入二氧化锰,一个不加,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而此图中两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也不相同,故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故错误;
D、胶皮管处没有止水夹,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会沿导管逸出,造成实验不准确,故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
1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从宏观知微观。
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填名称)。
②硫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硫酸铜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①从如图中可知,硼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
②A和B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 _____,由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
③当镁原子形成镁离子时,镁离子的核外共有 _____个电子层。
④溴(Br)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所示,数值X=_______,A﹣D四种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填写元素符号)。
【答案】(1) ①. 二氧化碳分子 ②. CuSO4 ③. ##硫酸根离子
(2) ①. 5 ②. 质子数不同 ③. NaF ④. 2##二##两 ⑤. 18 ⑥. F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②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化学式是CuSO4,硫酸铜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小问2详解】
①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硼原子序数为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则硼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和B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不同;
A质子数为9,最外层电子数为7>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氟离子,则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B质子数为11,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则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由A元素和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
③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当镁原子形成镁离子时,镁离子的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
④溴(Br)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数值X=35-2-8-7=18;
A-D四种元素中,A与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则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A质子数为9,表示氟元素,元素符号表示为F。
16.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在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在常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2.9g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碳酸钠的水溶液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它无色、无臭、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工业生产中一般是用还原剂将氯酸钠等还原成ClO2,常见的还原剂有二氧化硫、盐酸、氯化钠、甲醇等,但均需在高酸度条件下反应,对设备要求较高,同时副产大量,产品纯度不高,后续处理费用较大。
(1)ClO2读作________。
(2)ClO2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根据材料写出一点即可)。
(3)下列消毒剂中,不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是 (填字母)。
A. 84消毒液(含NaClO)B. 双氧水(含H2O2)
C. 氯气(Cl2)D. 过氧乙酸(C2H4O3)
(4)工业生产ClO2的常见还原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现有的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二氧化氯
(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答其中一点即可) (3)BD
(4) ①. SO2 ②. 对设备要求较高,或产品纯度不高,或后续处理费用较大(答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先读后写”,ClO2的名称是二氧化氯;
【小问2详解】
ClO2的化学性质有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很强的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A、84消毒液(含NaClO)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故错误;
B、双氧水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故正确;
C、氯气含有氯元素,属于含氯消毒剂,故错误;
D、过氧乙酸(C2H4O3)不含氯元素,不属于含氯消毒剂,故正确;
故选BD;
【小问4详解】
工业生产ClO2的常见还原剂二氧化硫、盐酸、氯化钠、甲醇 (CH3OH) 等,其中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SO2;
根据题干,现有的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对设备要求较高,或产品纯度不高,或后续处理费用较大。
17. 水是生命之源,某校实践小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水的净化”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了解水的净化
如图是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后,绘制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________,目的是使悬浮杂质沉降。
(2)过滤池可以除去水中的_____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还有________。
(3)吸附池内常用__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反应原理之一是Cl2+H2O=HCl+HClO,其中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活动二】净水器净水
(5)自制简易净水器
(6)离子交换法净水过程如图所示。
【活动三】污水处理
(7)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是将生产生活等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生产再生水的主要流程如图: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格栅的作用是________;
②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答案】(1)明矾 (2) ①. 不溶性 ②. 玻璃棒
(3)活性炭 (4) ①. 化学 ②. +1
(5) ①. ②①③④ ②. 混合物
(6) ①. 阳离子 ②. 增加
(7) ① 过滤 ②. 吸附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混凝剂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悬浮杂质,使悬浮于水中的杂质较快沉降;
【小问2详解】
过滤是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小问3详解】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4详解】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HClO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1)+x+(-2)=0,解得x=+1,即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小问5详解】
①加入小石子先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加入的细砂能除去小颗粒不溶性的固体,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下层到上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②棉花、①活性炭、③细砂、④小石子,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故填写:②①③④;
②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中还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小问6详解】
①硬水是含有较高钙、镁离子的水,由图可知,水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可以过滤掉钙、镁离子,故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阳离子交换树脂;
②由图可知,将水样通过如图所示的离子交换柱后,水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加;
【小问7详解】
①一级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后,还需向其中加入混凝剂,格栅的作用是过滤,除去大颗粒不溶性固体;
②二级处理时,需要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18. 小陈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它们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
(1)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氯化铁在该反应前后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补充实验后,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放在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设备连接见图1),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斜率见下表。
(3)对比实验2和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
(4)对比实验3、4、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中________的催化效果更好。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
(5)若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利用100mL量筒、水榴、秒表等仪器,通过测量________来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大小。
【答案】(1)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 ①. 质量 ②. 化学性质
(3)1 (4) ①. 二氧化锰
②.
(5)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木条不复燃,说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氧气很少,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对比说明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填: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问2详解】
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氯化铁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填:质量;化学性质;
【小问3详解】
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比较实验1和2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故填:1;
【小问4详解】
曲线斜率越大,催化效果越好,由实验3,4,5比较可知,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中,使用二氧化锰的斜率最大,则催化效果最好的是二氧化锰,实验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故填:二氧化锰;;
【小问5详解】
若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利用100mL量筒、水榴、秒表等仪器,通过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大小,故填: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19.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与C装置相比,利用D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他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收集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若用如图H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导管口进(选填“a”或“b”)。
(5)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
(3) ①.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 G ③.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④.
(4)a (5) ①. A ②. FH##HF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因此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用高锰酸钾放在A装置中加热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试管中的固体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试管口必须放一团棉花,因此图中A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C装置和D装置进行实验。与C装置相比,D装置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除了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试剂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试剂的滴加速率,因此利用D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一般要预先放少量水,为了便于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实验中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故小明最好选择G装置收集氧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因为燃烧过程中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首先与水接触,降低了温度,避免瓶底被炸裂。铁丝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4详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若用如图H装置收集氧气,应从a导管口进,瓶内空气从b导管口出。
【小问5详解】
因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应该是:A。因为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也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在E、F、G三种装置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F。另外也可用H装置收集,但若用H装置,氨气要从b导管口进。
20. 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回答:
(1)莽草酸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174g莽草酸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1)7:10:5
(2)174 (3)10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个莽草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原子构成的,故莽草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7:10:5;
【小问2详解】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7+1×10+16×5=174;
【小问3详解】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向鱼缸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氧气可供水中的鱼儿呼吸
B
用厨余垃圾自制花肥
厨余垃圾发生缓慢氧化
C
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D
在家里把水煮沸后才饮用
可杀菌且降低水的硬度
实验用品:饮料瓶、活性炭、棉花、纱布、细砂、小石子、烧杯、玻璃导管、铁架台,制作方法:为了净水效果更好,按从下层到上层的放置顺序,依次将_________(①活性炭、②棉花、③细砂、④小石子,填序号),放入饮料瓶内,且每层用品之间用纱布隔开。交流讨论:通过该净水器获得的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①此过程中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树脂。
②将水样通过如图所示的离子交换柱后,水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水中阳离子总数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氧气很少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_____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36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州市白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查化学试题,文件包含永平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问卷docx、永平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问卷pdf、永平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参考答案docx、永平片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参考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