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多地区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江苏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江苏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江苏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含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22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diā( )刻精制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lǚ( )白白的chuī( )烟,穿过桥洞漂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chàng( )达平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diā) 刻 ②一(lǚ) ③ (chuī)烟 ④(chàng) 达平稳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3)以下是语段最后一句话之后的内容。下列选项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们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
②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③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④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
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
【答案】(1) 雕 缕 炊 畅
(2) 制 致 漂 飘
(3)B
【详解】(1)本题考查常用汉字。
①(diā)刻:雕刻,意为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雕”的右半部分不要写错。
②一(lǚ):一缕,意为一丝,一股。“缕”与丝线等有关,左边偏旁不要写错。
③(chuī)烟:炊烟,意为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炊烟”与火有关,偏旁不要写错。
④(chàng)达:畅达,意为(语言、文章、交通)通畅;顺畅。“畅”字左边不要写错。
(2)精制——精致,意为精巧细致;
漂到对岸——飘到对岸。“漂”一般用于液体,“飘”一般和风有关,文中应选后者。
(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所有句子,根据句意和句间关系即可排列。
④句“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紧承上文“畅达平稳”,排在最前面;
③句总结,排在最后。
中间两句的顺序,结合③句中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顺序可以确定,①句中“废墟和遗迹”“历史的浩叹”对应“历史路程”应在前面,②句对应“现实风貌”,应在后面。本题最终排序为:④①②③。
故选B。
2.(8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者篇名。
四季景色皆入诗人的妙笔之下。早春时节,王湾在①《 》的旅途中感慨时序交替,新春已来:海日生残夜,②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写暮春景物:③ ,闻道龙标过五溪,抒发对友人被贬的担忧与不舍之情。夏日,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邀请你共赏西湖的美景:接天莲叶无穷碧,④ 。古往今来,诗人多悲秋伤秋,曹操征乌桓途经碣石山,写下《观沧海》,感慨:⑤ ,洪波涌起;而刘禹锡在《秋词》中却写明丽的秋景:⑥ ,便引诗情到碧霄,来抒发自己爱秋的豪壮情怀。在冬雨肆虐,寒风交加的夜晚,爱国诗人陆游在⑦《 》中借写风雨梦境: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抒发了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答案】 次北固山下 江春入旧年 杨花落尽子规啼 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风萧瑟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默写。
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本题中的“杨、啼、映、萧瑟、晴、阑”等字词容易写错。
3.(6分)语文实践活动
你所在班级要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宣传框】
(1)上图是徐明同学为本次活动画的一幅关于“读书”的宣传漫画,请你根据画面内容说说多读书有哪些好处。
读书:
【活动二:资料栏】
材料一: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人买书,也没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如今,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
材料二:近年来,掌上阅读成为时尚。学生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现象:
原因:
【答案】(1)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塑造气质,陶冶情操等。
(2) 现象:进书店买书阅读的人越来越少,学生更愿意进行掌上阅读。(书店文化逐渐衰弱,掌上阅读成为时尚。) 主要原因:掌上阅读成本低;方便快捷;便于保存,更新也快。
【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化。作答时要仔细观察图片,准确、全面地依照顺序描述图片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提炼漫画的寓意。
首先仔细观察漫画,漫画中一个人站在一本写着“读书”二字的大书上,并且感叹“看得更远了”,大书旁边有一个小小的人,满头大汗。站在书上的人自然能够望见得更远,而大书旁边的人则不能。据此可以推敲这幅漫画的寓意:读书让我们看到更广的世界,只有努力读书才能看到更多的书中描绘的精彩,读书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看到世界的精彩、美好。据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筛选与原因分析。
材料一,结合“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卖书,也没有人买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可知:此材料引用名言,点明书店对国家文化的意义所在。结合“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可知:现在书店处于尴尬境地,书店文化逐渐衰弱;
材料二,结合“近年来,掌上阅读成为时尚”,可知:掌上阅读成为当下时尚。结合“学生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可知:掌上阅读盛行,学生通过电子工具来进行掌上阅读;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书店文化逐渐衰弱,掌上阅读盛行。
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可以分析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掌上阅读方便,携带方便且成本低,而且内容多,可随时随意地选择。
第二部分(共48分)
(一)名著阅读
4.(4分)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三藏道:“你往何处去求方?”行者道:“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 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三藏道:“此去几时可回?”行者道:“只消三日。”三藏道:“既如此,就依你说, 与你三日之限。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行者道:“遵命, 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你却要好生伏 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账,先捣塌你的锅 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那大仙 道:“你去,你去,定不教他忍饿。”(1)结合选文前后内容,说说孙悟空为什么要到三岛求方子?
(2)请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答案】(1)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偷吃人参果、毁坏人参果树,师父被抓、被镇 元大仙逼着寻找救活人参果树的仙方。
(2)悟空的特点是遵从师命,关心师父;说话无所顾忌,桀骜不恭。
【详解】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此题应该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故事情节来回答。因为悟空在五庄观推倒了人参果树,镇元大仙扣住唐僧师徒,所以孙悟空到三岛求方子,他是为了医活人参果树。(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我今要上东洋大海, 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可知孙悟空遵从师命;从“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账,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可见孙悟空对师傅的关心以及桀骜不驯的性格。
点睛:本题要结合名著中的内容来分析。课本中“名著导读”所推荐名著的主要内容、情节等有关资料应熟记,随时搜集丰富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在做题时,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名著内容及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就一定能得出答案。
5.(2分)面向七年级新同学,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你作为社团负责人,建议他们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和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
《朝花夕拾》 《西游记》
【答案】示例1.《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有意志坚定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贪吃可爱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和尚等。情节跌宕起伏,充满冒险与挑战。阅读它可以激发你们的想象力,让你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跟随书中人物一起踏上精彩的冒险之旅,感受坚持、勇敢和团结的力量。
示例2.《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详解】本题考查推荐语。推荐一本书籍的理由可以是多方面的,推荐语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回答,具体阐述你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如主旨鲜明、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突出、语言特色等。注意本题需要结合阅读名著的体验,从《朝花夕拾》《西游记》这两部作品中选择一部,简述推荐理由即可。
示例1.我推荐先阅读《朝花夕拾》。因为这部书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书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方正,博学、严谨,就像我们的初中老师令人尊敬;雪地捕鸟、养隐鼠等情节,读起来童趣盎然,让我们觉得读经典作品并不困难;同时,从书中还能学到不少写人记事的方法,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十分有帮助。
示例2.《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仙妖魔世界,读者无不为吴承恩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惊叹。然而,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 通过书中虚幻的神魔查探世界,让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实际面貌。
(二)古代诗文阅读
(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仲春郊外
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6.(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移步换景,描写了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所看到的仲春景象。
B.颔联“连三月”“绝四邻”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了春光无处不在。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7.(3分)苏轼“春江水暖鸭先知”化用了“鱼戏水知春”,请结合颈联赏析“知”字的妙处。
【答案】6.D
7.示例:“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鱼以人的情态,生动描绘出鱼在水中嬉戏,仿佛感知到春天已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沉醉山水的轻松愉悦之情。
【解析】6.考查诗歌赏析。
D.“视听结合”有误,诗中只有视角描写,没有听觉描写。
故选D。
7.考查诗句赏析。“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意为: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是因为它知道春天来了。“知”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水中游鱼人格化。水中的鱼儿仿佛知道了春天的到来,于是在水中快乐地嬉戏,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卷。联系作者感情可知,鱼儿知春来,作者看到水中游鱼,自然也能感觉到春来,作者写鱼的欢悦,也是写自己看到春天的美景,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轻松愉悦之情。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临江①之人政得糜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糜麑稍大,忘己之糜也,以为犬良③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④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糜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糜至死不悟。
(选自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恐吓。③良:的确。④俯仰:周旋,应付。
8.(4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目似瞑 (2)一狼洞其中 (3)扬尾皆来 (4)糜至死不悟
9.(2分)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10.(6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11.(3分)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8. 闭眼 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都 明白,领悟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10.(1)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外面的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在路上一片狼藉。
11.【甲】文,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乙】文,不要企图扭曲、改变事物的本性,越想改变,麻烦就越大,顺势而为才是根本。
【解析】8.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1)句意: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瞑:闭眼。
(2)句意: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3)句意:都摇着尾巴来了。皆:都。
(4)句意:麋到死也没有明白过来。悟:明白,领悟。
9.本题考查给文言句子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狗害怕主人,于是和糜玩耍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犬畏主人”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后边要断开;“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是狗糜的态度,两层意思,形成转折关系,中间要断开。故可断句为: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1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应当注意做到字字落实,尤其是重点实词的翻译。
(1)重点词: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走开;犬,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
(2)重点词:之,的;变诈,巧变诡诈;几何,能有多少;止,只是;笑,笑料;耳,罢了。
(3)重点词:且,并且;共,一起;食,吃;之,代指鹿;道,路。
1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屠户看狼“目似瞑,意暇甚”,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束了它的性命。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屠户“乃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乙】文中,临江之麋依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倚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这告诉我们,不要企图扭曲、改变事物的本性,越想改变,麻烦就越大;依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必然会失败;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的人会招致灭亡,等。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到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乙】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的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麋鹿到死也没有明白过来自己死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
12.(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5月25日,附中师生们翘首期待的心理健康节如期到来。为了这个特别的节日,心育导航中心和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心理健康节活动,同学们参与其中愉悦身心、舒缓压力、畅谈心声、探索自我,活动好评如潮。
高考、中考在即,在“心语•新愿”教师论坛活动中,班主任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业成长的关键心理。高三年级语文组张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认识自己,无惧考试”这一话题,她认为,学生害怕考试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能正确认识考试,动辄将一次普通的学业检测与前途命运联系,总是想象自己考试失利后会失去所有,造成自身心理压力过大。二是不能正确面对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考生唯恐考试失败无颜面对父母、老师的付出,担心老师、同学的负面评价,认为他们一定会对自己感到失望,会看低自己。三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部分同学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考试成绩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应该能拿到更好的成绩”,一旦达不到又全盘否定此前的付出,无视自己曾经的成功案例,因而沮丧痛苦,甚至恐惧崩溃,常见于成绩多数时候一般,偶尔考得很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同学低估自己的能力,连续几次因考试失败所形成的对考试的恐惧与消极态度深入到潜意识里,引发自我暗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持自卑、怀疑态度,久而久之彻底否定自己,常见于一直以来成绩不错,偶尔一次考差之后就连续考差的学生。
【材料二】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概念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常见的几种负性自动思维:
灾难化思维:在你看来,只要发生一件负面事件,就表示失败会接踵而来,无休无止。
过度泛化:你单单挑出一件负面细节反复回味,最后你眼中的整个现实世界都变得黑暗无光。这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一整杯水。
心理揣测:你喜欢用消极的理解方式贸然去揣测和下结论,即使没有确切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也如此。如果发现他人的行为不尽如人意,你就认为是针对你的,对此你也懒得去查证。在你看来,它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夸大和贬损:对于你的错误或他人的成就等方面,你往往会夸大它们的重要性。但对于你的优点或他人的缺点等方面,你又会不理智地将它们缩小,把它们看得微不足道。
情绪化推理:你们把自己的一些主观感觉变成关于自己的事实,“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我是个失败者”。这种思维愈演愈烈,可能会让人绝望,然后我们就会以一种绝望的心态行事。
“永远不够好”的评论:你习惯于用“我应该擅长这个”和“我必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来鞭策自己,这类宣言给自己和他人设立了不合理的期望。这样,我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失败上”拥有这样思维的人通常对自己有严格的期望、制定了不现实的规则,并且不允许自己失败。这种句式带来的情绪后果就是内疚。当你把“应该”句式强加于他人时,你还会产生愤怒、沮丧甚至仇恨的情绪。
乱贴标签:这是一种极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此时,你不再描述自己的错误,而是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我是个废物”。如果有人使你苦恼,你又会给他贴上消极的标签:“他真是个讨厌鬼”。乱贴标签指的是用高度情绪化、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来描述事物。
罪责归己:即使某些外界消极事件你根本不需要负责,但你却认为自己是罪魁祸首。
(选自《简书•阳兰情绪管理》,有删改)
【材料四】
改变孩子思维的三个P原则:
三个P代表坚持(persistence)耐心(patience)和劝导(persuasin)。
坚持坚持并不是唠叨。它意味着保持冷静和不放弃。人们很容易放弃,但完成一次蜕变往往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从长远来看,你的孩子会意识到你在那里,并没有放弃他们。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如果你能灵活处理,你的青春期孩子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静下来。这意味着,你应该有长远的眼光。
耐心我明白,你的家里有一大包情绪荷尔蒙在上蹿下跳,想要保持冷静是很困难的。尽管如此,你首先要确保不会被易冲动的青少年卷入没完没了的争吵中。这不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对双方都不好,除了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冷静而目标明确地处理这件事,可能会比吼叫、羞辱孩子、迫使他们招供更能阻止事情的发生。
劝导事实上,改变青少年的行为方式很像老话讲的“牵马过河”。你不能像某些专业的催眠师那样,暂时扭转青少年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地为他们展示,还存在着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供选择。然后,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给孩子做参考,希望他们会得出更合理的结论。
(摘自《来自星星的孩子》)
(1)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表现为学生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压力水平与表现水平之间是倒U型的曲线关系。
C.“我这次考试都没有及格,我什么都不行!”属于“罪责归己”的负性自动思维。
D.以上几则材料探讨了关于考试压力和负面思维的话题,其中重点分析了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问题。
(2)请根据材料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两幅概念图,分别得出结论,写在下面横线上。
图一:
图二: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学生害怕考试的原因中暗含哪些“负性自动思维”。
【答案】(1)B
(2) 图一:对于相同任务,随着压力水平增长,表现水平会逐渐上升至峰值,然后不断下跌; 图二:对于难度不同的任务而言,难度越高的任务表现水平越差,其峰值所对应的压力水平也越低。
(3)“灾难化思维”与“情绪化推理”,想象自己一次考试失利后会失去所有;“心理揣测”与“过度泛化”,认为考试失利后会被他人彻底贬低;“乱贴标签”与“永远不够好的评论”,考好或考糟之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的内容理解及辨析。
A.“张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表现为学生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有误。根据材料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部分同学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考试成绩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应该能拿到更好的成绩’,一旦达不到又全盘否定此前的付出,无视自己曾经的成功案例,因而沮丧痛苦,甚至恐惧崩溃,常见于成绩多数时候一般,偶尔考得很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同学低估自己的能力,连续几次因考试失败所形成的对考试的恐惧与消极态度深入到潜意识里,引发自我暗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持自卑、怀疑态度,久而久之彻底否定自己,常见于一直以来成绩不错,偶尔一次考差之后就连续考差的学生”可知,张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表现为:部分同学高估自己的能力,还有一部分同学低估自己的能力;
C.“属于‘罪责归己’的负性自动思维”有误。根据材料三“罪责归己:即使某些外界消极事件你根本不需要负责,但你却认为自己是罪魁祸首”,材料三“灾难化思维:在你看来,只要发生一件负面事件,就表示失败会接踵而来,无休无止”,结合“我这次考试都没有及格,我什么都不行!”可知,只发生了“这次考试没有及格”这一件负面事件,就表示失败接踵而来,“我什么都不行!”,故这种思维,属于“灾难化思维”而不是“罪责归己”的负性自动思维。
D.“重点分析了如何应对考试焦虑的问题”有误。根据材料四“改变孩子思维的三个P原则”可知,重点分析了改变孩子思维的原则;
故选B。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内容理解。
根据读图一可知,横轴为压力水平,从左至右,表示微弱、中等到强烈压力;纵轴为人物的表现水平,从下至上,表示表现水平从低到高;根据曲线规律,压力水平与表现水平之间是倒U型的曲线关系。对于相同任务,随着压力水平增长,表现水平会逐渐上升至峰值,然后不断下跌。中等压力下表现水平达到峰值,表现最佳。
根据读图二,横轴为压力水平,从左至右,表示微弱、中等到强烈压力;纵轴为人物的表现水平,从下至上,表示表现水平从低到高;根据任务难度,分低难度任务、中难度任务、高难度任务三种。根据曲线规律可知,对于难度不同的任务而言,难度越高的任务整体表现水平越差,其表现水平的峰值所对应的压力水平也越低。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材料一“不能正确认识考试,动辄将一次普通的学业检测与前途命运联系,总是想象自己考试失利后会失去所有,造成自身心理压力过大”,结合材料三“灾难化思维:在你看来,只要发生一件负面事件,就表示失败会接踵而来,无休无止”,材料三“情绪化推理:你们把自己的一些主观感觉变成关于自己的事实,‘我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我是个失败者’。这种思维愈演愈烈,可能会让人绝望,然后我们就会以一种绝望的心态行事”可知,学生害怕考试的原因中暗含着“灾难化思维”与“情绪化推理”,想象自己一次考试失利后会失去所有;
根据材料一“不能正确面对他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考生唯恐考试失败无颜面对父母、老师的付出,担心老师、同学的负面评价,认为他们一定会对自己感到失望,会看低自己”,结合材料三“心理揣测:你喜欢用消极的理解方式贸然去揣测和下结论,即使没有确切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也如此”,材料三“过度泛化:你单单挑出一件负面细节反复回味,最后你眼中的整个现实世界都变得黑暗无光。这就像一滴墨水染黑了一整杯水”可知,学生害怕考试的原因中暗含着“心理揣测”与“过度泛化”,认为考试失利后会被他人彻底贬低;
根据材料三“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部分同学高估自己的能力,对考试成绩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应该能拿到更好的成绩’,一旦达不到又全盘否定此前的付出,无视自己曾经的成功案例,因而沮丧痛苦,甚至恐惧崩溃,常见于成绩多数时候一般,偶尔考得很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同学低估自己的能力,连续几次因考试失败所形成的对考试的恐惧与消极态度深入到潜意识里,引发自我暗示,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持自卑、怀疑态度,久而久之彻底否定自己,常见于一直以来成绩不错,偶尔一次考差之后就连续考差的学生”,结合材料三“乱贴标签:这是一种极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此时,你不再描述自己的错误,而是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材料三“‘永远不够好’的评论:你习惯于用‘我应该擅长这个’和‘我必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来鞭策自己,这类宣言给自己和他人设立了不合理的期望。这样,我们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失败上’拥有这样思维的人通常对自己有严格的期望、制定了不现实的规则,并且不允许自己失败。这种句式带来的情绪后果就是内疚。当你把‘应该’句式强加于他人时,你还会产生愤怒、沮丧甚至仇恨的情绪”可知,学生害怕考试的原因中暗含着“乱贴标签”与“永远不够好的评论”,考好或考糟之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他们只想做自己
刘娜
①前两天,我回了趟老家。推开家门,就撞见正要出门办事的我爸:他穿了一件洗得掉色的上衣,裤子膝盖处烂了个大洞,脚上的鞋也不知道穿了多久,大拇脚趾头顶着鞋尖,“呼之欲出”。
②我们兄妹没少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苦日子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已经长大了,我们都在努力赚钱,你们是时候享享福了;给你们买的吃的、喝的、用的,你们只管享用好了,千万别藏起来、放起来,放久了就放坏了。
③“好的,好的。”对于儿女的苦口婆心,老两口每次都把头点得像捣蒜一样,但只要脱离了我们的视线和掌控,他们就“原形毕露”:给他们买的营养品,放过期了还没舍得喝;买的衣裳,放得不合身了还没穿到身上;银行卡上明明打了钱,他们遇事儿还是抠搜,恨不得把一元钱分成两半花……刚开始,我挺生气,一遍一遍说他们。如此“斗争”了一二十年,我操碎了心,说破了嘴,气得头顶冒烟、脚底打滑,仍没什么效果。
⑤三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坐在老家楼顶,看着四野夜幕低垂,一点点吞噬我出生的这片土地、河流、村庄和老屋。忽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最大的心愿,到底是父母活成我期待的样子,还是安然地做他们自己?
⑥得到答案的那一刻,我有点脸红。
⑦这些年,我一直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人能活成我们期许的样子,每个人都只能活成他自己的样子。但面对生我养我的父母,我何尝不是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说服他们,想让他们活成我期待的样子呢?最终,我那一辈子都在乡村和土地、四时五谷之间辗转的父母,还是用他们的习惯和执拗,教训我:他们只想做自己。
⑧这个认知,在几天前和我表弟媳妇的聊天中,进一步得到了深化。我舅家的表弟和表弟媳,大学毕业后到北京打拼。俩人特别能干,表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副总,表弟媳在网络上做商品直销,有自己的品牌和工厂。
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强人,面对自家老人却束手无策。老人年龄大,骨头特别脆,轻轻摔一下就可能骨折。她每天都要打电话叮嘱:要喝牛奶,要吃钙片,走路慢点,不能摔倒了。老太太答应得很好,但转身该干嘛干嘛:忘记喝牛奶、吃钙片,走路不看脚下,不小心又摔成骨折。她气得不行,把老太太接到身边来,调理身体,陪她康复。陪了大半年,可算把老太太的坏习惯和坏毛病都纠正过来了。一转眼,老太太回了家,不到两个月,一切推倒,重又我行我素,又摔倒进了医院。
⑩令我叹服的,是她的这些观点:我们和父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位,是因为我们早已离开了故乡,和我们的父母在习惯和认知上早已不在一个水平面。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里的我们,在另一个轨道上,一直向前;而我们的父母,却留在故乡,守着老屋,抱着旧习惯,越活越小,越来越老,越走越慢。“不是我们嫌弃他们,而是他们跟不上我们了。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了改造他们,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呢?让他们做他们自己好了,直到他们自己愿意改变。”
⑪是啊,每个人,都只能活在自己认知的王国里。去了远方的我们和留在故乡的父母,早已不在同一个王国。我们无法把自己王国的准则,在他们的王国里推广。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当好自己王国的国王。
⑫这一层的认知,在和另一个老友聊天后,又有了不一样的答案。
⑬他比我大两岁,五年前,他辞职单干,后来越做越好,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但他父亲还是觉得他没有正经工作,只要他回家,就要数落他:“你看看你,40岁的人了,还整天瞎混,丢不丢人!”他拿着自己的产品、合同和订单给父亲看。父亲不认,说:“你就是个不孝之子!”为此,他又是摆事实,又是讲道理,就是入不了父亲的心。后来,他索性投降,父亲看他不顺眼,那就让他看去;父亲说他是瞎混,那就让他说去;父亲以他为耻,那就让他耻去。
⑭三年前,他父亲得了重病,前前后后做了3次大手术。这位兄长,一个人包揽了几十万的医疗费。父亲出院后,说城里太吵,他又出钱,在郊区给父母买了栋有院子的小洋楼,找了个保姆伺候照顾。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说他瞎混,再也不说他是不孝之子了,而是逢人就说:“时代不一样了啊,孩子们的事儿就让他们自己做主吧,咱可不能拿老一套要求他们。”
⑮这位兄长说:“年岁越大越明白,我们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而不是为了说服父母。如果说有一个办法能说服父母,那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在事实面前承认你是对的,主动改变。”
⑯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活成梦想中的样子,也要允许父母固守他们的偏见,活成舒服的样子。打破父母偏见的最好方式,是超越父母,而不是和父母争斗一辈子,最终活得还不如父母。
(节选《读者》2020年20期,有删改)
13.(3分)阅读全文,选文写了父母的哪几件事来表现“他们只想做自己”?
14.(4分)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1)但只要脱离了我们的视线和掌控,他们就“原形毕露”。(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2)如此“斗争”了一二十年,我操碎了心,说破了嘴,气得头顶冒烟、脚底打滑,仍没什么效果。(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句)
15.(2分)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⑪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我们无法把自己王国的准则,在他们的王国里推广。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当好自己王国的国王。”
16.(2分)作者为什么写弟媳的经历?
17.(3分)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案】13.示例:①“我”的父母不顾儿女的劝阻坚持节俭度日;②表弟媳的母亲在弟媳反复叮嘱后,依旧我行我素;③老友的父亲不听老友的辩解,坚持认为老友没有正经工作,是个不孝子。
14.(1)示例:原形毕露:恢复原来的样子。这里指父母不在“我们”的视线和掌控下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表现了父母执拗地想要做自己。
(2)示例: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了“我”为改变父母而做出的努力之多,却毫无效果的气愤与无奈。
15.“我们”不能把当代年轻人在城市的习惯和认知施加给父母,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做好的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超越父母,这样才有能力帮助父母。
16.示例:文章写表弟媳作为能够很好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女强人,却对自己老人束手无策的经历,表现了父母想做自己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样写,深化中心,告诉读者:作为儿女,我们和父母的错位是因为认知和习惯不同,我们应该让父母做自己,并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们身旁。
17.点明中心:我们要允许父母做他们自己,活成舒服的样子,用超越父母的方式打破父母的偏见。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解析】13.本题考查概括内容。
结合①至④段写“我们”兄妹没少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劝他们“给你们买的吃的、喝的、用的,你们只管享用”,但“给他们买的营养品,放过期了还没舍得喝;买的衣裳,放得不合身了还没穿到身上;银行卡上明明打了钱,他们遇事儿还是抠搜,恨不得把一元钱分成两半花”,据此可概括出:“我”的父母不顾儿女的劝阻坚持节俭度日。
结合⑧至⑩写表弟媳每天都要打电话叮嘱母亲“要喝牛奶,要吃钙片,走路慢点,不能摔倒了。老太太答应得很好,但转身该干嘛干嘛:忘记喝牛奶、吃钙片,走路不看脚下,不小心又摔成骨折”“一转眼,老太太回了家,不到两个月,一切推倒,重又我行我素,又摔倒进了医院”,据此可概括出:表弟媳的母亲在弟媳反复叮嘱后,依旧我行我素。
结合⑬至⑮写老友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拿着自己的产品、合同和订单给父亲看”,但他父亲还是觉得他没有正经工作,只要他回家,就要数落他“整天瞎混,丢不丢人”“你就是个不孝之子”,据此可概括出:老友的父亲不听老友的辩解,坚持认为老友没有正经工作,是个不孝子。
14.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1)解答此题,先解释词语意思,再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作用。
“原形毕露”意思是“原来的面目完全暴露出来了”,这里指父母不在“我们”的视线和掌控下,依旧坚持节俭度日,“给他们买的营养品,放过期了还没舍得喝;买的衣裳,放得不合身了还没穿到身上;银行卡上明明打了钱,他们遇事儿还是抠搜,恨不得把一元钱分成两半花”,表现了父母执拗地想要做自己。
(2)要求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操碎了心,说破了嘴,气得头顶冒烟、脚底打滑”夸张地写出“我”为改变父母节俭度日的习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仍没什么效果”写出“我”的努力没有任何效果。这句话突出强调了“我”为改变父母而做出的努力之多,却毫无效果,“我”为此感到气愤和无奈。
1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
根据前文第⑩段语境“我们和父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位,是因为我们早已离开了故乡,和我们的父母在习惯和认知上早已不在一个水平面”以及后文一个兄长和他父亲的故事等可知,这句话中的“自己王国的准则”“他们的王国”是指离开故乡后的当代年轻人和固守故土的父母的习惯和认知不一致。对父亲“他们的王国”不要强硬干涉,不能把自己的习惯和认知强加给父母。“当好自己王国的国王”是指过好自己的生活,超越父母,具有随时帮助父母的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孝顺。
16.本题考查对段落作用。
结合第⑧段表弟媳“在网络上做商品直销,有自己的品牌和工厂”,为女儿“放下生意,自学心理学,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和青春期的女儿做伴”,与闺女“是沟通无障碍的好朋友”,可知表弟媳是一个能够很好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女强人。
结合第⑨段弟媳反复叮嘱母亲“要喝牛奶,要吃钙片,走路慢点,不能摔倒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表现了弟媳对自己老人束手无策。弟媳的经历表明,父母想做自己是具有普遍性的。结合第⑩段“我们和父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位,是因为我们早已离开了故乡,和我们的父母在习惯和认知上早已不在一个水平面”“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当好自己王国的国王,然后在他们的王国出现危情时,坚定地站在他们身旁,告诉他们:‘我爱你们。哪怕,你们和我不一样’”可知,我们和父母的错位是因为与父母在习惯和认知上不同,我们不能将自己的准则强加在父母身上,而应该让父母做他们自己,并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他们身旁。
17.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
第⑯段中“做他们自己”照应文章标题“他们只想做自己”;“要允许父母固守他们的偏见,活成舒服的样子,做他们自己”“打破父母偏见的最好方式,是超越父母”点明文章的中心:我们要允许父母做他们自己,活成舒服的样子,用超越父母的方式打破父母的偏见;这一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能引发读者思考。
第三部分(共60分)
18.(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语言真奇妙!即便是生活中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说话的语境、方式不同,表达的意思、效果就会不同,你的心理感受也会不同。生活中的语言如此,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是如此。
请以“那句话,说得有点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和提示:①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联系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④画线处备选词语:智慧、暖心、艺术、大胆、委婉、扎心、离谱……
【答案】例文:
那句话,说得有点暖心
冰雪融化后,踏雪而来的,不只是春天。
——题记
“咯吱,咯吱……”昨晚,刚下了一场大雪。四周白茫茫,像我心中的天地。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寒风呼啸着,刮在我脸上、心上。
刚到家,我便看见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手夹着烟,看着电视,一口一口地吸着。这人是我的爸爸。
我小心翼翼地往沙发边挪,只有两三米的距离,却硬生生地被我挪出了十几米的长度。我走到爸爸面前,颤抖着,将成绩单递了出去。爸爸打开看了一眼,眼睛一扫到那个鲜红的大字——“差”时,就一把将单子揉成了一团,往地上一扔,指着我骂道:“你看你考的什么?这么差的成绩,还敢拿给我看!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不是让你来气我的……”
我心里似乎被一把生锈了的钝刀一下一下地割着,血流不止,痛彻心扉。我极力逼回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用全身的力量顶撞回去:“成绩成绩,你眼里除了成绩,还有我吗?我不是你的脸,更不是让你脸上长光的工具!”我夺路冲回卧室,把头埋在被子里,终于不可抑制地哭了出来。
窗外仍飘着大雪,似乎飘在了我的心上,将我的心冻得麻木,没有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我止了哭,坐起身,却看见一团黑影在门口。我看见爸爸在门缝外,徘徊了许久,然后离开了。我站起身,确认门外没有声音后,才将房门打开一条缝。令我惊讶的是,门前放了一碗面。我端起来,发现下面还放着一张字条——“对不起”。我的脸上又挂满了泪珠。
距离我上次吃爸爸煮的面已经过了很久了。我大口大口地吃着,热气熏花了我的脸,又熏热了我的心,温暖如春。
“对不起”是最简单的话语,却又是最艰难的话语,是我听过的最美妙的话语。
我望向窗外,大雪已停,雪正融化,春天也许就要来了吧!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
一、审题立意。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补充完整题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本题目在补题时给了很多的备选词语,如“智慧、艺术、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等”等,这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选择一个你最有生活最有话说的内容(词语)来填。叙事时一定要围绕着这一词语展开,并且要把这一词语写清楚道明白。同时要注意其限制性词语“那句话”,所填的词语是针对“那句话”而言,也就是要突出“那句话”的意义或影响。
二、选材。本文可选的材料很多。所选的材料需围绕所填写的词语。如填写的词语是“暖心”,那么就可以选择一句让你听了觉得很暖心的话,把说这句话的前因后果及暖心之处交代清楚。如填写的词语是“难忘”,那么就可以选择一句让你听了觉得很难忘的话,交代清楚为什么难忘,对你起到什么影响等等。
三、文体。题干一句明确需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文首点题,点明“那句话”是怎样的一句话,是谁说出来的,对我产生的影响等。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文中则写人记事,叙述关于“那句话”的事件,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是由谁说出来的,那句话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等。宜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最后一段收束全文,以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说出那句话的人的感激之情,升华主旨。并与第一段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五四制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五四制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五四制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五四制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五四制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五四制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五四制通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统编版2024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全解全析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参考答案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答题卡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2答题卡统编版2024通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统编版2024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参考答案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答题卡统编版2024通用docx、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01答题卡统编版2024通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