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53484/0-17328020551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53484/0-17328020552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453484/0-17328020552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 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50分)
1. 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 )
A.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B. 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
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详解】AB、施莱登、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它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正确,B错误;
C、细胞学说没有提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概念,C错误;
D、施莱登、施旺没有对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D错误。
故选A。
2.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C.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详解】A、原核细胞尽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形态、结构多种多样,所以具有多样性,A错误;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具有统一性,B错误;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正确;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D错误。
故选A。
3. 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 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细胞壁
B. 有细胞膜
C. 没有核糖体
D. 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因此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以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而不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所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 根据组成单糖的碳原子数目,可将单糖分为五碳糖和六碳糖等,其中不满足(CH2O)标准的是 ( )
A. 核糖B. 葡萄糖C. 脱氧核糖D. 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脱氧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4,麦芽糖为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化学式为C12H22O11。
【详解】A、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5,满足(CH2O)标准,可表示为(CH2O)5,A正确;
B、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满足(CH2O)标准,可表示为(CH2O)6,B正确;
C、脱氧核糖的化学式为C5H10O4,不满足(CH2O)标准,C错误;
D、麦芽糖为二糖,化学式为C12H22O11,由两分子葡萄糖脱一分子水形成,满足(CH2O)标准,D正确。
故选C。
5. 生命系统存在着从细胞到生物圈各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履虫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B.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C. 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不属于生命系统
D. 植物体和动物体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从小到大进行划分,可以依次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一个个体只含有一个细胞,所以可以看作是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
B、生命系统能独立的进行生命活动,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能独立的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
C、生态系统中存在非生命的物质和成分,虽然并不单纯构成一个结构层次,但生命系统均由这些物质和成分组成,因此其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
D、植物没有系统,因此动物与植物共有的生命系统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正确。
故选C。
6. 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因此它们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也不同。RNA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B. 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C.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 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1、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2、核酸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
【详解】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4种),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含氮碱基(A、U、G、C)、磷酸。
故选B。
7. 某同学在烈日下参加足球比赛时突然晕倒,医生根据情况判断,立即给他做静脉滴注处理。请推测,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
A. 生理盐水B. 淡盐水C. 葡萄糖溶液D. 葡萄糖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2、人正常的血糖浓度为0.8-1.2g/L,偏高会出现高血糖症状,偏低则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眼花,甚至昏厥等等。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同学突然晕倒,应该是低血糖的症状,需要补充葡萄糖溶液为身体提供能量;该同学在烈日下的运动过程中丢失了很多水分和无机盐,为了维持身体渗透压的平衡和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应该补充一些生理盐水。因此,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注射液是葡萄糖生理盐水。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 由许多氨基酸缩合而成的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成肽链的化学元素不同
B.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组成肽链的化学元素都含有C、H、O、N,这不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
B、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正确;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
9.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HIV: 碱基5种 核苷酸5种 五碳糖1种
B. 烟草叶肉细胞:碱基5种 核苷酸8种 五碳糖2种
C. SARS:碱基4种 核苷酸8种 五碳糖2种
D. 豌豆根毛细胞:碱基8种 核苷酸8种 五碳糖2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HIV是一种RNA病毒,体内只含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种类数为4种(A、U、G、C)、核苷酸为4种(4种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1种(核糖),A错误;烟草叶肉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种类为5种(A、T、G、C、U)、核苷酸为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2种(脱氧核糖和核糖),B正确;SARS是一种RNA病毒,体内只含RNA一种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数为4种(A、U、G、C)、核苷酸为4种(4种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1种(核糖),C错误;豌豆根尖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碱基种类为5种(A、T、G、C、U)、核苷酸为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2种(脱氧核糖和核糖),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病毒只含有DNA或RNA,细胞内生物中含有DNA和RNA,再根据DNA和RNA的组成上的异同来判断个选项。
10. 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关于蓝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
B. 蓝细菌无成型细胞核且结构简单
C. 蓝细菌可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D. 蓝细菌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特征是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构成,均有核糖体这一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差异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A、蓝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A正确;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型细胞核且结构简单,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生物中,结构最相似的一组是( )
A. 大肠杆菌、蓝藻、绿藻
B. 霍乱弧菌、颤藻、霉菌
C. 变形虫、念珠藻、链球菌
D. 酵母菌、草履虫、蘑菇
【答案】D
【解析】
【分析】常考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如链球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大肠杆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霍乱弧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变形虫属于动物(真核生物),念珠藻、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酵母菌、草履虫、蘑菇都属于真核生物,结构最相似,D正确。
故选D。
12. 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具有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他们的( )
A. R基组成不同
B. 氨基羧基数目不同
C. 结构完全不同
D. 质量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氨基酸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种类不同区别在R基不同。
【详解】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种类不同区别在R基不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 某植物体内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则◇-○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
◇-○+水◇+○
A. 麦芽糖B. 乳糖C. 蔗糖D. 淀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1分子麦芽糖有2分子葡萄糖组成,1分子蔗糖有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乳糖是动物特有的二糖,1分子乳糖有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组成。多糖有糖原、淀粉和纤维素,构成他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其中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多糖。
【详解】A、麦芽糖属于二糖,由两分子相同的葡萄糖构成,A错误;
B、乳糖属于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但只存在于动物体内,B错误;
C、蔗糖属于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 C正确;
D、淀粉属于多糖,是由很多葡萄糖组成,D错误。
故选C。
14. 下表所列物质属于蛋白质,且体现的蛋白质功能正确的是( )
A. 血红蛋白——免疫B. 性激素——信息传递
C. 抗体——组成细胞结构D. 胃蛋白酶——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
【详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错误;
B、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
C、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具有免疫功能,C错误;
D、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D正确。
故选D。
15. 下列选项中,分别属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糖类依次是( )
A. 核糖和脱氧核糖,淀粉B. 乳糖和糖原,纤维素
C. 乳糖,麦芽糖和脱氧核糖D. 半乳糖和乳糖,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2、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
3、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解】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A错误;
B、乳糖和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B正确;
C、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C错误;
D、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D错误。
故选B。
16. 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 脂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只含有CHO
C.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D. 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脂质主要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
B、脂质主要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是C、H、O,B错误;
C、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C正确;
D、胆固醇既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17. 人类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8种核苷酸B. 4种碱基
C. 4种脱氧核苷酸D. 4种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详解】ABCD、人类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在抗疟药物的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其分子式为C16H26O5。下列物质与蒿甲醚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 )
A. 磷脂B. 血红素C. 脱氧核糖D. 叶绿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P甚至N,与蒿甲醚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血红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Fe,与蒿甲醚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B错误;
C、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为C、H、O,与蒿甲醚组成元素完全相同,C正确;
D、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为C、H、O、N、Mg,与蒿甲醚组成元素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19.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组是( )
A. 磷脂、胆固醇B. 血红蛋白、抗体
C. 脂肪、维生素D. 纤维素、核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会形成肽键,故多肽、蛋白质含有肽键。
【详解】A、磷脂、胆固醇属于脂质,不含肽键,A不符合题意;
B、血红蛋白、抗体均属于蛋白质,均含有肽键,B符合题意;
C、脂肪、维生素不是蛋白质,不含肽键,C不符合题意;
D、纤维素是糖类,糖类与核酸均不含肽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下表所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 DNAB. RNA
C. DNA和RNAD. 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组成 DNA 的含氮碱基有 A、T、G、C 四种,组成 RNA 的含氮碱基有 A、U、G、C 四种。
【详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组成 DNA 的含氮碱基有 A、T、G、C 四种,组成 RNA 的含氮碱基有 A、U、G、C 四种,根据表格中的碱基种类分析,含有碱基U,故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 中国的饺子、烤鸭备受人们喜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饺子皮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可用碘液进行检测
B. 鸭皮细胞在烤制过程中先丢失自由水,后丢失结合水
C. 饺子馅中的无机盐进入到人体细胞后,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D. 大多数动物的脂肪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与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A、饺子皮主要由小麦粉制作而成,小麦粉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液会变蓝,故饺子皮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可用碘液检测,A正确;
B、鸭皮细胞在烤制过程中先丢失自由水,后丢失结合水,因为自由水是可以流动的,而结合水是与细胞中的有机物结合在一起的,B正确;
C、饺子馅中的无机盐最终进入到人体细胞中,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正确;
D、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D错误。
故选D。
22. 一定条件下,利用特定试剂可以检测赵县雪花梨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下列对检测过程或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将雪花梨制成匀浆
B. 样液中应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
C. 检测过程中需水浴加热
D. 检测结果样液颜色应呈现紫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检测赵县雪花梨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需先制备组织样液,即需将雪花梨制成匀浆,A正确;
BC、检测还原糖使用斐林试剂,且检测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BC正确;
D、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D。
23. 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 Fe、Mn、Zn、S
B. Zn、Cu、Mn、Ca
C. M、Cu、B、Mn
D. K、Mn、Cu、Fe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
【详解】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微量元素有Mn、Zn、Cu、B、Fe、M,C正确。
故选C。
24.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观察到的物像如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详解】ABCD、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镜头最长,因而视野最暗,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 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 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 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快,因此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B正确;
C、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因此越冬植物的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C错误;
D、老年人的细胞代谢比婴儿细胞代谢慢,故老年人细胞中的含水量比婴儿要少,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柽红柳绿,芦花飞舞,物种资源极为丰富,是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以下是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层次,保护区内所有的东方白鹳属于______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______。
(3)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______。
(4)采集湿地水样进行显微观察,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 1转为视野 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序号)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抬高镜筒 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⑤向右移动装片 ⑥向左移动装片
【答案】(1) ①. 生态系统 ②. 种群
(2) ①. 蓝细菌 ②. 蓝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③. 叶绿素和藻蓝素
(3) ① 衣藻 ②. 无细胞结构
(4)⑥④②③
【解析】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显著的区别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病毒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显著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小问1详解】
该自然保护区包括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该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所有的东方白鹳是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层次。
【小问2详解】
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蓝细菌;此类细胞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故可进行光合作用。
【小问3详解】
衣藻是真核细胞,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叶绿体等结构,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其没有细胞结构。
【小问4详解】
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立的虚像,要想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方法是物像偏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视野2中观察物像在视野1的左侧,因此要想移向视野中央,应该向左移动装片;从视野1转为视野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向左移动)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一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⑥→④→②→③。
27.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可以组成多种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图是人体细胞中重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①所指的元素是_______,A的中文名称为_____,其基本单位是_____;
②b的结构通式是_____,b→肽链的过程叫做_____;
③染色体由A_____和B_____类密结合形成。
(2)人的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两条α链、两条β链,共含574个氨基酸,在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_____个水分子。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两种细胞承担的功能不同,试从蛋白质结构的角度分析两种细胞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_______。
(3)多糖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多聚体,请从单体的角度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多糖不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N、P ②. 脱氧核糖核酸 ③. 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 ④. ⑤. 脱水缩合 ⑥. DNA ⑦. 蛋白质
(2) ①. 570 ②. 构成这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3)构成多糖的葡萄糖的排列顺序没有变化,而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差万别,储存着遗传信息,所以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解析】
【分析】1、脱水缩合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核酸的功能:(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问1详解】
①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是肽链折叠而成应为蛋白质,A为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的化学元素是C、H、O、N、P,故图中①所指的元素为N、P。
②b 是组成蛋白质的小分子,为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③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图中A是DNA,B是蛋白质。
【小问2详解】
人的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肽链,两条α链、两条β链,共含574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574-4=570,则在该血红蛋白彻底水解的过程中,需要570个水分子;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这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即构成这两种细胞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
【小问3详解】
由于构成多糖的葡萄糖的排列顺序没有变化,而构成核酸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差万别,储存着遗传信息,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多糖不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8. 如图A所示的分子结构式为某种核苷酸,已知左上角虚线框中表示的结构为碱基腺嘌呤;图B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它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构成图B物质的原料。
(2)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有A、G、C、T、U五种,那么仅由A、G、C、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_种。
(3)4、5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与另一种核酸相比,图B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________。
(4)DNA是________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答案】 ①.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 不是 ③. 7 ④.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⑤.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⑥. 胸腺嘧啶(T) ⑦. 遗传信息
【解析】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1)图A中碱基为腺嘌呤,五碳糖为核糖,故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B中含有碱基T,故为DNA单链片段,核糖核苷酸不是构成DNA的原料。
(2)豌豆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由于A、G、C在DNA和RNA中都含有,都参与构成2种核苷酸,而U只存在于RNA中,只能参与构成1种核苷酸,故由A、G、C、U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7种。
(3)据图可知,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5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图B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胸腺嘧啶(T)。
(4)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点睛】熟知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二者之间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图示中物质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9. 某种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该脑啡肽的结构式。
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脑啡肽的氨基酸数目是______,因此脑啡肽又叫_____肽; 有____种氨基酸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目是_____。
(2)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脑啡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3)如果上图中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改变,该脑啡肽的功能______(会或不会) 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5##五 ②. 五肽##多肽 ③. 4##四 ④. 4##四 (2)5m-72
(3) ①. 会 ②.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小问1详解】
题图分析,图示为脑啡肽分子结构示意图,该分子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也称为多肽;组成脑啡肽的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故合成脑啡肽的氨基酸分子有4种;生成的水分子数目=肽键数=于4。
【小问2详解】
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该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4分子的水形成的五肽,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表示为:5m-18×4=5m-72。
【小问3详解】
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影响其功能,进而决定了脑啡肽的功能,如果氨基酸的顺序变了,则上图中的氨基酸顺序发生了改变,该脑啡肽的功能会改变。
30. Ⅰ.某同学按下表所示进行有关实验。
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
(1)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
(2)实验中的X试剂是____,Y现象是____。
II.无机物在细胞的正常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寒冬到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____,增加抗逆能力。
(4)无机盐在机体中绝大多数以____形式存在,无机盐的功能有:____(写出2点)。
(5)为验证Mg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某同学进行了实验。甲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乙组:正常植物+缺Mg培养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的生长情况。
①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
②实验结果预测:乙组叶片____。
③另一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尚有可疑之处,其处理方式是向培养一段时间后的乙组加入适量的含Mg的化合物,观察乙组加入Mg前后生长状况与甲组的对比情况。其实验结果观察到最可能是____。该同学设置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
【答案】(1)材料选择不对(不应该用西瓜汁液)
(2) ①. 双缩脲试剂 ②. 紫色反应 (3)升高
(4) ①. 离子 ②. 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5) ①. 甲组 ②. 变黄 ③. 叶片由黄变绿 ④. 二次对照,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解析】
【分析】1、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2、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者产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抗逆性差,反之亦然。
【小问1详解】
B组实验是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实验材料应选择无色实验材料,西瓜汁有颜色,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
【小问2详解】
C组实验是蛋白质的鉴定,所用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1mLA液(0.1g/mL 的NaOH),再加4滴B液(0.01g/mLCuSO4),结果出现紫色反应。
【小问3详解】
寒冬到时,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加,增加抗逆能力。
【小问4详解】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小问5详解】
①实验中自变量是Mg的有无,对照组是甲组。
②实验结果预测:Mg为植物的必需元素。乙组培养在缺Mg培养液中,叶片变黄。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材料
实验试剂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III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西瓜汁液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C
豆浆
X试剂
Y现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肇庆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