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感知文章内容。
2.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53 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策划了一个征稿专题活动:你曾经见过的最平凡、难忘的人是谁?编辑部陆续收到投稿,其中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尤其震撼人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植树的牧羊人”,感受他的情怀。
、见证人物事迹
1,请同学们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章记述了一个名为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从 1910 年开始,在荒原中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种树,以个人之力将一片废墟重建为美好家园的故事。
2,细读文章,完成下列表格(齐读第二段和第二十段)(
3,文章哪两句话对牧羊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如果他慷慨无私……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人的力量多么伟大!
观察表格,本文详写了几次拜访牧羊人?各自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次,第一次看到了废弃的村庄,第二次看到了大片的树林,第三次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沃土。
这变化都是谁带来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牧羊人,侧面描写,烘托了牧羊人的艰辛、执着和他的伟大。
(三)领略奇人风采
1,说说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语句)
(小组合作归纳)
(2-6)段:善良热情、积极生活、一丝不苟、安静忠厚;
(7-11):做事认真仔细、无私、执着;
(12-15):坚持不懈、有着顽强的毅力;
(16-21):对自己要做的事有着顽强的信念,伟大。
2,请把黑板上的句子来进行标注,标明描写方法或者写作手法。
句子(略)
(教师)总结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牧羊人是一个善良热情、积极生活、一丝不苟、安静忠厚、做事认真仔细、无私、执着、坚持不懈、有着顽强的毅力、对自己要做的事有着顽强的信念的这样一个及其伟大的平凡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35年如一日地在这个荒原种树呢?
“他说,他五十五岁,……他选择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树;没有树就没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做吧!”
对生命的珍视和慷慨无私的精神在支撑着他。(理解:他没有了任何亲人,没有任何事可以做,他将种树当成了他的事业,每种下一棵树,就感觉自己在人世间多了一个亲人。而种下一棵树就能为这里带来生命,他意识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为自己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并让自己忙碌起来,不管如何辛苦,但终归心灵是幸福的!
(四)探究主题思想
1,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与牧羊人见面不止三次,可是作者为何只详写这三次?
这三次见面最具代表性,分别对应故事的开端、发展与结局,跨度时间长,这充分表现老人的执着和伟大。详略安排得当,能恰到好处的突出文章的主题。
2,探究植树意义:老人植树后带来了怎样的结果?请分析之前所圈画的表现荒原前后状况的语句,提炼关键词填空并阐述理由。
老人因种树变得更加充实,重获幸福;“荒原”因老人再次成为“家园”,重拾活力。
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主题归纳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原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突出价值影响
阅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杨善洲的故事。请仿照他的颁奖词为植树牧羊人写一则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找环境知变化,观言行品人物,看评价懂人物,寻找你身边的牧羊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学指导之预习与互动,自学指导之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