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多版本多地区)含答案
-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新高考通用“10+5+5”,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3章第1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江苏专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1~4)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第1~3章)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浙江专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第4章第1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1~4)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第2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3章第2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3章第2节鲁科版2019A4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3章第2节鲁科版2019A3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1-2章占50%,3章1-2节占50%(鲁科版2019)。
5.难度系数:0.6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P 31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家与其所作突出贡献不匹配的是()
【答案】A
【解析】A.元素概念是由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错误;
B.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提出氧化学说,故B正确;
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创立了分子学说,故C正确;
D.波义耳,他认为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或原子自由组合构成的,提出了原子论,故D正确;
故选A。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添加到葡萄酒中作抗氧化剂
B.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
C.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相同
D.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添加到葡萄酒中作抗氧化剂,故A项正确;
B.氧化亚铁可以被用作色素,在化妆品和刺青墨水中都有应用,也可应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绿色,故B项正确;
C.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但明矾净水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原理不同,故C项错误;
D.雾属于胶体,晨雾中如梦似幻的光束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故D项正确;故本题选C。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A.硫酸氢钠为盐不是酸,A错误;
B.氧化钙为碱性氧化物、亚硫酸为弱酸、KSCN为盐、氯水含氯分子、水等为混合物,B正确;
C.过氧化钠为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液氨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C错误;
D.胆矾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但不能导电的是
①液态氯化氢 ② 稀硫酸 ③碳酸钠固体 ④熔融态氯化镁 ⑤五水硫酸铜晶体 ⑥氯水
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①液态氯化氢虽为电解质,但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
② 稀硫酸溶液中,含硫酸根和氢离子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但稀硫酸属于混合物;
③碳酸钠虽然为强电解质,但碳酸钠固体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④熔融态氯化镁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
⑤五水硫酸铜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
⑥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以及次氯酸跟离子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综上所述①③⑤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选A。
5.实验室需要的盐酸,现用密度为、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盐酸进行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B.若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用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即可完成该实验
D.配制溶液时,若容量瓶内有蒸馏水,需烘干后才可使用
【答案】B
【解析】A.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100×10-3L×2.0ml/L=V×10ml/L,解得V=0.020L=20.0mL,量筒量取浓盐酸体积为20.0mL,故A项错误;
B.使用量筒时俯视刻度线,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项正确;
C.配制溶液需要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故C项错误;
D.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不需要烘干,定容等操作时要加水,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氧化
C.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其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
D.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作还原剂
【答案】A
【解析】A.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正确;
B.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可能被还原,如电解水生成氧气与氢气,氢元素被还原,B错误;
C.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C错误;
D.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遇到强氧化剂作还原剂,遇到强还原剂,则作氧化剂,D错误;答案选A。
7.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该过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盐表面的Na+和Cl−在水分子作用下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Na+在水中形成水合钠离子时,由于Na+带正电,所以H2O分子中带部分负电荷O原子靠近Na+一侧;Cl-形成水合氯离子时,由于Cl-带负电,因此H2O分子中带有正电荷的H原子一端靠近Cl-一侧,故上述图示中错误的表述是,故合理选项是D。
8.对于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常见废弃物处理不恰当的是
A.对于酸、碱、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废液应分别收集
B.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盐酸
C.易燃物如钠、钾等若随便丢弃易引起火灾,可将未用完的钠、钾放回原试剂瓶
D.对于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利用沉淀法进行处理
【答案】B
【解析】A.对于酸、碱、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废液应分别收集,在确定酸和碱混合,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无危险时,可以利用中和法或氧化还原法,各取少量分次混合再排放,故A正确;
B.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盐酸具有腐蚀性,故B错误;
C.中学实验中,对于钠,钾,磷等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实验中未使用完时,可以将剩余的物品放回原试剂瓶保存,切忌乱扔,故C正确;
D.对于含有铅,汞,镉等重金属的废液,我们一般采用沉淀的方法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B。
9.按如图装置实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产生红褐色Fe(OH)3,因而不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A符合题意;
B.苯层能够隔绝空气,在液面下NaOH与Fe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并且能够常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
C.Fe与H2SO4反应产生FeSO4、H2,H2能够将溶液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FeSO4处于H2的惰性环境中,然后加入NaOH溶液,NaOH与FeSO4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由于没有空气,因此Fe(OH)2不能被氧化产生红褐色Fe(OH)3,故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Fe与H2SO4反应产生FeSO4、H2,H2能够将A、B两个试管溶液中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FeSO4处于H2的惰性环境中,然后关闭A的止水夹,反应产生的H2将A中FeSO4溶液压入B中的NaOH溶液,二者反应产生Fe(OH)2白色沉淀,由于装置中没有空气,因此Fe(OH)2不能被氧化产生红褐色Fe(OH)3,故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
10.溶液、双氧水、酸性溶液作氧化剂时分别被还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试纸测定溶液的
B.溶液可以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以增强消毒效果
C.以单位质量氧化剂的得电子数表示消毒效率,消毒效率:
D.可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氧化性:酸性
【答案】D
【解析】A.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用试纸测定溶液的,A错误;
B.将溶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放出有毒的氯气,消毒效果降低,B错误;
C.以单位质量氧化剂的得电子数表示消毒效率,74.5g得电子数为2NA,34g H2O2得电子数为2NA,故消毒效率:,C错误;
D.可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为氧化剂,为还原剂,故氧化性:酸性,D正确;答案选D。
11.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选项中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将茶叶灼烧成灰,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⑥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C
【解析】A.将茶叶灼烧成灰,应在坩埚中加热,用到的仪器有①、②、⑨和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A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
B.用浓盐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应在烧杯中进行,可用玻璃棒搅拌,B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
C.过滤时不需要用容量瓶,C项所选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
D.检验滤液中的,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溶液,用到的实验用品有③、⑧和⑩,D项所选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答案选C。
1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含有的质子数为
B.12g熔融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C.与足量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答案】A
【解析】A.1mlCO和1mlN2中均含有14ml质子,标准状况下,11.2LCO和N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l,所含质子数为7NA,故A项正确;
B.1ml熔融NaHSO4中含有1mlNa+和1ml,12g熔融NaHSO4即0.1ml,0.1ml熔融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故B项错误;
C.1mlFe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转移3ml电子,则5.6gFe即0.1mlFe,转移电子0.3ml,转移电子数为:0.3NA,故C项错误;
D.标准状况下,SO3为非气态物质,6.72LSO3不一定为0.3ml,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不一定为0.9NA,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A。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投入少量:
B.向酸性溶液中滴加少量双氧水: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
D.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A.溶液中加少量,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A错误;
B.碘离子还原性大于亚铁离子,故少量的过氧化氢先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B错误;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会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C正确;
D.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少量的物质完全反应,应按少量的物质的电离比例书写离子方程式,,D错误;答案选C。
14.可与过量热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有参与反应,生成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当被氧化的白磷比被还原的白磷多6.2g时,转移
D.是三元酸
【答案】B
【解析】A.没有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不确定生成气体体积,A错误;
B.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KH2PO2,还原产物是PH3,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B正确;
C.4个P原子中3个被氧化、1个被还原,同时转移3个电子,当被氧化的白磷比被还原的白磷多6.2g(为0.2mlP)时,转移,C错误;
D.可与过量热溶液发生反应KH2PO2,则是一元酸,D错误;故选B。
15.下列有关制备硫酸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沸腾炉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
B.在吸收塔中为了充分吸收SO3,常选用蒸馏水作吸收剂
C.尾气中的SO2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内容
D.进入接触室之前,气体需经过净化处理,防止催化剂中毒
【答案】D
【解析】A.沸腾炉制取二氧化硫,经净化后,进入接触室发生2SO2+O2 2SO3,A错误;
B.工业上在吸收塔内用浓硫酸吸收,防止形成酸雾阻止充分吸收,用水吸收容易形成酸雾,B错误;
C.二氧化硫是酸雨的来源,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内容,C错误;
D.制备硫酸过程中,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需要净化和干燥,是为了防止在接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D正确;
故选D。
16.将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可回收S并消除空气污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C.转化过程中,共有4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D
【解析】A.过程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A错误;
B.过程②发生的反应为硫化氢与溶液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氢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Cu2+=CuS↓+2H+,B错误;
C.由分析,反应中氧、铁、硫元素化合价改变,C错误;
D.总反应为铜离子和铁离子做催化剂条件下,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D正确;
故选D。
17.常温常压下,以芒硝()为原料,借助(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搅拌”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
B.“碳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滤渣2”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D.“蒸发结晶”至溶液中有少量晶体析出时应立即停止加热
【答案】D
【解析】A.“搅拌”过程发生反应为化合物交换成分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A正确;
B.通入二氧化碳碳化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沉淀,“碳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正确;
C.滤渣2为,经处理后可在搅拌环节循环利用,C正确;
D.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蒸发结晶”至溶液中有较多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D错误;故选D。
18.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会变为红色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
【答案】A
【解析】A.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酸性硫酸铁溶液中发生2Fe3++2H2O+SO2=2Fe2++ SO+4H+,B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如果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B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故A正确;
B.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是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的反应:,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溶液A为Fe2(SO4)3溶液,溶液中三价铁离子水解显酸性,溶液B中含H2SO4,显强酸性,溶液C为硫酸铁溶液和硫酸溶液,溶液C是溶液B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得到,虽然消耗氢离子但H+未完全消耗,溶液仍呈酸性,溶液的酸性:B>C>A,故C错误;
D.溶液C为硫酸铁溶液和硫酸溶液,加氧化亚铁,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则溶液C为硫酸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与溶液A的组成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9.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B.C.D.
【答案】C
【解析】先发生反应:,再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说明参加反应Fe的质量等于析出Cu的质量,,溶液中完全反应消耗Fe为,生成为,设析出的Cu为xml,则析出xmlCu消耗Fe为xml,则有:,解得x=0.7,则反应后溶液中,故,
答案选C。
20.用粗盐(含、、及少量泥沙等杂质)制备精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⑤、⑦中均需用到玻璃棒B.步骤②、③可以互换
C.步骤④生成的沉淀是D.步骤⑥发生的离子反应至少有2个
【答案】C
【解析】A.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都需要用到玻璃棒,A正确;
B.步骤②和③顺序可互换,因为只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的顺序颠倒,最终都能除去杂质离子,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正确;
C.步骤④生成的沉淀是和,C错误;
D.步骤⑥盐酸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步骤⑥发生的离子反应至少有2个,D正确;
答案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14分)现有4种物质:①稀硫酸 ②气体 ③熔融NaOH ④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物质①与物质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物质④的饱和溶液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物质②缓慢通入物质③的水溶液中,所得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曲线”表示生成物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物质的量变化。___________,最终生成物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4分)(1)③(2分)
(2) (2分)
(3) (2分)
(4)(2分) 0.5 ml·L-1(2分) (4分)
【解析】(1)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③熔融NaOH;
(2)物质①与物质③反应的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3)制取红褐色胶体应该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变红褐色:;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过量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图中“曲线”表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由碳、钠元素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l×2=1.0ml,则;,最终生成物碳酸氢钠2×(a-0.5)ml、剩余碳酸钠0.5-( a-0.5)= (1-a)ml,故。
22.(14分)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中的A~K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为淡黄色固体,C、F为单质,J在空气中可转化为红褐色固体K。回答下列问题:
(1)1mlA发生反应①,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
(3)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检验溶液中阳离子的试剂可以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
【答案】(14分)(1)1(3分) (2)焊接钢轨或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2分)
(3)(2分) KSCN或NaOH(2分)
(4)(3分)
(5)4(2分)
【解析】A为淡黄色固体,C、F为单质,J在空气中可转化为红褐色固体K,故可推出A为过氧化钠,B为水,C为氧气,D为氢氧化钠,E为氧化铁,F为铁单质,G为四氧化三铁,H为氯化亚铁,I为氯化铁,J为氢氧化亚铁,K为氢氧化铁,据此分析答题。
(1)1ml过氧化钠发生反应①,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转移的电子数为1NA;
(2)反应②为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故可用于焊接钢轨或制备金属纳米复合材料;
(3)G的化学式为,检验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的试剂可以为KSCN或NaOH,现象分别为溶液变红、产生红褐色沉淀;
(4)反应⑦为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⑦,共4个。
23.(16分)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 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 SO2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图实验 (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1)请写出锌与硫酸反应产生 SO2的化学方程式 。
(2)在组装仪器之后,加入试剂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装置中干燥管C的作用是 。
(4)移动塑料棒,使锌浸没到硫酸中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向D 装置中加入足量的 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a克。
①加入 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浓硫酸与锌反应的临界浓度为: ml/L。(用含a的计算式表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5)导管A竖直部分较长,其作用是 。
(6)另甲同学提出测定方案:将D中的溶液酸化后,利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测定原溶液中的SO,从而计算临界浓度。乙同学认为相对于(4)中的测定方法,此方案会使测定结果偏高,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 。
【答案】(16分)(1)Zn+2H2SO4(浓)=ZnSO4+SO2↑+2H2O(2分)
(2)检验装置气密性(2分)
(3)防倒吸(2分)
(4)①SO+H2O2=SO+H2O (2分) ② (4分)
(5)导气、冷凝回流(2分)
(6)实验过程中不能保证得到的Na2SO3溶液是否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质,造成滴定结果不准确(2分)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Zn与硫酸反应生成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 SO2的最低浓度)。浓硫酸在与Zn反应过程中,先表现S元素的氧化性,此时的还原产物为SO2,之后硫酸变稀反应生成H2;将生成的SO2在装置D中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然后向D装置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将S元素全部氧化为,之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BaSO4沉淀,通过硫酸钡沉淀的量来确定与Zn反应生成SO2消耗的硫酸的量,从而确定剩余硫酸的浓度,即临界浓度。
(1)锌与硫酸反应产生 SO2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因为涉及到气体的定量研究,进行实验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漏气。
(3)因为SO2易溶于NaOH溶液,所以需要干燥管C来防倒吸。
(4)①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了,被加入的H2O2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H2O2=SO+H2O。
②得到的沉淀为BaSO4,n(SO2)=n(BaSO4)=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Zn与H2SO4反应生成SO2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最开始硫酸体积为100mL、18ml/L,所以剩余的硫酸物质的量为(1.8-)ml,浓度为ml/L。
(5)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会使水分蒸发,造成硫酸的浓度变大。长直导管可以冷却水蒸气,使水回流,减小误差。
(6)实验过程中不能保证Na2SO3不被空气中的O2氧化,造成消耗的高锰酸钾偏少,测量的SO2的量偏小,导致最终得到的硫酸的临界浓度偏高。
24.(16分)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将氯气通入熔融硫黄制备。已知:的沸点为138℃,热稳定性较差,与水反应生成S、和HCl。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m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使用时,进气口为___________(填“a”或“b”)。
(2)装置A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按气流方向各装置由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大写字母)。
(4)已知能被氧化为,也能与水反应生成S、和HCl。
该实验制得产品12.86g(杂质只有),将其溶于水,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淡黄色固体4.16g,则产品中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l。为提高产品的纯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6分)(1)球形干燥管(2分) b(2分)
(2)(2分)
(3)AEDBFC(4分)
(4)0.08(4分) 控制好温度或控制盐酸滴加速度不要过快(2分)
【解析】A制取氯气含有HCl和水蒸气,E装置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D是干燥氯气,B是反应制得粗品,F是收集产品,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尾气处理;
(1)装置C中m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使用时,进气口为大口b;
(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
(3)由分析可知,按气流方向各装置由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AEDBFC;
(4)与水反应生成S、和HCl:,也能与水反应生成S、和HCl:;设、物质的量分别为a、b,则135a+103b=12.86,×32+×32=4.16,a=0.08ml;已知:热稳定性较差,能被氧化为,则为提高产品的纯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控制好温度或控制盐酸的滴加速度不要过快。
门捷列夫
拉瓦锡
阿伏加德罗
道尔顿
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
提出氧化学说
提出分子学说
提出原子论
A
B
C
D
选项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混合物
A
碱石灰
B
氯水
C
液氨
D
胆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3章)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3章鲁科版2019A4版docx、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1-3章鲁科版2019A3版docx、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浙江专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第4章第1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docx、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答题卡docx、高一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答题卡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新高考通用“10+5+5”,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第3章第1节)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章第3章第1节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A4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章第3章第1节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A3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docx、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版pdf、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docx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