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母题解密 专题02物态变化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母题解密 专题02物态变化练习,共10页。
揭秘
母题
【母题1】(2024•镇江)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B.C.D.
【母题2】(2024•锦州)小明同学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
B.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C.普通壁挂式空调正常工作的功率约为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母题3】(2024•青海)如图所示,是青藏兵站部指战员在雪山下巡护的情景,下列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某指战员的身高约为
B.某指战员的质量约
C.此时的气候温度约为
D.某指战员步行的速度约
02
物态变化
揭秘
母题
【母题4】(2024•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母题5】(2024•包头)如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水加热后产生大量水蒸气将塞子顶出,同时管口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B.塞子被顶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白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D.酒精消耗过程中热值变小
【母题6】(2024•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露和霜都是固体B.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
C.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03
物态变化中的实验
揭秘
母题
【母题7】(2024•湘潭)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室温下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2中温度计示数为 。
(2)由实验数据绘制成图3所示图像,可知,段该物质是 态,段 (选填“需要”或“不需” 吸热;由实验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3)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晶体的熔点越低,如图4,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金属丝下方与冰接触处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 ,从而使冰的熔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 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金属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
【母题8】(2024•淮安)某兴趣小组利用一次性纸杯研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 焰对纸杯加热。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为 。
(2)当水温升高到后,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特点为 。
(3)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 。
(4)取下温度计,继续加热,在水烧干之前纸杯没有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 ,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母题9】(2024•盐城)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先调整铁圈的高度,确保用酒精灯的 加热。接着将铁圈向 移动,调节温度计到恰当的位置。
(2)每隔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第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图丙所示情形可能为表中第 时气泡上升的状态。
(3)沸腾后撤去酒精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 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持续 。
模拟
中考
1.(2024•金安区校级三模)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024•遵义模拟)“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茶技艺为一体的茶道形式。泡茶时,在杯子周围会出现“白气”,则“白气”是
A.小冰晶B.小水珠C.水蒸气D.空气
3.(2024•大丰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
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
D.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
4.(2024•山亭区一模)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
A.B.C.D.
5.(2024•佛冈县一模)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冷饮冒“白气”,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6.(2024•杏花岭区校级三模)西周晋侯鸟尊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如图所示。古代劳动人民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情境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铜液冷却成型”相同的是
A.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B.使用干冰在舞台上制作云海效果
C.夏日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露珠
D.民间艺人用糖浆制作糖画
7.(2024•邓州市二模)“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关于节气中物质状态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谷雨”,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小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8.(2024•武进区模拟)“泼水成冰”是严寒天气下北方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现象,小明同学想探究“泼水成冰”现象的形成条件,他做了以下几次实验:
实验一:把的水泼向的空中,水在空中没有结冰,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
实验二:把的水泼向的空中,出现一些水雾,但没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
实验三:使用的热水泼向的空中,热水划成弧线,形成完美的“泼水成冰“效果。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泼水成冰”现象可以使用任何温度的水完成
B.“泼水成冰”现象只要环境温度足够低就能完成
C.“泼水成冰“现象中的冰是由泼出去的水直接凝固而成
D.“泼水成冰”现象中的冰是由水蒸气液化后凝固或直接凝华而来
9.(2024•永安市模拟)小兵用图1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某物质的熔化特点。
(1)实验表格如上表所示,则表格中(a)处应填写的项目是 ;
(2)小兵正确地进行了实验,并根据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②第时,该物质 (选填“继续”或“不再” 吸热,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是 ;
③在第时,若将试管从温水中取出,并立即放入熔点为的盐冰水混合物中,此时试管中该物质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10.(2024•高邮市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常用温度计测温物质属性如下表所示,由表格内容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丙所示,则水沸腾时的情况是图 ;
(3)如图丁所示,其中、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请分析造成这两个组实验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沸点是,为了把水的沸点提高到,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可行不可行),原因是 。
专题02物态变化
01
温度
【母题1】
【母题2】
【母题3】
02
物态变化
【母题4】
【母题5】
【母题6】
03
物态变化中的实验
【母题7】
答案为:(1);(2)固;需要;晶体;(3)增大;降低。
【母题8】
【答案】(1)外;66;(2)温度保持不变;(3)水蒸气;(4)吸热。
【母题9】
答案为:(1)外焰;上;(2)95;98;;(3)过一会儿;吸热。
模拟
中考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1)温度;(2)①晶体;②继续;6;③不变。
10.【答案】(1)水银;(2)乙;(3)水的质量不同;不可行;水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0
92.3
93.8
96.1
97.1
98.0
98.0
98.0
98.0
98.0
时间
0
2
4
6
8
(a)
物质的状态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57
酒精
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20 电与磁考点练习(附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它相当于一个电控安全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母题解密专题16 电压和电阻练习(附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示,则电阻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母题解密专题03 光现象练习(附答案),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