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按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3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原句。 (6分)
草木山川,时时给人们以启迪。 “念天地之悠悠, (1)▲ ”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在诉说,宇宙浩渺,人生短暂; “ (2) ▲ ,一览众山小”(《望岳》)是杜甫在宣告,勇攀高峰,不负豪情;“政入万山围子里,(3)▲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在提醒,莫迷惑于眼前,要放眼长远; “ (4)▲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吟唱,简陋的地方也有美的风景。
还有哪些诗句因蕴含哲理而被后人反复引用?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本试卷已出现的诗句除外): (5) ▲ , ▲ 。
班级策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草木人间”,你积极参与。
2.请你根据语境完成活动宣传语。 (6分)
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动人情思。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哪种草木拨动了你的心弦?是繁ml灿烂的紫藤萝,是洁白芬芳的驿路梨花,还是 ▲ ?在shùn息万变的尘世中,我们一定要炽热地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1)给加点字注音: 心弦( ▲) 炽( ▲ )热(2分)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繁mì ( ▲ ) shùn ( ▲ ) 息(2分)
(3)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与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2分)
3.为鼓励更多同学加入到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来,小霞想请你设计一幅宣传海报。你参考“孝亲敬老月”活动宣传海报(见右图),设计了本次活动的海报。请从布局、图案、图文和色彩四个角度介绍你的海报设计构思。 (5分)
4.小奇收集了一些与草木有关的诗句,请你帮他分类汇编。 (3分)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③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⑤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⑧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分类- 草木有色 相关诗句: ②⑤
分类二 草木有(1) 相关诗句: ④⑧
分类三 草木有(2) 相关诗句: (3) ▲ (填序号)
5.小奇想为这次活动制作一枚对联书签。上联已经拟好,你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认为最合适的下联是 (▲ )(3分)
上联:芳草无言, 闲看红尘繁琐事
下联: ▲
A.流水不争,静观天地云卷舒
B.绿树有声,慢诵人间有味诗
C.清茶一杯,静听世事变迁声
D.百鸟朝风,笑看人间诗意浓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古文,完成6~8题。 (13分)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芸蕃。雪煦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溺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乙】 观荷
王韬
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 色纯。观荷之约, 以花开日为始,三日一会,肴核以四簋①为度,但求真率,(毋侈华靡。甫里②本属水乡,多菱芡③之属。沉李浮瓜,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暑。
(节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6月版,有删改)
【注释】①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簋guǐ:青铜或陶制盛食物的容器。②甫里:古地名,即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作者王韬即甫里人。③菱芡:菱角和芡实,都是水生植物名,可食用。
6.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B.陶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
C.余定莲为君子之花 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D.但求真率 但手熟尔 (《卖油翁》)
7.小霞有两句话不太理解,你用现代汉语翻译给她听。 (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分)
(2)沉李浮瓜,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暑。 (4分)
8.甲乙两文都把莲花比作“君子”,赞美莲花的君子品质,但两文在内容和情感上同中有异。内容上,王韬笔下的莲花具有“(1) ▲ ” (摘录原文填空)的特点,而周敦颐笔下的莲除了有以上特点外,还有(2)▲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特点;两文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甲文 (3)▲ ,乙文 (4) ▲ 。(4分)
(二)文学文本阅读 (14分)
燕园树寻
宗璞
燕园的树何必寻?无论园中哪个角落,都是满眼装不下的绿。
先从自家院里说起。院中的三棵古松,有两株十分高大,超过屋顶。一株是挺直的;一株在高处折弯,作九十度角,像个很大的伞柄,遮住了四分之一的院子。第三株大概种类不同,长不高,在花墙边斜斜地伸出枝干,很像黄山的迎客松。地锦的条蔓从花墙上爬过来,挂在它身上。秋来时,好像挂着几条红缎带,两只白猫喜欢抓弄摇曳的叶子,在松树周围跑来跑去,有时一下子蹿上树顶,坐定了,低头认真地观察世界。
后园有一株老槐树,比松树还高大。老槐树下,如今是一畦月季,还有一圆形木架,爬满金银花。老槐树让阳光从枝叶间漏下,形成“花荫凉”,保护它的小邻居。一块写明"古树"的小牌钉在树身。
临湖轩前面的两株白皮松,是很壮观的。它们有石砌的底座,显得格外尊贵。树身挺直,树皮呈灰白色。北边的一株在根处便分杈,两条树干相并相依。南边的一株树身粗壮,在高处分杈。两树的枝叶都比较收拢,树顶不太大,好像两位高大而瘦削的老人, 因为饱经沧桑,只有沉默。
俄文楼前有一株元宝枫,北面小山下有几树黄栌,是涂抹秋色的能手。燕园中枫树很多,数这一株最大,两人才可以合抱。它和黄栌一年一度焕彩蒸霞,使这一带的秋意如醇酒,如一曲辉煌的钢琴协奏曲。
若讲到一个种类的树,不是一株树,杨柳值得一提。杨柳极为普通,因为太普通了,人们反而忽略了它的特色。未名湖畔和几个荷塘边遍植杨柳,我乃朝夕得见。见它们在春寒料峭时发出嫩黄的枝条,直到立冬以后还拂动着:见它们伴着娇黄的迎春、火红的榆叶梅度过春天的热烈,由着夏日的知了在枝头喧闹,然后又陪衬着秋天的绚丽,直到一切扮演完毕。不管湖水是丰满还是低落,是清明还是糊涂,柳枝总在水面低回宛转,依依不舍。 “杨柳岸,晓风残月”,岸上有柳,才显出风和月,若是光光的土地,成何光景?它们常集体作为陪衬,实在是忠于职守,不想出风头的好树。
银杏的集体现身更是壮观了。临湖轩下小湖旁,七棵巨人似的大树站成一排,挡住了一面山。这两年,它们的叶子不够繁茂,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有气势了。树下原有许多不知名的小红树,和大片的黄连在一起,真是如火如荼,现在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大概给砍掉了。这一排银杏树,一定为失去了朋友而伤心罢。
还有些树被移走了,去点缀新盖的楼堂馆所。砍去的和移走的是寻不到了,但总有新的在生长,谁也挡不住。
新的银杏便有许多。一出我家后角门,可见南边通往学生区的路。路很直,两边年轻的银杏树也很直。年复一年地由绿而黄。不知有多少年轻人走过这路,迎着新芽,踩着落叶,来了又走了,走远了——
而树还在这里生长。
(选自《宗璞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有删改)
9.宗璞笔下的有些树木,不仅具有树的特征,还具有人的品性,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分)
10.按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6分)
(1)两只白猫喜欢抓弄摇曳的叶子,在松树周围跑来跑去,有时一下子蹿上树顶,坐定了,低头认真地观察世界。 (找出句中的动词并赏析,3分)
(2)它和黄栌一年一度焕彩蒸霞,使这一带的秋意如醇酒,如一曲辉煌的钢琴协奏曲。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3分)
11.比较下列两段选文,找出两段文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共同特点。 (4分)
【语段一】还有些树被移走了,去点缀新盖的楼堂馆所。砍去的和移走的是寻不到了,但总有新的在生长,谁也挡不住。
——选自《燕园树寻》
【语段二】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 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选自《一棵小桃树》
(三)组合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
自古以来,太空的深邃与博大就令我们的先人们魂牵梦绕,无限畅想。翱翔的鹰,飞行的鸟,甚至天空飘浮的云都足以引起他们对飞行的幻想,种种美丽的飞行神话和传说,也就由此产生。
古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父子插翅逃亡、中国传说中的周穆王乘一辆“黄金碧玉之车”腾云驾雾的故事,都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升空愿望。中国古籍《山海经》中的飞车、古希腊神话中墨丘利的带翅凉鞋、古条顿传说中魏兰的飞行马甲以及阿拉伯神话中的波斯飞毯等等,进一步表达了人类对利用器械飞行的向往。
飞行的理想,催生了飞行的实践。
在中国,春秋时代箸名的工匠鲁班削木为鸢, “三日不下”;元顺帝至正年间的平江漆工王某巧造飞车, “升降自如”。1903 年,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从此,人类飞上蓝天、遨游太空的梦想终于变为了现实。
随着飞机的问世,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一系列太空运输工具也陆续诞生,人类步入了太空时代。
(选自《飞向太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删减)
【材料二】
在掠过那些散在水底下的岩石斜坡的时候,我仍然看到一些介蛤类、蛇虫类、活的刺虫类, 以及某种海星。
但不久,动物的这些最后代表也不见了。在一万两千米下面,诺第留斯号(有的译本译为“鹦鹉螺号”)就超过了海底生物可以生存的界限了,像气球上升到不可以呼吸的空气外层那样。这时我们到了一万六千米,诺第留斯号顶着一千六百个大气压的压力,即它身上每平方厘米顶着一千六百公斤的重量。
“多么新奇的地方!”我喊道, “走进这人类从没有到过的最深处来!船长,请看那些宏伟的岩石,那些没有居民的岩洞,那些地球的最深收容所,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地方!这是从没有人知道的壮丽风景,为什么我们只能把它们保存在记忆中呢? ”
“教授,”尼摩船长问我, “您想得出比仅仅放在记忆中更高明的办法吗!”
“您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的意思是说,在这海底深处, 没有比拍照更容易的了!”
我简直来不及表示惊奇,尼摩船长一声吩咐,立即有一架照相机被送到客厅中来。从敞开的嵌板望去,海水受电光照耀,周围非常清楚。我们的人工光线没有任何阴暗或不匀的地方。对于照相,就是太阳光恐怕也没有这种光线有利。诺第留斯号的推进器转动着,纵斜机板保持固定,停住不动了。照相机于是对准海底的风景拍摄, 用不了几秒钟, 我们就得到了极端清楚的底版。
(选自《海底两万里》,曾觉之译)
【材料三】
12.同学们打算将以上三则材料编写为一篇文章发到班级公众号,你认为下而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 (▲ ) (3分)
A.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B.神话传说与科技发展
C.科技的翅膀是想象 D.想象的神奇力量
13.请你结合三则材料,探究“想象”对科技发展能起到哪些作用。 (4分)
14.中国的“嫦娥工程”为各种探月航天器、探测器取了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例如“玉兔”“鹊桥”等。该工程计划将于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现在向大众征集载人登月飞船的名字。请你结合材料、发挥想象,写出你的命名巧思。(试卷中已经出现的名字除外,3分)
(1)你取的名字: ▲
(2)命名的巧思: ▲
(四)名著阅读(7分)
15.班级即将开展“《海底两万里》阅读分享”活动,请你为本活动拟写一份计划。(80字左右, 7分)
三(33分)
16. 根据要求写作。 (33分,含3分书写分)
智能手机让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随时可以见面畅聊:北斗导航让人们在城市和乡村穿行时迅速精准地抵达目的地,无人机翻山越岭,把急用药送到焦急的医生和患者手中……请你写一篇记叙文,跟同学们分享你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见证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一 (23 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原句。
(1)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
(3)一山放出一山拦
(4)苔痕上阶绿
(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要求字迹清晰,第(5)题合理即可,注意是连续的两句,而且不能用试卷中已经出现过的诗句。
2.请你根据语境完成活动宣传语。
(1) xián, chì
(2) 密, 瞬
(3)亭亭玉立的莲花/含苞待放的小桃树
解析:围绕课文中的对象及特点展开即可,必须是根据所学课文内容。
3.海报正上方是绿色行楷书写的 “草木”, “草木”下方书写 “草木知人心”,体现活动主题。文字下方画一棵槐树,树上结满了白色的槐花,树下老人们扇着蒲扇,小孩们追逐玩耍,展现人们在树下享受生活的惬意,呈现人与草木和谐共处的场景。
解析:本题要注意审题,设计的是综合学习活动“走进草木人间”的海报,而非“敬老”主题海报。海报设计中“布局、图案、配文、色彩”都要有所体现。
4. (1) 志 (2) 情 (3) ⑥⑦
解析:④⑧均采用托物言志展现“草木”的志向与气节。⑥⑦均采用借景抒情,表达诗人的情感。
5. B
解析:对联先看词性结构,后看仄起平收。 “芳草无言”是主谓结构, “芳草”是名词, “无”是谓语动词, “言”是名词; “闲看红尘繁琐事”是动宾结构,“闲看”是形容词+动词, “红尘”是名词, “繁琐事”是名词。
二 (44 分)
(一)文言文
6. D
解析:A.更加,益处 B.少,新鲜 C.是,做 D.只
7. (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冷食的瓜果, 青色红色交错混杂, 堆放在盘子中, 也能解暑。
解析:沉李浮瓜是指吃在冷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但是在本文言文中指的是冷食的瓜果。
8. (1) 香清, 韵远, 品洁, 色纯
(2)庄重质朴/正直不苟/美德广布等
解析:《爱莲说》中莲花的特点和对应的君子形象可以参考下图,答案仅供参考。
(3)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4)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对高洁清雅朴素的生活的热爱,对家乡风土人情的喜爱与怀念。
解析:【乙】文翻译 我认定荷花是花中的君子,具有四种美德:香气清馨,韵味幽远,品性高洁,花色纯粹。观赏荷花的约定,从花开的那天开始,三天一次聚会,酒菜果品以四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为限度,只求真心实意,不许奢华浪费。甫里(属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本来属于水乡,多有菱角和芡实这类东西。冷食的瓜果,青色红色交错混杂,堆放在盘子中,也能解暑。
(二) 《燕园树寻》
9. ①无私奉献
②壮观、 树身挺直、树皮灰白、 枝叶收拢、 树顶不大、 高大、 古老
③极为普通、十分常见、从春到夏开到秋 (陪伴四季)、 生命力旺盛、 集体作为陪衬
④忠于职守
10. (1) “抓弄” “跑来跑去” “窜” “坐定” “观察”这些动词, 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小猫在古松旁嬉戏时的可爱与顽皮, 画面富有动感,从侧面展现出古松的蓬勃生机、 旺盛活力与不凡魅力。
解析:本题为赏析题型,赏析动词的效果。
(2)运用比喻和通感手法,把由元宝枫和黄栌组成的秋意比成“醇酒” “钢琴协奏曲”, 将视觉转化为味觉与听觉, 突出了秋意的浓烈、 和谐、 美好, 彰显出元宝枫和黄栌相互映衬、 相得益彰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为赏析题型,赏析修辞手法。
11.内容上, 都写出了新生事物的蓬勃生机, 【语段一】写燕园里新生的草木还在不断生长, 【语段二】写风雨过后小桃树上有一个待绽放的花苞。
情感上,都表达了对新生命蓬勃生长的欣喜,揭示了苦难都会过去, 生命生生不息的哲理,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
(三)组合文本阅读
12. C
解析:A选项字面理解为我们要征服星辰大海, 与材料内容不符。
B选项中提到的神话传说, 【材料二】 中并未体现。太片面, 故不选。
C 选项强调想象力对科技的重要性;而三则材料都体现出这一点。如【材料一】第一段就强调想象催生了飞行的实践。 【材料二】中作者儒勒·凡尔纳在当时就设想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能够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 【材料三】中提到的“海斗”潜水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实践材料二中的想象。 (“海斗一号”在2020年最大下潜深度为 10907米) 。
D选项强调想象的力量而忽略了科技因素,故不选。
13.①想象反应出人们的愿望 (向往、理想), 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 并且催生实践,最终推动科技发展。如【材料一】 中全人类的升空愿望,催生了大家利用器械飞行的实践, 最终制造出飞机、 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太空运输工具。
②想象能够激发人们的探索欲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进而推动科技的发展。如【材料二】中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对潜水艇下潜到极深处,看到从未见过的壮丽风景并且拍照纪念的美好想象,在【材料三】中“海斗”潜水器就在实现了全海深自主遥控。
14. (1) 奔月
(2)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一方面符合载人飞船“奔向月球”的壮举,一方面体现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登月的向往以及梦想实现的欣喜。
解析:参照材料三的表格,一方面交代名字的来由,一方面分析名字的深层寓意。
(四)名著阅读
15.①感受科幻小说有趣的情节,探寻故事背后的主题思想, 激发对科学与想象的兴趣。
②乘上想象的潜艇, 遨游未知的海底。
③组织观看《海底两万里》电影,借影像资料辅助文本阅读;
举行“鹦鹉螺号航线图” 画展,梳理小说情节发展脉络;
举行“尼摩船长是否仁义”主题辩论赛, 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解析:活动步骤要交代清楚活动内容,体现活动设计的逻辑性。
三 (33 分)
16.参考中考作文标准
(1)书写共3分, 字迹端正清楚 1分, 工整1分, 美观1分。
(2)作文30分。
切入分: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即可从23分切入。
①加分:结构精巧(1-2分),中心突出(1-2 分),语言生动(1-2 分)。
②减分:结构不完整, 中心不明确, 语句不通顺, 酌情减分。
③抄袭: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文字大部分(50%以上)与他人之作雷同。且阅卷教师拿原文来比对证实后, 判为 “抄袭”。一般得5分,最高10分。抄录本次期中试卷上阅读文章的,最高得2分。
其他: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 分。
③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④作文总分不得超过30分。
注:本试卷答案并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不同的树
树的特征
人的品性
槐树
高大, 形成“花荫凉”
①___▲_____
白皮松
②___▲_____
饱经沧桑
杨柳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银杏
壮观, 笔直, 不断生长
生命力顽强
名字
归属
名字由来
天问
火星探测器
出自屈原长诗《天问》, 屈原在诗中提出许多关乎宇宙的问题。两千多年后,火星探测器“天问”升空, 对屈原的疑问做了解答。
悟空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一方面取义“领悟、探索太空”, 另一方面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有关,他的眼睛犹如探测器,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
海斗
全海深自主
遥控潜水器
因其海水深不可斗量, 所以潜水器起名为“海斗”, 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甘平凡、勇于追梦的强者风范。
蛟龙
载人潜水器
中国传统文化中, 龙被视为海洋的王者。这个名字体现蛟龙号在深海探索中的王者地位, 还寓意着其能够在海洋中乘风破浪, 以利万物。
整体形象
莲, 花之君子者也 (主旨句)
具体
描绘
莲的形象
君子的形象
生长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不会被污浊的环境浸染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
不因环境的美好而放纵
象征君子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 不炫耀自己的品质
体态
香气
中通外直
花柄通达笔直
象征君子正直不苟、胸怀坦荡、豁达大度
不蔓不枝
不旁逸斜出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
给周围有益的影响
美德广布, 有感召力
风度
气质
亭亭净植
洁净且笔直挺立
象征君子志洁行廉, 独立高贵, 不可轻慢亵渎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凛然不可侵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6页,共100分,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9”为设计元素,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南京栖霞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