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Word版附解析),共24页。
题型1 9:3:3:1的变式问题分析
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问题
(1)基因互作
(2)基因累加(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
2.解题技巧
1.[2023新课标]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D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解析 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9∶6∶1为9∶3∶3∶1的变式,可推知玉米的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F1的基因型为AaBb。进一步分析可知,高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矮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由题意知,两亲本均为矮秆突变体,可推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C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矮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F2矮秆植株中纯合子(aaBB、AAbb)所占的比例为1/3,F2高秆植株中纯合子(AABB)所占的比例为1/9,D错误。
2.[2022河北]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B.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
C.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
D.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
解析 F1红眼果蝇互交所得F2中红眼:伊红眼:奶油眼=12:3:1,为9:3:3:1的变式,说明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正确。根据F1互交所得F2中红眼雌:红眼雄:伊红眼雄:奶油眼雄=8:4:3:1可知,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为A/a、B/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F1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而F2中红眼雌蝇占8/16、红眼雄蝇占4/16、伊红眼雄蝇占3/16、奶油眼雄蝇占1/16,可知F2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_、aaXBX_,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aaXBY,伊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奶油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2×2+2=6(种),B正确。F1红眼雌蝇(AaXBXb)与F2伊红眼雄蝇(1/3AAXbY、2/3AaXbY)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A_XbXb)的概率为1/3×1/4+2/3×3/4×1/4=5/24,C正确。若F2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则其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都不能得到奶油眼雌蝇,D错误。
3.[2023滁州联考]某植物花色的遗传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现让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5种类型花色的植株,其数量比为1:4:6:4: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
C.F2中表型与F1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有3种
D.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表型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出现的分离比是1:4:6:4:1,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是AaBb,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A、B正确;F1的基因型是AaBb,含有2个显性基因,F2中含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C正确;F1的基因型是AaBb,若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由于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故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花色相同,故F1的测交后代共有3种表型,D错误。
题型2 基因致死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1.致死现象分析
(1)胚胎致死或个体致死
(2)配子致死或配子不育(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为例)
2.例析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例:某高茎宽叶植株自交,F1中高茎宽叶:高茎窄叶:矮茎宽叶:矮茎窄叶=6:3:2:1,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解法一:单独分析、组合印证
解法二:对比假设、演绎印证(假设控制该植株株高和叶形的基因分别为A、a和B、b)
提醒不适用上述方法的,则考虑配子致死的情况,用棋盘法可快速找到致死的配子。
4.[2023全国乙]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D )
A.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解析 分析可知,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A基因纯合致死;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可推知亲本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窄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B基因纯合致死,A、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A、B基因纯合致死,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C正确。将宽叶高茎植株(AaBb)进行自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为4/9AaBb、2/9Aabb、2/9aaBb、1/9aabb,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9,D错误。
5.[2021福建,13分]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种植时均正常生长。欲获得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品种,科研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发现部分F1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该植物的致死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 _bb。回答下列问题:
(1)品种甲和乙杂交,获得优良性状F1的育种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为研究部分F1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员随机选择10株乙,在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的表型,只出现两种情况,如表所示。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上述杂交实验,在授粉前需要对甲采取的操作是 去雄 、 套袋 。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部分F1植株致死的原因有两种:其一,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其二,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致死。
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1的基因型为 AAbb 。
(3)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F1杂种,可选择的亲本组合为品种甲(aaBB)和基因型为 aabb 的品种乙,该品种乙选育过程如下:
第一步:种植品种甲作为亲本。
第二步:将乙-2自交收获的种子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 用这些植株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母本甲杂交 ,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的表型。
选育结果: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全部成活,则 对应父本乙自交收获 的种子符合选育要求。
解析 (1)题中所述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2)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进行杂交实验时,在授粉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②乙-1作为父本时,幼苗期全部死亡,乙-2作为父本时,幼苗期死亡:幼苗期成活=1:1,推测乙-1是纯合子,乙-2是杂合子,则乙-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与甲(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全部死亡。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1的基因型为AAbb,乙-2的基因型为Aabb。(3)已知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F1杂种,可选择的亲本组合为品种甲(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品种乙。该品种乙的选育过程:第一步,种植品种甲(aaBB)作为亲本;第二步,将乙-2(Aabb)自交收获的种子(基因型有AAbb、Aabb、aabb)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用这些植株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母本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表型。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全部成活,则证明该杂交组合中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对应父本乙自交收获的种子符合选育要求,可保留制种。
题型3 基因连锁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提醒 连锁+互换情况下,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m:m:n:n的个体AaBb自交,后代各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的计算,可采用“棋盘法”。
6.[2023湖北]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
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解析 分析父亲及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均成对存在,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A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A、B、C三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则三对等位基因连锁,在遗传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将亲代及子代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把儿子和女儿来自母亲的基因圈出来,如下表:
可看出母亲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3B44C9,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24B8C5,父亲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A25B7C4,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A23B35C2,B正确;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由以上分析可知,A23与C2连锁,A24与C5连锁,因此其C基因组成为C2C5,D错误。
7.[12分]已知某种植物的一个表型为红花高茎、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A 和a 基因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B 和b 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已知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有以下三种可能。据图回答:
(1)图②③中,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否 (填“是”或“否”),理由是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不考虑互换,且含b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这种变化不影响配子和子代的存活率),图③细胞能产生 2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的基因型有 A、aB ,这种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
(2)假设图①中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AaBb 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可能的分布状态。(画图并标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现提供表型为白花矮茎的植株若干,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探究题述红花高茎植株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究竟属于题述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互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基本思路是:用该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一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
Ⅰ.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四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1:1: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①所示;
Ⅱ.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②所示;
Ⅲ.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矮茎:白花高茎=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③所示。
解析 (1)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图②③中,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含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图③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其基因型是A、aB。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A/a、B/b)的位置如答案所示。(3)用题述红花高茎植株(AaBb)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相当于测交,白花矮茎植株(aabb)只能产生一种配子ab。Ⅰ.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①所示,该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1/4AB、1/4Ab、1/4aB、1/4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4AaBb、1/4Aabb、1/4aaBb、1/4aabb,即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1:1:1:1;Ⅱ.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②所示,该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1/2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即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Ⅲ.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③所示,该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1/2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即红花矮茎:白花高茎=1:1。
8.[2021海南,10分]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2n)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表。
已知A、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当E和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不考虑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 橘红色 。
(2)F1的基因型为 AaBbEeFf ,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8 种。
(3)F2的表型有 6 种,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黄绿色无覆纹果皮、黄色无覆纹果皮的植株数量比是 9:3:4 ,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5/6 。
解析 (1)仅考虑甜瓜果肉颜色这对性状,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果肉颜色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F1果肉颜色均为橘红色,则橘红色是显性性状。(2)由F2中黄绿色:黄色≈3:1,可推知F1关于果皮底色的基因型为Aa;由F2中橘红色:白色≈3:1,可推知F1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型为Bb;由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可推知F1关于果皮覆纹的基因型为EeFf,综上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EeFf。由于A和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a、E/e位于4号染色体上,B/b位于9号染色体上,F/f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A/a(E/e)、B/b、F/f独立遗传,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2×2=8(种)。(3)由于A、E连锁,a、e连锁,且E、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有覆纹性状,所以就果皮底色和果皮覆纹这两对性状而言,F2只有黄绿色有覆纹、黄绿色无覆纹和黄色无覆纹3种表型。结合表格可知,F2关于果肉颜色的表型有2种,故F2的表型有2×3=6(种)。F2中基因型为A_E_的个体占3/4,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占1/4,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个体(A_E_F_)所占的比例为3/4×3/4=9/16,黄绿色无覆纹果皮个体(A_E_ff)所占的比例为3/4×1/4=3/16,黄色无覆纹果皮个体(aaeeF_、aaeeff)所占的比例为1/4×1=1/4,这三种表型的植株数量比为9:3:4。F2黄色无覆纹果皮植株中纯合子占1/2,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F2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3=1/6,F2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6=5/6。
题型4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中的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9.[2024南通检测]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只纯种雌雄鼠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F2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栗色与白色
B.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
C.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F2中棕色雌鼠占3/128
解析 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F2的基因组合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因此F1的基因型为CcAaBb,两个纯种亲本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CcAaBb的F1,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共有四种:CCAABB×ccaabb、CCAAbb× ccaaBB、CCaaBB×ccAAbb、CCaabb× ccAABB。由以上分析可知,两亲本的表型除了栗色与白色外,还可以是黄棕色与白色、黑色与白色、棕色与白色,A错误、B正确。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F2中棕色雌鼠占3/4×1/4×1/4×1/2=3/128,D正确。
10.[2022山东,不定项]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C )
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
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
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
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基因型为aaB_I_的个体花色为红色,基因型为aabbI_的个体花色为蓝色,基因型为_ _ _ _ii的个体花色为白色。根据甲、乙杂交结果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9:3:3:1的变式),说明F1中有两对基因杂合,且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同理,根据乙、丙杂交结果,也可说明乙、丙杂交,F1中有两对基因杂合,且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的表型确定亲本甲、乙和丙的基因型依次为AAbbII、AABBii、aaBBII。F2中基因型为_ _ _ _ii的个体均表现为白花,让其与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测交,其子代仍然是白花,无法鉴别它们具体的基因型,A错误。仅考虑基因I,F2中II:Ii=1:2,所以F2紫红色植株自交一代后,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_ _ _ _Ii,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3×3)种,C正确。甲与丙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BbII。若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自交后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A_B_II):靛蓝色(A_bbII):红色(aaB_II):蓝色(aabbII)=9:3:3:1。若基因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结合上述分析中品系甲和品系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II、aaBBII,可排除基因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情况。即基因A、a与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基因A、b与a、B分别位于一条染色体上,该种情况下,F1自交后,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色:靛蓝色:红色=2:1:1,D错误。
学生用书·练习帮P435
一、选择题
1.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 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 2/3,其他性状的存活率是 1。若将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 杂交产生 F1,F1 自交产生 F2,F2成熟植株表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B )
A.2 种,3:4B.4 种,12:6:2:1
C.4 种,1:2:2:3D.4 种,9:3:3:1
解析 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理论上F2是D_R_(高秆抗病):ddR_(矮秆抗病):D_rr(高秆易感病):ddrr(矮秆易感病)=9:3:3:1。因为F2没有存活率为0的表型,故F2成熟植株表型种类不变,有4种。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性状植株的存活率是1,所以,D_R_(高秆抗病):ddR_(矮秆抗病):D_rr(高秆易感病):ddrr(矮秆易感病)=(9×2/3):3:(3×2/3×1/2):(1×1/2)=12:6:2:1,B正确。
2.[2024惠州一调]某二倍体植物花的色素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A和B基因编码的酶催化合成(其对应的等位基因a和b编码无功能蛋白),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子一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白色物质酶 黄色物质酶 红色物质
A.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子一代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
C.子一代红花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
D.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个体∶白花个体∶黄花个体=9∶4∶3
解析 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错误;结合题图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B错误;子一代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能稳定遗传的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占子一代红花个体的1/9,C错误;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个体(9/16A_B_)∶白花个体(3/16aaB_+1/16aabb)∶黄花个体(3/16A_bb)=9∶4∶3,D正确。
3.[2024南阳模拟]某种昆虫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三种表型。现用一对纯合灰色该昆虫杂交,F1都是黑色;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灰:白=9:6:1。F1中的雌性与白色雄性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灰:白=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昆虫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中的雄性与白色雌性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仍为黑:灰:白=1:2:1
C.F2灰色昆虫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色昆虫中4/9的个体与F1基因型相同
解析 F2的表型及比例黑:灰:白=9:6:1,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控制该种昆虫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设与昆虫体色有关的基因为A/a、B/b,根据F2分离比可知,F1基因型为AaBb,若F1中的雄性与白色雌性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型及比例为黑:灰:白=1:2:1,B正确;F2灰色昆虫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错误;F2黑色昆虫有4种基因型,分别是1AABB、2AABb、2AaBB、4AaBb,所以F2黑色昆虫中4/9的个体与F1基因型(AaBb)相同,D正确。
4.[2023湖南名校联考]黑腹果蝇翅的大翅和小翅、有斑和无斑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用纯合的大翅有斑果蝇与小翅无斑果蝇进行杂交,F1全是大翅有斑果蝇。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表型比例为7:3:1:1,研究表明此结果是雌配子不育导致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C )
A.不育雌配子的基因型为Ab和aB
B.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C.若F1中雌果蝇与小翅无斑雄果蝇杂交,后代表型比为1:1:1
D.若F1出现了一个Aaa的个体,可能是亲本大翅果蝇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导致
解析 用纯合的大翅有斑果蝇与小翅无斑果蝇进行杂交,F1全是杂合的大翅有斑果蝇,F2的表型比例为7:3:1:1,是由于某种单显性的雌配子不育,因此不育雌配子的基因型为Ab或aB,A错误。若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不育,F2中缺失了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的个体,则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不育时,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也为1/4,B错误。若F1中雌果蝇与小翅无斑雄果蝇杂交,由于基因型为Ab或aB的雌配子不育,F1雌果蝇可以产生三种配子且比例为1:1:1,所以后代表型比为1:1:1,C正确。若F1出现了一个Aaa的个体,则是因为亲本小翅果蝇在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分裂Ⅱ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D错误。
5.[2023天津实验中学质检]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
C.表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相互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3/4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死亡(YY和DD都导致胚胎死亡),因此亲本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它能产生YD、Yd、yD、yd四种正常配子,A正确;已知YY和DD都导致胚胎死亡,所以黄色短尾(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YYdd、yyDD,共5种,B正确;因为YY和DD都导致胚胎死亡,所以表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一种,C正确;F1中的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yyDd(yyDD胚胎致死),它们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有yyDD、yyDd、yydd,比例为1:2:1,其中yyDD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Dd、yydd两种,其中yyDd(灰色短尾鼠)占2/3,D错误。
6.[2024福州一检]家蚕结黄茧与结白茧除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外,还受常染色体上的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影响,B会抑制A的作用。研究人员以三个家蚕品系(甲、乙、丙)开展杂交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
B.组合2 F2结白茧的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9/13
C.组合2 F1与甲杂交,子代中白茧∶黄茧=3∶1
D.组合1 F1与丙杂交,子代中白茧∶黄茧=1∶1
解析 由组合1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可推出组合1 F1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由组合2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3(9∶3∶3∶1的变式),可推出组合2 F1的基因型为AaBb,又知B会抑制A的作用,则结白茧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可推出丙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为aabb,组合1 F1的基因型为Aabb,A错误。组合2 F2结白茧的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所占比例为3/13,则组合2 F2结白茧的个体中杂合子占10/13,B错误。组合2 F1(AaBb)与甲(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aBb(白茧)∶Aabb(黄茧)∶aaBb(白茧)∶aabb(白茧)=1∶1∶1∶1,即白茧∶黄茧=3∶1,C正确。组合1 F1(Aabb)与丙(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全结白茧,D错误。
7.[2023河南名校联考]水稻由于果皮中色素含量不同,可呈现多种不同颜色。科学家利用一个深褐色水稻品种分别与甲、乙两个普通水稻品种(白色)杂交,F1表型均为亲本的中间型。F1自交得到的F2的果皮颜色由深褐色依次变浅至白色,按照颜色深浅可分为7个不同等级,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该水稻果皮颜色可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决定色素含量的多对基因具有累加效应,即每多一个显性基因颜色加深一等级
C.根据深褐色与乙杂交的结果推测,可能存在一对基因决定色素能否合成
D.深褐色与乙杂交的F2中白色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有29种
解析 深褐色×乙这一组合产生的F2的表型份数之和为256,等于44,可知水稻果皮颜色可能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结合深褐色×甲这一组合产生的F2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全部基因均为显性表现为深褐色,没有显性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且二者所占比例相同,可推测决定色素含量的多对基因具有累加效应,即每多一个显性基因颜色加深一等级,B正确;由深褐色×乙这一组合产生的F2的表型比例可知,可能除了三对基因控制果皮颜色外,还有一对基因决定色素能否合成,且只要这一对基因隐性纯合,个体就表现为白色,C正确;假设基因A/a、B/b、C/c控制果皮颜色,基因D/d控制色素能否形成,则深褐色与乙杂交的F2中白色水稻的基因型为_ _ _ _ _ _dd[(含3×3×3=27(种)]和aabbccD_(含2种),共29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8.[11分]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1自交,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1自交,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传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 两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
(2)若南瓜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若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B、b和C、c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南瓜的基因型应为 AAbb、Aabb、aaBb、aaBB ,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应为 AABB、AABb、AaBb、AaBB ,长形南瓜的基因型应为 aabb 。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传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形南瓜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4/9 的株系F3果形的表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 4/9 的株系F3果形的表型及数量比为 扁盘:圆:长=1:2:1 。
解析 (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为9:6:1(是9:3:3:1的变式)可以得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测出,圆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_B_,即AABB、AaBB、AaBb、AABb,长形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3)F2扁盘形南瓜中,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用长形品种植株(aabb)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中的扁盘形南瓜植株传粉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全部为AaBb,即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为扁盘;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的后代中,扁盘形南瓜(AaBb)和圆形南瓜各占一半,因此,有4/9的株系F3果形为扁盘:圆=1:1;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传粉后,后代有4种基因型、3种表型,比例为扁盘(AaBb):圆(Aabb、aaBb):长(aabb)=1:2:1。
9.[2024湖北四市联考,12分]马铃薯块茎在低温条件下,淀粉会加速降解生成还原糖,该现象称为低温糖化。低温糖化发生在马铃薯细胞的液泡中。转化酶和转化酶抑制子参与低温糖化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编码这两种物质的基因均为显性基因,分别记为A和B(BB具有致死效应),且相关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蔗糖转运至液泡内的转运蛋白的基因记为D。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马铃薯自交得到F1,对F1马铃薯块茎低温处理,然后将其薯片进行油炸,出现由浅到深S1、S2、S3三种颜色(还原糖含量越低,油炸后薯片颜色越浅),F1油炸薯片中色度为S1的基因型是 aaBbDD、aabbDD ,F1油炸薯片中S1∶S2∶S3为 1∶2∶1 。
(2)让基因型为AabbDd的马铃薯M自交,之后将获得的子代制成的生薯片进行高温油炸实验,发现浅色薯片(S1)和深色薯片(S4)的表型比只能是7∶9或1∶1。若表型比为1∶1,则马铃薯M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bd∶abD=1∶1 。现有各种纯合的马铃薯和马铃薯M可供选择,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判断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让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的马铃薯进行杂交得F1,将F1制成的生薯片进行高温油炸处理,统计色度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1炸片的表型及比例为深色∶浅色=1∶3,则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F1炸片全部为浅色,则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还原糖含量越低,油炸后薯片颜色越浅,A基因控制转化酶的合成,能将蔗糖转化为还原糖,B基因控制转化酶抑制子的形成,阻碍还原糖的形成,D基因控制蔗糖转运至液泡内。低温糖化发生在马铃薯细胞的液泡中,已知BB具有致死效应,由此可知,AaBbDD自交后,F1油炸薯片中色度为S1的基因型是aaBbDD、aabbDD,S2的基因型为A_BbDD,S3的基因型为A _bbDD, 则S1∶S2∶S3=(1/4×1/2+1/4×1/4) ∶(3/4×1/2)∶(3/4×1/4)=1∶2∶1。(2)让基因型为AabbDd的马铃薯M自交,之后将获得的子代制成的生薯片进行高温油炸实验,发现浅色薯片(S1)和深色薯片(S4)的表型比只能是7∶9或1∶1。若表型比为1∶1,则说明a、D基因连锁,A、d基因连锁,则马铃薯M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d∶abD=1∶1。为了探究A/a与D/d基因的位置关系,可通过测交的方法进行检测,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与M进行杂交,观察后代(F1)的表型及比例。若a、D基因连锁,A、d基因连锁,则M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d∶abD=1∶1,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d,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1∶1,炸片全部表现为浅色;若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M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炸片的表型及比例为深色∶浅色=1∶3。因此若F1制成的生薯片经油炸后,表型及比例为深色∶浅色=1∶3,则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F1制成的生薯片经油炸后,全部表现为浅色,则A/a与D/d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选择题
10.[2024南阳一中检测]某繁殖力超强鼠的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黑色、灰色三种,体色色素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控制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基因B能完全抑制基因b的表达,不含基因A的个体会由于黄色素在体内过多积累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黄色鼠的基因型有3种
B.若让一只黄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交配,F1全为黑色鼠,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C.两只黑色鼠交配,子代只有黄色和黑色,且比例接近1:6,则双亲中一定有一只基因型是AaBB
D.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个体表型及比例为黄:黑:灰=4:9:3
解析 黄色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 3种,A正确;若让一只黄色雌鼠aa_ _与一只灰色雄鼠A_bb交配,F1全为黑色鼠A_B_,则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B正确;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两只黑色鼠交配,子代有黄色鼠,说明两只黑色鼠与酶1有关的基因型都为Aa,子代无灰色鼠,则亲代必有一只与酶2有关的基因型为BB,故双亲中一定有一只基因型是AaBB,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鼠相互交配,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B_+aabb)=9:3:4,由于黄色中有50%的个体死亡,则子代个体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灰色=2:9:3,D错误。
11.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子代F1中的基因型与表型及其比例如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C )
A.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开淡紫色花的个体占1/4
B.F1中开淡紫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
C.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开深紫色花的个体中纯合子占5/9
D.F1中纯合开深紫色花植株与F1中杂合开白色花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解析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淡紫色花,占测交后代的1/4,A正确;F1中开淡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F1中开淡紫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_bb)的比例=(1/3×1/4)+(2/3×3/4×1/4)=5/24,B正确;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2/3Ab、1/3ab,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比例=(2/3×2/3)+(2×2/3×1/3)=8/9,其中纯合子AAbb占1/2,C错误;F1中纯合开深紫色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它与F1中杂合开白色花植株杂交,若杂合开白色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若杂合开白色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D正确。
12.[2024运城检测]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8/15
B.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比是3:1
D.分析可知,实验1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
解析 由分析可知,在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则纯合子有3种,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纯合子占3/15=1/5,则杂合子占1-1/5=4/5,A错误;实验2的F2中,玉米的早熟:晚熟=15:1,属于9:3:3:1的变式,故玉米的早熟和晚熟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实验1中F2的结果为早熟:晚熟=3:1,说明F1的基因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故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得到的F2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或1aaBB:2aaBb:1aabb,若让F2随机交配,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比=(1/2×1/2+2×1/2×1/2)∶(1/2×1/2)=3:1,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F2中早熟植株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或1aaBB:2aaBb,D正确。
13.某种大鼠毛色有黑色、白色、黄色、灰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物质合成,基因a控制白色物质合成,且基因A对基因a为不完全显性;基因b纯合时基因A和a的表达受到抑制,大鼠毛色表现为黄色。黑身大鼠与黄身大鼠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F1全为灰身大鼠,F1与品系甲进行回交,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黄身大鼠雌雄间进行交配,后代可出现性状分离
C.F1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
D.杂交组合Ⅱ中品系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解析 题干信息转化:
黑身大鼠与黄身大鼠纯合品系甲进行正反交,F1全为灰身大鼠,推出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甲),F1基因型为AaBb。由杂交组合ⅠF2中灰身∶黄身=1∶1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1:1,即基因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这对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a与基因B、b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黄身大鼠基因型为_ _bb,雌雄个体间进行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_ _bb,均表现为黄身,故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F1基因型为AaBb,基因A、a与基因B、b连锁,理论上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均为AB:ab=1:1,则F1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灰身大鼠(AaBb):黑身大鼠(AABB):黄身大鼠(aabb)=2:1:1,故灰身大鼠所占比例最大,C正确。若品系甲(aabb)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重组,产生的配子仍为ab,则杂交结果应为灰身∶黄身=1∶1,与表中杂交组合Ⅱ的结果不符,D错误。
14.[2024岳阳检测]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的表型比例为1:1:1:1,则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的表型比例为1:1:1:1,则控制果枝长短的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中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则AaBD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解析 如果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D:a=1:1,其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D:aa=1:1,即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A正确;由于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互换,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AB、AD、aB、aD的四种类型的配子,B错误;如果控制果枝长短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D的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D:a:aBD:A=1:1:1:1,其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短果枝抗虫:长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1:1,C正确;如果a与BD连锁,基因型为AaB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BD=1:1,其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BD=1:1,即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D正确。
15.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籽粒颜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时籽粒颜色为紫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不考虑突变)。研究人员进行以下两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D )
A.籽粒的白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籽粒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
B.实验一F1中籽粒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籽粒紫色:籽粒白色=8:41
C.实验二亲代籽粒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子代籽粒紫色个体中没有纯合子
D.实验二的F1中籽粒紫色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籽粒为紫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9/16
解析 玉米的籽粒颜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B同时存在时籽粒颜色为紫色,其他情况为白色(不考虑突变)。根据实验一中F1的表型及比例为籽粒白色:籽粒紫色=7:9可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根据实验二中F1的表型及比例为籽粒白色:籽粒紫色=5:3可知,籽粒紫色个体所占比例为3/8(=1/2×3/4),故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籽粒的紫色和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籽粒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均为AaBb,A正确;实验一F1中籽粒白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1:2:1:2: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2:2:3,F1籽粒白色个体随机传粉,子代中籽粒紫色个体所占比例为2/7×2/7×2=8/49,所以籽粒白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8/49=41/49,故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籽粒紫色:籽粒白色=8:41,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二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即亲本中籽粒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子代中籽粒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均为杂合子,C正确;实验二的F1中籽粒紫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自交后代中籽粒紫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3×3/4×1+2/3×3/4×3/4=5/8,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2024浙江联考,11分]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蜂王和工蜂(2n=32)均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但工蜂不育;雄蜂却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的方式产生精子,精子与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已知蜜蜂有褐体和黑体(由基因D/d控制),眼色有黑色和黄色(由基因E/e控制),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杂交组合的结果(如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雄蜂的染色体数为 n=16 (参考2n=32的形式写);蜂王和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因幼虫所食的分别是蜂王浆和蜂蜜,引起二者成虫在体型、寿命和生理功能上存在巨大差异,这是生物 表观遗传 现象的具体表现。
(2)蜜蜂基因D/d的遗传遵循 分离 定律,其中黑体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 高 (填“低”“高”“相等”或“不确定”),原因是 组合一F1的雄性有4种类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Ee,即黑体(d)对褐体(D)为隐性,又因为dd%=d%×d%,且0<d%<1,所以d%>dd% 。
(3)用遗传图解表示组合二产生后代的情况。
如图所示
(4)若将组合一F1中的雌性个体与其父本交配,则子代中黑体黄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 1/32 ;若含基因E的卵细胞有50%死亡,则组合一中F1雄蜂的表型及比例为 褐体黑眼∶黑体黑眼∶褐体黄眼∶黑体黄眼=1∶1∶2∶2 。
解析 (1)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其染色体数是雌蜂的一半,所以雄蜂的染色体数为n=16。蜂王和工蜂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染色体数一样,但因幼虫摄入的食物不同,引起二者成虫在多方面存在差异,这是生物表观遗传现象的具体表现。(2)等位基因(D/d)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由表可知,组合一F1的雄性有4种类型,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DdEe,即黑体(d)对褐体(D)为隐性,只考虑体色,雌蜂中黑体的基因型为dd,雄蜂中黑体的基因型为d,dd出现的概率小于d,因此黑体在雄蜂中出现的概率较雌蜂高。(3)依据题表分析可知,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为de(产生的精子为de),母本的基因型为DDEE(产生的卵细胞为DE,卵细胞可直接发育成雄蜂),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遗传图解如下:
(4)据表分析可知,组合一母本的基因型是DdEe,父本的基因型是DE,所以F1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DDEe∶DdEE∶DdEe=1∶1∶1∶1。雄性个体由卵细胞发育而来,组合一F1中的雌性个体与其父本交配,则F1雌性个体产生基因型为de的卵细胞的概率为1/4×1/4=1/16,子代中雌雄比为1∶1,所以子代中黑体黄眼雄蜂所占的比例为1/16×1/2=1/32。正常情况下组合一母本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E∶De∶dE∶de=1∶1∶1∶1,若含基因E的卵细胞有50%死亡,则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E∶De∶dE∶de=1∶2∶1∶2,所以组合一中F1雄蜂的表型及比例为褐体黑眼∶黑体黑眼∶褐体黄眼∶黑体黄眼=1∶1∶2∶2。
17.[2024东营检测,12分]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作出了突出贡献。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不育反转为可育。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 A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结果后认为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理由是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得到的F2中一半表现的性状分离比为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13:3是9:3:3:1的变式 。
(2)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 7 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7/13 。
(3)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所占的比例最高,则选择的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为 aabb和AABb 。
(4)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取基因型为aabb的可育株与水稻丙杂交,收获后种植,观察后代植株的育性 。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后代全是雄性不育株,则丙的基因型是AAbb;若后代出现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且比例为1:1,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不育反转为可育”可知,雄性不育株一定不含B基因, 故表格中占3份的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_bb,据此可确定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为A。(2)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A_bb,可育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可初步推断亲代中甲(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A_bb,再根据实验结果中F1全部可育,且有1/2为AaBb,可进一步推断出亲代基因型为Aabb(甲)、aaBB(乙), F1基因型为1/2AaBb、1/2aaBb。 AaBb自交的后代中所有相关的基因型都会出现,共9种基因型,其中AAbb、Aabb表现为不育,因此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9-2=7(种);若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中A_B_:aaB_:aabb=9:3:1,其中每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1/13AABB、2/13AABb、2/13AaBB、4/13AaBb、1/13aaBB、2/13aaBb、1/13aabb,其中2/13AABb和4/13AaB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其余均能稳定遗传,故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3-4/13=7/13。(3)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得到后代雄性不育株(A_bb)的比例最高,其中一个可育株产生的配子应全部含b, 由此确定该可育株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 另一可育株产生的配子全部含A,且产生的配子中要含有b,由此确定另一可育株的基因型为AABb, 故选择的两种可育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4)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确定基因型最常用的方法为自交或测交,由于该水稻雄性不育,不能自交,所以选取测交的方法鉴定,即取基因型为aabb的可育株与水稻丙杂交,收获后种植,观察后代植株的育性,若后代基因型为Aabb,全是雄性不育株,则丙的基因型是AAbb;若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1:1,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1,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条件
F1(AaBb)
自交后代比例
F1(AaBb)
测交后代比例
正常的完全显性
9:3:3:1
1:1:1:1
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分别对应一种表型
9:6(3+3):1
1:2(1+1):1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为一种表型,否则为另一种表型
9:7(3+3+1)
1:3(1+1+1)
存在aa(或bb)时表现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3+1)
1:1:2(1+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其表型就一致,其余的为另一种表型
15(9+3+3):1
3(1+1+1):1
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13(9+3+1):3
3(1+1+1):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12(9+3):3:1
2(1+1):1:1
相关比较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原因
A 与B 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数量越多,作用效果越强
显性基因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以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例)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
致死类型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AaBb)测交后代比例
胚胎致死或个体致死
显性纯合致死
AA和BB均致死
AaBb:Aabb:aaBb:aabb=4:2:2:1
AaBb:Aabb:aaBb:aabb=1:1:1:1
AA(或BB)致死
6(2AaBB+4AaBb):3aaB_:2Aabb:1aabb[或 6(2AABb+4AaBb):3A_bb:2aaBb:1aabb]
AaBb:Aabb:aaBb:aabb=1:1:1:1
隐性纯合致死
aabb致死
A_B_:A_bb:aaB_=9:3:3
/
aa(或bb)致死
9A_B_:3A_bb(或9A_B_:3aaB_)
/
类型
后代分离比
双显(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bb:aaB_:aabb=5:3:3:1
单显(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abb:aaB_:aabb=7:1:3:1
含A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aB_:Aabb:aaB_:aabb=3:1:3:1
双隐(ab)的雌或雄配子致死
A_B_:A_bb:aaB_=8:2:2=4:1:1
第一步:单独分析每对性状的分离比
单独分析株高:
高茎:矮茎=3:1
单独分析叶形:宽叶:窄叶=2:1
第二步:作出假说
无致死现象
宽叶的显性纯合子致死
第三步:依据假说将两对性状组合分析,印证是否与题目信息相符
高茎宽叶:高茎窄叶:矮茎宽叶:矮茎窄叶=(3:1)(2:1)=6:3:2:1,与题意相符,说明假说成立
表型(基因型)
高茎宽叶(A_B_)
高茎窄叶(A_bb)
矮茎宽叶(aaB_)
矮茎窄叶(aabb)
假设无致死情况
9(1AABB、2AABb、2AaBB、4AaBb)
3(1AAbb、2Aabb)
3(1aaBB、2aaBb)
1
实际情况
6
3
2
1
可能的致死基因型
1AABB和2AaBB
aaBB
分析
死亡1份的是纯合子,由于F2的矮茎宽叶只有1份死亡,故可确定矮茎宽叶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假设引起死亡的是aa,而F2的矮茎窄叶正常存活,说明致死的是BB,推测基因型为1AABB和2AaBB的个体均致死,与题目信息相符
甲(母本)
乙(父本)
F1
aaBB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期死亡:幼苗期成活=1:1
连锁类型
仅连锁
连锁+互换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如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b与B所在部位染色体发生互换
图解
配子类型
及比例
AB:ab=1:1
Ab:aB=1:1
Ab:aB:AB:ab=m:m:n:n,且m>n(m、n的数值大小因交换率不同而出现差异)
自交
后代
基因型
及比例
AABB:AaBb:aabb=
1:2:1
AAbb:AaBb:aaBB=1:2:1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n2:2mn:2mn:2(m2+n2):m2:2mn:m2:2mn:n2
表型
及比例
双显:双隐=3:1
单显:双显:另一单显=1:2:1
双显:单显:另一单显:双隐=(3n2+4mn+2m2):(m2+2mn):(m2+2mn):n2
测交
后代
基因型
及比例
AaBb:aabb=1:1
Aabb:aaBb=1:1
Aabb:aaBb:AaBb:aabb=m:m:n:n
表型
及比例
双显:双隐=1:1
单显:另一单显=1:1
单显:另一单显:双显:双隐=m:m:n:n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2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23B35B44C2C9
性状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母本
父本
F1
F2
果皮底色
A/a,4号染色体
黄绿色
黄色
黄绿色
黄绿色:黄色≈3:1
果肉颜色
B/b,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色
橘红色
橘红色:白色≈3:1
果皮覆纹
E/e,4号染色体
F/f,2号染色体
无覆纹
无覆纹
有覆纹
有覆纹:无覆纹≈9:7
基因型
C_A_B_
C_A_bb
C_aaB_
C_aabb
cc_ _ _ _
表型
栗色
黄棕色
黑色
棕色
白色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比例
甲×乙
紫红色
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
乙×丙
紫红色
紫红色:红色:白色=9:3:4
亲本组合
F2颜色(+越多,颜色越深)
+++++++
++++++
+++++
++++
+++
++
+
深褐色×甲
1
6
15
20
15
6
1
深褐色×乙
3
18
45
60
45
18
67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 _
表型
深紫色3/16
淡紫色6/16
白色7/16
杂交组合
父本
母本
F2表型及比例
Ⅰ
F1
品系甲
灰身:黄身=1:1
Ⅱ
品系甲
F1
灰身:白身:黄身=21:4:25
表型
黑色
灰色
黄色
白色
基因型
AAB_
AaB_
_ _bb
aaB_
组别
亲代
F1
实验一
籽粒紫色×籽粒紫色
籽粒白色 :籽粒紫色=7:9
实验二
籽粒紫色×籽粒白色
籽粒白色 :籽粒紫色=5:3
组合
父本
母本
F1表型种类
雌性
雄性
组合一
褐体黑眼
褐体黑眼
1
4
组合二
黑体黄眼
褐体黑眼
1
1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七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课时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七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微专题10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Word版附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3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案(Word版附解析),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