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Word版附解析),共15页。

    学生用书P118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流程
    辨析 与交配方式有关的概念及其应用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19] 雌、雄生殖器官 ,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20] 雌、雄配子 ,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21]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2)实验注意问题:①要[22] 随机 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摇匀;②重复的次数要足够多。
    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3)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23] 1:2:1 ,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24] 3:1 。
    基础自测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2.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 )
    3.“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
    4.F2的表型比例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
    5.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
    6.孟德尔先提出假说,再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 × )
    7.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2022广东,T5A]。( √ )
    8.融合遗传的核心观点是 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按照该观点以融合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 不会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9.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将甲小桶内彩球上的标记改为A和a,其余不变,乙小桶不做改变,此时分别从甲、乙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可以模拟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情境应用
    1.玉米为单性花、雌雄同株植物(见下图),若间行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植株,可能的杂交组合有哪些?
    提示 ♀AA×♂AA、♀aa×♂aa、♀AA×♂aa、♀aa×♂AA。
    2.本来开白花的花卉,偶然出现了开紫花(显性突变)的植株,怎样获得开紫花的纯种植株呢?
    提示 方法一:用紫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保留紫花的品种。方法二:将该紫花植株连续自交,且每一代淘汰掉白花植株,则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为纯种植株。
    深度思考
    1.为什么测交必须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提示 因为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通过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吗?
    提示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1,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1:1,但一般情况下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3.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1)不同类型配子生活力相同。(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4)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5)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6)性状表现不受特殊环境影响。
    4.“演绎推理”和“验证假说”中均涉及测交,二者有何不同?
    提示 “演绎推理”强调“设计”测交实验,即理论推导,而“验证假说”强调“实施”测交实验,即通过实验对“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
    5.若以小鼠为实验材料采用测交法验证分离定律,该小鼠生出两只颜色不同的后代,能否验证分离定律,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太少,偶然性太大。
    6.高茎(Dd)豌豆自交后代共收获16粒种子,前15粒种子种植后表现为高茎,第16粒种子种植后表现如何?第16粒种子种植后表现为高茎的可能性是多少?
    提示 第16粒种子种植后可能表现为高茎,也可能表现为矮茎。第16粒种子种植后是高茎的可能性是3/4。
    7.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中的彩球数量必须相等吗?为什么?
    提示 两个小桶中的彩球数量可以不相等,因为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一般是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学生用书P120
    命题点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2022浙江1月]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 D )
    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
    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
    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
    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
    解析 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受粉时没有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因此杂合豌豆植株连续自交,纯合子所占比例逐渐增大,D符合题意。
    命题变式
    [设问拓展型](1)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自然状态下豌豆既能自花传粉又能闭花受粉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
    B.孟德尔选用山柳菊进行杂交实验并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无性生殖
    C.豌豆和山柳菊都具有易于区分且可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D.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实验,而山柳菊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解析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只能进行自交,A正确;孟德尔选用山柳菊进行杂交实验并没有获得成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而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B正确;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C错误;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实验,而山柳菊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D正确。
    (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植物。袁隆平等人发现了花粉败育的野生稻,为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对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是 水稻为两性花,进行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而水稻的花很多且比较小。如果用雄性不育的水稻作母本,就可以省掉去雄操作,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 。
    命题点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验证
    2.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W基因可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可用绿色荧光标记。现将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产生子代F1,下列现象最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
    A.观察F1未成熟花药中的细胞,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绿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
    B.将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发现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
    C.对F1植株进行测交,后代表现为糯性:非糯性=1:1
    D.F1植株自交,后代表现为糯性:非糯性=1:3
    解析 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F1的基因型为Ww,则未成熟花药中,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绿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因为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发生分离,这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将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发现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对F1植株进行测交,后代表现为糯性:非糯性=1:1;F1植株自交,后代表现为糯性:非糯性=1:3,这些都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但都是间接证明,直接证明分离定律实质的现象应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这三项都不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C、D错误。
    3.[全国Ⅲ高考,9分]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 显性性状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让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型比例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 (1)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通常情况下,这对等位基因具有完全显性关系,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2)已知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要用饱满的玉米籽粒和凹陷的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杂交或测交的方法。①让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再让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型比例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通性通法
    四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1)自交法
    (2)测交法
    (3)花粉鉴定法
    (4)单倍体育种法
    命题点3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4.[2023淮南模拟]小鼠的正常体型对矮小体型为显性,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小鼠体型遗传过程中,有一种有趣的“基因印迹”现象,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正常体型小鼠和矮小体型小鼠均可能是杂合子
    B.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若亲本基因型均为Aa,则可通过与基因型为aa的小鼠交配,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
    D.若“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母本不一定是正常体型小鼠
    解析 若小鼠的基因型为Aa,且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则表型为矮小体型,所以正常体型小鼠和矮小体型小鼠均可能是杂合子,A正确;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只有不发生“基因印迹”现象时,子代性状分离比才为3:1,B错误;亲本基因型均为Aa时,可通过与基因型为aa的小鼠交配,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即交配后代都是矮小体型小鼠的那个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C正确;若“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母本不一定是正常体型小鼠,也可能是矮小体型小鼠(基因型为Aa),D正确。
    5.[高考组合,6分](1)[2022北京节选]番茄果实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果实颜色及硬度等发生变化。果实颜色由果皮和果肉颜色决定。为探究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黄色与果皮无色的番茄杂交所得的F1果皮为黄色,F1自交所得F2果皮颜色及比例为 黄色∶无色=3∶1 。
    (2)[2021北京节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分离 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2/3 。
    解析 (1)果皮黄色与果皮无色的番茄杂交所得的F1果皮为黄色,说明黄色是显性性状,设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为D、d,则亲本中黄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DD,无色果皮植株的基因型为dd,则F1植株的相关基因型为Dd,F1自交所得F2中,果皮颜色及比例为黄色(D_)∶无色(dd)=3∶1。(2)甲品系玉米自交后的果穗上正常籽粒∶干瘪籽粒=3∶1,说明控制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题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育成的植株中显性纯合子占1/3,杂合子占2/3。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1.[2020海南]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型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这对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B.果蝇的翻翅对直翅为显性
    C.F1中翻翅基因频率为1/3
    D.F1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所占比例为4/9
    解析 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翻翅为显性性状,直翅为隐性性状,B正确;假设控制果蝇翻翅、直翅的基因分别为A、a,F1中Aa所占的比例为2/3,aa所占的比例为1/3,则A的基因频率为2/3×1/2=1/3,C正确;F1中A的基因频率为1/3,a的基因频率为2/3,由于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故F2中直翅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2/3×2/3÷(1-1/3×1/3)=1/2,D错误。
    2.[2020浙江1月]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型的比例相同
    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说明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A错误;马的毛色遗传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F1减数分裂形式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即(1/4)AA×AA、(1/2)Aa×Aa、(1/4)aa×aa,其后代中棕色马(AA)占1/4+1/2×1/4=3/8,因此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1/2=3/16,C错误;F2中淡棕色马(Aa)与棕色马(AA)交配,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表型及比例为棕色马:淡棕色马=1:1,D正确。
    3.[全国Ⅰ高考,12分]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有角:无角=1:3 ;公羊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有角:无角=3:1 。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3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5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7 种。
    解析 (1)根据题中已知条件,交配的公羊和母羊均为杂合子,则子代的基因型为NN∶Nn∶nn=1∶2∶1,已知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则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则子一代群体中公羊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2)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白毛个体中雌雄比例为1∶1;若M/m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XMXM、XMXm、XMY、XmY,其中白色个体均为雄性。(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AA、Aa、aa 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
    学生用书·练习帮P425
    1.[2024成都模拟]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材料——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豌豆结实率高、种子数量多,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
    B.豌豆花比较大,利于杂交实验中人工去雄
    C.豌豆具有世代间稳定遗传且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豌豆是两性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可异花传粉
    解析 豌豆是两性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D错误。
    2.[2023东北三校联考]很多研究者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有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孟德尔实验的分离比,原因不可能是( A )
    A.决定相关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没有收集足够多的个体用于表型分析
    C.用于观察的性状由细胞质基因决定
    D.不同配子或后代的存活率存在差异
    解析 豌豆为两性花植物,无性染色体,A符合题意;孟德尔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统计学原理,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若没有收集足够多的个体用于表型分析,则会使误差增大,可能会使实验现象不符合孟德尔实验的分离比,B不符合题意;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所研究的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若用于观察的性状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则实验现象不符合孟德尔实验的分离比,C不符合题意;不同配子或后代的存活率存在差异,也可能会使实验现象不符合孟德尔实验的分离比,D不符合题意。
    3.[2024吉林白城二检]巧妙运用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表所示为有关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与假说—演绎法内容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正反交,F1均表现为显性性状,这是孟德尔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A正确。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可表现出1∶1的性状比,这属于演绎推理阶段,B错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属于假说内容,C错误。F1自交,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这是孟德尔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D错误。
    4.[2024湖北部分学校调研]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在生物学上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用玉米植株做杂交实验时,母本不用去雄
    B.如果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所选实验材料不一定是纯合子
    C.玉米的籽粒糯性对非糯性为显性,欲判定糯性玉米的基因型,可让其自花传粉
    D.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
    解析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则用玉米植株做杂交实验时,母本不用去雄,A正确;验证分离定律可以采用测交法(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也可以用杂合子自交的方法,B正确;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植物,不能自花传粉,C错误;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D正确。
    5.[2024厦门二中检测]孟德尔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
    B.杂交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
    C.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显性性状,这一结果否定了融合遗传,又能验证分离定律
    D.孟德尔在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是指对测交过程的推测
    解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为了防止自交,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未成熟前做人工去雄,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人工去雄后应该套袋处理,A正确;两亲本杂交所得F1表现显性性状,这一结果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孟德尔在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是指对测交过程的推测,D正确。
    6.下列遗传实例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C )
    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
    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C.高秆小麦自交,后代中有25%的矮秆小麦
    D.纯合红花植株和同种纯合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
    解析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不属于性状分离现象,A错误;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高秆小麦自交,后代出现矮秆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属于不完全显性,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7.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②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③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⑤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并不是纯合子杂交的后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如基因型均为bb的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bb,子一代(bb)表现出来的性状并不是显性性状,①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②错误。
    一、选择题
    8.[2021浙江6月]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
    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
    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
    解析 该实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能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A错误;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的概率约为(1/5)×(4/5)×2=8/25,B错误;根据甲容器中不同颜色豆子的数量可知B的基因频率为1/5,b的基因频率为4/5,结合题中信息可知,健康男性(bb)所占的比例为(4/5)×(4/5)=16/25,则患病男性所占的比例为1-16/25=9/25,即36%,C正确;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的是亲代产生的配子数,D错误。
    9.[2024连云港模拟]孟德尔利用纯种的高茎豌豆(DD)和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F1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同不会影响后代的分离比
    B.F2豌豆植株数量的多少会对分离比的统计结果产生影响
    C.在进行测交实验时,雌雄个体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不能用显微镜观察F1豌豆产生的含有D和d的两种花粉来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 F1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同,但每种配子的比例相同,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不会影响后代的分离比,A正确;F2的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故F2豌豆植株数量的多少会对分离比的统计结果产生影响,B正确;在进行测交实验时,隐性纯合个体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错误;含D、d的花粉没有明显的区别,故不能用显微镜观察F1豌豆产生的含有D和d的两种花粉来验证分离定律,D正确。
    10.[2023济宁质检]控制果蝇复眼有无的基因A、a位于4号染色体。只含有一条4号染色体的果蝇(单体)可存活并产生后代。一只正常隐性无复眼果蝇与一只单体有复眼果蝇杂交。下列数量关系不符合1:1的是( A )
    A.亲代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
    B.子代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数量
    C.子代中无复眼果蝇与有复眼果蝇的数量
    D.子代中单体果蝇与正常果蝇的数量
    解析 亲代果蝇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符合1:1,一般来说,雄配子的数量要远远大于雌配子的数量,A符合题意;子代中雌果蝇与雄果蝇的数量符合1:1,B不符合题意;若用O表示缺失的染色体,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O=1:1,子代中无复眼果蝇与有复眼果蝇的数量符合1:1,单体果蝇与正常果蝇的数量符合1:1,C、D不符合题意。
    11.[2024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对测交描述错误的是( A )
    A.测交可以测出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量
    B.测交可以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C.测交可以测出基因位于X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测交可以用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解析 通过测交可以推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A错误。通过测交可以推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从而可以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B正确。测交可以测出基因位于X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某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则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若某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纯合雄性个体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全为显性性状,C正确。通过测交可以推断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可以用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
    12.[2023成都联考]以植物为实验材料,在无致死现象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证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B.让F1进行自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让F1进行测交,若子代出现1:1的表型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对所有植物而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都只能间接证明,不能直接观察证明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A正确;F1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F1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雌配子和两种比例为1:1的雄配子,且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此F1自交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正确;F1产生两种比例为1:1的配子,隐性个体产生一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测交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有些植物花粉可用碘液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角度创新/13分]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叶鞘颜色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且A对a为完全显性。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要获得甲品种为父本、乙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 (人工)去雄并套袋 (填实验操作),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传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 乙 (填“甲”或“乙”)品种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型应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幼苗中出现了不同表型,原因可能是(不考虑可遗传变异) 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导致母本发生部分自交 。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2种表型。
    ①由上述可知, 紫叶鞘 是显性性状, 绿叶鞘 (性状)幼苗是乙品种植株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
    如图所示
    ②由于甲、乙两品种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水稻。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案实现甲、乙两品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 将甲、乙两品种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并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颜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
    解析 (1)若要获得甲品种为父本、乙品种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传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母本)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型应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幼苗中出现了不同表型,原因可能是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导致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2)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则可发生自交,也可发生杂交。假设紫叶鞘为隐性性状,则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只会出现绿叶鞘,与题意不符,故紫叶鞘不是隐性性状,而是显性性状,绿叶鞘幼苗是乙品种植株的自交后代。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1.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2.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基因的分离定律
    2023:江苏T23(1)(2)、海南T15、天津T16(1)(2)、全国甲T6;
    2022:浙江6月T9和T28(2)、全国甲T32(1)(3)、 浙江1月T10、重庆T19、北京T18(1);
    2021:湖北T4和T18、全国甲T32(1)、北京T20(1)、浙江1月T19;
    2020:海南T20、全国ⅠT5、浙江7月T18和T28(1)、浙江1月T18、江苏T7;
    2019:海南T18、全国ⅡT5、全国ⅢT6和T32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的分离定律。
    2.科学思维——归纳与演绎: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分离定律的实质。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杂交实验
    命题分析预测
    1.本部分内容是高考的核心考点之一,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性状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基因型和表型的判断、遗传实验设计等。
    2.预测2025年高考还可能将本部分内容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变异等结合,通过设置新情境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杂交
    概念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
    应用
    ①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于一体,获得新品种;②通过后代性状比,判断显隐性
    自交
    概念
    同一个体或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
    应用
    ①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②用于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测交
    概念
    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应用
    ①测定F1的基因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②高等动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正交和
    反交
    概念
    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概念,若正交为♂A(性状)×♀B(性状),则反交为♂B(性状)×♀A(性状),反之亦然
    应用
    ①常用于判断待测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②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回交
    概念
    杂种子一代与两个亲本中的任一个进行交配
    应用
    ①与隐性亲本回交,检测子一代基因型;②在育种中,加强杂种个体的某一亲本的性状表现
    自由
    交配
    概念
    又称随机交配,指群体中的雌雄个体随机进行交配,基因型相同和不同的个体之间都可进行交配
    应用
    选项
    分离定律的实验过程
    假说—演绎法内容
    A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正反交,F1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可表现出1∶1的性状比
    提出假说
    C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演绎推理
    D
    F1自交,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
    实验验证

    相关教案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Word版附解析),共34页。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4人类遗传病(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4人类遗传病(Word版附解析),共31页。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3基因分离定律的重点题型(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3基因分离定律的重点题型(Word版附解析),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