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1-17332211206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1-17332211206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1-17332211207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0-17332211177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0-17332211177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58433/0-17332211177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化学试题docx、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答案:
1.B
【难度】0.85
【知识点】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酸、碱、盐、氧化物
【详解】A.“酸可除锈”、“纯碱可去油”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A正确;
B.白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的百分比,B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冬天在炉火旁放一盆清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正确;
D.粒子直径介于1~100n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
故选B。
2.B
【难度】0.65
【知识点】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详解】A.由于制氢废液显酸性,故步骤①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Fe2++H2O2+2H+===2Fe3++2H2O,选项A错误;
B.步骤②加入适量ZnO,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成Fe(OH)3沉淀,故用Zn(OH)2或Zn2(OH)2CO3替换ZnO也能实现,选项B正确;
C.由于加入适量ZnO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转化成Fe(OH)3沉淀,与硫酸铅沉淀一并过滤除去,则过滤后所得溶液中肯定没有Fe3+,选项C错误;
D.氧化锌纤锌矿结构为六棱柱,在该六棱柱晶体中含有锌原子:12×+2×+3=6个,氧原子:6×+1+3=6个,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3.D
【难度】0.85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
【详解】A.MgO+2HCl=MgCl2+H2O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C+H2O(g)CO+H2中C、H两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是同一种物质,B不符合题意;
C.8NH3+6NO2 7N2+12H2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H3是还原剂,NO2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是同一种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中有O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2O2既是还原剂也是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4.C
【难度】0.4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
【详解】A. P、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P、CuSO4是氧化剂,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P是还原剂,所以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uSO4只是氧化剂,故A错误;
B. 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P是还原剂, H3PO4是氧化产物,Cu3P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 由反应可知,转移30ml电子消耗11mlP,15ml CuSO4和5mlP来一起氧化6mlP,其中1ml CuSO4可以氧化1/5mlP,故C正确;
D. 由原子守恒可知,11mlP参加反应,被氧化的P为6ml,则转移的电子为6ml×5=30ml,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是电子守恒,n(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5.B
【难度】0.65
【知识点】纯碱的生产、氨气的实验室制法、null、与氧化剂、还原剂有关的计算
【分析】氨气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丙是NO、丁是H2O;NO和氧气反应生成NO2,戊是NO2;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甲是NH4Cl;氨气、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乙是碳酸氢钠。
【详解】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且易挥发,应用棕色试剂瓶盛放,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胶塞密封,故A错误;
B.NO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氮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5、氮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正确;
C.甲是NH4Cl,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会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不能采取加热甲物质的方法制取氨气,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过量的NH3,再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6.D
【难度】0.85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
【详解】A.该反应过程中,Zn从0价升高到+2价,Cu从+2价降低到+1价。锌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A错误;
B和D.CuSO4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CuSO4是该反应的氧化剂,被还原生成Cu2O,B错误,D正确;
C.参加反应的NaOH中Na、O、H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NaOH既不是该反应的氧化剂,也不是该反应的还原剂,C错误。
故选D。
7.A
【难度】0.65
【知识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物质的转化
【详解】A.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溶液通电电解产生铜单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选项A符合;
B.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产生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转化不能全部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选项B不符合;
C.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转化不能全部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选项C不符合;
D.二氧化硅与盐酸不反应,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硅单质和氯化氢,转化不能全部在给定条件下实现,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A。
8.D
【难度】0.94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详解】A. 在豆浆里加盐卤做豆腐属于胶体的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A错误;
B. 盐碱地里土壤保肥能力差属于胶粒遇盐碱地里的电解质发生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B错误;
C. 一束平行光照到蛋白质溶液里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束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性质有关,C错误;
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化学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此时生成的Fe(OH)3是沉淀,而不属于胶体,与胶体性质无关,D正确。
答案选D。
9.A
【难度】0.85
【知识点】酸、碱、盐、氧化物
【详解】A.二氧化硅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
B.一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硫酸是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酸,故C错误;
D.氧化铝是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10.B
【难度】0.85
【知识点】物质制备的探究、常见无机物的制备、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生成ClO2和NaHSO4,反应后通入空气,可将ClO2赶入吸收器,加入NaOH、过氧化氢,可生成NaClO2,过氧化氢被氧化生成氧气,经冷却结晶、重结晶、干燥得到NaClO2.3H2O,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书写电子式时原子团用中括号括起来,NaOH的电子式 ,故A正确;
B.在吸收塔中二氧化氯生成亚氯酸钠,氯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3,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有氧化必有还原,H2O2做还原剂起还原作用,故B不正确;
C.ClO2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 ═2ClO2+SO42﹣,故C正确;
D.将粗晶体进行精制,可以采用重结晶,故D正确;
故选:B。
11.C
【难度】0.65
【知识点】与“铁三角”有关的推断、铝三角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null
【详解】A.若X为O2,W为二氧化碳,Y可为CO或C,M可为Na2O2,Z为Na,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可生成氧气,符合转化关系,故A正确;
B.若X为Al(OH)3,Y为稀硫酸,则W为Al2(SO4)3,Z可为NaOH,M为NaAlO2,Al2(SO4)3与NaAlO2反应可生成Al(OH)3,符合转化关系,故B正确;
C.若X为Fe,W、M为含铁化合物,二者不能生成Fe,故C错误;
D.若X为 NaHCO3,M为二氧化碳,Z为酸,W可为NaOH或Na2CO3,二氧化碳与NaOH或Na2CO3反应可生成NaHCO3,符合转化关系,故D正确;
答案选C。
12.A
【难度】0.65
【知识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铵盐与碱反应、硝酸的强氧化性、氯水的性质
【详解】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将析出NaHCO3晶体,故其离子方程式为:2Na+++H2O+CO2=2NaHCO3↓,A正确;
B.稀硝酸中滴加溶液,由于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将S元素氧化成 ,B错误;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少量的溶液,Fe2+和Br-分别被完全氧化为Fe3+和Br2,反应方程式为,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一小粒固体钠,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能与反应生成NH3·H2O,D错误;
故答案为:A。
13.C
【难度】0.65
【知识点】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详解】A.若该钾盐是,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A项错误;
B.溴可以将氧化成,证明氧化性,则还原性有,B项错误;
C.红棕色变深说明浓度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正反应放热,C项正确;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得到和,通入后浑浊不会消失,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注意A项中注明了“无味”气体,如果没有注明无味气体,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14.B
【难度】0.85
【知识点】过滤、蒸馏与分馏、蒸发与结晶、仪器使用与实验安全
【详解】A.图中装置中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玻璃仪器为过滤装置,故A正确;
B.图中含有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为蒸发装置,故B错误;
C.图中所用仪器为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可用作蒸馏、分馏等,故C正确;
D.图中仪器分液漏斗,烧杯可用于萃取分液,故D正确;
故选B。
15.A
【难度】0.94
【知识点】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离子共存
【分析】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有大量的H+,溶液为无色的,说明没有有色离子。
【详解】A.NH、Al3+、SO、NO相互间不反应,和H+也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B.CO和H+能发生反应生成HCO3-或H2CO3,不能大量共存;
C.MnO有颜色;
D.HSO和H+反应生成弱酸H2SO3,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A。
16.D
【难度】0.94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硅的物理性质与用途、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碳纳米材料
【详解】A.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性能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外壳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轻、固、美”的特点,故A正确;
B.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故C正确;
D.计算芯片的成分是单质硅,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
选D。
17.D
【难度】0.85
【知识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详解】A.五水硫酸铜俗名胆矾,胆矾冶炼铜过程中有单质铜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A错误;
B.黑火药的成分有硝酸钾、硫磺和木炭,使用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发生了化学反应,B错误;
C.粮食酿醋过程中,淀粉转化为醋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
D.磁石具有磁性,可用于制造指南针,但制造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磁石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D。
18.B
【难度】0.65
【知识点】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其他含卤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分析】根据图示装置分析可知,右侧为电解池,a极NH4Cl中NH4+失去电子生成NCl3,电极反应式为NH4+-6e-+3Cl-=NCl3+4H+,则a为电解池阳极,b为电解池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因此c为直流电源的正极,d为直流电源的负极;a极生成的NCl3进入左侧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与Na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H2O+NCl3+6NaClO2=6ClO2↑+NH3↑+3NaCl+3NaOH,据此分析结合选项分析。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直流电源的正极,b为电解池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在b极区流出的Y溶液是稀盐酸,A选项错误;
B.a为电解池阳极,电极附近NH4Cl中的NH4+失去电子生成NCl3,电极反应式为NH4+-6e-+3Cl-=NCl3+4H+,B选项正确;
C.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发生反应3H2O+NCl3+6NaClO2=6ClO2↑+NH3↑+3NaCl+3NaOH,其中NCl3作氧化剂,NaClO2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1:6,C选项错误;
D.没有指明环境为标准状况下,不能准确计算产生NH3的体积,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19.(1)b
(2)ClO+6Fe2++6H+ = 6Fe3++Cl-+3H2O
(3)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变色后与比色卡比较读数
(4)除去溶液中的Mn2+
(5)C3O4
(6)5:6
【难度】0.65
【知识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分析】水钴矿的主要成分为C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2、MgO、CaO,加入盐酸、亚硫酸钠酸浸,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2+、Fe2+、Mn2+、Ca2+、Mg2+、Al3+等,用NaClO3把Fe2+氧化为Fe3+,加碳酸钠调节pH生成Al(OH)3、Fe(OH)3沉淀除Fe3+、Al3+;加NaF生成CaF2、MgF2沉淀除Ca2+、Mg2+,加萃取剂除Mn2+,加草酸铵生成草酸钴沉淀。
【详解】(1)水钴矿的主要成分为C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2、MgO、CaO,加入盐酸、亚硫酸钠酸浸,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2+、Fe2+、Mn2+、Ca2+、Mg2+、Al3+等,钴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钴、铁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所以Na2SO3的作用是用作还原剂,选b。
(2)NaClO3将Fe2+氧化成Fe3+,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得电子生成-1价的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6Fe2++6H+ = 6Fe3++Cl-+3H2O。
(3)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醮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变色后与比色卡比较读数。
(4)因为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2+、Fe2+、Mn2+、Ca2+、Mg2+、Al3+等,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流程中加Na2CO3后过滤所得沉淀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加入NaF溶液除去Ca2+、Mg2+,所以流程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Mn2+。
(5)18.3 g C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18.3g÷183g/ml=0.1 ml,在空气中加热至350℃充分反应,生成钴氧化物8.03g,设钴的氧化物为CxOy,根据C元素守恒,8.03g CxOy的物质的量为 ,59x+16y=8.03,解得x:y=3:4,所以此钴氧化物的化学成分为C3O4。
(6)n(HCl)= 5 ml·L-1×0.48L=2.4 ml;n (Cl2)= 4.48 L÷22.4 L·ml-1=0.2 ml;反应生成CCl2,根据C、Cl元素守恒,n (C)= [n (HCl)-n (Cl2) ×2] ÷2=1 ml;钴氧化物中与氧元素与盐酸中H元素生成H2O,根据氢元素守恒,n (O)= n(HCl) ÷2=1.2 ml;n (C): n (O)=5:6。
20. Fe , S 控制加CuFeS2的速度 BC 2 17 2 2 2 4 18 产物Cu2+ ,Fe3+催化H2O2分解 Fe2(SO4)3,H2SO4 4.25ml
【难度】0.85
【知识点】物质制备的探究、常见无机物的制备、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分析】(1)物质被氧化,化合价升高;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与加入的反应物的量有关;
(4)CuFeS2转化成Fe3+、,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S,H2O2转化成H2O,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O;
(5)产物自身催化,产物催化H2O2分解;
【详解】(1)CuFeS2中化合价:Cu为+2,Fe为+2,S为-2,物质被氧化,化合价升高,生成物Fe2O3中Fe为+3,SO2中S为+4,则被氧化的元素是:Fe、S;
(2)火法炼铜是放热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控制加CuFeS2的速度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效果,答案为:控制加CuFeS2的速度;
(3)A.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C是对二氧化硫的废物再利用,D.浓硫酸不能吸收二氧化硫,答案选BC;
(4)CuFeS2转化成Fe3+、,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有:Fe、S,H2O2转化成H2O,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用双剑桥和质量守恒定律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17H2O2+2H+2Cu2++2Fe3++4+18H2O;
(5)双氧水的消耗量要远远高于理论值,说明产物中有物质继续分解过氧化氢,答案为:生成产物Cu2+ ,Fe3+催化H2O2分解;
(6)由图可知:Fe2(SO4)3、H2SO4是中间产物,可循环利用,答案为:Fe2(SO4)3,H2SO4;
(7)Fe元素最终生成Fe3+,S元素转化为,当有2ml生成时,失去电子共17ml,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答案为:4.25ml。
21.(1) Na+ r(N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文件包含高一化学试卷1pdf、高一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