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 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 孔乙己 课件 0 次下载
- 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 孔乙己 课件 0 次下载
-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 孔乙己 教案 0 次下载
-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 孔乙己 教案 0 次下载
- 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5课 孔乙己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结合具体语句梳理情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理解小说情节内容。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作者对腐朽的封建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概括本文的情节。
2.理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及作用。
3.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满意的一篇小说,理由何在。
二、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情节。
1.情节:孔乙己两次来咸亨酒店喝酒的情形。
2.词语听写:阔绰、大抵、踱步、羼水、绰号、绽出、不屑置辨、颓唐、蘸酒、门槛、附和
三、结合具体语句梳理情节
1.孔乙己生活的环境如何,找出句子体会。
明确:贫富悬殊、等级森严、人情冷淡(冷酷势利)、世态炎凉
如果在酒店里丁举人来喝酒,那些长衫帮和短衣帮会有何反应。
2.本文写了孔乙己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找出来加以点评。
学生梳理:
(1)酒店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酷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
(2)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一生未能“进学”,这是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3)教小伙计识字
点评:孔乙己受尽成人的取笑,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向孩子说话,他把毫无用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当作学问来炫耀,可见他的迂腐。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4)分茴香豆
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其善良又迂腐可笑。
(5)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作业布置:思考《孔乙己》一文写法上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和环境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
一、思考: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句子理解。
地位低下:孔乙己没有名字。
贫困潦倒、死要面子:读书人,穿着长衫
好喝懒做: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迂腐善良:茴香豆的四种写法,分茴香豆。
自欺欺人、自命清高:窃书不能算偷
小结人物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侧面描写:小伙计、掌柜、酒客、何家丁举人
二、侧面描写中“笑”的艺术理解
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是从空虚、冷酷、麻木的灵魂里发出来的,相对来说,孩子们的笑自然一些,从中也让孔乙己得到些许柔情和安慰。那文中有哪几类人在笑呢?从笑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解脱的笑。
邻居孩子们的笑:赶热闹的天真无邪的笑。
短衣帮:看到孔乙己不伦不类、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是麻木不仁的笑。
掌柜、穿长衫的:以欺凌、玩弄为目的,卑劣的笑
小结: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悲剧式人物,也是以乐衬悲,一种反衬手法的运用。笑字贯穿孔乙己出场过程的始终,增加了悲剧的色彩。
从笑声中也可以得到本文主题: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日—在笑声中死去。从而揭示了病态社会的冷漠。
小结:以“笑”的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声,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乐和取笑。以笑衬悲,更令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更深刻了。
三、本文还有其他的艺术手法举例,学生交流:
如传神的动词使用艺术,对比的运用艺术,矛盾艺术的运用,精美的语言艺术,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
如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法的有什么好处?
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我是线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以“我”的见闻为线索。连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伙伴都如此冷漠,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冷漠与病态。
四、作业:短文:孔乙己,请你脱下你那长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从看客的角度来解读本文的主题。重点是对酒客、掌柜等人物的解读,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走近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2.孔乙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3.孔乙己最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5.孔乙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6.孔乙己的地位如何
通过这些可以概括出孔乙己的性格特点
1.读书、喝酒2.爱面子、偷东西3.满口之乎者也 4.长衫5.一笔好字,饱读诗书,品行好,为人善良
二、理解其他人物设置的意图
1.鲁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当时社会迂腐的读书观念
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鲁迅自己也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我们看看周围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周围人对他是种怎样的眼光?
鄙视、嘲笑
2.读酒客嘲笑孔乙己的三句话,请三位学生朗读。
叫道,为什么不用“说”,而是“叫道”
第一位酒客已经在“叫”了,你为什么还要故意地、高声地嚷呢?
因为孔乙己没有回答。
第三位强调了哪几个词,为什么要强调。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话。如“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句最具杀伤力。
“捞”很简单,好像谁都能考上的,但是他没有。孔乙己有何表现?
“笼”上一层灰色。
这些话是事先商量好的还是即兴发挥的呢?
人们经常嘲笑孔乙己,早已有了了默契,无需商量,早已心领神会,长此以往,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他们不仅在嘲笑孔乙己,他们是在欣赏玩味孔乙己的痛苦。我们给这群酒客一个,称他们什么呢?
“看客”,对他们一个评价,可以是什么呢?麻木、冷漠、无聊
那掌柜呢,掌柜看孔乙己的眼光和众酒客有什么不同,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势利、贪财、冷血、冷酷。“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酒客是纯粹的嘲笑,掌柜说这些还有招揽客人的目的,因为他知道酒客对这些事感兴趣,这样可以留住酒客,使自己生意更好。
3.看客的所作所为有哪些影响呢?
①他被打断腿后性格就发生了变化,他的精神支柱已经消失了,他的腿被打断了,但是别人对他没有一点同情,所以他对生活确实已经近乎绝望了。孔乙己的死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是看客们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②对孩子。孩子是纯洁的,看客们这样取笑孔乙己,嘲笑孔乙己,孩子也会跟着凑热闹,看客把孩子们的想法也改变了。
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慢慢被同化为冷漠的看客,可见,看客现象是多么可怕!连原本善良的孩子也慢慢变得冷漠、麻木。
4.那又是谁在看这群人呢?
作者,作者的心情人众人一样吗?
感到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现在有吗?
当今社会,像孔乙己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冷漠的看客却还是存在的,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对弱者造成了伤害,而且还将这种冷漠向社会蔓延。
面对别人的不幸,我们在肃然不笑、伸手相助的同时,还要用自己的诚实与爱去融化那些看客心头的坚冰。
结尾:让我们拷问自己的内心,让我们感同身受,让如冰的冷漠远离自己,让人间多一些欢笑,更多一份真情,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会有希望!
作业:作业本、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看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资料助读,诵读,整体感知文意,走进孔乙己——赏析人物形象,总结归纳,探究性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孔乙己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背景资料,初读感知,小结课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入,正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