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6%;;随pH降低,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O 16 Ne 20 C 12 N 14 Na 23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反应:①SO2+2Fe3++2H2O→SO42-+2Fe2++W;②Cr2O72-+aFe2++bH+→Cr3++Fe3++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程式①中W为4H+
B.还原性强弱:SO2>Fe2+
C.a=6,b=7
D.反应Cr2O72-+3SO2+2H+=2Cr3++3SO42-+H2O能发生
2.油条的做法是将明矾、纯碱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2KAlSO42⋅12H2O+3Na2CO3=2AlOH3↓+3Na2SO4+K2SO4+3CO2↑+21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明矾、纯碱”主要成分依次为盐、碱
B.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
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2AlOH3↓+3CO2↑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AB.BC.CD.D
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3NO2+H2O=2HNO3+NO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个数之比为1:2
B.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硝酸只起酸的作用
C.2Al+2NaOH+2H2O=2NaAlO2+3H2↑反应中,Al是还原剂,H2是还原产物
D.5NH4NO3=4N2↑+2HNO3+9H2O反应中,N2是氧化产物,HNO3是还原产物
5.已知氧化还原反应:①Fe2++Zn=Fe+Zn2+;②Cu2++Fe=Fe2++Cu;③2Fe3++Cu=2Fe2++Cu2+;④2Fe3++Fe=3Fe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Fe3+>Cu2+>Fe2+>Zn2+
B.在含有Fe3+、Cu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若反应后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可能存在Fe3+和Cu2+
C.Fe3+能与Zn反应
D.Fe2+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③中是还原产物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7.下表中,陈述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AB.BC.CD.D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的浓盐酸与8.7g MnO2反应,生成Cl2分子的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原子的数目为0.4NA
C.2ml NO与1m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常温下,56g铁与足量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9.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下图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Cl2B.图②可用于熔化固体烧碱
C.图③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D.图④可用于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10.一种生成高铁酸钠的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LpH=6的FeSO4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为10-8NA
B.该反应中每生成2.24 L(标准状况下)的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分子数均为2NA
D.浓度均为0.1ml⋅L-1的FeSO4溶液和Na2SO4溶液中,SO42-数目均为0.1NA
1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NO3-
B.常温下pH=2的溶液中:NH4+、Fe2+、SO42-、CO32-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H4+、Ba2+、NO3-、Cl-
D.含氯化铁的溶液:K+、Ba2+、NO3-、OH-
12.硫酸亚铁溶液可用于催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c(H2SO4)保持不变
C.反应中每脱除1 ml SO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增加 2 ml
D.“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
13.氨基磺酸(化学式H2NSO3H,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作漂白助剂,可减少或消除漂白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从而使漂白液质量得到保证。氨基磺酸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能完全分解:2H2NSO3H高温SO2↑+SO3↑+2H2↑+N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SO2和SO3的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为NA
B.该反应生成1mlH2时转移2ml电子
C.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
D.质量相等的SO2和SO3所含的电子数也相等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豆浆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B.维生素C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因为其难以被氧化
C.将生铁进一步炼制减少含碳量,其韧性增加
D.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硫氰化亚铜(CuSCN)在国民经济和科研领域应用广泛,可利用氯化铜溶液或脱硫废液制得。
Ⅰ.利用氯化铜溶液制备硫氰化亚铜
第一步:在Cu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生成稳定的配合物H[CuCl2];
第二步:加入NaSCN溶液,将H[CuCl2]转化为CuSCN沉淀。
(1)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分)
(2)SCN-与CS2的结构相似,SCN-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 。(2分)
(3)测定CuSCN样品的纯度。准确称取0.2500g硫氰化亚铜样品,加入NaOH溶液处理后,过滤得到含SCN-待测液,将待测液总体积的110转移至锥形瓶中,滴加稀硝酸酸化,加入⋅L-1AgNO3溶液,以Fe3+作指示剂,用0.04000ml⋅L-1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H4SCN标准溶液20.00mL。已知:Ag++SCN-=AgSCN↓(白色)。
①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2分)
②计算样品中CuSCN的纯度 。(写出计算过程) (2分)
Ⅱ.利用脱硫废液制备硫氰化亚铜
将脱硫废液[主要含NH4SCN、NH42S2O3]与CuSO4溶液混合,调节溶液pH=1~3,反应生成CuSCN沉淀和连四硫酸铵[NH42S4O6]等物质。
(4)已知:S2O32-的结构式为。S4O62-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环境的S原子,不存在S=S键和O-O键。S4O62-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2分)
(5)控制其他条件不变,CuSCN的纯度及产率随pH的变化如题图所示。当溶液pHKsp(AgI)
C
用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未观测到紫色火焰
该待测液中不含钾元素
D
用pH计测量等浓度Cl3CCOOH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pH,Cl3CCOOH溶液pH更小
-CCl3的极性大于-CH3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纯碱可与盐酸反应
纯碱通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过氧化钠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将过量的过氧化钠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后,再无明显变化
D
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过氧化钠可用于制作呼吸面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检测考试 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检测考试 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检测考试 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