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5)—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1073/0-17332401804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5)—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1073/0-1733240180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5)—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1073/0-17332401805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5)—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5)—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4 mL 0,是一种常见二元弱酸,用0,85,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25 ℃时,
B.M点至N点之间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N点溶液中存在关系:
D.P点溶液中存在关系:
2.将4 mL 0.2 ml·盐酸和20 mL 0.2 ml·溶液混合后,用0.2 ml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过程中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1g3
B.A、B、D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增大
C.B点溶液中存在:
D.C点
3.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氨水,测得过程中电导率和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数量级为-5
B.b点溶液中,存在
C.c点溶液中,存在
D.点溶液中,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4.是一种常见二元弱酸,用0.3 ml· NaOH溶液滴定20 mL同浓度的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点、c点依次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b点对应的溶液中:
C.c点对应溶液温度为滴定过程中的最高值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满足:
5.三甲胺是一种一元有机弱碱,可简写为MOH。常温下,向20mL0.5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ml/L的HCl溶液,溶液中、、中和率[中和率]的变化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三甲胺的电离常数数量级为
B.a点时,
C.b点时,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点<d点
6.某实验小组分别配制浓度为的(次磷酸)溶液并等体积分为3组加入绝热反应器中,利用反应器中电子滴定管定量滴入浓度为的NaOH标准溶液,通过手持式仪器得到如图所示数据[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a点所在曲线溶液中的不发生变化
B.溶液中
C.若,则处对应a点所在曲线溶液pH=8.85
D.当滴加40 mL浓度为的NaOH标准溶液后,b点所处曲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
7.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酚酸,结构简式为(用表示),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某化学小组向水杨酸粗品中加入少量酒精,加水配制成溶液,再滴加溶液,得到体系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的分布系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布系数变化曲线为曲线Ⅱ
B.b点对应的横坐标为7.68
C.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小
D.当滴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30 mL时,
8.1784年C.W.舍勒首先从柑橘中提取柠檬酸(用表示)。常温下,向柠檬酸钠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和的分布分数[δ表示该微粒浓度与含A粒子浓度之c(H,A)和的比值,如]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d为随pH的变化曲线
B.溶液呈酸性
C.溶液呈碱性,水解平衡常数
D.pH约为5时,再通入少量HCl发生的反应为
9.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得到溶液A,某实验小组利用滴定的方法测定溶液A的成分,绘制出pH曲线,如图甲;若,向A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的电离常数;的溶度积;lg5=0.7)
A.若,则溶液A是NaOH和的混合溶液
B.若,则b点溶液存在
C.由图乙可知,d点的pH=11.7
D.e点对应溶液的
10.常温下,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中或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已知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随pH的变化关系
B.
C.当溶液呈中性时,
D.当溶液的pH=9.25时,溶液中
11.室温下,某混合溶液中,和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Ⅰ表示与pH关系曲线,
B.b点溶液中,
C.MR溶液显碱性,且MR溶液中
D.等物质的量的NaR与HR混合溶液中:
12.25℃时,向浓度均为0.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B.c点时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d>c
D.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酸所需的NaOH的物质的量:HX>HY
13.银氨溶液常用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某同学探究银氨溶液的配制,测得常温下,向20mL0.125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至沉淀溶解。该过程溶液中与加入氨水的体积V(氨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e点对应的溶液迅速由浑浊变得澄清,且此时溶液中的与均约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最好选择cd段溶液
B.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b点对应溶液中:
D.由e点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14.25℃时,分别向20mL浓度均为1.0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均为1.0的NaOH、HCl溶液,溶液的pH与lgY[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中的
B.当pH=4.74时,恒有关系: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时,溶液pH>4.74
D.25℃时,1.0的的pH=9.37
15.常温常压下,向饱和食盐水中缓慢通入至饱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缓慢通入,整个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总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中不考虑氨水的挥发和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的电离程度减小
B.由c点到d点的过程中,溶液中增大
C.由图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
D.d点所示溶液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M点时,溶液的pH=10.45,pOH=14-10.45=3.55,则,,A正确;水合肼分步电离,故与酸分步反应,N点时,恰好生成,离子方程式符合实际和守恒原则,B正确;N点溶液中的溶质主要为,由电荷守恒知,,C正确;P点时,溶液中溶质主要为,由质子守恒得,则,D错误。
2.答案:D
解析:4 mL 0.2 ml·盐酸和20 mL 0.2 ml·溶液混合后,,pH=-lgc(),故,A正确;将4 mL 0.2 ml·盐酸和20 mL 0.2 ml·溶液混合后,用0.2 ml·溶液滴定,反应的顺序为、,故A点对应的溶质为HCl、NaCl、,B点对应的溶质为NaCl、,D点对应的溶质为NaCl、,A点溶液中HCl电离出的抑制水的电离,B点溶液中无水解也无电离,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点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A、B、D三点的溶液中水电离程度依次增大,B正确;B点对应的溶质为NaC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B点溶液中存在,C正确;盐酸反应完全时,需消耗2 mL 溶液,故当加入16 mL 溶液时,与溶液反应的溶液的体积为l4 mL,故C点对应的溶液中,,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A.a点时混合溶液中存在醋酸和水的电离平衡:、,在盐酸的抑制下,醋酸和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因此溶液中,,根据,得溶液中,A正确;
B.b点时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呈酸性,的水解小于的电离,根据原子守恒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B正确;
C.c点时醋酸恰好与氨水完全反应,混合溶液溶质是,根据原子守恒得:,C正确;
D.a点时盐酸和醋酸均抑制水的电离,b点时醋酸抑制水的电离,c点时、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时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D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根据,结合c点溶液c(HR)
pH=4.3且存在,故,A正确;b点对应加入20 mL NaOH溶液,则NaOH和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NaOH+
H2RNaHR十,b点溶质为NaHR,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点溶液显酸性,pHd,C错误;HX、HY均为一元酸,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两种酸所需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D错误。
13.答案:D
解析: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银氨溶液,由题干信息可知,e点溶液中AgOH溶解得到银氨溶液,故最好选取e点后的溶液,A错误;a点溶液为溶液,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B错误;b点溶液中,则,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故,C错误;的平衡常数,由Ag元素守恒可知e点,故,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往溶液中滴加NaOH,存在电荷守恒,pH=4.74时,,则此时,但往溶液中滴加HCl时,存在电荷守恒,则此时选项中关系式不成立,B错误;当时,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因为,因此,由于不变,此时,溶液pH>4.74,C正确;设25℃时,1.0的溶液中,则根据可知,,,解得,所以,pH=9.37,D正确。
15.答案:D
解析: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溶液碱性增强,增大,使平衡左移,所以的电离程度减小,A正确;根据,可知,根据可知,,,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为定值,c→d过程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溶液中增大,B正确;c点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铵、NaCl,d点溶液中溶质为,由图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C正确;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d点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所以d点所示溶液中有,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2)—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室温时,将0,10,25℃时,将浓度均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 练习(1)—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时,用浓度为0,室温时,向20mL 0,25℃时,将1,常温下,用1,用0,已知某二元酸的,室温时,向20 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层练习第15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2份打包,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层练习第15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分层练习第15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