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61707/0-17332668401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61707/0-17332668401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461707/0-17332668401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科学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制造“胚状体”,以褐藻酸明胶作为包埋介质,填充营养物质,外面用有机膜密封制备成“人工种子”(如图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种子”外部的薄膜相当于种皮
B.胚状体相当于新植物的幼体
C.填充的营养液相当于玉米种子的子叶
D.胚状体在萌发过程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2.芽的结构中,分生能力最强的是( )
A.生长点B.叶原基C.芽原基D.幼叶
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表四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与丁组对照,探究的影响条件是空气
B.乙组和丙组对照,探究的影响条件是温度
C.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是甲组内的种子萌发
D.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较少
4.在我国,花生的种植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始于商代。“常吃花生能养生”,民间花生又称:“长生果”。下列关于花生的种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湿润的环境更利于种子的保存
B.只要播种到土壤里的花生种子都能萌发
C.花生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D.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可以吸收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种子萌发
5.根将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顺序是( )
①导管
②土壤溶液
③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
④根毛细胞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6.“角直萝卜干”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上乘的质量,盛名远扬。制作角直萝卜干时,需要将新鲜萝卜加盐负重石腌制,一段时间后,每百斤鲜萝卜仅可制得18斤萝卜干成品。与这一现象有关的解释是( )
A.如图甲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吸水
B.如图乙外界溶液浓度过低导致细胞吸水
C.如图甲外界溶液浓度过低导致细胞失水
D.如图乙外界溶液浓度过高导致细胞失水
7.水稻是一种湿地植物,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可是农民在水稻苗成活后却要将稻田里的水排干,这是为了( )
A.将杂草干死B.水稻苗期不需要水
C.去除害虫D.使根向土壤深处生长
8.观察、思考是学习生物学的法宝,对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剪除部分枝叶——带动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9.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张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C.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10.香甜的红薯是植株的块根,关于其中糖类物质主要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叶片光合作用制造B.由气孔从空气中吸收
C.由导管从叶运输而来D.由根直接从土壤吸收
11.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三个天竺葵枝条,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处理,然后将装置放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同一环境中。你预期几天后三个枝条的生长状况是( )
A.甲组生长最好B.乙组生长最好
C.丙组生长最好D.无明显差别
12.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吉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叶绿体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此实验证明了( )
A.氧气是由水分解来的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光合作用能产生有机物D.光合作用需以二氧化碳作原料
13.下列各项不是光合作用中的变化的是( )
A.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B.把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
14.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15.密闭保温瓶中装有正在萌发的黄豆种子,一段时间后测量以下指标,结果上升的是( )
A.氧气浓度、温度B.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C.氧气浓度、有机物含量D.二氧化碳浓度、有机物含量
16.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花比叶的呼吸作用强
B.贮藏水果、蔬菜时可以增加氧浓度用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C.呼吸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17.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的细胞中B.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
C.只在根系的细胞中D.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18.如图是小建同学构建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示意图,其中过程a是( )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19.习近平总书记在谈生态文明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以下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为自己也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0.现将一密闭透明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
21.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足球运球绕杆”检测时,任何一个动作完成都包括以下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骨骼关节活动
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D.③④②①
22.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 )
A.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壁B.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膜D.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23.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24.如图是新冠病毒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内进行复制增殖,摧毁人体细胞
B.个体微小,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内部的细胞核
C.既属于动物病毒,又属于RNA病毒
D.不能独立生活,生活方式为寄生
25.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有细胞壁和荚膜,但没有叶绿体
B.细菌、真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有些微生物可以用来制作发酵食品,如乳酸菌做泡菜
D.将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是为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二、实验题
26.小苏同学学完“蒸腾作用”后,围绕以下两个问题,与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并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方案。邀请你加入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选取同一植物大小一致的两根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全部叶片,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将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如图所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量筒液面的变化。
(1)为了确保量筒中水分的减少只是被植物吸收的,该实验方案应如何改进?______,理由是:______。
(2)改进实验后,经过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液面下降最多的是插有B枝条的量筒,则实验结论是:______。
实验二:蒸腾作用会受到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同学们用移液管、吸管和矿泉水瓶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3)本实验使用了若干海桐枝条,这些枝条应长势一致,______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根据图乙实验设计可知,起对照作用的是第______组(填序号)。
(4)分析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风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______。
(5)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三、读图填空题
27.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图甲表示小麦种子纵切面,图乙表示小麦根尖的结构,图丙表示小麦芽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______。
(2)结合图甲分析,小麦种子胚的结构包括______(填序号),其中可以发育成小麦叶的结构是[_____]______。图丙叶芽结构中,可以发育成小麦叶的结构是______。
(3)尝试在图丁中画出小麦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成熟的绿色植物体,这一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变化的大致曲线(a表示起点)。
(4)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5)在小麦长苗时期可以多施加含______的肥料,肥料吸收后靠______运输到茎和叶等部分。
28.同学们每天课间操时间,都要到操场做一系列运动。课间运动可以调节同学们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预防长时间学习对身体器官的有害影响。人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在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摩擦、缓冲机械压力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脱臼现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2)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中的项目,当引体向上到最高点时,图乙中结构6______处于______状态,当从单杠下来两臂自然下垂,6和7都处于______状态。
(3)图丙中A、B表示一块肌肉两端的______,则B应连在______(填“1”或“2”)上。
(4)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人体的运动是在______系统的支配下依靠运动系统完成的。具体来说,哺乳动物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______为支点,以______为动力完成的。
29.下图甲是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气体,箭头表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及气体进出叶片的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由叶脉、叶表皮和[_____]______组成。
(2)若图乙表示的生理活动只在白天进行,则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该活动进行的场所是______,其产生的气体b可以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释放到大气中。
(3)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普通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由图丙可知,当播种量为______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请你为种植户提一条建议,以提高农作物产量:______。
(4)小麦收获后常置于现代化粮仓中贮藏,可通过优化通风透气等方式来延长储存时间。如图为通风对粮仓内平均温度与平均水分的影响,请据此解释通风能减少粮食霉变的原因:____________。
30.微生物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图为几种大家学过的微生物,请大家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同学们在学校实验室观察到图A培养皿中的生物,发现这种生物呈丝状,分析后发现图______(填字母)所示生物为培养皿中的生物,这种生物的主要繁殖方式为______繁殖。
(2)大肠杆菌与上图中[_______]的结构相似,相较于动植物细胞,它最突出的细胞结构特点是:______。
(3)通过观察,有同学说根据生物体的组成,可以将BCDE这四种微生物分为两类,CDE为单细胞生物,B为多细胞生物,这种分类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微生物常用于食品发酵,以下是葡萄酒酿造流程图:
步骤②中加入的菌种主要是图中的______(填字母),这一步骤相当于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③“定时排气”主要是为了排出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人工种子”的外部薄膜在最外层,起保护作用,与种皮的作用相似,A正确。
B.“人工种子”的胚状体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制造,因此胚状体主要是由分生组织构成,B正确。
C.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填充的营养液相当于玉米种子的胚乳,C错误。
D.胚状体在萌发过程中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生长点细胞能不断分裂,有很强的分生能力。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甲组和丁组都有水分,并且温度适宜均为25℃,但丁组由于水淹没种子,导致丁组没有空气,所以甲组和丁组探究的影响条件是空气;乙组和丙组有两个变量不一样,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甲组内的种子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即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所以甲组内的种子能够萌发;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较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4.答案:C
解析:
5.答案:D
解析:成熟区,也称根毛区。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分进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输导的途径是:②土壤溶液→④根毛细胞→③成熟区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①成熟区导管→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水分是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因此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相反,当细胞液的浓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八年级生物期中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