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科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考生须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上作答,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写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 牵牛花又称“勤娘子”,通常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生长B. 具有应激性
    C. 能繁殖D. 能进行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 下列选项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
    A. 月季、鼠妇、机器人B. 长颈鹿、桌子、海豚
    C. 钟乳石、香菇、瓢虫D. 丹顶鹤、病毒、水杉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选项A中的机器人,选项B中的桌子,选项C中的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D中的病毒、丹顶鹤、水杉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点睛】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B. 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互不联系,也互不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AC.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AC正确。
    B.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B正确。
    D.在生物圈内,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之间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进行相互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4. 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开山公园里的所有植物B. 一块农田
    C. 浮龙湖里的所有微生物D. 大沙河里所有的鱼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A.开山公园里的所有植物只有生物成分的一部分,没有非生物成分、分解者和动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一块农田即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符合题意。
    C.浮龙湖里所有生物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D.大沙河里所有的鱼只有生物成分的一部分,没有非生物成分、分解者和其他动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并撰写的巨著是( )
    A 《人工选择》B. 《物种起源》C. 《自然选择》D. 《进化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详解】A.人工选择是达尔文提出,他认为,现在的许多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起源于野生类群,人工选择不是著作,A错误。
    B.《物种起源》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讲述生物进化的过程与法则,B正确。
    C.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达尔文没有写以《自然选择》命名的书,C错误。
    D.《进化论》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亦称“演化论”,旧称“天演论”。进化论一词最初为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年一1829年)提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D错误。
    故选B。
    6. 如图表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③②①④D. 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具体步骤是: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防止载玻片或盖玻片上有污点影响观察效果;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可使光线通过,便于观察;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目的是没有重叠,便于观察;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为了对比明显,利于观察。
    【详解】结合分析,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装片的制作过程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③放(将取得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展(用镊子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①盖(盖上盖玻片)→②染(用稀碘液染色)→吸(吸水纸吸引稀碘液,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 某同学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将其放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则观察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
    A. 10abB. 100abC. 1000abD. 10000ab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其长度、宽度的放大倍数,不是指面积或者体积。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已知显微镜下的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和宽度的放大倍数,那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被放大了100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长方形的长为100a,宽为100b,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长方形的面积为100a×100b=10000ab,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 用显微镜观察“泉州”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像原理: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详解】显微镜下成的是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用显微镜观察“泉州”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B. 当视野过暗时,可调节亮度调节旋钮或光圈
    C. 用高倍物镜观察物像时,若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 使用显微镜后发现物镜镜头上有污渍,必须使用擦镜纸擦拭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详解】A.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观察的材料必须薄而透明,有利于让光线透过,故A正确。
    B.当视野过暗时,可将调节亮度调节旋钮调大或选用大光圈,故B正确。
    C.选用高倍物镜观察物像时,发现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C错误。
    D.在使用显微镜后发现物镜镜头上有污渍,必须使用擦镜纸擦拭。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故D正确。
    故选C。
    10.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图乙是用d物镜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光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物镜比c物镜下看到的细胞数少
    B. a物镜下视野的亮度比d物镜下大
    C. 由b转换成a物镜后可直接看见放大且清晰的物象
    D. 由d转换成c物镜观察前,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
    【详解】A.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结合题图可知,b物镜是高倍镜,比c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少,故A正确。
    B.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可见,a(高倍镜)视野的亮度比d(低倍镜)下暗,故B错误。
    C.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因此,b(低倍镜)换到a(高倍镜)下,能观察到视野中央的部分,可能观察不到位于右上角的细胞图像,故C错误。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因此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可见,由d(低倍镜)转变为c(高倍镜)观察前,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1. 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过程中,出现了四种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若要尽量避免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方法应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详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可见,选项中符合该叙述的是D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壁刮取口腔上皮细胞
    C. 先将取样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再盖上盖玻片
    D. 在显微镜下染色最清晰的结构是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色。
    【详解】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故A正确。
    B.取材时应用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故B正确。
    C.应该先盖盖玻片再进行染色,故C错误。
    D.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因此显微镜下细胞核染色最深,故D正确。
    故选C。
    13.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指的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其中的“绿”和“红”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 )
    A. 细胞核液泡B. 叶绿体液泡C. 叶绿体线粒体D. 细胞质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的色素是叶绿素,红色的色素一般为花青素等。
    【详解】叶绿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液泡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味道,有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细胞呈现不同的颜色,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 绿叶海蜗牛能从它的藻类食物中“偷”来叶绿体,并吸收入自己的细胞内。首次捕食绿藻后,这种软体动物体内便存在叶绿体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绿叶海蜗牛的细胞,可以分辨的结构有( )
    A. 叶绿体和大液泡B. 叶绿体和细胞壁
    C. 叶绿体和细胞核D. 细胞核和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详解】A.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叶绿体但无大液泡,A错误。
    B.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叶绿体但无细胞壁,B错误。
    C.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叶绿体和细胞核,且这两种结构均能在光学显微镜下分辨,C正确。
    D.绿叶海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幼细胞核但无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15. 科学家利用美西螈进行克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正常情况下,该融合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新个体的体色是( )
    A. 黑色B. 白底黑斑
    C. 黑底白斑D. 白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详解】由题意可知,黑色美西螈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发育形成的美西螈新个体含有黑色美西螈体细胞的细胞核,其性状应该和黑色美西螈相同,即体色是黑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顺序是:( )
    A. a→b→c→dB. a→c→b→dC. a→c→d→bD. a→d→c→b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两个,然后是细胞质分裂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详解】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是: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加倍如a,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变化,由一个分成同等的两个如c;细胞质由一份分成两份,每一份含有一个新生的细胞核如d;在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与细胞壁如b。因此,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的正确顺序为a→c→d←b,ABD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非洲刺毛鼠一旦被天敌咬住,它们直接断掉被咬住的身体部位,过一段时间咬掉的部位又会长出新的结构。此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不包括( )
    A. 形成新的细胞壁
    B. 细胞核一分为二
    C. 细胞膜向内凹陷
    D. 细胞质分成两份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缩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详解】A.在动物细胞中,并不存在细胞壁这一结构。细胞壁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真菌细胞和某些原核生物细胞中,用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保护细胞。因此,在非洲刺毛鼠的身体部位再生过程中,细胞内不可能形成新的细胞壁,A错误。
    B.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会进行复制,然后细胞核会一分为二,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B正确。
    C.在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膜会向内凹陷,最终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割成两部分,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C正确。
    D.在细胞核分裂之后,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和其他成分会被均匀地分配到两个新的子细胞中。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细胞膜的凹陷和最终断裂,D正确。
    故选A。
    18. 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可通过下列哪种组织运输到叶(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详解】A.图片显示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图片显示的是输导组织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属于输导组织,B符合题意。
    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人的胃壁黏膜层的内表面是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其中的胃腺细胞分泌物形成胃液,胃壁肌肉层使胃能够运动。以上所述与人体哪些基本组织相关?( )
    A. 保护组织、肌肉组织B. 保护组织、结缔组织
    C.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D. 上皮组织、机械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详解】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等。胃壁的表面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分泌作用,属于上皮组织,起保护作用;胃壁里面主要是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促进胃的蠕动来消化食物,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 王大爷在进行晨练时,不小心韧带拉伤。韧带在人体组织中属于( )
    A. 上皮组织B. 神经组织C. 结缔组织D. 肌肉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详解】A.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以及呼吸道黏膜等,A不符合题意。
    B.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B不符合题意。
    C.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如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韧带属于结缔组织,C符合题意。
    D.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骨骼肌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下列与甘薯的块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A. 洋葱表皮B. 西瓜瓜瓤C. 一个脐橙D. 一棵榕树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甘薯的块根属于器官。
    【详解】A.洋葱表皮属于保护组织,A错误。
    B.西瓜瓜瓤属于营养组织,B错误。
    C.一个脐橙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C正确。
    D.一棵榕树属于植物体,D错误。
    故选C。
    22. 图肉眼直接可见的植物器官种类数量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
    【详解】图中的叶、果实、茎都属于植物的器官。所以图肉眼直接可见的植物器官种类数量有3个。
    故选C
    23.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列食材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鲜虾B. 猪肝C. 番茄D. 土豆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鲜虾属于个体;
    猪肝属于动物器官;
    番茄属于植物果实,是生殖器官;
    土豆是块茎,属于植物营养器官。
    故选A。
    24. 四川盛产柑橘,每到秋季就有大量美味的橘子上市,当剥开橘皮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剥开的橘皮属于上皮组织
    B. 白色的“丝络”属于输导组织
    C. 橘子树与毛毛虫的结构层次一样
    D. 使橘子酸甜可口的细胞结构是液泡
    【答案】AC
    【解析】
    【分析】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详解】A.上皮组织是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之一,主要覆盖在动物体的表面或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而橘皮是橘子的外皮,属于植物体的一部分,因此剥开的橘皮不属于上皮组织,而是属于保护组织,故A错误。
    B.白色的丝络是橘子的维管束,它属于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负责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组织,它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在橘子中,这些丝络就是负责运输养分的通道,故B正确。
    C.橘子树是植物,毛毛虫是动物。橘子树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毛毛虫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故C错误。
    D.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砂糖橘酸甜可口的液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故D正确。
    故选A。
    25.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的高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下表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a~e依次增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芹菜细胞的分裂
    B. 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芹菜细胞的生长
    C. 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越大,促进生长作用越大
    D. 坐果期给植物施加适量油菜素内酯可以提高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油菜素内酯是一种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的高活性物质。从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其作用及相关特点。
    【详解】A.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油菜素内酯后芹菜平均株高增加,说明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芹菜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从而使植株增高,A正确。
    B.同理,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芹菜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伸长,植株增高,B正确。
    C.从实验结果看,浓度为c时平均株高最高,当浓度继续增大到e时,平均株高反而下降,说明不是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越大,促进生长作用越大,C错误。
    D.由于油菜素内酯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坐果期给植物施加适量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产量,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或字母)。
    26.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所有植物细胞都含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
    (2)某同学在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细胞的液泡。( )
    (3)在科学探究中,假设与实验结论必须保持一致。( )
    (4)植物体内的导管和人体内的血管都都属于输导组织。( )
    【答案】(1)错误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解析】
    【分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小问1详解】
    叶绿体植物的绿色部分才有,故该说法错误。
    【小问2详解】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故该说法正确。
    【小问3详解】
    在科学探究中,要以实验结论为准,假设不一定正确。所以假设与实验结论可以不一致。故该说法错误。
    【小问4详解】
    植物体内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人体内的血管属于器官。故该说法错误。
    27. 小花爱吃番茄牛腩,番茄酸甜可口,牛肉鲜嫩肥美,两者搭配,营养全面,口感丰富。如图是番茄植株和牛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番茄和牛的细胞结构④是___,它的功能是控制细胞的___。
    (2)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___。
    (3)番茄酸甜可口,是因为其叶片可以通过[__]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储存在[__]中。
    (4)与红色番茄果肉细胞相比,牛的细胞缺少细胞结构___和___。
    【答案】(1) ①. 细胞核 ②. 生命活动
    (2)细胞壁 (3) ①. ③ ②. ⑤
    (4) ①. 细胞壁 ②. 液泡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
    【小问1详解】
    图中番茄和牛的细胞结构④是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小问2详解】
    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可见,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两种细胞都会吸水,但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细胞壁。
    【小问3详解】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番茄酸甜可口,是因为其叶片可以通过③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⑤液泡中。
    【小问4详解】
    红色番茄果肉细胞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牛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可见,与红色番茄果肉细胞相比,牛的细胞缺少细胞壁、液泡等细胞结构。
    28.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西红柿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会在载玻片中央滴加____,其作用是维持细胞固有形态,将解剖针取到的西红柿果肉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涂抹过程要注意“均匀涂抹”,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
    (2)在上图显微镜中,若想观察到图丙的图像,首先要进行对光:转动____,使____物镜(选填“高倍”或“低倍”)对准通光孔,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再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同时调节[ ]____使物像更清晰。
    (3)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但一般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这是因为植物细胞中具有图丙中[ ]____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答案】(1) ①. 一滴清水 ②. 防止细胞重叠##使细胞分散##为了清晰完整地看到细胞
    (2) ①. 转换器 ②. 低倍 ③. ②细准焦螺旋
    (3)①细胞膜
    【解析】
    【分析】图丙中:①是细胞膜,②是液泡,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图丁中: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通光孔,④是反光镜。
    【小问1详解】
    制作西红柿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解剖针取到的西红柿果肉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涂抹过程要注意“均匀涂抹”,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胞重叠,以免影响观察。
    【小问2详解】
    对光步骤: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亮,高倍镜,视野暗)。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圆形视野为宜。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物镜(因为在低倍镜下,视野宽容易发现物像)找到物像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再调节图丁中的②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
    【小问3详解】
    图丙中的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29.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小麦是河南第一大农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河南省育成有“豫麦”“郑麦”“矮抗”等多个品种。其中,“郑麦”连续6年推广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并出口到新西兰,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突破”。
    资料二:河南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蕨类植物有255种,裸子植物75种,被子植物4143种,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6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有红豆杉、银杏、银缕梅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有金钱松、香果树等。
    资料三:河南森林面积达604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14%;湿地总面积94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8%,湿地保护率达50.4%。其中,湿地类型丰富,囊括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四大类。
    (1)资料一中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了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二体现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的多样性。可以将资料二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两类:红豆杉、银杏和金钱松归为种子无果皮植物,银缕梅和香果树归为种子有果皮植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通过生物研究法——_____法得出的。
    (3)资料三体现了河南省____的多样性。
    【答案】(1)基因##遗传
    (2) ①. 生物种类##物种 ②. 观察
    (3)生态系统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3)生物种类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4)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小问1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不同物种的生物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有差异,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所以资料一中小麦品种的培育,主要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可知,在河南植物资源中,蕨类植物有255种,裸子植物75种,被子植物4143种,包括中国特有植物66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这体现了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观察法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要认识一种生物,需要通过观察找到它所具有的特征,并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红豆杉、银杏和金钱松属于裸子植物,其种子裸露着,外层没有果皮包被;银缕梅和香果树属于被子植物,其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这样分类的依据是通过生物研究法——观察法得出的。
    【小问3详解】
    根据资料三可知,在河南省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则资料三体现了河南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0. 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____开始的。
    (2)B通过____形成C,在此过程使细胞的______增多。
    (3)图E是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即从结构层次上看,图E具体所表示的是____。
    (4)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组织构成。
    【答案】(1)受精卵 (2) ①. 分化 ②. 种类
    (3)系统 (4)神经
    【解析】
    【分析】大多数生物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细胞经过分裂产生出更多数量的细胞,经过细胞分化出现更多类型的细胞,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器官。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观图可知:A到B过程是细胞分裂;B到C过程是细胞分化;A是细胞,B是细胞分裂后细胞群,D表示的是器官,如肝脏和胃;E表示的是系统,如消化系统。
    【小问1详解】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因此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小问2详解】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从B到C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因此,B通过细胞分化形成C,在此过程使细胞的种类增多。
    【小问3详解】
    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根据图中所示的结构如: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脏等,进而判断出图E中所示的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小问4详解】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等。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
    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则说明___________。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
    【答案】(1)蚂蚁喜欢甜食
    (2)有无糖##糖 (3) ①. 蚂蚁不喜欢甜食 ②. 蚂蚁喜欢甜食
    (4)只用了一只蚂蚁做实验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出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有对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
    【小问1详解】
    步骤1的操作是将蚂蚁放在了糖水和清水之间,二者的差别是前者含糖、后者不含糖。因此该实验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蚂蚁不喜欢甜食)。
    【小问2详解】
    该实验的变量是糖,清水起对照作。
    【小问3详解】
    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是蚂蚁在躲避甜食,则说明蚂蚁不喜欢吃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是蚂蚁趋向甜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小问4详解】
    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 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少蚂蚁做实验,数量太,无法避免偶然性的发生。
    32.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且放置好装片后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载物台至最高处,此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以防冲撞镜头。
    (2)图二中,步骤B操作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___,用___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并重复2~3次。
    (3)图三视野中出现⑦,可能是图二中步骤_____(填字母)操作不规范引起的,要⑦在视野中消失并看到清晰的物像,应将载玻片向____移动。
    (4)保持目镜的放大倍数不变,将物镜放大倍数由10×改为40×,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会变_____;若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图一中的[__],增加进光量。
    【答案】(1)物镜 (2) ①. 碘液 ②. 吸水纸
    (3) ①. D ②. 左上方
    (4) ①. 少##减少 ②. ③
    【解析】
    【分析】图一中①是转换器,②是压片夹,③是遮光器,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⑥是移动手轮;图二中:A表示把材料展平,B表示染色,C表示滴清水,D表示盖盖玻片; 图三中⑦是气泡。
    【小问1详解】
    观察临时装片时,对光且放置好装片后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载物台至最高处,此时眼睛应该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装片与镜头相撞。
    【小问2详解】
    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步骤B操作时,需要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
    【小问3详解】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所以,图三视野中出现⑦气泡,可能是图二中步骤D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⑦气泡的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气泡会向右下方移动,移出视野。
    【小问4详解】
    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数量少。所以,保持目镜的放大倍数不变,将物镜放大倍数由10×改为40×,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将会变少。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若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图一中的③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增加进光量。
    33.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过程①中,亲代细胞中的____先复制加倍,再____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
    (2)A组织是_____组织,其细胞具有很强的______能力。
    (3)叶肉、果肉属于图中B组织,B组织是____组织。
    (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_____→个体。
    【答案】(1) ①. 遗传物质##染色体 ②. 平均
    (2) ①. 分生 ②. 分裂
    (3)营养 (4)器官
    【解析】
    【分析】图中:①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A是分生组织,B是营养组织。
    【小问1详解】
    过程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并加倍,这是为了确保在细胞分裂后,每个新生成的子细胞都能获得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接着,这些加倍的染色体会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的过程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保证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小问2详解】
    图中A组织是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是植物体中能够持续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其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它存在于植物体茎尖、根尖等部位,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问3详解】
    叶肉、果肉等都属于图中的B组织,B组织是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是植物体中负责储存营养物质和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它对于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问4详解】
    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器官则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最后由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一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4. 深秋时节,岳麓山火红的枫叶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人们发现向阳坡上的枫叶普遍比背阴坡上的枫叶更红。叶片的颜色与细胞内的色素种类及含量有关,为了了解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枫树苗(生长健壮,株高、苗龄一致,每组5株) 进行遮光处理,每组随机选择光照强度一致、发育成熟的叶片6枚,测定其叶绿素与花色素苷(红色)的含量。首次测定后,每七天测一次,直致叶片完全变红,共10次,结果如下: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以上数据是对10次检测数据取_____值的结果。
    (2)D组的光照强度应设置为_____%,选择生长健壮,株高、苗龄一致的枫树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在坐标图中绘出不同光照强度下,花色素苷含量变化的折线图_____。
    (4)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向阳坡上的枫叶比背阴坡上的枫叶更红的原因。_____。
    【答案】(1) ①. 光照强度 ②. 平均
    (2) ①. 40 ②. 保证单一变量
    (3) (4)在向阳坡上接受更多光照的枫叶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更高,使得枫叶呈现出更鲜艳的红色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枫叶中叶绿素与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由于实验进行了多次检测(共10次),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以上数据是对这10次检测数据取平均值的结果,这样可以减少偶然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小问2详解】
    对于D组的光照强度设置,由于A组为全光照(100%),B组和C组的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别为80%和60%),且叶绿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也随之变化,为了形成完整的对照实验,D组的光照强度应进一步降低,但考虑到实验设计的梯度性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D组的光照强度可以设置为40%。选择生长健壮、株高、苗龄一致的枫树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确保实验结果只受光照强度这一变量的影响,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小问3详解】
    在坐标图中绘制不同光照强度下花色素苷含量变化的折线图时,横坐标应表示光照强度,纵坐标表示花色素苷的含量(单位:毫克/克)。绘制曲线图如下:
    【小问4详解】
    依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向阳坡上的枫叶比背阴坡上的枫叶更红的原因是向阳坡上的枫叶接受的光照强度更高。由于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体内色素合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枫叶中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花色素苷(红色)的含量则逐渐增加。因此,在向阳坡上接受更多光照的枫叶中,花色素苷的含量更高,使得枫叶呈现出更鲜艳的红色。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浓度d
    浓度e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4
    组别
    光照强度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花色素苷含量(毫克/克)
    A
    100%
    0.049
    31.10
    B
    80%
    0.094
    12.63
    C
    60%
    0.127
    7.18
    D
    ?
    0.153
    6.78

    相关试卷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