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1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2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3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4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5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6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7页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复习课件,共30页。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构建体系·明方向2知识梳理·夯基础3真题与拓展01 构建体系·明方向亲社会行为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验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3.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合理利用网络4.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网络的积极影响)5.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6.合理利用网络,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合理利用网络的做法)02 知识梳理·夯基础知识点1我与社会 亲社会行为一、我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社会生活。(P3~4)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7)(1)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2)在社会课堂中成长。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3.亲社会行为。4.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P8)(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2)重要性: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1)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社会情境: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劳动体验、研学旅行)(2)要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社会情境:在候车室,不躺卧或踩踏座椅;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儿童让座;搀扶老人或盲人过马路)(3)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社会情境:关注环境问题;到敬老院帮助老人;到聋哑儿童中心参加志愿者活动)知识点2网络改变世界 合理利用网络[贵阳5年2考]1.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P10~16)【变式设问】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1)积极影响(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消极影响(弊):①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②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贵阳2023.11)2.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P18)(1)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2)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5)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P17~20)(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贵阳2023.1D)1. 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网络诈骗情形。(P15)①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②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③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④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⑤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⑥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⑦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等等。法治和安全等知识:防电信诈骗(贵阳2023.12)2.遇到以下情形的应对之策。03真题与拓展考点1亲社会行为1. [命题角度补充](2024广东6)2024年3月,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绿美广东,红领巾在行动”实践活动。他们加入护绿小队、认养树木花卉、讲解环保知识,让“志愿红”和“生态绿”融合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活动有利于少先队员( ) A.承担法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B.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的奖励C.在奉献中成长,培养亲社会行为D.形成民主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2.(2024铜仁5)社交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部分青少年不是宅家,就是与手机游戏相伴,在日光下呼朋唤友奔跑嬉闹的场景已逐渐消失,他们不愿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有的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为克服“社交恐惧”,你建议( ) 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③关注自我发展,积极谋求个人的利益 ④拒绝融入社会,寻求自身的舒适安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2合理利用网络[贵阳5年2考]3.(2023贵阳11)观察图②,层层防范中小学生“坠落至底”的原因有 ( ) 图②①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学习新知②被大量冗余信息干扰,耗费时间③被碎片化信息影响其思考的深度④因沉迷虚拟交往而疏离现实交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黔东南5)“未成年模式”既是网络风险的“防火墙”,也对未成年人上网时段、时长、浏览内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App做起了开启“会员尊享特权”就能绕过“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试图让“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并借此牟利。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①擦亮双眼明辨是非②抵制网络不良诱惑③养成良好生活作息④彻底远离网络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 [命题角度补充](2024兰州10)“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回答人们的问题。这项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隐私泄露、学术造假等风险。这启示我们( ) ①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应远离人工智能②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③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④自由可以划定社会规则的边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 [命题角度补充](2024兰州10)“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模仿人类思考、回答人们的问题。这项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隐私泄露、学术造假等风险。这启示我们( ) ①为了人身和财产安全,应远离人工智能②要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③要辨识信息内容,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④自由可以划定社会规则的边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感谢聆听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