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 (2份,原卷版+解析版)
(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19讲 八上文言文阅读(二)(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19讲 八上文言文阅读(二)(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19讲八上文言文阅读二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19讲八上文言文阅读二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积累八上常见文言词汇、文言现象。
2.理解重点篇目的主要内容。
3.梳理考点、知识点。
【基础知识】
《孟子》三章
【作家作品】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宣扬“仁政”“王道”,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虐民。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
【重点字词】
(1)兵革非不坚利也 泛指武器装备 (2)委而去之 放弃 离开 (3)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 (4)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5)安居而天下熄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6)丈夫之冠也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 (7)父命之 教导、训诲 (8)往之女家 同“汝”,你 (9)往送之门,戒之曰 告诫 (10)必敬必戒 谨慎 (11)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12)与民由之 遵从 (13)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14)此之谓大丈夫 称为,叫作 (15)舜发于畎亩之中 动词,兴起,指被任用(1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17)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18)百里奚举于市 集市 (19)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20)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扰乱 (21)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22)人恒过 常常犯错误 (2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同“横”,梗塞、不顺;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2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验、表现 了解、明白 (25)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句子翻译】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的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6.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7.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怎么能够算是大丈夫呢?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1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1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问题探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和。
2.《孟子》说服力极强,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文分析其语言特色。
运用对比和排比.增强语势,有说服力;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表达自由奔放,语势更加强烈。
《富贵不能淫》
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一个正义的理想目标去奋斗,不能因为别人的威逼利诱而做出违法乱纪,损害正义的事情;应该不畏强暴,坚持正义;要有社会责任感。
4.谈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5.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正气,从容就义,正体现了孟子“大丈夫”
论断中的哪一点?请再举一个富贵不能淫的例子。
威武不能屈。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孟子是怎样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的?
文章在论证上结构严谨,采取了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重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
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经过十年,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身死而国灭。
《愚公移山》
【作家作品】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淡泊名利。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重点字词】
年且九十 将近(2)惩山北之塞 苦于 阻塞 (3)出入之迂也 曲折,绕远 (4)吾与汝毕力平险 尽、全 (5)指通豫南 直 (6)杂然相许 纷纷地 赞同 (7)其妻献疑 提出疑问 (8)始龀 换牙 (9)寒暑易节 更替 (10)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11)汝之不惠 同“慧”,聪明 (12)固不可彻 通达,这里指改变 (13)何苦而不平 愁苦,这里指担心 (14)一厝朔东 放置、安放
【句子翻译】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样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6.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问题探究】
1.“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其妻”是出于关心才“献疑”,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2.文中有一个细节,写孀妻弱子“跳往助之”,其作用是什么?
(1)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
(2)以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3.作者在“愚公”和 “智叟”的命名上是又深意的,请简析。
①“愚”和“智”是一对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②“愚公”大智大勇,坚定执着而命名“愚”;“智叟”鼠目寸光,冥顽不灵而命名为“智”,增强了讽刺效果。③“公”是敬称,相当于“老人家”,“叟”是一般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相当于“老头子”,这一安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
4.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周亚夫军细柳》
【作家作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也有积极的影响。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重点字词】
(1)军霸上 驻军(2)上自劳军 慰问 军队 (3)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4)彀弓弩 张开 (5)天子先驱至 先行引导的人员 (6)天子且至 将要 (7)居无何 经过(8)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派遣 (9)将军约 规定 (10)将军亚夫持兵揖 拱手行礼 (11)使人称谢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12)曩者霸上、棘门军 先前 (1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必,一定
【句子翻译】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
3.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被)偷袭并俘虏的。
【问题探究】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2.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考点剖析】
考点一: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自劳军( ) (2)天子且至( )
(3)使人称谢( ) (4)曩者霸上( )
考点二:翻译文言句子
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考点三:理解内容、主题
例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举一例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考点四:分析人物形象
例4.试结合选段内容分析周亚夫、文帝的性格特点。(《周亚夫军细柳》)
考点五:文言句子断句
例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过关检测】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 ) ②困于心,衡于虑 ( )
③而后作( ) ④空乏其身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孟子以雄辩著称,文中大量使用排比句,请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为例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①辑屦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④!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 ①蒙袂:用衣袖遮着脸。②辑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③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微与:微,无须,不应当。与,同“欤”,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待饿者而食之/扬其目而视之
B.往之女家/不知木兰是女郎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丈夫之冠也/曾子闻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请结合甲文中的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乙文中曾子认为“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请说说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看法是否矛盾。
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①木,有鸟焉,其状如乌②,文首③,白喙④,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⑤。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①柘(zhè):树名。②乌:乌鸦。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喙(huì):鸟嘴。⑤自詨(xià):自己叫自己。⑥堙(yīn):填塞。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D.是/炎帝之少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 ) ②且焉置土石( )
③溺而不返( ) ④其状如乌(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和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反映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狄武襄公青①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狄武襄公青: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1)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上自劳军( ) ②使人称谢( )
③士大夫翕然称之( )④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4)【甲】文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乙】文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2讲 名句积累(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2讲名句积累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2讲名句积累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1讲 字词积累(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1讲字词积累原卷版doc、暑假讲义初中语文八年级暑假精品讲义第01讲字词积累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八年级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第10讲 《红星照耀中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10讲《红星照耀中国》原卷版docx、第10讲《红星照耀中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