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归纳+考题精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 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 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识记常识
在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中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题型并不常见。主要考查诗、词、曲的体裁、作家及作品常识。平时复习时要注意积累。
“律诗”,流行于唐代,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词,流行于宋代,与律诗不同,一篇中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词有“词牌”,是曲调名,不一定有“题”。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流行于元代,体式与词相近,曲也有曲牌。
考点二:描述画面
1.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
2.答题步骤
(1)找意象:从诗中找出描写的具体事物或景物。
(2)析特点:分析景物(或事物)特点,能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应记住常见的表现意境的词语,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清……。
(3)绘画面:紧扣诗句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出来,一定要突出意象的特点。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3答题格式
找出景物(或事物)+概括其特点+描写画面
考点三:欣赏名句
古诗词中的名句(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或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赏析名句试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
1.设题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3.答题格式
这句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
考点四:分析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载体,只要准确理解诗歌形象,就可进入诗人内心世界,感知其思想情感。可见,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在古诗词鉴赏中地位举足轻重。
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1.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
(1)分析角度,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2)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
(3)结合人物个性;
(4)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这一步也可以放在最后作为总括);
(2)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表现手法,也可以概括出来;
(3)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
2.分析景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
(1)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
(2)抓住景物与情感的融合点;
(3)紧扣景物的特点;
(4)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题步骤:
(1)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3.分析事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
(1)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
(2)抓住事物与情感的关联;
(3)紧扣事物的特点;
(4)分析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比喻、借代、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答题步骤:
(1)概括总结出诗中所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等)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概括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考点五:体验情感
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而所学诗歌情感则大致为: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离别思念、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等。
1.设题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答题要点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3.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
考点六:锤炼字词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就是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1.设题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答题格式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十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七: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鉴赏时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1.诗词常用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寓情于理)。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借代双关、化用、叠词、互文、反复等。
(3)表现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事抒情等);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烘托、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等。
2.设题形式
(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边达技巧、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诗句)
(4)这首(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答题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某某)特点。表现(突
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考点八:语言特点
这一考点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1.设题形式
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答题步骤
⑴明特色: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
⑵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⑶析作用:指出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或综述诗歌的情感意旨。
3.答题模板
这首诗(词)在语言上的特点是xxxx(写出特色或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教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通过对xxx(原诗词句)的描写,写出了xxx(主要内容),表达了xxxx的思想感情。
考点九:对比欣赏
1.设题形式
(1)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
(2)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
(3)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
(4)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5)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
(6)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2.答题步骤
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
其次,要结合题干了解命题角度。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
第三,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第四,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诗词赏析主要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的选择题。
(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
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
D.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这两幅美丽的画面。
4.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②解:懂得,知道。
5.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似,请你结合二者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诗】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安军》首联的画面。
8.甲乙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诗词赏析要做到“八看”。
一、看题目
诗的题目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拿到一首古诗时,首先要看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如李白的《送友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就告诉我们诗歌的主题——送别、边塞。我们要仔细分析题目所透露的信息。
二、看作者
看作者,并不是只看作者的名字,而是去调动你大脑的知识库,从知识库里去筛选关于诗人的生平、性格,这些会或多或少地在他的诗歌中有所体现。如李白的诗歌就多表现豪迈、激情、奔放、飘逸,他的《将进酒》、《庐山谣》等都是“诗如其人”。如果我们对作者的生平很了解,那么对他诗歌的理解就会更有帮助。
三、看注释
试题的古诗词下面,一般会给我们一些注释。注释往往能给我们提供许多背景信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例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中的“国”指京城长安,“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整首诗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看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诗歌意境的构成单位,又是诗歌情感意趣的载体。在一首诗中主题不一样意象也不一样,有些意象是快乐的,有些是忧伤的,有些是闲适的,有些是凄清的。如:看到“菊花”,我们就会想到隐逸田园、清高自许的陶渊明;看到“莲”,我们就会想到高洁自重又不容于浊世的周敦颐等等。
五、看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某事物的独特看法,它对于理解诗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等。
六、看尾联、颈联
尾联、颈联是诗歌主旨所在,也是鉴赏的重点。它往往揭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把握诗歌的关键。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戍边之人思乡之情,用羌笛的哀怨表达戍边人的愁苦。
七、看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一种手段。在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愁比作江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愁绪之浓。
八、看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另一种手段。在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等。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以上“八看”,也不是赏析每首诗词都要一一用到,要根据试题灵活运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 诗词赏析(考题精练)(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诗词赏析考题精练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10诗词赏析考题精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8 名著导读(考点归纳)(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8名著导读考点归纳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8名著导读考点归纳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6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考点归纳)(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6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考点归纳原卷版doc、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考点06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考点归纳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