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_地理参考答案docx、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A 2.D
【分析】1.根据材料,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出现了极光,说明是太阳活动,打“喷嚏”是短时间的,所以是太阳耀斑爆发,A正确;不是太阳辐射引起的,CD错误;太阳目前处在青状年期,不会爆炸,B错误,所以选A。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使电离层发生扰动,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两极出现极光;产生“磁爆”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ABC不正确;地球公转轨道不会随着太阳活动而发生变化,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使电离层发生扰动,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两极出现极光;产生“磁爆”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明方向。
3.D 4.B
【解析】3.海生藻类出现于前寒武纪,且不是森林,A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高度繁盛,C错误;晚古生代,裸子植物已开始出现,但繁盛于中生代,B错误;蕨类植物繁盛于晚古生代并形成了茂密的森林,D正确。所以选D。
4.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一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纪和二叠纪,蕨类植物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二是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也是主要的成煤期,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植物的演化顺序为前寒武纪的海生藻类→ 古生代的蕨类植物→中生代的裸子植物→新生代的被子植物。
5.D 6.B
【解析】5.根据材料“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由此可知“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为人类提供能源,D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能够促进生物的生长繁衍、为大气运动、水循环提供动力和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但并非“光伏扶贫”中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主要用途,ABC错误,故选D。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
7.C 8.B
【解析】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地层出现在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故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BC三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8.从生物的进化来看,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也就是恐龙盛行。结合图示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阶段经历的演化过程是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过程,B正确,ACD错。故选B。
【点睛】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时代,蕨类植物繁盛;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裸子植物昌盛,中生代末期,出现了包括恐龙在内的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9.D 10.A 11.A
【解析】9.太阳耀斑的爆发反映了太阳大气活动的强弱,反映太阳大气的剧烈变化,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次太阳爆发发生在21日,由其引发的日冕抛射物质会在几天后到达地球,并导致特大地磁暴,图像信息也表明21日并没有出现特大地磁暴,排除B;耀斑等太阳活动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太阳大气层结构,也没有提升年太阳辐射量,排除AC。故选D。
10.漠河位于克拉玛依以北,纬度相对越高越容易看见极光,A正确;可见极光与气温高低无关,B错误;极光发生在夜晚的才能被看见,漠河不在极圈,不会出现极夜,不可能24小时内都能看见极光,C错误;地磁指数最高时,克拉玛依、漠河等地可见极光,4月22日和23日地磁指数较低,不会出现极光,D错误。故选A。
11.光球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色球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耀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日冕层上太阳活动类型是太阳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12.B 13.D
【解析】12.题意表明,行星WASP-104b1位于距离地球4.66亿光年的恒星系统中,不在太阳系,因此该行星的表面能量不是来自太阳,因此其温度高的原因不会是距离太阳近,A不符合题意;一般行星表面温度取决于获得中心恒星辐射的多少,行星WASP-104b1温度高极可能是距离绕转恒星近,获得 辐射能量多的原因,B符合题意; WASP-104b1为行星,内部释放的能量有限,对表面温度影响较小,C不符合题意;题意表明,行星WASP-104b1的体积与木星相似,体积和质量较大,吸引力较强,一般大气会比较浓厚,且大气稀薄不是温度高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题意表明,行星WASP-104b1位于距离地球4.66亿光年的恒星系统中,目前我们很难观测到其地表物质组成,①不符合题意;题意表明,行星WASP-104b1的体积与木星相似,体积和质量较大,吸引力较强,一般大气会比较浓厚,其大气吸收了大部分可见光,反射光较弱,地球上观察它较暗,这可能是该行星成为“黑炭行星”的主要原因之一,②符合题意;由于行星WASP-104b1环绕恒星公转,其光线始终被其它天体遮挡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始终被遮挡,地球上就很难观测到它,③不符合题意;题意表明,行星WASP-104b1距离地球4.66亿光年,其距离地球远,难以被观察,或观察到该行星很暗,这可能是该行星成为“黑炭行星”的主要原因之一,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4.D 15.B 16.C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是恐龙的繁盛年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据图示可知,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全球温暖干旱明显,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A.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被子植被繁盛的时代是新生代,故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故B正确。C.甲时期温度比现代低,海平面低于现代,故C错误。D.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没有人类出现,不会出现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故D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正确。各地降水变率增大,A错。粮食总体减产,B错。海平面上升,沿海岛屿面积减小,D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特征、地球的演化历史。最好就列表,将各个地球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相关事项进行归纳,强化记忆。
17.C 18.A
【解析】17.从材料中可知,这是一种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B错误;同一地点,其海拔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变化,A错误;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与交通流量无关,D错误;而能在一周内有较大变化,且能影响太阳辐射的只有阴晴状况,C正确;故选C。
18.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应在天气晴朗干燥的太阳能丰富区使用效果最好。选项中的乌鲁木齐气候干燥、多晴天,地势较高,太阳能最为丰富,最适合使用这种交通信号灯,A正确;而位于盆地地形的重庆、位于海南岛的海口多云雨,纬度较高的大庆,其太阳能资源匮乏,不适宜使用这种交通信号灯,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因素、昼长因素、地势因素、天气因素。
19.C 20.B
【解析】1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小行星带内侧的曲线③为火星的公转轨道,外侧的曲线②为木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里及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①②之间表示日冕层,曲线②③之间表示色球层,曲线③④之间表示光球层,排除AC;日冕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为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日珥是通常发生在色球层的太阳活动,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其中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上,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等。
21.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类地 同向 近圆 共面 安全 A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以及公转特征,难度较低。
【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图中八颗行星中,A表示水星,B表示金星,C表示地球,D表示火星。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都按逆时针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面近似圆形,具有近圆性。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3)与地球相比,H行星距离太阳更远,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少,因此温度比地球低。故A正确、B错误。大气层是否存在、行星体积大小与距日远近无关,故C、D错误。
22.(1)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2) 耀斑 色球 太阳黑子 耀斑
(3) 11年 电离 磁暴
【分析】本题以太阳大气层结构和太阳黑子周期为材料,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1)据图可知,A层位于太阳最里层,为光球层,B层位于中间,为色球层,C层位于最外层,为日冕层。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
(3)根据右图可知,太阳黑子的周期大约为11年,光球层出现太阳黑子,光球黑子增多,随之色球层就会出现耀斑,太阳黑子活动的区域突然连在一起,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以射电和高能粒子喷发等方式猛烈爆发并增亮,形成耀斑,能量辐射地球,影响地球大气电离层,形成磁暴。
23.(1)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辐射总量丰富。
(2)与海南省相比,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污染轻,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以及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可知,再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太阳辐射在160~200千卡/(厘米2·年),向南北方向的高纬度递减;在局部高山(美洲的科迪勒拉山区等值线弯向低值方向,年太阳辐射总量多,我国的青藏高原也出现一个大于200千卡/(厘米2·年)的高值区域。由此可得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的规律有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辐射总量丰富。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省虽然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但海南省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还容易受到台风等的影响,因此阴天多,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日照强度小,日照时间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少;而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强度大;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上升气流较弱,降水少,晴天多。再加上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也多;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大气污染小,大气透明度好。高原表面多冻土这方面,空气中尘埃杂质少。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
24.(1)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或蕨类植物繁盛。
(2)A层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最晚,形成于新生代。
(3)思路一: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年代,因为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思路二:C和X属同一年代,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类型相同。
【分析】本大题以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关系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成煤时期环境特点地层形成顺序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成煤的物质基础是植被繁茂,所以推测成煤时期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森林密布或者蕨类植物繁盛。
(2)有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A层的化石为三叶虫化石、菊石化石,为结构最简单,分类最低等的生物,形成年代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的化石有哺乳类动物化石,结构最复杂,分类最高等的生物,形成年代最晚,形成于新生代。
(3)地层是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化石是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从图中可以看出,B和W、F和Y、G和Z,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可推测出属同一年代,并且C和X属同一年代,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类型相同。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D
B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B
C
C
A
C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是,此次试验中探空气球最高飞升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万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