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49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49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49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5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503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50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507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章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中的应用-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466900/0-173331452510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突破,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常用解题技巧
Exam PintsBreakthrugh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情境】以Na与H2O的反应为例:
【问题探究】从以上例子可以得出:
(1)任意物质的粒子(构成粒子,下同)数目之比等于 之比。(2)同一种物质任意状态的粒子数目之比等于 之比。(3)化学方程式中, 之比=各物质的 之比=各物质的粒子数目之比。(4)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2+Cl2 2HCl可表示1 ml H2与1 ml Cl2完全反应生成 。
1.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流程
3.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规律
(1)任意物质,微粒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N(A)∶N(B)=n(A)∶n(B)。(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微粒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即N(A)∶N(B)=n(A)∶n(B)=V(A)∶V(B)。(3)任意状态的同一种物质,微粒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N1(A)∶N2(A)=n1(A)∶n2(A)=m1(A)∶m2(A)。(4)同一种气态物质,在同温、同压下,微粒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即N1(A)∶N2(A)=n1(A)∶n2(A)=V1(A)∶V2(A)。
(1)书写格式规范化: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各物理量、物质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且数据的运算要公式化并带单位。(2)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3)如果两种反应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种产物的量时,必须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进行计算。
1.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2)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写出解题步骤)。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计算
【情境】铝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Al+6HCl===2AlCl3+3H2↑②2Al+2NaOH+2H2O===2NaAlO2+3H2↑
1.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
【解析】等量的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消耗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量有什么关系?
【解析】相同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1。
3.足量的铝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H2的量又有什么关系?
【解析】足量的铝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反应,相同状况下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1∶3。
铝与酸、碱溶液反应生成H2的定量关系
1.已知浓度均为2.4 ml•L-1的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各取100 mL,分别加入6.75 g的金属铝充分反应,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为A.1:1B.2:3C.3:2D.4:5
2.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现向两烧杯中各加入等物质的量的铝,在相同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之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解析】选B 设Al与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由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和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若两个烧杯中铝均不足,则铝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V甲∶V乙=1∶1;若两种情况下铝均过量,则硫酸和氢氧化钠均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V甲∶V乙=2∶3;现在氢气的体积比V甲∶V乙=5∶6,则甲烧杯中铝过量,硫酸完全反应,乙烧杯中铝完全反应,氢氧化钠过量。
【情境】将5.1 g MgAl合金投入250 mL 2 ml/L盐酸中,金属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又加入4 ml/L NaOH溶液V mL,得到的沉淀最多为13.6 g,则V=________。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例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CO2+Ca(OH)2===CaCO3↓+H2O。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确定关系式如Na2SO4溶液中存在关系式:2Na+~SO。
方法四 合金成分测定的方法
合金成分的测定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1)定性分析时,可通过观察合金的颜色或测定合金的密度大致判断金属的种类。(2)定量分析时,可通过加酸、碱溶液验证合金的种类,对合金的成分作精确判断,再通过气体、沉淀的测量实现合金成分的定量测定。在加酸检验合金的成分时,常用的分析过程为:
解答这类问题要明确金属的性质(与酸、碱反应放出氢气等)。如MgAl合金在稀酸中溶解,这就要熟记Mg、Al与稀酸的反应,由Mg+2H+===Mg2++H2↑知Mg~H2,由2Al+6H+===2Al3++3H2↑知2Al~3H2,根据放出H2的量与金属的对应比例,可迅速作答。特别是铝合金溶于NaOH溶液中这类问题,首先明确Al与NaOH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3H2,可由这一关系得出Al的量,然后再确定铝合金中其他成分的量。
1.(关系式法)将5.0 g CaCO3加入足量盐酸中,并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红热的炭中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A.1.12 LB.2.24 L C.11.2 LD.22.4 L
2.(守恒法)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 L,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 )A.1 ml·L-1B.0.4 ml·L-1C.1.5 ml·L-1D.2 ml·L-1
1.等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B.3∶4C.2∶3D.4∶3
2.4 ml Fe和3 ml Cl2完全反应,生成FeCl3的物质的量是( )A.2 mlB.3 mlC.4 mlD.1 ml
4.铁粉可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 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A.0.5 mlB.1 mlC.1.5 mlD.2 ml
6.将5 g某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共收集到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 L,则该合金可能是( )A.MgAl合金B.FeAl合金C.FeZn合金D.CuZn合金
【答案】B 【解析】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25 g/ml,根据平均值法,B项符合题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评优课备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B∙V,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之比,mFe,9molL,mo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第二节 金属材料授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金属材料,新型合金,1mol,nH2SO4,mol,V672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课前预习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多步反应计算的解法,化学计量数,气体体积相同状况,解题步骤及注意事项,×18g,×2g,mH2,nH2=,g·mol-1,mo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