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容包括:第1—2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含“水”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冰水B. 汽水C. 雨水D. 盐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水中只含有水,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
B、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雨水中含有水和杂质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大美盐城,美在天生禀赋,风光无限”。下列不符合“安全、绿色”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 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C. 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D. 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做法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保护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C、垃圾分类回收,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D。
3.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纸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纸搭建模型B. 用废纸生火C. 用纸绘画D. 用纸包装礼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纸搭建模型,只是形状的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废纸生火,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用纸绘画,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纸来包装礼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则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氮气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可以供给呼吸,则不可以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在实验室中,安全是首位。以下图标表示“仪器热烫,避免直接接触”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或产生烟、雾,应开启排气管道或排气扇”,不符合题意;
B、图标表示:“实验中会用到电器,禁止湿手操作”,不符合题意;
C、图标表示:“实验中会遇到明火”,不符合题意;
D、图标表示“仪器热烫,避免直接接触”,符合题意;
故选:D。
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连接仪器B. 检查气密性
C. 处理实验废液D. 加热固体试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连接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示操作正确;
C、不能把实验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实验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图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B。
7.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酒精挥发B. 白磷自燃C. 灯泡发光D. 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详解】A、酒精挥发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白磷自燃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C、灯泡发光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呼吸作用是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 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错误;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错误;
D、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正确。
故选D。
9. 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酸钙氧化钙十二氧化碳B.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C.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D. 氢气+氧气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解反应指的是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A、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D、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氢气、氦气B. 物理性质:气味、稳定性
C.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D. 可以量取液体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氢气不属于稀有气体,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试管可以直接加热,烧杯需要垫陶土网加热,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量筒是量取液体的仪器,滴管是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分类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如图是木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中木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B. ②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 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
D. 该实验能证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故A说法正确;
B、②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故B说法正确;
C、①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②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故C说法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加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不能证明木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2. 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用途广泛。有关如图蜡烛燃烧实验探究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时a处火焰分三层
B. b处有火焰,说明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C. 该实验导气管的长度不影响实验
D. 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时a处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故A说法正确;
B、b处有火焰,说明是蜡烛燃烧是石蜡蒸气在燃烧,故B说法正确;
C、导管过长会导致石蜡蒸气在管中冷凝成固体聚集在导管内壁,无法在管口点燃,所以该实验导气管的长度影响实验,故C说法错误;
D、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B. 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也可能含有低浓度的氧气,当氧气浓度较低时,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推理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推理错误;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C推理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所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小于读数,故D推理正确;
故选:D。
14. 下列关于实验的“先”和“后”,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插入试剂瓶,后挤出橡胶帽中的空气
B.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后加质量大的砝码
C.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紧握试管
D.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后盖上玻璃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排出空气,然后伸入液体中吸取液体,防止液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说法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说法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紧握试管,说法正确;
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水中盖上玻璃片,然后再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防止集气瓶中的氧气与空气发生流动,说法错误;
故选:C。
15. 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测定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氧气的含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
B 最终氧气有剩余,说明红磷燃烧不能耗尽氧气
C. 此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D. 此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b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6%,a点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b点,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反应结束后氧气浓度为3%,说明红磷燃烧不能耗尽氧气,说法正确;
C、由图可知:21%-3%=18%,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说法正确;
D、装置漏气,外部的空气会进入装置内,补充消耗氧气所减少的体积,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说法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6. 锻炼科学思维能力,你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认识和分析问题。
(1)感悟生活: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填物质名称)。
(2)学会应用:街道上美轮美奂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空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3)善于观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点燃红磷,观察到______,放出热量;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______附近。红磷需足量,目的是______。
(4)敢于反思:法国化学家______最先用加热汞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而现在可选用红磷燃烧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条)。
【答案】(1)水蒸气 (2)D
(3) ①. 产生大量白烟 ②. 1 ③. 充分消耗氧气
(4) ①. 拉瓦锡 ②. 汞有毒##反应时间长
【解析】
【小问1详解】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雨、雪等自然现象形成属于水的三态变化。
【小问2详解】
街道上美轮美奂的霓虹灯是指通入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条件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霓虹灯中填充的是稀有气体;
故选:D。
【小问3详解】
点燃红磷,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上升至刻度1附近,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红磷需足量,目的是充分消耗氧气,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小问4详解】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先用加热汞的方法研究了空气成分。而现在可选用红磷燃烧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因可能是汞有毒,且利用汞加热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时间长。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如图所示基本实验操作。
(1)图1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____;加热时,应先______,再对准试剂集中加热。
(2)改正图2中的错误操作:______。若使用时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应立刻用______。
(3)图3称取15g氯化钠,称量前要先调节天平平衡,若指针偏右,可将右侧平衡螺母往______(填“左”或“右”)调节;若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向左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直至天平平衡。
(4)错误操作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请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
①把块状试剂直接丢进试管:______。
②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
③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______。
【答案】(1) ①. 夹持试管 ②. 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预热
(2) ①. 用火柴点燃 ②. 湿抹布扑盖
(3) ①. 左 ②. 减少左盘中的氯化钠
(4) ①. 打破试管 ②. 污染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③. 试管炸裂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中试管夹的作用是夹持试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对准试剂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局部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破裂。
【小问2详解】
改正图2中的错误操作:用火柴点燃,防止发生火灾。若使用时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
【小问3详解】
图3称取15g氯化钠,称量前要先调节天平平衡,“左高左调,右高右调”若指针偏右,可将右侧平衡螺母往左调解,若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向左偏,说明试剂质量偏多,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左盘中的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小问4详解】
①把块状试剂直接丢进试管:打破试管。
②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有些药品具有腐蚀性,腐蚀橡胶帽,试验台上可能残留其它试剂,污染试剂。
③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局部受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
18. 分离空气法和分子筛吸附法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氧方法。
(1)图1是分离空气法的简易流程。
①该方法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最先汽化出的物质是______。
②分离出的氧气一般储存在______色钢瓶中。
(2)某分子筛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如图2),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吸附氮气,这样可以获得高浓度的氧气。
①根据上述信息可知,分子大小:氮分子______氧分子(填“>”或“<”)。
②该分离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③由此方法制得的气体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④相比分离空气法,该制氧技术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下同)。
(3)工业上选用空气作原料制取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沸点 ②. 氮气 ③. 蓝
(2) ①. > ②. 物理 ③. 没有生成新物质 ④. 混合物 ⑤. 操作简便
(3)空气廉价易得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该方法利用了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为-183℃,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最先汽化出的物质是氮气。
②分离出的氧气一般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小问2详解】
①某分子筛制氧机采用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当空气进入装有分子筛的床层时,分子筛吸附氮气,这样可以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分子大小:氮分子>氧分子。
②该分离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判断的依据是没有新物质生成。
③由此方法制得的气体属于混合物,制取的氧气是富氧空气,还含有其它物质。
④相比分离空气法,该制氧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节约能源。
【小问3详解】
工业上选用空气作原料制取氧气的原因是空气廉价易得。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9. I.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性质检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该装置还需做的改进是______。
(4)同学们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性质检验。
II.自制简易制氧机
(5)原料选择:用过氧化氢溶液比高锰酸钾更合适的原因是______(写一条)。
(6)组装仪器:化学小组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如图简易制氧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甲瓶是气体发生装置B. 试剂B只能是二氧化锰
C. 注射器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D. 乙瓶可以使氧气湿润
【答案】(1)铁架台 (2)BC##BD
(3) ①. ②.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 ①. 蓝紫 ②.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合理即可) (6)B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①的名称是铁架台。
【小问2详解】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不需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法收集,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C或BD。
【小问3详解】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文字表达式是。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该装置还需做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玻璃导管。
【小问4详解】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甲处硫粉燃烧,产生蓝紫色色火焰,二氧化硫有毒,是空气污染物,乙处液体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5详解】
用过氧化氢溶液比高锰酸钾更合适的原因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
【小问6详解】
A、甲瓶是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说法正确;
B、试剂B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还有氧化铁、氧化铜,说法错误;
C、注射器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说法正确;
D、乙瓶中的水可以使氧气湿润,说法正确;
故选:B。
20. 催化剂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
(3)步骤______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5)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小组同学以生成100mL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实验。
(6)表中的待测数据是______;若a>b,,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的催化效果较好。
【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
(2) ① 复燃 ②. 0.2
(3)①③ (4)
(5)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6) ①. 生成100mL氧气所需的时间 ②. 二氧化锰
【解析】
【小问1详解】
能改变某个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叫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小问2详解】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步骤①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小木条不复燃,加入氧化铜后,再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步骤③现象: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步骤⑥结果: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则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实验结论: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小问3详解】
步骤①中不加氧化铜,步骤③中加入氧化铜,对比反应快慢,则可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小问4详解】
步骤②中反应是指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小问5详解】
若要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需要验证该物质能改变这一反应的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步骤⑦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小问6详解】
装置
现象
反思
甲处硫粉燃烧,产生______色火焰;
乙处液体的作用是______。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______
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g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序号
5%溶液的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①
200mL
2g氧化铜
a
②
200mL
2g二氧化锰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宏福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宏福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