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60分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B. 侯德榜
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
【答案】A
【解析】
【详解】A、拉瓦锡通过研究空气组成的,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正确;
B、侯德榜制碱,错误;
C、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错误;
D、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是原子学说分子论的创立者,错误。故选A。
2.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氧气,故答案选择C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
3. 我国的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陶瓷B. 活字印刷C. 粮食酿酒D. 火药爆炸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制陶瓷,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活字印刷,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B。
4. 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量取液体
C. 加热液体D. 熄灭酒精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底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手握试管夹的长柄,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的方法: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 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的是
A. 在实验室嬉戏打闹,吃零食
B. 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
C. 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 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必要时送医治疗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验室禁止嬉戏打闹、吃零食,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符合题意;
B、远离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药品,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C、酒精灯不慎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D、眼里溅入药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送医治疗,符合实验室安全常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A. 观察气体颜色B. 插入燃着的木条C. 闻气体的气味D. 加入少量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通过观察气体颜色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空气,能鉴别三种气体,故B符合题意;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的气体,通过闻气体的气味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三种气体加入少量水都无明显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食物的腐烂B. 醋的酿造C. 细胞的呼吸作用D. 蜡烛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醋的酿造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细胞的呼吸作用,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9. “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将气体压缩到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分子种类相同
C. 公园散步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所以可将压缩到钢瓶中,故A正确;
B、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故B正确;
C、公园散步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能闻到花香,故C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的体积并没有改变,故D错误。
故选:D。
10. 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两种,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微观角度看,混合物由不同种微粒构成,纯净物由一种微粒构成。
A、C、D中均含有一种微粒,属于纯净物;
B中含有三种不同的微粒,属于混合物。
故选B。
12.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B.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 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关于下列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的操作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A错误;
B、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故B错误;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不断的运动,运动到乙烧杯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可观察到烧杯乙中的溶液变红,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则装置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4.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空气、氧气、海水属于混合物
B. 熔点、密度、可燃性都是化学性质
C. 汞、红磷、氮气都属于纯净物
D.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海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熔点、密度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汞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红磷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氮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15. 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城市。从化学视角,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C. 将生活垃圾、秸秆、落叶就地焚烧D. 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可通过绿色植物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缓解温室效应加剧。不符合题意;
C、将生活垃圾、秸秆、落叶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D、保护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Ⅱ卷
二、填空题及简答题(共6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进行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2)用作保护气的氮气________。
(3)白烟五氧化二磷________。
(4)四氧化三铁________。
(5)消毒剂过氧化氢________。
(6)两个镁离子________。
【答案】(1)Al (2)N2
(3)P2O5 (4)Fe3O4
(5)H2O2 (6)2Mg2+
【解析】
【小问1详解】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故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Al;
【小问2详解】
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N2;
【小问3详解】
根据“先读后写”,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小问4详解】
根据“先读后写”,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小问5详解】
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O2;
【小问6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镁离子表示为:2Mg2+。
17.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2)红磷燃烧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掉,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中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沿着导管压入集气瓶中。
18. 臭氧(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降低对太阳辐射中紫外线的吸收,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纯净物。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的现象。
(3)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它会引起______(填字母)。
A. 光合作用增加B. 皮肤癌患者增多C. 太阳照射时间长
(4)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________反应。
【答案】(1)属于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且木条燃烧比在氧气中更剧烈 (3)C
(4) ①. ②. 氧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臭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小问2详解】
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得多,则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会复燃,且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小问3详解】
由短文可知,大气中的臭氧层遭破坏导致臭氧层形成空洞时,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故选C;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硫和臭氧在微热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物质与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9.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直接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为________。
(3)若用排水集气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择C装置而不用D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试管 ②. 锥形瓶
(2) ①. A ②. 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3)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试管;仪器②为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故直接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的后果为: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小问3详解】
若用排水集气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有:集气瓶中未装满水,不能将装置内空气排尽,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小问4详解】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择C装置而不用D装置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20. 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其中A是暗紫色的固体,B和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
(1)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4)物质D的用途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1)二氧化锰
(2)
(3)化合反应 (4)医疗急救
【解析】
【分析】A是暗紫色的固体,所以A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A反应生成B且B为黑色固体,所以B为二氧化锰;E为黑色固体且E与D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F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所以D为氧气,E为碳,F为二氧化碳。
【小问1详解】
A为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A反应生成B且B为黑色固体,所以B为二氧化锰。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反应②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4详解】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21. 小明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还可用氧化铜(一种黑色固体)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它的催化效果是否比二氧化锰更好?
【设计实验】小明以生成30mL气体为标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进行了下列三组实验,如表所示。
(1)上述实验中氧化铜的质量应该为________g。
(2)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指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b______a(填“>”“<”或“=”)
(3)为了探究氧化铜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小明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的黑色固体为0.5g,说明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不变。再将粉末放入试管中,反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仍能看到迅速产生气泡的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氧化铜反应前后________不变。
【得出结论】氧化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
(4)你认为小明设计实验②和实验③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
(5)除了通过比较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还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催化效果。
【答案】(1)05 (2) ①. 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②. <
(3) ①. 质量 ②. 化学性质
(4)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5)相同时间收集氧气的体积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实验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即控制等浓度的过氧化氢体积相同,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质量相同,实验③中二氧化锰为0.5g,所以,实验②中氧化铜的质量也应该是0.5g,故填:0.5;
【小问2详解】
小明以生成30mL气体为标准,所以“待测数据”是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故填:收集等体积氧气所需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A4,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原卷版)-A4,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