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家庭的记忆 》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家庭的记忆 》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1页
    《家庭的记忆 》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12 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12 家庭的记忆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去。
    3.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以及家庭的变迁。
    教学难点: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学生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情感联系之外,还需要对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进行一定的社会性学习,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以“核心家庭”为主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对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备 注
    一、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几位同学的家庭照片,然后请他们分别来介绍一下照片中的家人。(播放三位学生的家庭照片,请三位学生依次介绍照片中的家人,以及家人之间的称呼)
    第一组:爸爸 妈妈 学生本人
    第二组:爷爷 奶奶 姑姑 堂妹 学生本人
    第三组:姥姥 姥爷 舅舅 舅妈 表弟 学生本人
    二、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程
    主问题设计1:你能结合生活经验,把“家庭关系示意图”填写完整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课本78页家庭关系示意图。组长主持,组内整理资料,汇总意见。
    (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二步,展学要求:
    (1)小组小循环方式展学,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完整。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进行评价。
    3.主任务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4.主任务1预设答案:
    刚才我们了解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以及成渝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例如,四川人和重庆人称呼爸爸,有时喊“老汉”。从这些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同样的人物关系,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使用的称呼却不相同。
    (二)第二学程
    1.主问题设计2: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你们都清楚吗?2.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
    (1)有序交流。组长主持,组内整理资料,汇总意见。
    (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二步,展学要求:
    (1)小组比赛方式展学。
    (2)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完整。
    (3)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进行评价。
    师小结:感谢同学们积极参与,同学们,轻松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唱《家庭称呼歌》。
    3.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本环节旨在同学们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4.主问题2预设答案:
    感谢同学们积极参与,同学们,轻松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唱《家庭称呼歌》。
    (三)第三学程
    1.主任务3:家庭大事记
    2.学法指导: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你是如何知道这些家庭大事的?
    第一步,互学要求:在小组长主持下,交流自己的课前填写的课本80页家庭大事记。依次发言,组长补充、总结,准备和全班分享。
    第二步,展学要求:小组成员展示。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进行汇报,汇报时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并对小组进行评价。
    通过询问家人了解家庭过去发生过的事,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还可以看看自己的出生证明,爸爸妈妈的结婚证,家谱等等。
    师小结:父母的童年和你们的童年相比有很多不同,那是因为时代不一样。大家对家庭历史大事调查得可真仔细、认真,不仅了解了自己的家庭变迁,还与同学们分享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与游戏。
    3.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主问题3预设答案:
    询问家人、看自己的出生证明、爸爸妈妈的结婚证、家谱等等。
    三、教学总结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我们一生离不开它,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家。

    相关教案

    家庭的记忆教案第二课时:

    这是一份家庭的记忆教案第二课时,共3页。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称呼,知道家庭发生的变化,体会传统节日中的家和语言文字中的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逐步树立家庭责任感。欢迎下载使用。

    家庭的记忆教案与反思:

    确实,过去家庭的生活与现在的家庭生活没法比。但是,你的家就是在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美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爷爷奶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爸爸妈妈吗? 过渡:是啊,怎能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是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我们的家才会一天天变成现在的模样。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真诚的话赞美你的家人。我们要懂得尊敬长辈,珍惜现在的生活。 总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家庭关系称呼,知道了这些是我们的同辈,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些是我们的长辈,长辈关心我们,我们要孝敬长辈。我们还一起回忆了家里发生的大事,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童年生活,这就是我们对家庭的记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爱护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进我们的家。让我们用歌声结束今天的课堂。

    家庭的记忆教案第一课时:

    这是一份家庭的记忆教案第一课时,共3页。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目前,大多数的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人们称之为“核心家庭”。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代同堂”的家庭则是更为少见。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