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根据课文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5分钟看一次手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来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rǎ) 谷穗(suì) 娉婷(pīn) 自吹自擂
    B. 冠冕(guān) 摇曳(yè) 旁鹜(wù) 大发雷霆
    C. 亵渎(xiè) 劫掠(jié) 广袤(mà) 自惭形秽
    D. 拮据(jǖ) 恣睢(suī) 撩逗(dòu) 鸠占鹊巢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字音字形。
    A. 妖娆(rǎ)——(rá),娉婷(pīn)——(pīng);
    B. 旁鹜——旁骛;
    D. 拮据(jǖ)——(jū);
    故选C。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冬的阳光,终究还是慵懒的,除了正午还显出几分歇斯底里,之后就收敛了自己的光芒。
    B. 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唯一的不二法门。
    C. 为了堵住汩汩往外喷涌的缺口,消防员前仆后继,终于形成一道人墙,封住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D. 每到周末泸州市区一带的水井沟,游客如织,不远处的报恩塔与城市的繁华街道相得益彰,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无法控制自己。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人在愤怒、悲痛等强烈情绪下的失控状态。语境分析:在句子“中,使用“歇斯底里”来形容阳光是不恰当的。因为“歇斯底里”是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而不是自然现象如阳光。
    B.不二法门: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方法或途径是最佳或唯一的。语境分析:在句子中,“不二法门”与“唯一”的使用重复了。因为“不二法门”本身就意味着是唯一的,再加上“唯一”就显得冗余了。
    C.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奋勇向前。语境分析:在句子中,虽然消防员确实表现出了英勇和牺牲精神,但“前仆后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更大规模的、持续的行动或战斗。在这里,消防员堵住缺口是一个具体的、短时间的行动,使用“前仆后继”可能有些过于夸张,不太符合实际情境。
    D.相得益彰:指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使双方的长处和优势更加明显。语境分析:在句子中,“相得益彰”使用得当。这里描述了报恩塔与城市的繁华街道之间的和谐共存和相互映衬,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美丽和引人入胜。成语“相得益彰”准确地表达了这种互相配合、优势互补的效果,符合语境要求。
    故选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泸州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市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 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C.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D. 评价艺术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语序不当,把“汇总统计”和“调查登记”调换位置;
    C.前后矛盾,把“至少”或“以上”删掉一个;
    D.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少这一标准”;
    故选B。
    4.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2)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着银杏树叶纷纷下落,小李赞美不已,小王却兀自感伤。一旁的小张同学感叹道:“你俩应该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
    【答案】 ①.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④.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⑤. 不以物喜 ⑥. 不以己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作答本题时应注意易错字词“似曾相识、燕、蚕、垂钓、碧溪、乘舟、悲”的正确书写。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
    ②必须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
    ④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我们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所以我们往往还来不及建构起真正重要的意义,就匆匆赶任下一个目的地。这也就是我们每天似乎看了很多东西,但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感悟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为了解全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光明中学对该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是情况调查表。
    【材料三】
    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得。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鲁迅《故乡》中的闰土,我们都可以发挥想象与之对话。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做“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就站在你面前,你将对他们说些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结合课文,发挥想象。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二的信息。
    材料一:_____
    材料二:_____
    (2)假如材料三中的人物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人物,结合课文,发挥想象。①诸葛亮②于勒③杜小康④刘姥姥⑤闰土
    【答案】(1) ①. 在网络时代,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②. 当前中学生大部分学生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不读原著,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2)示例一:我想对于勒说:叔叔别难过,那些只认钱不认亲情的人,不值得你难过,要知道,造成这种关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想要获得亲情,就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示例二:我想对杜小康说:小康,你经历了家道中落,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看上去是孤独无助的;但是,你在经历了生活的暴风雨之后,勇敢地站了起来,你是好样的!我佩服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和图文转换能力。
    材料一:结合第二段总结性句子“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可提炼为:在网络时代,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材料二:从“阅读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中学生大部分不读小说原著,而是看电视剧;从“阅读习惯”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无规则地阅读;从“阅读方式”来看,更多的人选择数字化阅读。将这三方面言简意赅地概括出来即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和人物对话。
    示例一:我想对闰土说:闰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你困苦生活的根源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想要获得新生活,必须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
    示例二:我想对刘姥姥说:刘姥姥,当你第一次辛酸地携着板儿的小手,忍饥挨饿,风尘仆仆,费心劳神地来到贾府忍耻求告,我的心不禁为你难过,为你悲凉。当你身处高门大户,样样都新奇又灿烂的展现在你眼前,如同降临到一个新世界,那时我同你一样有点怯场有点紧张,当你获得了些少的资助,我又不由又为你开心,与你一同怀抱着对贾府的感激而归去。
    示例三:我想对诸葛亮说:虽然您没有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任务,但您这种知恩图报、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学习。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0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找到自己的“燃点”
    ①“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成为流行词。什么是“燃”?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赛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某种意义上,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可喻之为“燃”。
    ②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是因为“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
    ③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状态能否“燃”起来,取决于心灵的温度。生活中,一些人曲解“平淡是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人自诩“无欲无求”,不重过程、不问结果,在得过且过中沉论;一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偷奸耍滑、华而不实,变得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一些人盲信“佛系人生”,凡事“意思意思”就行,失去了进取的意志。种种颓靡状态,皆因心态消极、意志消沉。“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
    ④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是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起来的可能。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当代愚公”黄大发只是一名普通村支书,却立志“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历时36年,终于带领村民修成了一条绕三重大山、穿三道绝壁的万米水渠。“守岛英雄”王继才只是一名民兵哨所所长,却坚守开山岛32年,无论刺骨的寒风还是常年的孤独,都不曾让他退缩。状态的“燃”与否,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
    ⑤“燃状态”,也不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走不出“舒适区”,吃不了苦头,迈不过沟坎,一遇困难挫折便垂头丧气、满腹牢骚,这样的人,是难以葆有持久热情与动力的。不禁想起一部记录真实创业故事的电影《燃点》。影片中,创业者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进发,有的忙到抽不出时间见家人,有的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有的事业坠入低谷……尽管充满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一个人要想活成自己理想的样子,不正需要这样的奋斗姿态和价值追求吗?
    ⑥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积极进取、不懈奋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燃”起来吧。
    6. 为什么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燃点”?
    7.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⑤段举电影《燃点》的例子有何作用
    8. 文章结尾说“让自己‘燃’起来”,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找到自己的“燃点”?
    【答案】6. “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神,能使自己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状态“燃”起来,锐气才不会散,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7. 举例论证法,举了影片中创业者们尽管在生活中充满痛苦、迷茫,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力迸发,为梦想不懈打拼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燃状态”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的观点。
    8. ①心中要揣着一团火,要有理想;②要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③要有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由第②段“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是因为‘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第③段“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心中揣着一团火,锐气才不会散,脚步才不会停”等内容可知,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燃点”的原因是“燃”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这种状态恒久持续,自身便能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锐气才不会散,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举例论证的作用。
    第⑤段的中心句是:“燃状态”,也不一定有鲜花和掌声。相反,还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本段列举电影《燃点》中的创业者们创业中也充满痛苦、迷茫,但无论面临何种境遇,他们保持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燃状态”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取概括。
    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本题找到关键句分析即可。如第2段“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是说心中要揣着一团火,要有理想;第4段末“无关职位高低、权力大小。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烛照一方”是说要站稳自己的位置,扛起自身的责任;第5段“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燃点’,有着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是说要有为梦想不懈打拼的激情。注意,回答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例如:我要给自己明确一个目标,不怕挫折和坎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虚度光阴,向着梦想一步步前进。
    (二)(16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笔与纸的温情
    ①春日的一个午后,学生们正专注地写着毛笔字,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在一旁看着。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了。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②童年记忆里,每年春节临近,父亲都会手写春联。他喝完早茶,一大早就开始裁纸。他动笔的时候,我就在一旁帮忙拉纸,看着父亲在红色联纸上,用行草书潇洒地写下一张张春联,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儿时的我猜想,写字一定是件好玩的事,而后我跟随父亲在门两侧贴上一张张手写成果。儿时盼望的春节里,少不了父亲写春联这件事,也让我对写字萌生了最初的向往。
    ③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他读到三年级就辍学谋生,在那个艰辛的年代,写毛笔字显得多么奢侈。
    ④我入读小学时,身材是班里最矮的那个,被同学取笑为“矮冬瓜”。父亲常跟我讲,矮没关系,但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看着在工地劳累一天的父亲,收工回家后,还会在灯下写毛笔字,激起我对书法的好奇。趁着父亲不在家,我偷偷拿起父亲的毛笔涂鸦,父亲知道后,也并无责怪之意。有一年暑假,父亲搜罗了一堆旧报纸,把我叫到书桌前,说要教我写毛笔。从那天起,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最初没字帖,父亲请村里懂写毛笔字的老先生,写几个字让我照临,并带我登门求教。虽然写字有些枯燥,有了父亲的鼓励,竟也写出几分成就感。特别在夜深人静时,听着毛笔在纸张上摩擦过的声音,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
    ⑤记忆中的童年,家境非常贫穷,因为家里有四个小孩要养,全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家用。但只要是我需要的书法用具,父亲都舍得花钱。有一次,他难得搭车去县城一趟,特地买回一沓昂贵的白色宣纸让我创作,这在乡下文具店里是买不到的。那天的我无比兴奋,仿佛是过节一般隆重,在写字桌上,我摊开洁净如雪的宣纸,在纸上恭敬专注地写下人生第一副对联作品。父亲对我在宣纸上呈现的作品很满意,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客厅最显眼处,在喝早茶时,跟工友们夸奖我写的字,接下来好几个月,只要我有作品出炉,他都会帮我换上新作。
    ⑥随着我的报纸写了一沓又一沓,父亲默默陪伴我的无数个夜晚,我在书法上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从三年级开始,因为我会写毛笔字,年年被选为负责出黑板报的宣传委员。读初一时,我的毛笔作品被贴在学校书画展示栏上,在下课的操场上,我远看父亲点了一根烟,久久站在展示栏前看我的字。那是他写给我临的,内容是《寻隐者不遇》。我依稀记得那一天,父亲得知我获得全县中学生现场书法比赛三等奖,那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心的一天,就着桌上的花生和咸鱼干,他欢喜地多喝了几杯地瓜酒……
    ⑦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的爱与鼓励的力量,陪伴我热爱书法至今,从未消失。时至今日,我最享受的时刻,依然是在深夜一个人的书房,听笔毫“沙沙沙”地摩擦纸张,仿佛时光并未走远,父亲依然站在我身后,深切注视着儿子的笔,在纸上自信地走出一撇一捺,父亲的脸上,正露出期许的微笑。
    (文/陈晓安2021年05月《百度文库》,有删改)
    9. 好的文章往往构思精巧,每一段都有其作用,请你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10. 文章中第③段笔锋一转,交代了父亲的经历,这里采用了哪种叙述方式?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1. 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下面的句子。
    听着毛笔在纸张上摩擦过的声音,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
    12. 你觉得这篇文章题目为“笔与纸的温情”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9. ①(结构上)写笔毫擦纸的声音,紧扣题目;(或围绕本文的中心“笔”与“纸”展开,为下文做铺垫。)②(内容上)借物联想,通过一个女孩的话语引出下文回忆中的父亲,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0. 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没有放弃对梦想追求,坚持学习书法;暗含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也为下文他鼓励、支持“我”练习书法做铺垫。
    11.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心中的想法比作一股暖流和掀起了巨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父亲的鼓励下“我”有了成就感,心中充满温暖。
    12. 恰当,“笔与纸的温情”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父亲用自身的经历影响“我”对书法的热爱,用行动鼓励“我”在书法上获得成就。深层含义:父亲留给“我”的爱与鼓励让“我”在人生路上走出自信和光芒,表达“我”对父亲的赞美和深切怀念。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结构上,“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围绕本文的中心“笔”与“纸”展开,直接点题,从“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的父亲”可知,本段通过一个女孩的话语引出下文回忆中的父亲,即引出下文的内容,为写“笔和纸的故事”做铺垫;内容上,借物联想,点明“笔与纸的温情”这一题目的内容,同时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与思考,使其对文章的阅读产生兴趣。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插叙及其作用。
    从记叙顺序来看,这一段回忆家境贫寒的父亲读小学时的练字经历,是插叙。“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写出父亲对书法的热爱、崇敬。本段写父亲对书法的热爱与坚持,抒发了“我”对父亲的崇拜和敬佩之情,也引起下文“我”受父亲影响而练习书法的内容,为下文父亲支持“我”练书法的情节做铺垫。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从“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中的想法比作“一股股暖流”和“掀起了巨浪”,联系“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可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父亲的鼓励下,“我”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并感到无比温暖,抒发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含义。
    根据第③段“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第④段“有一年暑假,父亲搜罗了一堆旧报纸,把我叫到书桌前,说要教我写毛笔。从那一天起,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第⑤段“父亲对我在宣纸上呈现的作品很满意,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客厅最显眼处,在喝早茶时,跟工友们夸奖我写的字”等语句可知,文题的表层含义是父亲用自身的练字经历影响、教育了“我”,激起了“我”对书法的热爱,从而使“我”在书法方面进步很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第⑦段“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的爱与鼓励的力量,陪伴我热爱书法至今,从未消失”“仿佛时光并未走远,父亲依然站在我身后,深切注视着儿子的笔,在纸上自信地走出一撇一捺,父亲的脸上,正露出期许的微笑”可知,父亲虽然离世了,但是父亲带给“我”的爱与关怀,从未消失,父亲的鼓励让“我”自信茁壮地成长,这就是题目的深层含义,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感恩和思念。
    三、古诗文阅读。(25 分)
    (一)(8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①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③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④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①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楼写下此诗。②坼(chè):分裂。③乾坤:指日、月。④戎马:指战争。
    13. 有人说杜甫此诗联中“坼”和“浮”字用的好,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1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3. 示例1:“坼”,笔力雄健,唤起读者联想,仿佛洞庭湖水将吴、楚两大广袤的区域分裂开来,显示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一个“坼”字,境界全开,值得玩味。
    示例2:“浮”,仿佛日月星辰乃至整个宇宙都浮动于洞庭湖茫茫的水面之上,从而唤起读者联想,想到诗人长期漂泊无定的生活现状。一个“浮”字,将宇宙生命与人的命运交融贯通,可谓神来之笔
    14.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了个人的孤苦处境,但他把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所表达的是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是一种家国情怀。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炼字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句意是: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
    “吴楚东南坼”,写的是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一个“坼”字写出了湖水仿佛在延伸,大地犹如被切割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壮阔磅礴的气势,富有动感和力度。
    “乾坤日夜浮”,天地万物也好像都日日夜夜漂浮在湖水中一样。一个“浮”字写出了天地万物仿佛都日日夜夜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想象中,天地万物好像在洞庭湖水中沉浮一样,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写出了洞庭湖的境界广阔、气魄宏大。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
    《登岳阳楼》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其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后两联抒发作者情感,“无一字”“有孤舟”可见诗人的孤苦伶仃,“戎马”“关山”点出了写作本诗时的战乱背景。颈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孤苦、晚境凄凉的哀叹;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的悲伤。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二)(17分)
    阅读甲、乙、丙三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②,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③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④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⑤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ǎ jìn):饿死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⑤条:分列项目、条目。
    15. 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停顿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B.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C.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D.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16.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雄伟)
    B. 满目萧然 (然:……的样子)
    C. 树林阴翳 (翳:生病)
    D. 好为佛事 (好:爱好,喜欢)
    17.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C. 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D. 【丙】文中范文正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发司农之粟”与“募民兴利”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18. 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答案】15. B 16. C 17. B
    18. (1)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2)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本句句意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其中“监司”是主语,“奏劾”是谓语,“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共同做了“奏劾”的宾语,是并列关系。故断句为: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
    A.句意为: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大:雄伟。
    B.句意为:满眼萧条的样子。然:……的样子。
    C.句意为:树林里的树木枝叶茂密。翳:遮盖。
    D.句意为:喜欢作佛事。好:爱好,喜欢。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能力。
    B.“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表述有误。依据【甲】文中的“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局依可知,这体现了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即“民本思想”,同时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依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句意可知,体现出作者寄情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所以,两句话均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且二人的思想情怀是一样的。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乐:欢乐,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2)流徙:流亡;皆:都;惠:恩惠。
    【点睛】参考译文:
    【甲】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乙】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丙】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喜欢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分条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打开司农寺发放粮食赈济灾 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此机会为民间兴利,这是先生的功绩啊!
    四、名著阅读。(6分)

    19.
    选段中A、C分别是______、______(人物)。B处作品名称是_______。
    【答案】 ①. 宋江 ②. 尼摩船长 ③. 《海底两万里》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作品名的识记能力。
    第一空,选段①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宋江被发配江州后,浔阳楼借酒消愁,乘兴题诗。通判黄文炳发现宋江之诗,即向知府告发,说诗里“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有反意,宋江被打入大牢。据此可得,A处人物为宋江;
    第二空,选段②出自《海底两万里》中漫步海底平原的故事情节,他们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诺第留斯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这里是尼摩船长和尼德·兰的对话,故C处人物为尼摩船长;
    第三空,根据选段中“鱼叉手”“尼德·兰”“康塞尔”等人物可知,B处作品名为《海底两万里》。《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20.
    20. 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常因为立体多面而令人印象深刻。请根据示例,任选A、B、C项中的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其“反差”性格。
    示例:范进是一个虚伪到极点的人,他在中举之后先是百般推脱后又毫不避讳收下张乡绅的馈赠;他也是一个能同甘共苦的人,成名之后,他并未抛妻弃母,而是共享富贵。
    A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唐僧《西游记》 C 鲁智深《水浒传》
    我选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示例:唐僧一方面善良坚定,关心徒弟,在取经的过程中从不懈怠动摇,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因愚善导致有时是非不分,在“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轻信妖怪,不听悟空辩解,将他赶走。(任选人物,能够概括性格并结合相关情节说明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A.保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展现出了鲜明的反差性格。一方面,保尔是一个勇敢、坚定、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战士。他从小就立志推翻剥削阶级和压迫者,参加了革命斗争,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在战场上,他勇往直前,面对困难和挫折,总是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不断克服难关。即使在遭受病魔侵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也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继续为争取归队而进行斗争。另一方面,保尔也是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性的人物。他对待朋友和亲人始终保持着真诚和善意,愿意为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革命斗争中,他始终保持着人性和良知,不轻易伤害无辜的人。同时,他也有着温柔和善良的一面,对人民充满热爱和关怀。
    B.《西游记》中,唐僧志向坚定,西行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动摇过取经的信念,也不受美色的诱惑。在女儿国拒绝了国主的挽留就是证明。另一方面他有时昏昧不明,人妖不分,三打白骨精一节中,他不识妖魔,误认为悟空打杀了好人,就冤枉了悟空,把悟空赶走了。
    C.鲁智深一方面很粗鲁,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另一方面又很细致,他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他暗中保护林冲,为救林冲大闹野猪林,鲁达怕林冲在发配过程中遭遇不测,于是他一路陪同林冲前往沧州。
    示例:鲁智深一方面很粗鲁,当他得知郑屠户欺辱金氏父女的时候,立刻便要去“打死那厮”;另一方面又很细致,打死镇关西后,他指着尸体说镇关西诈死,“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金蝉脱壳。
    五、作文(40分)
    21.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 着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范文
    为生命着色
    树叶,没有留恋停留在枝头的安逸,以其绝美的身姿,飘飘然,如疲倦的蝴蝶一般,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化作春泥,为来年的绿色祝福,也为生命着上了永远的绿色。
    流星,没有眷恋挂在夜空的自由,以其完美的弧线在夜空闪亮划过,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心愿,为生命着上了永恒的光彩。
    生命,是一张白纸,与其永远苍白,不如使之绚烂多姿。所以我拒绝生命这张白纸,要为它着上它应该有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坦然。
    有的人不知道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所以挥霍浪费,殊不知,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也许“充实”,但也无可否认的是,那样的生命是多么的苍白。虽然我们没有江海那样的壮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扬;虽然我们没有高山的巍峨,但是我们可以有大地的厚重;虽然我们没有参天大树的挺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草的坚韧……这些都是生命的色彩。生活中,我们不再做旁观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实。让我们坦然地面对一切,以我们的真实、个性为生命着上永远的一抹亮丽。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巍然。
    山,以其沉稳为生命着色;水,以其灵动为生命着色。而我们更需要一份巍然,让狂风吹大不了,让暴雨冲刷不掉,让一切力量都毁灭不了。成功的背后,不知道跌倒过多少次;失败的背后,不知道绝望过多少次。然而,正是这份巍然让我们在跌倒时有了支柱,在绝望时再次坚强。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飘然不定;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抱憾终身。在演绎生命这支单曲时,我们要慎重填词,以沉稳地方式去演奏。我们将会以巍然为生命着上坚实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超然。
    庄子晓梦迷梦蝴蝶,是一种超然;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是一种超然;陶潜采菊东篱下,是一种超然。他们以超然为生命着色,这样的人生显然是怡然自得的一生。而在他们的背后,不知曾经经历过多少艰辛的历程。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这份超然是需要我们铭记的,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超然,为生命着上永恒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一笔坦然,一笔巍然,一笔超然,每一笔都是那么坚实有力,每一笔都是无悔无怨。
    为生命这张白纸着上不掉的色彩,生命将更加精彩。
    【解析】
    【详解】这个题目中的中心语是“着色,所补充的词语是写作的范围。“着色”着色是给画涂上颜色。这里的着色应该理解为“着色”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即给自己的品质、行为增加一抹亮丽的颜色。因此,题目“为…着色”就是让…更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渴望自己对…有个性化的感悟。如果以“为生命着色”为题目,可以这样构思:“我”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因此,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理想奋斗的历程及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既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写反面的消极内容。建议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主观情感或意志寄托在某种色彩鲜明的事物上,通过对该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主旨。本文可以写成记叙文,记叙散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记叙文、记叙散文,都要注意叙事的完整性,做到情感真挚。写议论文,除了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之外,更需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更有说服力。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做完试卷后,再认真仔细地检查一遍,预祝你考出好成绩
    阅读内容
    阅读习惯
    阅读方式
    调查内容
    看小说原著
    看电视剧
    每天阅读半小时以上
    无规则地阅读
    数字化阅读
    纸质阅读
    项目人数
    26
    74
    30
    70
    62
    38
    作品名称
    选段
    《水浒传》
    ① A 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B
    ②“先生,您高兴穿您就穿吧!”鱼叉手耸一耸两肩说,“我可不干。除非强迫我,否则我决不套进里面去。”“人家并不强迫你穿,尼德·兰师傅。” C 说。
    “康塞尔也冒这险去打猎吗?”尼德·兰问。
    “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跟着先生去。”康塞尔回答。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积累与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