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教学设计练习课堂实录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单元15搭船的鸟教案教学设计练习课堂实录,文件包含杨菊梅-《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案docx、杨菊梅-《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杨菊梅-《搭船的鸟》第二课时作业设计docx、杨菊梅-《搭船的鸟》课堂实录mp4等4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5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眉山天府新区青龙小学 杨菊梅结合本课在本册本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留心观察”为主题,积累生活素材,提高习作能力,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以及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体会它捕鱼动作的敏捷。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字之美。3.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重难点:了解翠鸟外形以及捕鱼的特点,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课文引入。(教师通过营造情景,将学生带入本课学习。)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只独特的鸟儿,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美丽,自由,翱翔天空,天空是鸟儿的家,然而,今天我们认识的鸟儿它不在空中飞,而是静静地站在船上。来,我们一起读读课题:搭船的鸟。二、整体把握,初知大意。(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自学文本,进入文本学习,为进一步细致学习奠定基础。)1、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提示:假如这天你和作者一起乘船静静地行驶在河面上,你会听到什么呢?看到什么呢?想到什么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听听课文,如果是听到的,大家就用手指指自己的耳朵,如果是看到的,我们就用手指指自己的眼睛,如果是想到的,我们就用手指指自己的脑袋瓜子。怎么样,可以吗?好,用来试一下。2、我们听到了什么?(雨声)板书:听。看到了什么?(鸟儿)板书:看。3、小结:作者能写出这篇文章,正是因为他在乘船过程中有细致地观察,才有了笔下美丽的文章,我们平常也应该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三、学习外貌部分。(本环节学习是课文的重点,通过读、看、思、对比等方法,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体会抓动物特点描写外貌的写作方法。)1、刚才同学们听了这篇课文,那么,这只鸟儿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美丽)好,出示课件1,你们在课文中把这个词圈出来。谁来把这句话读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标点?什么句式?该怎么读,再请学生读,再齐读。理解:彩色。2、具体学习外貌。这只美丽的鸟儿究竟是怎样的美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课件2。(1)找表示颜色的词,汇报。出示课件,理解:翠绿。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作者就是抓住鸟儿颜色鲜艳的特点来写它的外形的。这就是作者送给我们的一个写作小妙招,抓特点,板书:抓特点。(2)这样鲜艳的色彩分别出现在翠鸟的哪些部位呢?我们再来看看。(羽毛、翅膀、嘴)对了,这又是作者送给我们的另一个写作小妙招:抓顺序,板书:抓顺序。(3)对比学习。作者明明在写翠鸟,可为什么提到鹦鹉呢?你看到过鹦鹉吗?漂亮吗?把翠鸟和鹦鹉对比有什么什么好处呢?(更能衬托翠鸟的美,这就是对比的写作方法。)(4)出示课件,这么美的翠鸟,我们再来一齐把它的美读出来吧!四、过渡:坐在船上,突然看到这么一只鸟儿静静地现在那儿,作者心情会怎么样呢?有哪些想法呢?哪些疑问呢?出示课件,师读。还会有其它的疑问呢?可能还有。五、学习捕鱼部分。(本段学习重在体会动词所呈现的场景,体会翠鸟捕鱼的敏捷灵活,课件演示,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翠鸟捕鱼的整个过程。)1、各种各样的疑问还没搞清楚,此时发生了什么?我们来看。出示课件。齐读。 2、圈出动作的词,学习动词,出示视频。体会敏捷,总结写法,板书:抓动作。3、朗读。六、学习最后一段。(本段落起着点明总结作用,师小结,从而启示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常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这是一次平常的旅行,这次旅行让作者认识了与人同船的翠鸟,亲眼目睹了它的外貌之美,动作之美。齐读最后一段。作者能有这样的收获,源于作者的留心观察,我们也应该学习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做生活的有心人,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板书:15 搭船的鸟抓特点 听 看 想抓顺序 细致观察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