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50分)
1. 小明在课外调查小区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请帮他指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都有一定的结构
B. 都能由小长大
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详解】麻雀、蚂蚁、蜜蜂以及各种景观植物,都属于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都能由小长大,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A、B、D不符合题意;进行光合作用只是植物具有的功能,麻雀、蚂蚁、蜜蜂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符合题意。
2. 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奥地利动物学家费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不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
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
C. 制定计划D. 表达交流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流程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详解】作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作出的假设或猜想;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B正确。
3.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阳光、温度B. 土壤、水分
C. 水分、温度D. 空气、阳光
【答案】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沂河中鲤鱼生活的生态因素( )
A. 河中的水B. 河水的温度
C. 水中的其他生物D. 河岸上吃草的牛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沂河中鲤鱼生活在水中,影响鲤鱼生活的因素主要有光、温度、水、空气、同种的鱼和不同种的鱼,以及水中的其他生物。而河岸上吃草的牛和鲤鱼生活的环境不同,对鲤鱼没有直接影响,因此不属于影响鲤鱼生活的生态因素。
故选D。
5. 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D. 环境影响生物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
【详解】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所以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故选B。
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D. 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详解】A.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而“青山”中植被丰富,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体现的生物(植被)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
B.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B错误。
C.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C错误。
D.环境不会适应生物,只会因生物的影响而改变,D错误。
故选A。
7. 你认为在秸秆还田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无机环境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
【答案】D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D正确。
8. 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护城河两岸的所有垂柳B. 周自齐公园内的所有荷花
C. 文亭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D. 千亩海棠园内的所有海棠
【答案】C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ABD.护城河两岸所有垂柳、周自齐公园内的所有荷花和千亩海棠园内的所有海棠都是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BD不符合题意。
C.文亭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
故选C。
9. 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答案】C
【详解】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鹰,A正确;
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正确;
杂食性的鸟吃昆虫,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错误;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D正确。
10. 如图是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 丙主要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甲乙丙对彼此之间的数量没有影响
【答案】D
【分析】分析图表可知: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
【详解】ABC.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析题图可知:甲被乙捕食,甲和乙的遗体、排出物被丙分解,因此,甲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乙是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丙是分解者,主要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见,ABC不符合题意。
D.一般来说,生产者生产出果实等食物为消费者生存提供能量,而消费者的粪便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残骸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产生了作为生产者的肥料;三者之间缺一不可,同时又是相对平衡的;比如生产者变少了,那么消费者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减少,同时生产者也会相应地减少,这样分解者也会减少。因此,甲乙丙对彼此之间是相互制约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直保持不变
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 蛇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 在非洲大量使用DDT与亚洲没有关系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A错误;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B正确;我们要保护每一个物种,目的是保护其携带的基因库,对于蛇等动物,我们不需要特殊保护,但也不能大量的捕杀,应该适当控制其数量,尽量降低其危害,C错误;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在美洲大量使用的DDT有可能会随着食物链而最终影响各地,包括生活在亚洲的我们,D错误。
12. 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 海洋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D. 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人,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答案】D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有着“绿色水库”之称,A错误。
B.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有着“绿色水库”之称,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C错误。
D.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人们生产生活,容易产生环境问题,D正确。
故选D。
13. 用一完整的高等植物叶片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A. 看清了叶片的全部结构
B. 只看清了叶片的表面结构,而看不清内部结构
C. 只看清了叶片的内部结构
D. 叶片不透明,看不到其结构
【答案】D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如果材料厚而不透光,那么光线无法透过样品,就无法观察。材料是否具有生命活力都可以观察。完整的高等植物叶片较厚不透光,因此什么也看不到。
【详解】因为不透明,什么也没看到,完整的高等植物叶片较厚不透光,因此什么也看不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 如图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载玻片中的“上”字,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下”字
B.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
C. ③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D. ④上升镜筒时,不能寻找物像,要在镜筒下降的过程中寻找
【答案】B
【分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
【详解】A.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上”时,看到的物像是“”,A错误。
B.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和损伤镜头,B正确。
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弱,可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外界的光线较强,可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C错误。
D.④上升镜筒时,先找到物像,如果发现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D错误。
故选B。
15. 下列是小明同学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部分是操作,后一部分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B. 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转动转换器——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答案】A
【分析】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
【详解】A.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因此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A正确。
B.调节细准焦螺旋是调节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B错误。
C.调节光圈是调节通光量,从而调节视野亮度,C错误。
D.转动转换器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D错误。
故选A。
16. 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B. 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糖类都是有机物
C. 细胞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
D.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答案】C
【分析】(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组成包括有机物( 糖类、酸性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等)和无机物(水、无机盐等)。
(2)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淀粉等)、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3)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包括叶绿体( 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和线粒体(是整个细胞能量的工厂,为整个细胞提供能量)。
【详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A错误。
B.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糖类是有机物,B错误。
C.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包括叶绿体(植物细胞具有)和线粒体,能进行能量的转换,C正确。
D.细胞中物质有的是通过细胞制造的,如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有的是直接吸收进入细胞的,如水等,D错误。
故选C。
17. 生活在海水中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浓度要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
A. 海带细胞的细胞壁有吸附碘的功能
B. 海带细胞的细胞质中能产生碘
C. 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中
D. 细胞壁和细胞膜共同起作用
【答案】C
【分析】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详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物质进出细胞无选择性,为全透性的,本身不吸附碘,A错误。
B、碘是从海水中吸收得来的,不能自己产生,B错误。
C、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C正确。
D、细胞壁只是保护和支持作用,对碘的进入无作用,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关于克隆羊“多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供核母羊长得相似B. 没有用到卵细胞
C. 在代孕母羊的子宫内发育的D. 控制其生长发育的信息在DNA上
【答案】B
【分析】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科学家先将甲羊卵细胞的细胞核抽出,再将乙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将该细胞核注入来自甲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个融合成的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胎,将这个胚胎移入丙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发育成熟后小羊多莉出生。
【详解】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因此多莉与供核母羊长得相似,故A正确。
B.“多莉”产生过程中要用到去核的卵细胞,故B错误。
C.融合成的卵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移入代孕母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故C正确。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D正确。
故选B。
19.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与之相关的细胞变化有( )
A. 细胞生长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D. 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
【答案】D
【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分不开。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建造细胞,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其结果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除一小部分仍保持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这些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这是细胞的分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详解】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因此,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b→c
B. 植物细胞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 如图也能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D. 细胞分裂使得细胞数目增多
【答案】C
【分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详解】ACD.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a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b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c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由此可见,题图不能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AD正确,C错误。
B.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
故选C。
21.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会在短期形成恶性肿瘤,危害身体健康
B. 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 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答案】C
【分析】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过程。
【详解】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癌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会在短期形成恶性肿瘤,危害身体健康,严重时致人死亡,A正确。
B.结合分析,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这些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组织,B正确。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形成分生组织,只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C错误。
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D正确。
故选C。
22. 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医学界将干细胞称为“万能细胞”。这一尖端科研的核心理论基础是( )
A. 细胞生长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D. 细胞癌变
【答案】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详解】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以色列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依据的原理主要是胚胎干细胞的细胞分化。C正确。
23. 下列关于海棠和海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棠和海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海豚的骨组织和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C. 海棠种子、海豚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 海豚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答案】D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详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海棠和海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正确;海豚的骨组织和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B正确;海棠的种子、海豚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正确;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海豚是动物,不具有保护组织,海豚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是上皮组织,D错误。
24. 与病毒相比,草履虫可以独立生活的结构基础是( )
A. 细胞B. 水C. 蛋白质D. DNA
【答案】A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作答。
【详解】草履虫仅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5. 有关单细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
B. 衣藻能在水中游动,属于单细胞动物
C. 用放大镜能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的细胞结构
D. 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答案】D
【分析】单细胞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详解】A.细菌、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都不生活在水里。因此,单细胞生物不一定生活在水中,A错误。
B. 衣藻是生活在淡水中的藻类植物,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属于单细胞植物,B错误。
C. 用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草履虫的细胞结构,放大镜不能,C错误。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生态瓶生态系统稳定性探究实验,采用以下的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虾、螺、孔雀鱼、细沙、河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B生态系统中其实还有一类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本组对照装置可以探究________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A、B两个生态瓶中,你认为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___。相对于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维持时间相对短暂,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苹果螺是偏植食性杂食螺类,每月都能繁殖数以百计的后代,其后代可作为鱼虾的食物。米虾是河中常见的虾类,也是偏植食性的杂食动物,每月都繁殖,初生后代小巧美味,是鱼类的最爱。著名的孔雀鱼为杂食性动物,以适应性强和繁殖力强而著称。请根据以上取食关系,写出B瓶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是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捕获转化了来自太阳的能量。能量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________传递。
(5)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嘱托重如山,践诺需躬行,作为中学生,为保护我们的家园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__。
【答案】(1)分解者##细菌、真菌
(2)①. 动物 ②. B ③. B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自动调节能力弱等(合理即可)
(3)金鱼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
(4)①. 金鱼藻 ②. 食物链、食物网
(5)爱护植被,多植树造林;做好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观点正确,表述合理即可)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图B生态系统中,金鱼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米虾、孔雀鱼、苹果螺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2)A装置中没有米虾、孔雀鱼、苹果螺等动物,与B装置形成鲜明对比,实验变量是有无动物,其它的实验条件都相同,所以本本组对照装置可以探究动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动物的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B瓶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多,在光下金鱼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所以B瓶维持时间较长,原因有能量来源,成分全面。相对于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的维持时间相对短暂,主要原因是B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少,自动调节能力弱等。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苹果螺是偏植食性杂食螺类,其后代可供给鱼虾作为食物。米虾初生后代小巧美味,是鱼类的最爱,著名的孔雀鱼为杂食性动物,根据以上取食关系,B瓶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金鱼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
(4)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太阳能。因此B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捕获转化了来自太阳的能量。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5)作为中学生,为保护我们的家园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我们应该爱护植被,多植树造林;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
27. 显微镜的出现将人们代入了微观世界,生物学上常用显微镜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小明同学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请帮他解答:
(1)用图1所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装片时,首先要先对光,转动[ ]________,使_________对准通光孔。
(2)图2中的①②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变为视野②时,操作方法是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_(左或右)移动。
(3)图3中A、B表示两位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的效果图:其中___________同学的临时装片观察效果欠佳,因为装片中有_____________,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①. 3转换器 ②. 低倍物镜
(2)左 (3)①. A ②. 气泡 ③. 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分析】图1中:1目镜,2镜筒,3转换器,4物镜,5载物台,6通光孔,7遮光器,8压片夹,9反光镜,10镜座,11镜柱,12镜臂,13细准焦螺旋,14粗准焦螺旋。
图2和图3是显微镜是观察的细胞结构;图3的A视野中有气泡。
【详解】(1)显微镜的对光步骤是: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2)图①中,物像甲在视野中央的左侧,如将其移动到中央变成图②,则物像甲在视野中需要向右移动,而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需要向左移动装片。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影响观察。可见,图3中,A同学的临时装片观察效果欠佳,因为装片中有气泡,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28. 小明制作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来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装片制作过程及绘图如下:
(1)图1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1中c操作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是小明同学所绘制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两处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d→b
(2)①. 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 ②.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①.细胞核没点细点;②.动物细胞结构图出现了液泡
【分析】图1中,a刮和涂,b染,c滴,d盖。
【详解】(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c滴→a刮→涂→d盖→b染,所以,题图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c→a→d→b。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具体操作: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c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取: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分散细胞,避免重叠);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液滴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在盖玻片一侧滴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结构)、细胞核。人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所以,题图2的错误之处:多画了结构液泡,动物细胞结构中没有液泡。
生物绘图:先用铅笔,根据观察到的图像(不能抄书,看到什么画什么),轻轻画出轮廓。经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使图形真实。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多,不能用阴影、涂黑表示暗处)。文字尽量注在图右侧,用尺引出水平指示线,然后注字;在图下方写上所画图形名称。所以,题图2的错误之处:细胞核为涂抹,应该使用细点表示。
29.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这是歌曲《洋葱》里的一句歌词。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细胞的结构,撕取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分析回答:
(1)“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 ]_____中。
(2)小丽帮妈妈做菜时发现,烫洗菠菜后水变绿,这是因为菠菜细胞结构中[ ]_________遭受到了破坏。
(3)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 ]_________内。
(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②细胞核③线粒体④液泡⑤细胞膜⑥细胞质⑦叶绿体
【答案】(1)⑤液泡 (2)②细胞膜
(3)④细胞核 (4)②③⑤⑥
【分析】图3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 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
【详解】(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所以,剥洋葱时“辣”眼睛的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⑤液泡中。
(2)细胞膜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的功能。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用开水烫洗菠菜后,水会变成绿色,这是因为损伤了菠菜细胞的②细胞膜,使的里面的细胞液及叶绿素等色素流出的缘故。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储存在④细胞核中。
(4)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所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核、③线粒体、⑤细胞膜、⑥细胞质。
30. 某校七年级学生到武河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他们发现河水清澈,于是采集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并观察到了水中的生物。
(1)甲组同学观察到了图一所示黑藻的物像后,发现细胞中的有许多绿色结构①,你认为①应该是________,黑藻很可能属于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
(2)乙组对图二中的生物B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B的某些结构变绿,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________。
(3)丙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B生物身体的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会采用________的方式,改变方向,再试探着旋转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生物B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________产生新的个体。
(4)B是单细胞动物,从结构层次上看,它可以看做是一个动物细胞,原因是它具有动物细胞的________结构,它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生物体,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________(两条)
【答案】(1)①. 叶绿体 ②. 植物
(2)④食物泡 (3)①. 后退##倒退 ②. 分裂
(4)①.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②.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等(合理即可)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是黑藻叶片在高倍镜下的照片,①是叶绿体,②是细胞壁;图二中A是衣藻,B是草履虫。
【详解】(1)图一是黑藻叶片在高倍镜下的物像,细胞中的有许多绿色结构是①叶绿体。黑藻的整个身体呈墨绿色,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自养,属于植物。
(2)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乙组对B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B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④食物泡。
(3)观察生物B草履虫的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几丝棉花纤维,显微镜下观察到B草履虫身体的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会采用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再试探着旋转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这样可以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B草履虫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会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的个体。
(4)B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其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动物细胞。所以草履虫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生物的主要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B草履虫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生物体,它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31. 图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能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________。
(2)②过程产生了两个新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会进行________,然后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如果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有n条染色体,那么经过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
(3)图中④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________。
(4)请用文字和箭头对人体的结构层次进行准确的描述________。
【答案】(1)②③ (2)①. 复制 ②. n
(3)①. 分化 ②. 组织
(4)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分析】题图中,①细胞生长,②③细胞分裂,④细胞分化;A肌肉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
【详解】(1)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的过程;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过程。结合题图,图中①②③能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是②和③,它们的结果都是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所以,如果原细胞的细胞核中有n条染色体,那么经过②细胞分裂过程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n条。
(3)过程④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性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4)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几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2. 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你能用实验法来研究生物现象了吗?请你根据做过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如下表。
(2)我们做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做出这一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
(3)“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变量是________。
(4)我们实验时,用的鼠妇不能是1只,这是为了________;实验后,我们班级的20组可看作是多次重复实验,应该计算全班的________。该实验中纸盒两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
【答案】(1) ①. 明亮和黑暗 ②. 相同##相等
(2)生活中看到鼠妇多在砖块下(花盆底)等阴暗地段活动
(3)光照 (4) ①. 避免偶然性 ②. 平均值 ③. 控制单一变量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惟一性.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详解】(1)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明亮与黑暗两种环境,是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为了控制变量的唯一性,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或20只)的鼠妇,静置2分钟。
(2)做出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这一假设的依据是生活中看到鼠妇多在砖块下(花盆底)等阴暗地段活动。
(3)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玻璃板透光,纸板不透光,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纸盒中除了光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变量是光照。
(4)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多实验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为了排除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每分钟统计一次不同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使结论更准确。该实验中纸盒两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