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苏州园林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苏州园林图文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相关介绍,代表作,字词积累,读准字音,嶙峋枯瘦的样子,理解词义,文本感知,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举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早期小说《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轩 榭 败 笔 丘 壑 嶙 峋 镂 空 蔷 薇 明 艳 因 地 制 宜 重 峦 叠 嶂
yīn dì zhì yí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峦。
【别具匠心】另有一种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 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总体特征是什么?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说明这个特征的?
4、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由于本文所介绍的不是苏州园林某个园林的情况,而是苏州所有园林的共同特色,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础上从全局到局部、从大的显眼的事物到小的不显眼的事物,分项地进行叙述,因而采用了逻辑顺序。
第一部分(1-2)总写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3-9)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10)尾声,回味无穷。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没有修剪得……不足取的。”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3、“有几个园林……翻了一番”“有些室内墙壁……明艳照眼。”
1、我国的建筑……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东边……同样的回廊。 3、我想用图画来……不讲究对称的。4、没有修剪得……不足取的。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2、“没有修剪得……不足取的”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和“技术”有什么区别?)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标本原指实物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范本、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各地园林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影响。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第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大多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文体介绍,嶙峋枯瘦的样子,四个主要方面,三个细微方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对称的图案画,自然的美术画,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8 苏州园林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走进作者,为美做点准备,查预习,欣赏美,概括美,由主到次,探究美,交流美,阅读说明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