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字词积累,读准字音,俯瞰俯视,濒临紧接靠近,遏制制止控制,理解词义,文本感知,对爱情的渴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反复诵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 2、理清文章思路,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逻辑学家。在政治上始终主张和平主义。 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原理》《心的分析》《论教育》《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
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䘮母,四岁丧父,由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有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自传《罗素自传》。
剑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访问苏俄,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38——194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以他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20世纪数学发生重大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发展个人主义;政治上,主张和平主义。
遏制(è) 孤寂 (jì) 战栗(lì)边缘(yuán) 微薄 (bó) 赐予(cì)
星辰: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强烈风暴。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何而生。
2、理清文章文章结构及写作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何而生,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一部分(1)直抒胸臆:总结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二部分(2-4)详细阐述“我”为何会以此作为人生的主要动力。 第三部分(5)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这样活是值得的。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3、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4、作者的这三种感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5、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爱情带给我狂喜爱情解除孤寂,带离深渊爱情使我看到诗人描绘的仙境
本文所论述的“爱情”,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同时又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的亲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纯最浓的情感。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所以作者把它放在三大情感的首位。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
3、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无助的老人,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世界……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地减轻它们。
罗素的一生坎坷,但始终关爱人类:反对战争,反对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轻时因反战而锒铛入狱,在他年迈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运动,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他逝世当天,还为以阿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
4、作者的这三种感情有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得值得。”为什么?
(1)罗素胸怀宽广,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 (2)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 (3)苦中伴随着乐,例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 (4)虽然罗素最终没有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者的三种感情,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你最赞同作者的哪一观点?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云霄,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像飓风一样”说明感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 “孤寂”的感觉。其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象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含蓄、深刻。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罗素说: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被狭窄的河岸所束缚,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了,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河水流动得更加平静。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并毫无痛苦地消失了自我。
谈谈古今中外名人的生存观,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字词清单,遏制拜谒,明确答案,阅读小技巧,老师示范,学法归纳,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