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广东省各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2分)1. 2020年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用84消毒液消毒B. 将外衣拿到阳光下暴晒C.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D. 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2. “●”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3.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热液体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4.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5. 某同学先用量筒准确量取10mL某液体,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 小于6mL B. 大于6mL C. 等于6mL D. 无法确定6.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B.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后性质也不发生改变C. 空气中氮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78%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8. 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是A. 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铵 B. 镁+氧气氧化镁C. 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D. 氢气+氧化铜铜+水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B.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0. 如图,①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②—⑤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 碘与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碘为第五周期元素 D. ④表示阴离子11.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醛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水分子构成D. 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12. 考古人员使用碳14(质子数为6,14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年代检测法,测出三星堆出土的“鸟形金饰片”(如图)距金约3200年至3000年。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结构的是A. B. C D.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 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C.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一定发生变化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图表示该固体混合物有关量(Y轴)随横坐标(X轴)变化情况图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 A B. B C. C D. D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8分)15. 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数字意义:①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不活泼且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_。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___________。④3I:___________。⑤2Ba2+:右上角的“2”___________。(2)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明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请在B框中将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_。②上述变化Ⅱ为降温,Ⅲ为升温,请在C框中将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_。(4)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①用如图装置进行分子性质实验的探究,观察到棉花团①②③均变红。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②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16. 有九种A、B、C、D、E、F、G、H、I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条件省略)。已知P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转化为D,E、F是无色液体,B、H是黑色固体。(1)请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___,O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①E→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②D→Q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3)工业上制取D主要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___不同,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17.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2)上图方式为河水的净化过程,加入X试剂搅拌溶解后过滤,则X试剂的俗名是___________,加入X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上途径四个步骤净化后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固液混浊态”)。(3)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直饮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A.步骤③对应作用是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生活中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家中可用_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18.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2)用氯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3)如图2所示,小明要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来进行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适宜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D”、“E”或“F”);使用该方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等到___________再开始收集。集气瓶里要预先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4)G装置也可用于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5)甲烷(CH4)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6)对废干电池进行实验研究,将外层锌筒剪成小块状后,用装置C制取氢气。将筒内的物质(含有难溶性固体:木炭、二氧化锰;可溶性固体:氯化锌、氯化铵等)取出进行实验,过程如下:ⅰ、操作②中滤纸折叠不应出现下列图示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A.B.C.D.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只写一条)。ⅱ、向操作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ⅲ、操作③灼烧后,固体中的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ⅳ、操作④将灼烧后的剩余固体加入试管,将一小块烧红的木炭缓慢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19. 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有哪些?【作出假设】假设1:催化剂的种类;假设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假设3:温度。【实验探究】学生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2)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3)实验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4)锥形瓶内原有的空气对测定气体体积___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拓展延伸】在实验3探究中,学生将注射器换成了压强传感器,绘出了实验过程中装置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至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的温度慢慢趋于常温。(5)根据实验探究推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6)根据图2所示,我们分析发现:反应速率在不断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7)图2中,有同学提出CD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装置漏气了,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20. 实验室有五种试剂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浓氨水、蒸馏水、井水。任选试剂与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把这五种试剂区分开来。(1)不用任何试剂,可以鉴别出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硫酸铜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氨水 D. 蒸馏水 E. 井水(2)区分剩下三种试剂(限选试剂:二氧化碳、木炭粉、二氧化锰粉末、肥皂水、酚酞溶液)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环境问题B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③酸雨、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有关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物质的用途D实验先后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②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③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霓虹灯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③滴管吸取液体先挤压胶头,再伸入试剂中选项横坐标(X轴)纵坐标(Y轴)A反应时间(即产生氧气开始计时)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B反应时间(即产生氧气开始计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加热时间剩余固体高锰酸钾的质量D加热时间生成氧气的质量序号初始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1g催化剂时间/s1205%20二氧化锰3722010%20二氧化锰143205%20氧化铜b 4605%20二氧化锰29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共42分)1. 2020年1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用84消毒液消毒B. 将外衣拿到阳光下暴晒C.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D 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答案】C【解析】【详解】A、用84消毒液消毒是消毒液与病菌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将外衣拿到阳光下暴晒,高温也能使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利用温度改变,汞原子之间间隔变化显示温度,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将自来水煮沸后饮用,利用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杀死水中细菌,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 “●”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详解】A、图A表示是同一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不符合题意;B、图B表示是同一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不符合题意;C、图C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符合题意;D、图D表示是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热液体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答案】A【解析】【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A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B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称量固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C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腐蚀标签,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药品,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D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4.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解释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解释正确;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总个数不变,分子种类改变,解释错误;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两种物质构成的分子不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故选C。5. 某同学先用量筒准确量取10mL某液体,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A. 小于6mL B. 大于6mL C. 等于6mL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先用量筒准确量取10mL某液体,倒出部分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4mL,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则剩余液体的体积大于4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小于6mL。故选A。6.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该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该选项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不能作燃料,故该说法错误;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根据实验操作的先后,实验室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滴管吸取液体先挤压胶头,再伸入试剂中,防止滴管内的空气污染试剂,故该选项正确;故选择D;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B.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后性质也不发生改变C. 空气中氮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78%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答案】B【解析】【详解】A、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中空气污染物越多,则空气质量越差,选项错误;B、空⽓中的各种成分混合在⼀起后,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性质没有发⽣改变,选项正确;C、空⽓中氮气的体积占空气体积的78%,选项错误;D、空⽓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选项错误;故选B。8. 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是A. 氨气+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铵 B. 镁+氧气氧化镁C. 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 D. 氢气+氧化铜铜+水【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阴影部分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交叉部分,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详解】A、氨气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但没有氧气参加反应,不是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有氧气参加反应是氧化反应,生成物有一种,是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C、碳酸氢钙受热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是分解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生成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B.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答案】C【解析】【详解】A、红磷燃烧时,不能打开止水夹,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逸散到空气中,使结果偏大,故选项A不正确;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立即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从集气瓶口逸散到空气中,使结果偏大,故选项B不正确;C、红磷过量,使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得出正确的结果,故选项C正确;D、用本装置,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10. 如图,①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②—⑤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 碘与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 碘为第五周期元素 D. ④表示阴离子【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由图示①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A选项正确;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碘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⑤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B选项正确;C.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属于第五周期元素,故C选项正确;D.粒子④核电荷数(质子数)为19,核外电子数为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D。11. 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醛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 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水分子构成D. 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答案】B【解析】【详解】A、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甲醛分子中不存在氢分子,说法错误;B、物质由元素组成,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甲醛分子中不存在水分子,说法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说法错误。故选B12. 考古人员使用碳14(质子数为6,14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年代检测法,测出三星堆出土的“鸟形金饰片”(如图)距金约3200年至3000年。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结构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碳14的质子数为6,14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则碳14原子的中子数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碳14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故选C。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 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C.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D.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也一定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不属于离子,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氧气和臭氧都是由分子构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故氧气和臭氧(O3)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正确;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错误。故选B。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图表示该固体混合物有关量(Y轴)随横坐标(X轴)变化情况图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因为原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且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而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原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所以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不断增大,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错误;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且二氧化锰、锰酸钾中含有氧气,所以最终氧元素质量不为0,正确;C、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能完全分解,直至为零,错误;D、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反应未开始时,氧气的质量为零,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大,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为止,错误。故选B。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48分)15. 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数字的意义:①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不活泼且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______。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___________。④3I:___________。⑤2Ba2+:右上角的“2”___________。(2)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小明认为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你认为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请在B框中将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_。②上述变化Ⅱ为降温,Ⅲ为升温,请在C框中将微粒补充完整___________。(4)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问题:①用如图装置进行分子性质实验的探究,观察到棉花团①②③均变红。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②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答案】(1) ①. ②. ③. ④. 3个碘原子 ⑤. 1个钡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2)质子数不同 (3) ①. ②. (4) ①. 分子不断运动 ②. 分子很小【解析】【小问1详解】①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用符号表示。②化学性质不活泼且空气中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用表示。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原子形成的离子是氧离子,用表示。③3I表示3个碘原子。⑤2Ba2+:右上角的“2”表示1个钡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小问2详解】根据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可知,这两个微粒的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这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小问3详解】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所以B框中微粒是氯化氢分子,补充 为 ;②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所以B框中微粒间隔大于在C框中微粒间隔,则C补充为 。小问4详解】①观察到棉花团①②③均变红说明氨气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宏观上1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16. 有九种A、B、C、D、E、F、G、H、I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条件省略)。已知P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转化为D,E、F是无色液体,B、H是黑色固体。(1)请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H___________,O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①E→D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②D→Q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3)工业上制取D主要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___不同,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答案】(1) ①. C ②. SO2 (2) ①. ②. 分解反应 ③. ④. 化合反应 (3) ①. 沸点 ②. 物理【解析】【分析】已知P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转化为D,推断P为CO2,D为O2;A加热生成B、C和D,B为黑色固体,由此可推出A为KMnO4,B为MnO2,C为K2MnO4;E在B的催化下生成F和D,E、F为无色液体,可推出E为H2O2,F为H2O;D与G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O,可推出G为S,O为SO2;D与H反应生成P,H为黑色固体,可推出H为C;D与I反应生成黑色固体Q,可推出I为Fe,Q为Fe3O4。代入图中,检验正确。【小问1详解】由分析知,H为C,O为SO2。【小问2详解】E在B的催化下生成F和D,则E→D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D与I反应生成黑色固体Q,则D→Q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小问3详解】D为O2,工业上制取O2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然后根据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来蒸发获取氧气,主要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17.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2)上图方式为河水的净化过程,加入X试剂搅拌溶解后过滤,则X试剂的俗名是___________,加入X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上途径四个步骤净化后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固液混浊态”)。(3)随着净水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直饮水机可以将水厂原水直接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A.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生活中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在家中可用_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1)蒸馏 (2) ①. 明矾 ②.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③. 混合物 (3) ① 杀菌消毒 ②. 化学 ③. 煮沸【解析】【小问1详解】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纯水;故填:蒸馏;【小问2详解】上图方式为河水的净化过程,加入明矾做絮凝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则X试剂的俗名是明矾,加入X试剂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以上途径四个步骤净化后的水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小问3详解】A.步骤③是紫外灯照射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在家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将部分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析出。18.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2)用氯酸钾制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3)如图2所示,小明要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来进行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适宜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D”、“E”或“F”);使用该方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等到___________再开始收集。集气瓶里要预先留少量水目的是___________。(4)G装置也可用于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5)甲烷(CH4)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请你根据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6)对废干电池进行实验研究,将外层锌筒剪成小块状后,用装置C制取氢气。将筒内的物质(含有难溶性固体:木炭、二氧化锰;可溶性固体:氯化锌、氯化铵等)取出进行实验,过程如下:ⅰ、操作②中滤纸折叠不应出现下列图示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A.B.C.D.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只写一条)。ⅱ、向操作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ⅲ、操作③灼烧后,固体中的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ⅳ、操作④将灼烧后的剩余固体加入试管,将一小块烧红的木炭缓慢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A ②. (3) ①. F ②.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③. 吸收二氧化硫 (4)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b管口,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 (5)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 (6) ①. D ②.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③. 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其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条件加热,所以反应装置应选固体加热型A,故填:A;;【小问3详解】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在集气瓶底部放少许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溢出污染空气,小明要想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来进行该实验,适宜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排水法,一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二是收集气体时不把集气瓶内的水排完,就可以满足该实验的要求,用排水法集气时应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气体大部分是装置内的空气不纯,故填:F;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吸收二氧化硫;【小问4详解】G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a端进气,b端出空气,如果氧气已经集满了,会从b端逸出,所以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b管口,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b管口,小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集满;【小问5详解】甲烷(CH4)在实验室里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甲烷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故填: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小问6详解】ⅰ、滤纸折叠操作:取一张圆形的滤纸,将滤纸对折,变成半圆形,再对折一次,用手指将其中一层撑开。D中的滤纸,接口处出现缝隙,液体会直接的进入下面的烧杯中,操作②中滤纸折叠不应出现下列图示中的是D,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原因有:1、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导致滤纸破损,2、玻璃棒没有放在三层滤纸一边,导致玻璃棒将滤纸戳破,3、被过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被过滤液从滤纸和漏斗间隙流下,故填:D;滤纸破损(合理即可);ⅳ、木炭、二氧化锰、氯化锌、氯化铵的混合物经过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只有难溶物木炭、二氧化锰,再灼烧,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后剩余固体只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会产生大量氧气,木炭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故填:剧烈燃烧,发白光,放出大量的热。19. 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提出问题】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有哪些?【作出假设】假设1:催化剂的种类;假设2: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假设3:温度。【实验探究】学生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2)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3)实验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4)锥形瓶内原有的空气对测定气体体积___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拓展延伸】在实验3探究中,学生将注射器换成了压强传感器,绘出了实验过程中装置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至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的温度慢慢趋于常温。(5)根据实验探究推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6)根据图2所示,我们分析发现:反应速率在不断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7)图2中,有同学提出CD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装置漏气了,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的阀门,把注射器向外拉或向里推,然后发现活塞会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不漏气 (2)b>37 (3)显示收集气体的体积 (4)无 (5)放热 (6)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温度 (7)不同意,是因为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使温度降低,气压变小【解析】【小问1详解】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阀门,把注射器向外拉或向里推,然后发现活塞会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不漏气;【小问2详解】通过对比实验1和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时间越短催化效果越好,故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强的实验依据是b>37。故答案为:b>37;【小问3详解】实验中,由于注射器有刻度,使用注射器能够直接显示收集的气体体积。【小问4详解】锥形瓶内原有的空气对测定气体体积没有影响是因为实验是根据气压变化判断的,故填:无;【小问5详解】实验过程中,学生触摸锥形瓶外壁,有发烫的感觉,根据实验探究推知,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小问6详解】根据图2所示,我们分析发现:反应速率在不断发生改变。反应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过氧化氢的溶液浓度(实验1,2对比)、温度(实验1,4对比)。【小问7详解】图2中,CD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故答案为:不同意,是因为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使温度降低,气压变小。20. 实验室有五种试剂分别是硫酸铜溶液、澄清石灰水、浓氨水、蒸馏水、井水。任选试剂与仪器,设计实验方案,把这五种试剂区分开来。(1)不用任何试剂,可以鉴别出来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硫酸铜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氨水 D. 蒸馏水 E. 井水(2)区分剩下三种试剂(限选试剂:二氧化碳、木炭粉、二氧化锰粉末、肥皂水、酚酞溶液)【答案】(1)AC (2) ①. 取样品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②. 变浑浊的是澄清石灰水 ③. 取少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 ④. 有浮渣的是井水,有泡沫的是蒸馏水【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故不用加入任何试剂则可鉴别,故选:AC;【小问2详解】还剩下澄清石灰水、井水和蒸馏水,根据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与井水和蒸馏水作用无明显现象;而井水属于硬水,蒸馏水属于软水,区分硬软水使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有大量浮渣的是硬水。故填:取样品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澄清石灰水;取少量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有浮渣的是井水,有泡沫的是蒸馏水。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A环境问题B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③酸雨、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有关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物质的用途D实验先后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②氮气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③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做霓虹灯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停止加热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③滴管吸取液体先挤压胶头,再伸入试剂中选项横坐标(X轴)纵坐标(Y轴)A反应时间(即产生氧气开始计时)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B反应时间(即产生氧气开始计时)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加热时间剩余固体高锰酸钾的质量D加热时间生成氧气的质量序号初始温度/℃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1g催化剂时间/s1205%20二氧化锰3722010%20二氧化锰143205%20氧化铜b 4605%20二氧化锰29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