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湘艺版(2012))
9.2 (演唱)音阶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展开《(演唱)音阶歌》教学设计课时1 课时 40 分钟教材分析《音阶歌》是湘艺版(2012)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充满童趣的歌曲。它以简单易懂的旋律和歌词,将音乐中的音阶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唱中初步感知音阶的高低变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歌曲节奏明快,旋律起伏适宜,具有很强的可唱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一年级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歌唱经验,如认识了一些音符的时值、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简单的歌曲等。但对于音阶这一较为抽象的音乐概念,还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此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好动、爱模仿,喜欢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新知识。教学目标审美感知:通过聆听歌曲《音阶歌》,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体会音乐中音阶的变化之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自然、流畅、欢快的声音准确演唱《音阶歌》,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的旋律走向,增强艺术表现力。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大胆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小组唱、接龙唱等)和表演方式(如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乐器伴奏等)来演绎歌曲,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了解音阶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感受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探索欲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音阶歌》的演唱,感受音阶的高低变化,能用清晰的咬字和欢快的节奏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音阶的概念,并能在演唱中准确地表现出音阶的上行和下行。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音符卡片、节奏卡片、简单乐器(如木鱼、响板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 分钟)教师活动:亲爱的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开启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段有趣的音乐动画,在动画里藏着一个音乐小秘密哦!大家仔细看,认真听,看看谁能最先发现。播放完动画后,提问:“同学们,在动画里你们有没有听到一些声音是高高低低变化的呀?就像我们爬楼梯一样,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活动: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动画,被动画中的情节吸引。听到老师的提问后,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动画中听到的声音变化,有的说听到小鸟的叫声越来越高,有的说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忽高忽低。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动画导入新课,能够迅速吸引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高低变化,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音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环节二:讲授新课(25 分钟)感知(8 分钟)教师活动:老师现在在钢琴上弹奏一些音符,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同学们仔细听,感受一下这些音符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弹完后,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音符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音符。然后播放歌曲《音阶歌》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的旋律,将手中的音符卡片按照听到的音高顺序排列起来。学生活动:学生们安静地聆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音符,有的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高的变化。在听歌曲排列音符卡片时,学生们认真专注,互相交流讨论,尝试找出正确的顺序。设计意图:利用钢琴弹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高的变化,初步建立音阶的概念。通过让学生亲自排列音符卡片,加深他们对音阶顺序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感知音乐。探究(8 分钟)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排列好了音符卡片,现在大家观察一下,这些音符从低到高排列就像我们上楼梯一样,一级一级的,这就是音乐中的音阶。那谁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像音阶这样有高有低的顺序呢?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如小朋友排队时从矮到高的顺序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节奏卡片,卡片上标有不同的节奏型,让小组讨论如何用这些节奏型为《音阶歌》的部分旋律创编节奏。学生活动:学生们积极思考生活中的音阶现象,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讨论节奏创编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用拍手的方式尝试不同的节奏,有的学生在纸上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大家合作愉快。设计意图:通过将音阶与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阶的概念,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生活化。小组节奏创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魅力。示范(9 分钟)教师活动:老师先为同学们示范演唱《音阶歌》,一边唱一边用手指按照音阶的顺序上下移动,展示歌曲中音阶的走向。唱完后,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模仿老师的演唱和动作,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评价。然后针对学生演唱和动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和指导,如音准、节奏、动作的协调性等。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聆听老师的示范演唱,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在同学上台表演时,台下的学生专注观看,积极举手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被邀请上台的学生努力模仿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唱和动作。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演唱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榜样,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歌曲的演唱要求和表现方式。学生的模仿和评价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观察力,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提升演唱水平和艺术表现力。环节三:巩固延伸(10 分钟)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音阶歌》的演唱,现在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小挑战。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木鱼、响板等),用我们刚才创编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同时进行演唱。看看哪个小组配合得最默契,表演得最精彩!在小组表演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生活动:学生们兴奋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在小组内迅速分工,有的负责演唱,有的负责乐器伴奏。大家一起练习,互相配合,根据老师的指导不断调整演奏和演唱的效果。每个小组都积极准备,想要展示出最好的一面。设计意图:小组乐器伴奏演唱活动可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和节奏创编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音乐素养。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音乐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小结拓展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音阶歌》,认识了音乐中的音阶,还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感受了音阶的魅力。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更多好听的音乐。拓展:请同学们回家后,把《音阶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并和他们一起用家里的物品(如杯子、筷子等)创编一段简单的音乐节奏,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板书设计标题:《音阶歌》音阶图示:用音符卡片展示音阶的上行和下行歌曲重点节奏型:写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如 XX XX | X X | 等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对音阶歌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在感知、探究、演唱等环节都积极参与。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音阶的理解和音准的把握还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个别指导和针对性训练。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小组的协作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更好地合作与交流,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