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京山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试卷历 史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约10万件石器,包括砍砸器、石钻、刮削器、尖状器等多种类型。这说明北京人( )A.能直立行走 B.会制作并使用工具 C.学会使用火 D.大量使用磨制石器2.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使研究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起源与发展的资料更加丰富。材料表明,该遗址( )A.属于我国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可证实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属于我国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D.可以证实郧县人属于晚期智人3.中国是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湖北省新石器时代历史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与原始农业的兴起无关的是( )A.京山屈家岭遗址炭化稻粒 B.天门石家河遗址水库C.武昌放鹰台遗址陶壶形器 D.宜昌红花套遗址石铲4.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座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5.《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A.向周王进献贡赋 B.服从周王调兵 C.管理土地和人民 D.扩大统治范围6.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周王室衰微 D.社会动荡不安7.下图是1965年出土于四川成都的战国铜壶,壶身刻有习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该铜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B.兼并战争,干戈不息C.使用铁器,发展生产 D.礼崩乐坏,变法改革8.下面是孔子部分学生的家庭出身。该表体现孔子的教育理念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以致用 D.仁者爱人9.韩非在《韩非子·扬权》中提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A.强化军事理论学习 B.节俭与选贤治国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顺应自然与民心10.相传端午节与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有关,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这种习俗的积极意义在于( )A.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 B.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C.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D.培养爱国爱家的精神11.考古学家根据掌握的资料整理出下图算式,这些算式的出现源自秦朝( )A.建立郡县制 B.统一车轨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货币12.小翼在历史学习活动中收集到了右图所示漫画,画中将士砸掉烧饭的锅、凿沉战船的情景发生在( )A.长平之战中 B.大泽乡起义中 C.巨鹿之战中 D.孙膑的减灶计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13.【春秋争霸】(10分)材料一:周王室势力变化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王室的地位发生的变化。(4分)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4分)材料三:孟子云:“春秋无义战。”(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观点的正确性。(2分)14.【优秀传统文化】(8分)材料一:孔子推广私人讲学,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庶人议政的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孔子促使“私学”走向兴盛。孔子等私学大家培养出了大批的读书人,形成了特有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士的崛起,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大解放、大争鸣,并推动了战国社会的变革。——摘编自陈雪良《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孔子创办私学是将哪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概括孔子推广私学对古代社会发展的意义。(4分)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摘编自《孟子·滕文公下》(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作用。(4分)15.【中央集权的加强】(8分)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摘编自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2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分封制和郡县制“联系制度”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实行的意义。(4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2分)16.【千秋功过天下评】(10分)材料一:秦始皇大事年表(部分)。材料二:秦统一后,秦朝的执政措施更为偏重兴建大型工程,其中筑长城用40万人,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达70余万人,加上其他劳役,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秦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摘编自周荣《秦朝兴亡的历史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1)变化:周王室所管辖的人口、土地、兵力、财力、物力等均减少;周天子的地位从统治者变为傀儡。(4分,类似亦可)(2)共同原因:重用人才;重视军队建设;注重发展生产;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任答两点,4分)(3)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奴隶主贵族为掠夺土地和人口进行的争霸战争,故说“春秋无义战”。(2分,言之有理即可)14.(1)思想主张:“有教无类”。(2分)意义:打破了教育在等级、地域和种族上的界限;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推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士人队伍的形成和崛起;为思想领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任答两点,2分)(2)精神品质:富贵无法使其动心,贫贱无法使其变节,威武无法让其屈服。(2分,类似即可)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推动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15.(1)目的:巩固统治。(2分)(2)分封制的“联系制度”:世袭制;郡县制的“联系制度”:任免制。(2分)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分)(3)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16.【示例】观点:秦始皇的功与过。(2分)论述: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秦始皇的暴政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6分)结论:历史人物需要一分为二的评价,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2分)学生孟懿子司马耕端木赐原宪颜回子路家庭出身贵族贵族富商贫寒贫寒贫寒1引=10丈=100尺,1尺=10寸,1寸=10分;1斛=10斗,1斗=10升,1升=200毫升;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项目管辖土地管辖军队管辖人口天子地位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大约方圆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有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周天子在政治上享有最高的地位东周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约方圆600里,往后辖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约方圆百里的土地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管辖的军队还有3万多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几千人直接管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和兵源减少周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齐桓公改革晋文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顿法纪,增强军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公元前259年1岁出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公元前247年13岁继位公元前230年30岁开始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0年40岁书同文,车同轨公元前219年41岁自称始皇帝公元前216年44岁废除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公元前213年47岁修驰道,焚书坑儒公元前210年50岁驾崩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CBBCBBCD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