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75133/0-17333651022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475133/0-17333651022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四上 教案
- 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上讲历史人物故事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上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四上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5页。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感悟王戎的“动”与“不动”,通过探究“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感悟王戎的“动”与“不动”,通过探究“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解题目,读通课文
1.读篇章页,引出人物。
读单元篇章页,认识俊杰王戎。板书课题,识记“戎”字。
出示“戎”字的演变。“戎”是会意字,“戈”部表示兵器“,戎”的本意是武器。
2.理解题意,尝试朗读停顿。
读课题,在有节奏的朗读中理解题意。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预设问题: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
3.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主学习,读通读顺。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语速,注意停顿。
(2)交流反馈,找出人物。
找出人物,预设:王戎、诸小儿、诸儿、人。
(板书:王戎 诸儿)
(3)理解“诸”字。
预设:联系生活,拓展词语“诸生、诸师、诸侯”,体会古人语言的简洁。
4.再读古文,读出韵味。
板块二 释文意,复述故事
学习任务二:小组合作学习,理解短文四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要求:(1)每人选择一句话,运用已学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意。
交流时,小组内成员认真倾听,汇报后请组长组织评价、补充。
准备汇报。
1.小组共学,理解文意。
2.交流评议,解决难点。
(1)小组汇报,其他同学评价、补充交流。
(2)根据学生反馈,相机指导。
① 尝:相机提醒,借助注释理解。
② 折:联系生活并结合插图,思考“折”是压弯还是压断。
③ 竞走:出示“竞”字的甲骨文,是表示两个头顶东西的人在追逐比赛,一争高下。联系
《守株待兔》中“兔走触株”理解“走”的字义。
④ 之:聚焦本文三个“之”字,明确指代对象。
交流:“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和“取之,信然”中的“之”各指的是什么?
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王戎的回答,理解“人问之”的“之”指的是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学习任务三: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提示:添加适当的语气、动作、表情,通过想象补充细节,丰富故事情节。
3.运用多种形式复述故事。
(1)学生自由练讲。
(2)个别展示,师生互评,相机指导。
板块三 议苦李,展开思维
学习任务四:对比探究,说说王戎和诸小儿的言行为什么不同。
1.对比“动”与“不动”。
(出示长满李子的李子树图片)思考:如果你们站在这棵李子树前,会怎么做?
预设1:“竞走取之”,争着跑过去摘李子,摘下来尝尝。(板书:竞走取之)
预设2:不动。(板书:不动)
对课文中孩子们的两种行为分别进行采访,重点思考:王戎为什么不动?
追问:面对满树的李子,王戎真的是没动吗?预设: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板书:察 思)
2.探究“苦”与“不苦”。
(1)借助思维流程图,同桌共学,探究王戎的思维过程。
(2)运用“因为……所以……”“如果……就……”理清思考过程。
(3)小结:诸儿取之,王戎不取,动作对比中发现王戎的冷静与智慧。
3.明晰“取”与“不取”。
(1)补充思维过程:
树在道旁结苦李——()——多子折枝——();
树在道旁而少子——()—— 此必()——()。
(2)说说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戎,说清理由。预设: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聪慧、有主见、细心。
(3)齐读全文,读出理解。
板块四 说人物,拓展阅读
1.补充资料,多维思辨。
(1)引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示几则有关王戎的文言文)从这几则文言文中,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王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
?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释然。
(2)师生共读,读准读通。
(3)师生合作,读懂文义。
(4)交流发现王戎的其他性格特点。
2.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出示《世说新语》,介绍故事的出处和作者。
(2)结束语:课后请运用所学方法读懂《许衡不食无主之梨》,希望你们也能学会观察、思辨! 学习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圈出文中的人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初步感知,深入理解文言文,巩固拓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大意,读懂故事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