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1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2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3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4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5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6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7页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生物基础练习第八章 第3节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52激素调节,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下丘脑,体液调节,正常人,糖尿病患者,情境应用,深度思考,1模型,2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6&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作用部位为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肝脏。
    (3)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的因素
    3.血糖异常引起的疾病及其治疗
    4.借助数学模型分析血糖调节
    1.饭后,血糖有所升高,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其调节过程是什么?
    提示 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一方面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另一方面又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甘油三酯、某些氨基酸,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3.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原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会导致其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尿液增多。
    4.针对糖尿病患者,医生统一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是否可行?为什么?
    提示 不可行。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进行区别对待。1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的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因而其治疗依赖于胰岛素;2型糖尿病与不健康的饮食、缺少运动等密切相关,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因而其治疗需要结合降糖药和胰岛素进行。
    1.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物质分子分别有哪几种?
    提示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物质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胰岛素等;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物质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胰高血糖素等。
    2.尿中含糖就患糖尿病吗?
    提示 尿中含糖未必就患糖尿病,如一次食糖过多或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时均可导致尿中含糖,但持续性的尿糖一般就是糖尿病。
    二、激素分泌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3)实例分析: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图解。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10& (1)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只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激素运往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也可能是其分泌激素的靶细胞。
    (3)激素只能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直接原因是只有靶细胞膜上或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而根本原因是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2.激素调节的特点及作用的“三不”
    3.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过多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
    提示 性激素过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影响性器官的功能。
    2.“所有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均分布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不同类型激素的特异性受体位置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类激素不易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膜上;固醇类激素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其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内。
    3.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请简述如何判断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并举例说明。
    提示 正反馈:效应加强并偏离静息水平,如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其作用结果是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负反馈:效应偏离后将其纠正到静息水平,生物体中更常见,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其作用结果是对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变式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1.[链接人教版选必1 P48图3-1]某人血液化验结果显示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范围,胰岛素含量则低于正常范围。上述指标异常可能引起( )
    A.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B.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某人的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故其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慢,血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A、B不符合题意;分析可知,某人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范围,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即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符合题意;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某人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范围,则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D不符合题意。
    2.[人教版选必1 P49概念检测T1变式]研究发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二者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又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下丘脑和垂体之间不是通过神经联系,而是通过血液联系B.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C.阻断垂体与下丘脑血液联系的实验动物可通过饲喂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都定向运输到垂体细胞并作用于表面受体
    【解析】该实验能说明垂体与下丘脑之间存在血液联系,不能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神经联系,A错误。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正确。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给实验动物饲喂促性腺激素会被动物体内的消化酶水解,C错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然后特异性作用于靶细胞,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不是定向的,D错误。
    变式2 激素调节的特点
    4.[人教版选必1 P55概念检测T2变式]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可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均能作用于肾脏,二者为协同关系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C.甲状腺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D.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可促进动物生长,二者为协同关系
    变式3 激素调节的实例
    5.[链接人教版选必1 P53正文、图3-5,2023北京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 )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B.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解析】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多,又知促甲状腺激素可刺激甲状腺增生,故缺碘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B符合题意。
    6.[人教版选必1 P55概念检测T3变式]如图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识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早餐后淀粉等糖类物质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B.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9时后血糖浓度下降C.10时后一段时间,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D.不吃早餐可避免9时出现血糖高峰,有利于血糖浓度曲线的平稳
    【解析】早餐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如淀粉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当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行降血糖的调节,以维持血糖平衡,故9时后血糖浓度下降,B正确。10时后一段时间,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有所升高,C正确。不吃早餐会表现出精力不旺盛、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主要原因是血糖浓度降低,机体能量供应不足,D错误。
    A.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A细胞被破坏,胰岛素不能正常分泌B.1型糖尿病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口服胰岛素,主要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C.向患者移入自身干细胞衍生的全分化胰岛细胞,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疗法D.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后,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相关功能会增强
    【解析】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减弱、胰岛素含量减少所致,A不合理。胰岛素是蛋白质,如果口服则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B不合理。由于向患者移入的全分化胰岛细胞是由其自身干细胞衍生的,所以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免疫抑制疗法,C合理。胰岛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是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和分泌,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后,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相关功能会增强,D合理。
    方法归纳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解题思路】人体内由下丘脑、垂体参与的内分泌轴主要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1)分级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反馈调节:激素进入血液后,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的调节方式。反馈方式有正反馈和负反馈。
    技巧归纳比较归纳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知识点5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辨析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中的“体液”是调节因子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体液调节中的“体液”不是调节因子,而是传送调节因子的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1)体温调节的热量来源、热量平衡、意义和相关结构
    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2& [选必1 P58“旁栏思考”]婴幼儿在哭闹时,情绪激动、挣扎等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如果此时测量体温,体温会偏高,因此需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后,再给他们量体温。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调节机制、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
    (2)水盐调节的过程①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
    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②醛固酮参与的血钠平衡的调节
    1.某人因感冒而发高热,此时他的产热量一定大于散热量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若该病人的体温持续升高,则产热量大于散热量;若该病人的体温维持在一定的高温状态,则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若该病人处于退热期,则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2.人在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会出现“面红耳赤”现象?
    提示 剧烈运动使机体产热增多,为了维持体温恒定,机体散热也会增多,此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所以人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
    3.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提示 这种说法是相对而言的。尿液的多少与水的产生和排出都有关系。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多,会导致尿液增多。
    1.人在寒冷环境中经常会打寒颤,其反射过程是什么?
    提示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
    2.某人一天要喝十几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提示 垂体功能出现问题,则不能释放由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3.为什么口渴的人在饮水后初期还是感觉口渴?
    提示 在水盐调节中,渴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此调节属于神经调节,而水盐调节的主要激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涉及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因此口渴的人在饮水后初期还会感觉到口渴。
    4.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进行水盐平衡的调节吗?试说明理由。
    提示 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调节的,而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
    变式1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联系
    1.[人教版选必1 P62拓展应用T2变式]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运动神经的支配。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速等特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可进入内环境,直接参与受其作用的细胞中的化学反应B.恐惧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心肌、肺等处的细胞都可成为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D.内脏运动神经和肾上腺素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
    【解析】肾上腺素作为激素,是一种信号分子,不直接参与受其作用的细胞中的化学反应,A错误。恐惧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速等特征”可知,心肌、肺等处的细胞都可成为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C正确。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内脏运动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靶细胞,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故内脏运动神经和肾上腺素相互配合,有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D正确。
    2.[链接人教版选必1 P58~P59正文,2022山东卷](不定项)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链接人教版选必1 P58~P59正文、P62拓展应用T1]有人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也有人讲“知冷知热”不会生病,前者强调机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后者强调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而这种体温恒定就是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进入寒冷环境,会出现脸色苍白等反应。出现脸色苍白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寒冷环境下,皮肤会出现鸡皮疙瘩,机体会出现打寒颤、代谢增强等现象,原因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______________兴奋后,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加;与此同时,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____________、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增加产热。就这样,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实现____________的平衡。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
    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稳定
    【解题思路】寒冷环境中,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出现脸色苍白。其意义在于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稳定。寒冷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引起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就这样,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实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2)人在炎热的环境中会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等现象,出现面红耳赤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汗流浃背则通过增加____________,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
    【解题思路】在炎热的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人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汗流浃背是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以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的稳定。
    5.[链接人教版选必1 P60~P61正文](多选)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会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剧烈运动或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应通过饮用大量纯净水快速补充水分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解析】当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正确;剧烈运动或高温条件下工作时,机体不仅丢失了水分,还丢失了无机盐,应通过饮用淡盐水快速补充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6.[人教版选必1 P62拓展应用T3变式]洄游鱼类(如大麻哈鱼)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在生殖时期会进入淡水水域产卵。从海水进入淡水后,它们饮水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并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环境中吸收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多,经鳃排出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减少,从而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麻哈鱼在淡水中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B.洄游鱼类在淡水中是排水、保盐的状态C.在淡水中,洄游鱼类摄入盐分需要消耗能量D.洄游鱼类维持水盐平衡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
    【解析】大麻哈鱼在淡水中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减少,A错误。洄游鱼类从海水移动到淡水水域时,进行排水、保盐,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B正确。在淡水中,洄游鱼类摄入盐分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洄游鱼类维持水盐平衡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结果,D正确。
    (1)请完善相关内容。甲:________,③:__(用符号表示)。
    【解题思路】饮水不足等情况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乙)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主要指标,维持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离子主要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利尿激素除了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盐平衡外,还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这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4)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尿崩症患者在临床上除表现为多尿以外,还表现为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解题思路】尿崩症患者尿量增多会导致内环境中的水分随尿液流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从而饮水增多,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5)某尿崩症患者自幼多尿,注射抗利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经检测发现该患者体内控制抗利尿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请阐述该患者出现多尿的原因。
    【答案】该患者无法正常合成抗利尿激素受体,不能接收抗利尿激素传递的信息,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造成尿量增加。(从受体结构、信息传递与生理效应3个方面回答,意思相近即可)
    【解题思路】据题干信息可知,给该尿崩症患者注射抗利尿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经检测发现该患者体内控制抗利尿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推测该患者出现多尿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抗利尿激素的受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合成正常的受体,从而不能接收抗利尿激素传递的信息,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能力下降,造成尿量增加。

    相关课件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12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12 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答案),共30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练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真题精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9练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件,共24页。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八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体液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教学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知识萃取,教材素材变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